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光谱对东亚小花蝽捕食西花蓟马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设施补光可能会影响天敌昆虫的应用效率,为探索提升天敌应用效果的补光光谱,促进补光与天敌释放技术的有机结合,本研究在相同光强和光周期的条件下,比较了红(R)、蓝(B)、红蓝组合(RB)和白(W,对照)光处理下东亚小花蝽对西花蓟马捕食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相比于W光,B光显著降低东亚小花蝽雌成虫的存活率,R和RB光未影响其雌成虫的存活.R和RB光显著增加东亚小花蝽在高密度猎物下对西花蓟马的捕食量.不同光谱处理下东亚小花蝽雌成虫对西花蓟马雌成虫的捕食能力均符合Holling Ⅱ型功能反应模型,且搜寻效应随猎物密度增加逐渐降低.RB光处理下,东亚小花蝽捕食西花蓟马的效果最好,理论日最大捕食量最高,为43.10头/d,单头猎物处理时间最短,为0.0232 d;B光的理论日最大捕食量也较高,为42.90头/d,单头猎物处理时间为0.0233 d;R光下东亚小花蝽捕食西花蓟马的瞬时攻击率最高为1.0837.东亚小花蝽对西花蓟马的搜寻效率最高的是RB光处理,其次是R或B光,最低的是W光.以上结果表明,相比于W光,R、B和RB光均增加东亚小花蝽对西花蓟马的捕食能力和搜寻效率,但B光会降低东亚小花蝽的存活率.因此,与设施补充R和RB光相结合,可潜在提升东亚小花蝽对西花蓟马的捕食效果.本文基于捕食功能差异评价了三种常用补光光谱对东亚小花蝽捕食西花蓟马的影响,为设施补光兼顾天敌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少孢节丛孢菌几丁质酶AO-492对线虫的降解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为探究捕食线虫真菌少孢节丛孢菌几丁质诱导过程中分泌蛋白AO-492 的生物学功能.[方法]对少孢节丛孢菌几丁质酶AO-492 主要结构域编码区进行基因克隆及分子特征分析,并在毕赤酵母中进行表达.利用镍柱亲和层析法纯化重组蛋白ReAO-Z492,采用NAG检测法分析了该重组蛋白在不同温度、pH及金属离子条件下的酶学活性,并将其作用于秀丽隐杆线虫及虫卵分析其生物学功能.[结果]几丁质酶AO-492 有信号肽,无跨膜结构域,含有两个几丁质结合结构域和一个糖苷水解酶18 家族结构域,并含有糖苷水解酶 18 家族几丁质酶高度保守的底物结合位点-SVGGWT-和水解酶活性位点-FDGGDLDWE-,含有典型的TIM桶形分子结构.系统进化分析显示,该蛋白与坚粘孢单顶孢几丁质酶(EPS35099.1)的亲缘关系相对最近.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表明,ReAO-Z492 分子量约为 59 kD,可与小鼠抗少孢节丛孢菌多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ReAO-Z492 最适温度为 40℃,最适pH为 7.0;Mg2+对其酶活有促进作用,而Ag+、Cu2+、Fe3+和Zn2+有抑制作用.ReAO-Z492 对秀丽隐杆线虫体壁及其虫卵卵壳有较强的降解活性.[结论]少孢节丛孢菌几丁质酶 AO-492对秀丽隐杆线虫及虫卵具有较强的降解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半田间环境条件下叉角厉蝽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捕食能力
编辑人员丨2024/6/22
为科学评估我国优势天敌昆虫叉角厉蝽Eocanthecona furcellata对重要农业害虫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捕食作用,在笼罩条件下,采用功能反应方法评价了叉角厉蝽3龄和5龄若虫及雌成虫对草地贪夜蛾3龄和5龄幼虫的捕食能力.研究表明,除叉角厉蝽3龄若虫不能独立捕食草地贪夜蛾5龄幼虫外,叉角厉蝽其它虫态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捕食量均随猎物密度的升高而增加,捕食率则随猎物密度的升高而逐渐下降,经Logistic回归方程判别为Ⅱ型功能反应.拟合的Rogers'随机捕食者方程参数表明,叉角厉蝽3龄和5龄若虫及雌成虫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的瞬时攻击率a分别为0.0295、0.0453和0.0965,处置单头猎物的时间Th分别为3.98 h、1.36 h和1.21 h,理论日最大捕食量T/Th分别为6.03头、17.65头和19.83头;叉角厉蝽5龄若虫和雌成虫对草地贪夜蛾5龄幼虫的瞬时攻击率a分别为0.0545和0.0876,处置单头猎物的时间Th分别为3.67 h和4.83 h,理论日最大捕食量T/Th分别为6.54头和4.97头.结果表明,在笼罩条件下叉角厉蝽3龄若虫的捕食能力最弱,除不能有效捕食草地贪夜蛾5龄幼虫外,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的捕食量也远低于5龄若虫和雌成虫,而叉角厉蝽5龄若虫和雌成虫的捕食能力较强,能有效捕食草地贪夜蛾的3龄和5龄幼虫,两者的捕食量相近.研究结果可为合理利用叉角厉蝽防治草地贪夜蛾提供实践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蠋蝽对茄二十八星瓢虫的捕食功能反应
