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症急性胰腺炎肠道菌群特征及早期肠内营养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的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肠道菌群特征,探讨早期肠内营养联合应用微生态制剂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前瞻性队列研究方式,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沧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SAP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A组(40例)和观察B组(40例),选择同期体检健康人群的20例为对照组,以16S rDNA V3-V4区段实施PCR扩增,采取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评价肠道菌群特征。观察A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观察B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联合应用微生态制剂治疗,评价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前后的腹内压、胃肠功能、血清炎症因子以及血清脂肪酶、淀粉酶等指标。结果:α多样性分析结果提示:观察组在Shannon指数上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Chao指数方面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肠道菌群门水平上,观察组在变形菌门相对丰度较高,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明显较低;在属水平上,观察组在大肠志贺菌属和类杆菌相对丰度较高,布劳特菌属、双歧杆菌属及链球菌相对丰度较低。观察B组临床疗效好于观察A组(P<0.05)。治疗7 d、14 d,观察B组淀粉酶、脂肪酶、乳酸脱氢酶、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降钙素原、腹内压、胃肠功能评分均明显低于观察A组(P<0.05)。结论:在SAP患者肠道菌群中致病性菌群多样性和丰度增加、有益菌多样性和丰度减少。早期肠内营养联合微生态制剂应用于SAP治疗能够提高疗效,促进血清指标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3,3′-二吲哚甲烷抑制胃癌细胞系增殖作用及分子机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十字花科蔬菜的天然植物化合物 3,3′-二吲哚甲烷(3,3′-diindolelmethane,DIM)在胃癌防治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为膳食植物营养应用于肿瘤预防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的DIM(0、20、40、60、80、100、120 μmol/L)处理人胃癌细胞系BGC-823 24 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各组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钙蛋白酶(Calpain)、激活转录因子 4(ATF4)和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蛋白的表达水平;钙离子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使用激活转录因子 4(ATF4)的小干扰RNA(siRNA)特异性敲减胃癌细胞系中的ATF4,并用Western blot检测ATF4 和CHOP蛋白的表达水平,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应用钙离子螯合剂BAPTA-AM预处理胃癌细胞系BGC-823 后,Western blot检测Calpain、ATF4 和CHOP蛋白的表达水平,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改变情况.结果 MTT法、Western blot及钙离子荧光探针法检测结果表明,随着 DIM 浓度升高,BGC-823 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降低(P<0.05),Calpain、ATF4 和CHOP蛋白的表达上调(P<0.05),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增强;转染ATF4 siRNA后,BGC-823 细胞ATF4 蛋白的表达降低(F=16.17,P<0.05),且与DIM+si-NC组相比,DIM+si-ATF4 组细胞存活率增加(F=74.46,P<0.05);进一步通过BAPTA-AM螯合细胞内钙离子后,与 DIM 组相比,DIM+BAPTA-AM 组 Calpain、ATF4 和 CHOP 蛋白的表达降低(F 分别为 24.58、34.93、24.45,P<0.05),细胞存活率增加(F=31.13,P<0.05).结论 DIM可增加细胞质钙离子浓度,上调Calpain、ATF4 和CHOP蛋白的表达水平,从而诱导胃癌细胞系发生内质网应激,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炎症小体激活小胶质细胞促进异常新生神经元形成在锂-毛果芸香碱致痫大鼠中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在锂-毛果芸香碱(Lithium-Pilocarpine)致痫大鼠模型中,检测炎症小体的激活,观察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和异常新生神经元的形成,探索炎症小体激活小胶质细胞促进异常新生神经元形成在癫痫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腹腔注射氯化锂和毛果芸香碱建立癫痫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Sham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12)、Pilo组(锂-毛果芸香碱致痫组,n=20)和Pilo+MCC950组[锂-毛果芸香碱致痫后给予核苷酸结合结构域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和含热蛋白结构域受体3(NLRP3)抑制剂组,n=20],在急性期观察记录大鼠癫痫的行为学表现,通过病理切片确认脑组织损伤情况和细胞激活情况,借助分子检测确认炎症小体和其他分子的表达情况.采用体外细胞模型挽救实验验证炎症小体的作用.结果 Pilo组大鼠有6只出现V级,5只出现Ⅳ级,2只出现Ⅲ级的癫痫发作情况.相较之下,Pilo+MCC950组大鼠则没有出现Ⅴ级,6只出现Ⅳ级,8只出现Ⅲ级,2只出现Ⅱ级的癫痫发作情况.Pilo组强直痉挛发作的潜伏期短于Pilo+MCC950组,Ⅲ级以上癫痫发作的次数和持续时间大于Pilo+MCC950组.Pilo组NLRP3和pro-caspase-1的含量、4种促炎细胞因子的含量以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NDF)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均高于Pilo+MCC950组.免疫荧光检测显示,Pilo组小胶质细胞大量活化,出现大量异常新生神经元.体外细胞实验后,ELISA结果验证了炎症小体的作用.