-
甘肃省白银市2019-2020年药械化“四项监测”报告回顾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分析白银市2019-2020年药械化“四项监测”发生的规律与特点,促进公众合理用药用械用妆。方法:回顾性分析白银市2019-2020年上报至国家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4 791例不良反应报告。结果:4 791例不良反应报告中,药品不良反应占比最大,2019、2020年分别占34.69%、36.97%;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次之,2019、2020年分别占9.58%、10.02%;化妆品不良反应和药物滥用占比最小,2019、2020年化妆品不良反应分别占2.50%、2.71%,药物滥用分别占2.88%、0.65%。结论:应进一步提升白银市药械化“四项监测”能力。白银市药械化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需引起高度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问题学习联合基于案例学习教学方法在药事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基于案例学习(case-based learning, CBL)教学方法在药事管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试验对照方法。分别于2021年和2022年2至9月,选取武汉大学2018级、2019级四年制药学、生物制药专业选修药事管理学课程的73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级33名学生设为试验组,采用PBL联合CBL教学方法;2018级40名学生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通过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评价教学效果。采用 t检验或卡方检验分析相关数据。 结果:试验组学生理论知识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95.08±2.30)分比(90.06±2.85)分, P=0.002],知识综合运用得分高于对照组[(43.80±1.38)比(38.04±4.04)分, P<0.00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对教学总体满意度的评分高于对照组[(96.43±7.45)分比(66.38±10.07)分, P<0.001]。 结论:PBL联合CBL教学方法用于药事管理学的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和知识综合运用得分,提升教学满意度,有助于提升药事管理学教学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双闭环管理系统结合关键指标在疼痛管理中的构建及应用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近年来,随着疼痛学科的发展,疼痛管理已成为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评价医疗水平的关键指标之一[1].调查发现,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大多数医院仍存在护士疼痛评估不规范、医师处置延迟、疑难疼痛病人会诊流程复杂等多种问题[2],导致疼痛管理效果尚不理想[3],分析原因可能与缺乏完善的信息化系统支持有关.2023 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的《疼痛综合管理试点工作方案》中提出,应鼓励医疗机构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全院疼痛综合管理智慧化建设[4].因此,应用智能化手段进行疼痛管理是政之所向、医之所需.闭环管理(closed-loop manage-ment,CLM)是综合闭环系统、管理控制、信息系统等原理的一种管理方法,既关注前瞻性控制,也注重事后分析[5],目前在检验危急值[6,7]、药物管理[8]、静脉输液[9]等领域应用广泛,且取得良好效果.关键指标是一种目标量化管理指标,用于衡量流程效能,基于管理学的"二八原则"找出全流程的关键参数,并将其作为评价标准[10].将闭环管理与关键指标结合有望提升管理效能,提高疼痛管理质量.然而疼痛管理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现有信息系统尚未实现系统闭环、有效监管与实时优化[11].本研究拟建立基于关键指标的疼痛管理与监管双闭环管理系统,以弥补现有信息系统所存缺陷,为优化疼痛管理流程,提高疼痛管理各关键节点质量,提升医院管理效能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编辑人员丨2024/7/13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山东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美国《化学文摘》、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英国《食品科技文摘》、英国《公共健康研究数据库》收录,被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核心版)和"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主要刊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及管理学、口腔医学、药学等相关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辟有前沿进展、专家述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心理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经验交流、病例报道等栏目.近年来,来稿范围已覆盖全国29个省级行政区,纸质出版时滞(投稿日至纸质期刊出刊日)平均5个月,中国知网(CNKI)及本刊主页网络出版时滞平均4个月,审稿时滞平均25天.热诚欢迎从事相关研究的师生、科研人员及医务工作者踊跃投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2015-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药事管理类课题资助情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探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SFC)管理科学部药事管理类中标课题的研究重点,为医院药师申报该类课题提供参考.方法:筛选出2015-2020年NSFC管理科学部药事管理类课题共60项,通过提取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理论/模型和研究类型等关键词进行分析.结果:2015-2020年NSFC资助的管理科学部药事管理类课题的研究热点方向,主要为患者和用药安全、药学干预/服务和医药相关政策(30.00%、25.00%和21.67%),该类课题的研究内容和医院药学日常工作相关度高,但就职于高校的中标者比例高于医疗机构.结论:NSFC管理科学部药事管理类课题重点关注"抗菌药物管理""药品不良反应"和"基本药物"等内容,聚焦于"模式构建"和"策略研究",建议医院药师提升日常工作与科研的结合度,加强管理学方法的学习,以提高该类课题申请的中标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基于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模式的药事管理学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 基于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模式评价药事管理学教学效果.方法 基于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模式构建药事管理学课程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 4 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16 个三级指标组成.结果 药事管理学教学整体态势良好,得到了学生的认可,超过 50%的学生对这门课程具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学习需求,能够接受教师的上课形式和教学方法,认为课程有助于其理解药事管理的政策和建立职业道德.但存在资源相对陈旧,教学设备不够先进等问题.结论 药事管理学课程教学应注重开展研究性教学,提升教学资源的前沿性,将职业价值融入其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课程思政教学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4/1/20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课程是高等院校药事管理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程,同时也是高等院校药学、药物制剂、中药学等专业药事管理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将思政教育融入到GSP课程的教学中,推进GSP课程与思政教学有机结合,可发挥思政教学在塑造正确职业观、价值观、人生观上的关键作用,帮助学生在系统学习GSP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思想政治素养,为药学教育"立德树人"提供有力支持.本研究从GSP课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建设策略、教学内容设计等角度对GSP课程思政教学进行探讨,并介绍了我校GSP课程思政教学的初步成效,旨在为课程思政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以药事案例为导向的LBL联合CBL双轨教学在《药事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索以药事案例为导向(lecture-based learning,LBL)联合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双轨教学在《药事管理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级药学专业本科12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人.观察组采用LBL联合CBL双轨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LBL教学模式,教学结束后对2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进行比较,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学生的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81.21%的学生对LBL联合CBL双轨教学法持肯定态度,认为LBL联合CBL双轨教学法不仅有利于提高基本知识的掌握,而且在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均存在明显优势.结论:LBL+ CBL双轨教学法可提高《药事管理学》课程教学效果,值得提倡和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药事管理学网络课程的建设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建设药事管理学网络课程,丰富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方法:在网络课程平台上建设药事管理学课程,并针对2013级药事管理专业及药学专业学生进行教学试验.结果:在课程学习周期中学生网络课程点击量达5 900余次.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对课堂讲授和网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及药事管理学网络课程的建设内容表示认可.结论:药事管理学网络课程已初步建立,虽然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仍需不断完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在《药事管理学》课程中的教学创新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s)应用于药学教学的课堂设计.方法:以《药事管理学》为例,与MOOCs新的教学模式相结合.结果:MOOCs集中了全球优秀的课程资源,打破了时空限制,保证了学习的规模性、互动性、开放性和有效性,实现了全球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结论:MOOCs为教师教学创新带来契机,可以应用于教学实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