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芪仙通络方熏蒸辅助治疗对脑梗死后偏瘫气虚血瘀证患者神经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芪仙通络方熏蒸辅助治疗对脑梗死后偏瘫气虚血瘀证患者神经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2月本院68例脑梗死后偏瘫气虚血瘀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单双编号法分为2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助芪仙通络方熏蒸。2组均持续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估肢体运动障碍程度;采用ELISA法检测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β(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CRP、SOD水平,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32/34)、对照组为76.47%(26/3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22, P=0.040)。观察组治疗后半身不遂、气短乏力、心悸、手足肿胀积分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3.44、2.37、2.72、3.89, P<0.05或 P<0.01);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 t=6.56, P<0.01);FMA上肢、下肢评分高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2.17、2.78, 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S-100β[(0.69±0.27)μg/L比(0.85±0.36)μg/L, t=2.07]、NSE[(8.36±3.69)μg/L比(11.34±4.93)μg/L, t=2.82]、ET[(53.16±12.12)ng/L比(61.25±11.31)ng/L, t=2.85]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或 P<0.01),NO[(82.26±14.53)μmol/L比(70.16±12.27)μmol/L, t=3.71]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1);血清CRP水平低于对照组( t=2.74, P<0.01),SOD活力高于对照组( t=2.49, P<0.05)。 结论:芪仙通络方熏蒸辅助治疗可有效促进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国医大师刘祖贻运用温阳活血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国医大师刘祖贻认为中风后遗症多与肾虚(尤其是肾阳虚)有关,提出"脑髓阳生阴长"理论,治疗上采用温阳活血法,并以此治法创立验方芪仙通络方,临床效果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数据挖掘的国医大师刘祖贻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方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挖掘分析国医大师刘祖贻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处方用药规律,总结其学术思想.方法 收集整理刘祖贻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病案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中构建数据库,再使用该软件相关功能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处方中的组方用药规律.结果 ①共得处方147首,涉及药物179味,累计使用频次2 164次.②使用频次在20次及以上的药物,共有22味,其中前10味高频药物为黄芪、丹参、山楂、葛根、枸杞子、地龙、制何首乌、川芎、石菖蒲、淫羊藿.③黄芪用量从15 g至120 g均可见,最常用剂量为30 g,常用剂量范围主要集中于30~60 g.④药物功效分类排名靠前的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平肝息风药等.⑤高频药组前5位为丹参-黄芪、黄芪-山楂、葛根-黄芪、葛根-丹参、丹参-山楂;关联度较高的药组有地龙-黄芪、葛根-地龙-黄芪、丹参-地龙-黄芪等.⑥通过聚类分析算法提取出核心组合12个,进而演化出潜在新方6首,如“白芍、威灵仙、桂枝、鸡血藤、白芥子”“全蝎、菊花、蜈蚣、刺蒺藜”等.结论 国医大师刘祖贻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用药以益气温阳、填精益髓、活血通络、息风化痰为主,重用黄芪,方以自拟芪仙通络方加减,体现出“气阳主用”“脑髓阳生阴长”等学术思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芪仙通络方治疗脑梗死恢复及后遗症期肾虚血瘀证的回顾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初步评价国医大师刘祖贻效验方芪仙通络方治疗脑梗死恢复及后遗症期(中风-中经络-肾虚血瘀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以Robert Lovett法、改良Ashworth分级量表、NIHSS评分、B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作为有效性指标,以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以及不良事件作为安全性指标,对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就诊的脑梗死恢复及后遗症期(中风-中经络-肾虚血瘀证)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芪仙通络方为基本方连续干预3~12个月,观察其对患者肌力、肌张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中医临床症状以及安全性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31例患者进行分析,10例治疗3月接受随访,10例治疗6月接受随访,11例续治疗12月接受随访;与治疗前比较,芪仙通络方持续干预3、6、12个月,脑梗死患者上肢肌力分别增加(1.10±0.32)级、(0.90±0.32)级、(0.82±0.40)级(P<0.01),下肢肌力分别增加(1.10±0.32)级、(1.00±0.47)级、(0.82±0.40)级(P<0.01),上肢与下肢肌张力均分别降低(0.50±0.53)级、(0.80±0.63)级、(0.45±0.52)级(P<0.05),NIHSS评分分别减少(9.93±5.07)分、(11.70±3.53)分、(11.09±3.62)分(P<0.01),BI评分分别增加(30.50±11.41)分、(20.00±9.43)分、(24.09±12.6)分(P<0.01),中医证候积分分别减少(17.20±8.35)分、(16.00±3.37)分、(18.82±4.24)分(P<0.01);芪仙通络方治疗前后所有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未见显著变化,亦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芪仙通络方治疗脑梗死恢复及后遗症期(中风-中经络-肾虚血瘀证)安全有效,是非常具有临床潜力的促神经修复中药复方制剂,值得深入研发并进一步转化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曹志群基于脏腑经络奇经理论辨治溃疡性结肠炎