编辑人员丨2024/6/8
[目的]明确蠋蝽对茄二十八星瓢虫的捕食能力.[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蠋蝽5龄若虫对茄二十八星瓢虫2和4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及搜寻效应.[结果]蠋蝽5龄若虫对茄二十八星瓢虫2和4龄幼虫的捕食行为均符合Ⅱ型功能反应;随着茄二十八星瓢虫密度的增加,蠋蝽的搜寻效应逐渐降低,蠋蝽5龄若虫对茄二十八星瓢虫2龄幼虫的搜寻效应明显大于4龄幼虫;蠋蝽5龄若虫对茄二十八星瓢虫2和4龄幼虫的实际最大捕食量分别为15和10头.[结论]蠋蝽5龄若虫对茄二十八星瓢虫幼虫具有较好的捕食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8
-
海岛小花蝽对美洲棘蓟马的捕食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为了明确海岛小花蝽Orius maxidentex对美洲棘蓟马Echinothrips americanus的捕食情况及防治潜能,在27℃条件下研究了海岛小花蝽5龄若虫、雌成虫对美洲棘蓟马2龄若虫、伪蛹、成虫的捕食功能反应、自身密度干扰效应及喜好性.结果表明:海岛小花蝽对美洲棘蓟马的捕食功能符合HollingⅡ、HollingⅢ模型,采用Holling Ⅱ模型拟合,海岛小花蝽雌成虫及5龄若虫对美洲棘蓟马2龄若虫捕食能力(a'/Th)最强,分别为52.97和58.15,捕食上限最大,分别为47.38头/d和49.22头/d;采用Holling Ⅲ模型拟合,海岛小花蝽雌成虫及5龄若虫对美洲棘蓟马2龄若虫捕食上限最大,分别为27.50头/d和27.41头/d.海岛小花蝽在捕食时存在自身密度干扰情况,随着自身密度的增加单头捕食量逐渐减少,捕食作用率逐渐降低,分摊竞争强度逐渐增大,表明海岛小花蝽对美洲棘蓟马的捕食存在较强的种内干扰,符合Hassell-Varley干扰模型.捕食选择性试验表明,海岛小花蝽更偏向于捕食美洲棘蓟马2龄若虫,其次为成虫,对伪蛹偏好性最弱.综上所述,海岛小花蝽对美洲棘蓟马有较强的控害能力,是一种可应用于防治入侵昆虫美洲棘蓟马的本土天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大草蛉对不同时期芳香植物甜罗勒及其主要挥发物质的嗅觉行为反应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为明确芳香植物甜罗勒Ocimum basilicum不同时期对捕食性天敌大草蛉Chrysopa pallens的影响作用,本研究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甜罗勒不同发育阶段(营养期和开花期)对大草蛉的嗅觉行为反应,并通过GC-MS检测了甜罗勒不同发育阶段花和叶释放的挥发性化合物,进而测定了芳樟醇、罗勒烯、丁香酚、萜品油烯、樟脑、β-榄香烯6种主要挥发物质在0.1μg/L和0.01 μg/L浓度下对大草蛉的嗅觉行为反应.结果表明,开花期的甜罗勒植株可以显著吸引大草蛉雌虫.甜罗勒主要挥发物为单萜和倍半萜.0.1 μg/L浓度芳樟醇和0.01 μg/L浓度β-榄香烯可显著吸引大草蛉.0.1μg/L、0.01 μg/L浓度的萜品油烯和0.01 μg/L浓度的樟脑、丁香酚、芳樟醇、罗勒烯对大草蛉具有不显著的趋向选择.因此,大草蛉对甜罗勒偏好性可能与不同时期的挥发物质不同有关,这为进一步开发甜罗勒作为大草蛉诱集定殖功能植物提供支撑数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巴氏新小绥螨对同一栖息地枸杞瘿螨的捕食功能反应
编辑人员丨2023/8/19
枸杞瘿螨Aceria pallida Keifer(Acari:Eriophyoidae)是枸杞上为害最严重的有害生物之一.近期在内蒙古地区发现植绥螨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 Hughes(Acari:Phytoseiidae)与枸杞瘿螨可同时发生在野生枸杞上.为评价巴氏新小绥螨对枸杞瘿螨的捕食潜力,本研究在室内25±1℃、RH 65%±10%、16 L∶8 D的条件下,研究了巴氏新小绥螨对不同密度枸杞瘿螨成螨(30、50、70、90、110、130、150、170 头)的捕食功能反应及搜寻效应.结果表明,巴氏新小绥螨的雌、雄成螨对枸杞瘿螨成螨的捕食功能反应均为Holling-II型,即巴氏新小绥螨雌、雄成螨的捕食量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一直到猎物密度较高时趋于稳定;而巴氏新小绥螨雌、雄成螨的搜寻效应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巴氏新小绥螨雌成螨对相同密度下的枸杞瘿螨成螨的捕食量均高于雄成螨,而且雌成螨的搜寻效应也强于雄成螨.巴氏新小绥螨雌成螨的攻击率(α = 4.4121)高于雄成螨(α = 2.4403),而雌成螨的处理时间(Th =0.0094 d)短于雄成螨(Th =0.0196 d);雌、雄成螨的理论最大日捕食量(T/Th)分别为106.61 头和51.02 头.研究结果显示巴氏新小绥螨对枸杞瘿螨有较好的捕食潜力,性别对巴氏新小绥螨捕食枸杞瘿螨的功能反应有显著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军配盲蝽和南方小花蝽对茶网蝽若虫的捕食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19