结论 在锂-毛果芸香碱致痫大鼠模型中,炎症小体NLRP3接受外界炎症刺激而活化聚集,进而大量产生多种促炎细胞因子,使得小胶质细胞活化,分泌BDNF并激活ERK信号通路,调控异常新生神经元的形成和聚集等生物学行为,参与癫痫的发生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葛根芩连汤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神经营养因子、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神经营养因子、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3月在滑县焦虎镇卫生院和安阳市人民医院就诊的84例DPN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硫辛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葛根芩连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NGF)、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症状评分[多伦多临床系统(TCSS)评分、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评分(MDNS)]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NCV、SNCV及血清NGF、IGF-1和BDN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CSS评分和MDNS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联合硫辛酸治疗DPN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调节血糖代谢,促进神经修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柑橘黄龙病株根际原生生物群落特征及与土壤化学性质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柑橘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HLB)是柑橘产业健康长久发展的重大威胁.原生生物是微生物家庭的重要一员,在维护植物健康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本研究分析了健康与患黄龙病柑橘根际土原生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探究了影响原生生物群落的关键土壤化学因子.结果表明,纤毛虫门(Ciliophora)、绿藻门(Chlorophyta)、丝足虫门(Cercozoa)是健康与患黄龙病柑橘根际土的优势类群.黄龙病的发生不仅造成根际土壤中原生生物群落多样性显著降低,还导致土壤化学指标中总氮、总磷、碱解氮、速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及pH值均有所降低.RDA分析表明,Protosteliida、硅藻门(Diatomea)、隐藻门(Cryptophyceae)和叶足亚门(Heterolobosea)与速效磷呈正相关;Protalveolata与碱解氮和pH呈正相关;丝足虫门、MAST-12、顶复门(Apicomplexa)和Schizoplasmodiida与各项化学指标均呈显著负相关.相关性分析表明,黄龙病菌与捕食型和光营养型原生生物呈显著负相关.总体而言,柑橘黄龙病菌侵染引发土壤化学特性变化,显著改变了根际区域原生生物的多样性与结构,土壤有机质、总氮和pH是影响原生生物结构的关键因子.本研究有助于了解患黄龙病对柑橘根际土原生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和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为柑橘黄龙病的绿色防控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清心定志汤联合高频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观察及对脑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观察清心定志汤联合高频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SP)的临床疗效及对脑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06例SP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3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高频rTMS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心定志汤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阳性与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分、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分及脑神经营养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原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水平.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34%,对照组为77.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PANSS、SAN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PANSS、SAN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BDNF、GDN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试验组BDNF、GDN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心定志汤联合高频rTMS治疗SP疗效显著,有利于减轻患者中医证候,改善患者阴性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脑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胞磷胆碱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观察胞磷胆碱钠片联合石杉碱甲片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按队列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口服石杉碱甲片,每次0.1~0.2 mg,bid;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胞磷胆碱钠片,每次0.2 g,tid.2组患者均治疗12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认知功能[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并评价安全性.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各入组100例.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00%(92例/100例)和75.00%(75例/100例),在统计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MMSE评分分别为(23.40±2.43)和(19.35±2.51)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分别为(12.25±1.24)和(15.84±1.61)分,Barthel指数分别为(71.14±8.60)和(64.26±8.33)分,VEGF水平分别为(191.52±14.80)和(125.73±11.48)pg·mL-1,BDNF 水平分别为(9.47±1.59)和(8.01±1.35)ng·mL-1,试验组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头晕、恶心,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头晕、恶心.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00%(8 例/100例)和5.00%(5例/100例),在统计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胞磷胆碱钠片联合石杉碱甲片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疗效确切,对患者认知功能、神经功能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安全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代谢性炎症新概念及其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和治疗靶点的联系