编辑人员丨2023/8/5
曹志群教授将脏腑理论、经络理论、奇经理论相融合,形成脏腑经络奇经理论,并提出"脏腑气血升降在经(气)-入络(血)-深入奇经(肾)"的辨证模式.他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机演变过程为脾虚湿蕴-肠络瘀阻-奇经受损,病机特点是脾虚湿阻为本,络脉瘀阻、痰瘀互结为标.治以理脾化湿、化瘀通络,或兼以清化、调和、温通,自拟方"芪仙苡酱汤"疗效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芪仙通络方对脑梗死大鼠突触可塑性与功能恢复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观察芪仙通络方对脑梗死大鼠突触可塑性与功能恢复的影响,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环磷酸腺苷应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线栓法复制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大鼠模型.将36只模型复制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芪仙通络方组(15.66 g·kg-1,灌胃给药)、K252a组(50 μg·kg-1,腹腔注射)、芪仙通络方(15.66 g·kg-1,灌胃给药)+K252a(50 μg·kg-1,腹腔注射)组、胞磷胆碱组(0.054 g·kg-1,灌胃给药)以及溶剂对照组,另设假手术组6只.术后第3天开始干预给.药,每日1次,连续干预12 d.于术后第3、7、14天采用Longa评分法评定大鼠神经功能;术后第14天采用镀银染色和透射电镜分别观察缺血周边组织神经元突触一般结构与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缺血周边组织中突触可塑性标志蛋白突触素(SYN)、突触后致密物-95(PSD-95)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缺血周边组织中BDNF、TrkB、CREB以及磷酸化环磷酸腺苷应答元件结合蛋白(p-CREB)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明显,各时间点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升高(P<0.01);缺血周边组织神经元树突分支数量、树突棘与突触数量明显减少,突触结构模糊,部分突触囊泡出现膨大破损,突触后致密物质减少;突触可塑性标志蛋白SYN与PSD-95表达均明显减少(P<0.01);BDNF与p-CREB蛋白表达均增加(P<0.05),而TrkB与CREB蛋白表达相当(P>0.05).与模型组比较,芪仙通络方组第14天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P<0.01);缺血周边组织神经元树突分支数量、树突棘与突触数量明显增加,突触结构较为清晰,突触后致密物质与突触囊泡数目增多;SYN、PSD-95、BDNF与p-CREB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P<0.01),但TrkB与CREB蛋白表达相当(P>0.05).与芪仙通络方组比较,芪仙通络方+K252a组第14天神经功能评分有所升高(P<0.01);缺血周边组织神经元树突分支数量、树突棘密度与突触数量减少,神经元突触超微结构损伤程度加重;SYN、PSD-95、BDNF与p-CREB蛋白表达均减少(P<0.01),而TrkB与CREB蛋白表达相当(P>0.05).结论 芪仙通络方可促进脑梗死大鼠突触可塑性与功能恢复,其机制与调控BDNF/TrkB/CREB信号通路活性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芪仙通络方及其拆方对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及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比较芪仙通络方及其拆方对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梗死周边区域神经元及神经纤维损伤修复以及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影响的差异.方法 线栓法复制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芪仙通络全方组(补肾活血、益气温阳药)、拆方1组(补肾活血药)、拆方2组(益气温阳药)及胞磷胆碱组,造模后第3天开始灌胃给药,连续干预12 d,分别于造模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采用改良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评定大鼠神经功能,造模后第14天采用尼氏染色和镀银染色分别观察梗死周边区域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病理形态,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以及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第7天、第14天)mNSS均显著降低(P<0.01),神经元及神经纤维病理形态(第14天)明显改善(P<0.01),BDNF、GDNF以及NGF表达(第14天)显著上调(P<0.01);与拆方1组、拆方2组及胞磷胆碱组分别比较,芪仙通络全方组在造模后第7天、第14天受损神经功能恢复、造模后第14天神经元及神经纤维病理形态改善以及BDNF、GDNF、NGF表达增加效果均最优(P<0.05).