茶网蝽Stephanitis chinensis是一种为害春茶的重要害虫,本文研究了天敌军配盲蝽Stethoconus japonicus和南方小花蝽Orius similis对茶网蝽的捕食能力,为茶网蝽的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在室内开展军配盲蝽和南方小花蝽对茶网蝽3 龄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和寻找效应以及南方小花蝽的种内干扰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军配盲蝽和南方小花蝽对茶网蝽3 龄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 Ⅱ型.军配盲蝽和南方小花蝽的捕食量与茶网蝽3 龄若虫的密度呈正相关,但寻找效应与猎物密度呈负相关.南方小花蝽成虫、3 龄若虫对茶网蝽 3 龄若虫的日最大捕食量(11.49 头、12.82 头)大于军配盲蝽成虫、3 龄若虫(10.10 头、6.41 头);军配盲蝽成虫对茶网蝽的寻找效应高于其3 龄若虫,而南方小花蝽3 龄若虫的寻找效应高于成虫.南方小花蝽成虫、3 龄若虫对茶网蝽 3 龄若虫的捕食作用均存在种内干扰反应,且符合Hassell模型,分别为E =0.4263P-0.825和E =0.5234P-0.762.综上研究结果,军配盲蝽和南方小花蝽对茶网蝽3 龄若虫的捕食作用较强,均具有良好的生物防治潜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圆果大赤螨对桑树害虫的捕食功能反应
编辑人员丨2023/8/6
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圆果大赤螨对桑树害虫朱砂叶螨、桑蓟马和桑粉虱的捕食作用.结果表明,圆果大赤螨对3种猎物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 Ⅱ功能反应模型,经χ2检验,理论值与观测值差异不显著.捕食功能反应参数表明圆果大赤螨对桑蓟马、朱砂叶螨和桑粉虱捕食量差异显著,其最大日捕食量理论值分别为:416.67、222.22、97.09头.圆果大赤螨对猎物的搜寻效应均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呈线性下降,且取食蓟马的搜寻效应明显高于朱砂叶螨和桑粉虱.HollingⅢ型功能反应新模型拟合得出,1头圆果大赤螨对桑蓟马、朱砂叶螨、桑粉虱的最佳寻找密度分别为77.54头、70.49头和27.27头.研究表明,圆果大赤螨对桑树害虫捕食能力依次为桑蓟马>朱砂叶螨>桑粉虱,且对3种害虫均具有较强捕食能力,是桑园害虫的重要天敌资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短期食物驯化对麦蛾卵饲养的东亚小花蝽的捕食功能反应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探明使用替代饲料麦蛾Sitotroga cerealella卵饲养的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在释放前是否有必要针对其主要防治对象——蓟马、蚜虫、叶螨进行短期食物驯化,以及进行短期食物驯化对其捕食能力的影响.本试验以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二斑叶螨Tetranych usurticae为猎物,全程饲喂麦蛾卵的东亚小花蝽雌成虫为处理A,提前2d饲喂猎物的东亚小花蝽雌成虫为处理B,研究了2种处理的东亚小花蝽在不同猎物密度(5、15、30、50头)下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发现,无论是否经过短期食物驯化,东亚小花蝽对3种猎物在不同猎物密度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反应模型.处理A对3种猎物的平均时间均低于处理B,东亚小花蝽雌成虫处理每头西花蓟马的时间Th分别为0.024 d和0.031 d,玉米蚜分别为0.081 d和0.103 d,二斑叶螨为0.078 d和0.090 d.由此可知,以麦蛾卵作为替代饲料人工饲养的东亚小花蝽,在释放前不需要针对猎物进行短期食物驯化;在东亚小花蝽规模化生产中,麦蛾卵是一种优良的替代饲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