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侵害虫菊方翅网蝽危害艾的叶片及对艾叶品质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研究入侵害虫菊方翅网蝽对艾的危害及其对艾叶品质的影响.对湖北黄冈艾叶基地虫害危害症状进行观察,对害虫进行形态特征及分子鉴定,确定害虫种类,调查虫害发生规律及成灾机制,并采用电镜、GC-MS和HPLC检测虫害危害叶片的显微结构、挥发油和黄酮类成分含量.结果表明,入侵害虫菊方翅网蝽对艾可造成毁灭性危害.其主要危害艾的叶片部位,受害初期,叶面出现针点状失绿点,随危害加剧,失绿点逐渐沿着叶脉扩散并聚集成片导致叶片偏黄色,危害严重部位变成棕黄色.菊方翅网蝽在高温干旱天气下容易发生,常在夏季暴发,艾叶被取食后,显微观察到叶片正面被取食部分渐出针点状失绿点,并有菊方翅网蝽的黑色排泄物紧密附着在腺毛上形成黑色油状污斑,叶肉组织严重破坏,非腺毛被取食断裂分布杂乱并粘连成片.受害前期叶片的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高车前素、棕矢车菊素、异泽兰黄素含量相对于受害中期叶片显著升高,受害后期叶片中上述成分含量显著降低;艾叶挥发性成分桉油精、龙脑、松油酯、石竹素在中度受害叶片中含量显著降低,而在重度受害叶片中含量显著升高.该研究发现菊方翅网蝽对艾叶的品质有很大影响,应重点防控;生产上发现对菊方翅网蝽存在抗性的艾种质,可开展抗菊方翅网蝽的艾叶新品种选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菊方翅网蝽内生殖系统的结构与形态发育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一般认为网蝽科及其近缘类群所特有的伪储精囊与其它半翅目异翅亚目昆虫的储精囊具有相同的储存精子的功能,但近期的功能形态学研究否定了伪储精囊的储精功能并认定其为雌性生殖附腺.本文从成虫性成熟过程中的内生殖系统发育角度,描述了菊方翅网蝽Corythucha marmorata的卵巢、 侧输卵管、 伪储精囊、 精巢、精囊和雄性生殖附腺的结构及其形态变化.在成虫性成熟过程中,雄虫内生殖器官精囊和雄性附腺逐渐加长,且成熟期的雄性附腺充满粉红色分泌物;雌虫内生殖器官的成熟过程分为卵巢小管的卵室形成、 卵黄沉积和卵粒成熟三个阶段,且排完卵后卵巢重新孕卵,出现周期性形态变化;交配时侧输卵管基部膨大为精液接受器,并接受精液(含精子和精浆);交配1d后侧输卵管恢复为正常状态,精液或至少部分精浆弥漫性渗入伪储精囊,并在伪储精囊内形成黄棕色沉积核;未交配雌虫的伪储精囊一直保持透明状,而已交配雌虫的伪储精囊具有明显的黄棕色沉积核.据精液传递和粉红色雄性生殖附腺分泌物渗入雌虫伪储精囊两个关键证据推断,菊方翅网蝽雌虫的伪储精囊具有储存精液的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入侵害虫菊方翅网蝽在中国的潜在分布预测
编辑人员丨2023/8/6
菊方翅网蝽Corythucha marmorata(Uhler,1878)是我国新近发现的外来入侵害虫,研究明确菊方翅网蝽在我国的潜在分布范围对其监测预警及科学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根据菊方翅网蝽的地理分布数据及相关环境变量,运用Maxent生态位模型与ArcGIS预测了菊方翅网蝽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范围.预测结果表明:菊方翅网蝽在我国的适生区主要分布于100°~125°E,20°~40°N的亚热带、 暖温带区域,其中高适生区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包括浙江、 江苏、 湖南、 上海大部分地区、 安徽南部、 湖北南部、 江西西部及南部、 贵州东部、 福建东部、 广西北部、 山东中部、 河南南部以及重庆、 台湾局部;此外,极端气温、 平均气温、 最干月份降雨量对菊方翅网蝽的潜在分布影响较大.菊方翅网蝽已在我国成功入侵并迅速蔓延成灾,应在疫区边缘地带加强监测,并采取措施防止其进一步扩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军配盲蝽对五种网蝽捕食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网蝽科Tingidae害虫严重危害我国农林经济作物,盲蝽科Miridae昆虫作为该虫的主要天敌类群之一,对网蝽害虫的绿色防控具重要意义.为明确军配盲蝽Stethoconus japonicus(Schumacher)雌、雄成虫对5种重要网蝽害虫的控害潜能,评价其生防潜力.[方法]在恒定条件(温度(26±1)℃,相对湿度70%±5%,L:D=14:10)下研究了军配盲蝽雌、雄成虫对茶网蝽Stephanitis chinensis(Drake)、梨网蝽S.nashi(Esaki et Takeya)、桂花网蝽Eteoneus sigillatus (Drake et Poor)、入侵害虫菊方翅网蝽Corythucha marmorata(Uhler)和悬铃木方翅网蝽C.ciliate(Say)成虫的捕食选择性及捕食作用.[结果]军配盲蝽雌、雄虫对5种网蝽捕食选择率大小依次为茶网蝽>悬铃木方翅网蝽>梨网蝽>菊方翅网蝽>桂花网蝽,且雌虫比雄虫选择偏好性更强;军配盲蝽对5种网蝽的平均捕食量存在显著性差异,雌虫较雄虫平均捕食量大;军配盲蝽雌、雄虫对5种网蝽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对茶网蝽捕食效能a'/Th最高,最大日捕食量1/Th,分别为36.2和28.6头,其次为悬铃木方翅网蝽,而对桂花网蝽捕食效能最低,最大日捕食25.4和18.7头.[结论]军配盲蝽成虫对5种网蝽均具有较好的控害潜能,对茶网蝽和入侵害虫悬铃木方翅网蝽有较强的选择偏好性和捕食效能,研究为准确评价军配盲蝽捕食网蝽的生防潜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短时高温暴露对菊方翅网蝽成虫存活和生殖特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为了明确短时高温暴露对菊方翅网蝽成虫存活和生殖特性的影响,将采集的菊方翅网蝽成虫辨别雌、雄后放入玻璃管中,然后将其放入水浴进行短时高温暴露,实验设置了6个温度,分别为35℃、37℃、39℃、41℃、43℃和45℃,暴露时间为2 h,随后将其在26℃下恢复2 h后研究其存活率、寿命、产卵前期、产卵期、产卵量及F1代存活能力和性比的变化.以饲养在26℃未经高温暴露的菊方翅网蝽为对照.结果表明,在35~39℃范围内,高温暴露2 h对菊方翅网蝽成虫的存活、寿命、产卵期、产卵量、F1代性比没有影响,但会导致其产卵前期、F1代卵孵化率和存活率显著延长或下降.41℃下暴露2 h,除了菊方翅网蝽雌虫的存活率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外,雄虫的存活率、雌虫的繁殖能力以及后代的存活能力均出现显著下降;菊方翅网蝽成虫在43℃下暴露2 h,其雌雄虫的存活时间均不超过24 h.45℃下暴露2 h,其雌雄虫的存活时间不超过2 h.因此,41℃及其以上的短时高温暴露对菊方翅网蝽的种群发展具有一定的威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