编辑人员丨2天前
"代谢性炎症"由HOTAMISLIGIL于2006年提出,是一种由营养和能量过剩等代谢因素引起的慢性低度炎症,长期维持在亚急性水平.其中多种炎症细胞和免疫细胞浸润,多种炎症因子和免疫因子参与,炎症分子的表达或活性增强,引起炎症损伤.近年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深入研究发现,代谢性炎症在NAFLD的发病机制中起到关键作用,其中涉及的相关炎症通路为靶向药物的研发提供了广阔前景.本文综述了代谢性炎症在NAFLD中的最新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芪仙通络方对脑梗死大鼠健侧皮质脊髓束重塑及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及机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观察芪仙通络方对脑梗死大鼠健侧皮质脊髓束(CST)重塑与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并从神经重塑相关调控因子角度探讨其潜在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线栓法复制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大鼠模型.将 50 只模型复制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胞磷胆碱组(0.054 g·kg-1)及芪仙通络方低、中、高剂量组(7.83、15.66、31.32 g·kg-1),每组 10 只,另设假手术组(10 只).术后第 3 天开始灌胃干预,每日 1 次,连续 26 d.于术后第 3、14、28 天采用Longa评分法评价大鼠粗略运动功能,走横木试验(BWT)评分法评价大鼠精细运动功能;术后第 14 天健侧运动皮层注射神经示踪剂生物素葡聚糖胺(BDA),顺行示踪皮质脊髓束.术后第 28 天,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健侧运动皮层及颈髓后索生长相关蛋白 43(GAP-43)、BDA阳性纤维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颈髓灰质内BDA阳性纤维与突触前标志蛋白囊泡谷氨酸转运体 1(VGLUT1)共定位面积;Western Blot法检测健侧运动皮层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神经生长因子(NGF)以及神经重塑抑制因子勿动蛋白A(Nogo-A)、少突胶质细胞髓鞘糖蛋白(OMgp)和髓鞘相关糖蛋白(MAG)的表达;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Longa评分、BWT评分与BDA/VGLUT1 共定位面积的相关性.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运动功能缺损明显,各时间点Longa评分明显升高(P<0.01),BWT评分明显降低(P<0.05,P<0.01),健侧运动皮层及颈髓的GAP-43 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颈髓后索越边纤维数量明显增加(P<0.05),颈髓灰质内的BDA/VGLUT1 共定位面积明显增加(P<0.05),健侧运动皮层中BDNF、GDNF、NGF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而Nogo-A、OMgp、MAG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MCAO术后第 14、28 天的Longa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BWT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健侧运动皮层及颈髓的GAP-43 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颈髓后索越边纤维数量显著增加(P<0.01),颈髓灰质内的BDA/VGLUT1 共定位面积均显著增加(P<0.01),健侧运动皮层中BDNF、GDNF、NGF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P<0.01),而Nogo-A、OMgp、MAG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P<0.05),其中高剂量组作用最明显.Longa评分与BDA/VGLUT1 共定位面积显著负相关(r=-0.89,P<0.01),而BWT评分与BDA/VGLUT1 共定位面积显著正相关(r=0.84,P<0.01).结论 芪仙通络方可促进MCAO大鼠脑梗死后健侧CST重塑,进而改善运动功能,其分子机制可能与调节健侧运动皮层神经重塑相关调控因子的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TRPV4介导BDNF/TrkB/CREB信号通路探究畅舟通便方对功能性便秘合并抑郁样行为大鼠的干预机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究畅舟通便方对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合并抑郁大鼠的干预机制.方法 采用盐酸小檗碱法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建立功能性便秘合并抑郁样行为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乳果糖组及畅舟通便方高、中、低剂量组,干预 5 周.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计算粪便含水量;干预结束后计算小肠推进率;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采用强迫游泳实验、糖水偏好实验评估大鼠的抑郁样行为水平;HE染色观察结肠黏膜形态;尼氏染色观察海马CA1、DG区锥体细胞形态和数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的TRP离子通道香草香素 4 型(TRPV4)及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Trk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粪便含水率明显减少(P<0.001),小肠推进率明显降低(P<0.01),糖水偏好指数明显下降(P<0.001),海马CA1 区、DG区的锥体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01),结肠TRPV4 以及海马BDNF、TrkB、MAPK、CREB蛋白含量均明显下降(均P<0.001).与模型组比较,畅舟通便方高、中、低剂量组及乳果糖组大鼠的粪便含水率均明显增高(P<0.001,P<0.01);畅舟通便方高、低剂量组及乳果糖组的小肠推进率明显增高(P<0.01,P<0.05);畅舟通便方高、中、低剂量组及乳果糖组的糖水偏好指数明显升高(P<0.01,P<0.05);结肠病理无异常;畅舟通便方高、中、低剂量组及乳果糖组的海马CA1、DG区锥体细胞数目明显增多(P<0.01,P<0.001);畅舟通便方高、中、低剂量组及乳果糖组的结肠TRPV4 含量明显增加(P<0.001),海马BDNF、TrkB、MAPK、CREB蛋白含量均明显增加(P<0.05,P<0.01,P<0.001).结论 畅舟通便方干预后可明显提高功能性便秘合并抑郁模型大鼠结肠的TRPV4 含量,增加粪便含水量,促进肠蠕动,可改善便秘;同时TRPV4 可激活BDNF/TrkB/MAPK通路,引发下游CREB的增高,从而改善神经可塑性,减轻部分抑郁样行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