结论 芪仙通络方及其拆方能促进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脑内神经营养因子BDNF、GDNF以及NGF表达,进而修复缺血损伤神经元及神经纤维有关,其中以全方组作用最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芪仙通络方及其拆方对脑梗死大鼠室管膜下区神经发生及p38MAPK活化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观察芪仙通络方及其拆方对脑梗死大鼠室管膜下区神经发生及p38MAPK活化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芪仙通络方组(全方组)、补肾活血拆方组(拆方1组)、益气温阳拆方组(拆方2组)和胞磷胆碱组,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造模后第3日开始灌胃给药,同时腹腔注射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脑内增殖细胞,每日1次,连续12 d.于造模后第3、7、14日对大鼠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大鼠缺血侧室管膜下区巢蛋白(Nestin) /BrdU、双肾上腺皮质激素(doublecortin,DCX) /BrdU、神经元核抗原(NeuN) /BrdU双标阳性细胞数;免疫组化检测大鼠缺血侧室管膜下区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MAPK)蛋白表达;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Nestin/BrdU、DCX/BrdU和NeuN/BrdU双标阳性细胞数与神经功能评分和p-p38MAPK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各时间点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升高(P<0.01),大鼠缺血侧室管膜下区Nestin/BrdU、DCX/BrdU和NeuN/BrdU双标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P<0.05),p-p38MAPK蛋白表达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第7、14日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P<0.01),大鼠缺血侧室管膜下区Nestin/BrdU、DCX/BrdU、NeuN/BrdU双标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0.01),p-p38MAPK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全方组作用最显著(P<0.05).全方组大鼠缺血侧室管膜下区Nestin/BrdU、DCX/BrdU、NeuN/BrdU双标阳性细胞数与神经功能评分呈显著负相关,与p-p38MAPK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芪仙通络方及其拆方可改善脑梗死大鼠受损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促进缺血侧室管膜下区p38MAPK活化、上调内源性神经发生水平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芪仙通络方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及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芪仙通络方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修复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6月温州市中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相同的西医治疗,并加服芪仙通络方,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定[改良Barthel指数(MBI)],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情况,以及外周血脑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细胞基质衍生因子-1(SDF-1)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00%(42/50),高于对照组的66.00%(3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365,P<0.05);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MBI,FMA评分及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MBI指数及FMA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患者MBI指数及FMA评分均明显升高,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治疗前后BDN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血清VEGF及SDF-1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仙通络方可以有效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该方作用机制可能通过促进患者外周血内源性VEGF,SDF-1的表达,从而激活SDF-1/趋化因子受体4(CXCR4)信号通路,诱导内皮祖细胞的募集和动员,促进血管新生及缺血脑组织的修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芪仙通络方对MACO大鼠髓鞘再生及MBP达影响研究水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观察芪仙通络方不同剂量对大脑中动脉栓塞大鼠髓鞘再生及髓鞘碱性蛋白(MBP)表达的影响.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芪仙通络方高剂量组(31.32 g/kg)、中剂量组(15.66 g/kg)、低剂量组(7.83 g/kg)和丁苯酞组,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造模后3d后开始灌胃给药,同时腹腔注射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标记脑内增殖细胞,每日1次,连续12d.于造模后第3、7、14日对大鼠神经功能进行评分;采用罗克沙尔坚牢蓝(LFB)染色观察大鼠髓鞘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大鼠缺血侧EDU/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2(Olig2)双标阳性细胞数;免疫组化检测大鼠缺血侧MBP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各时间点神经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P<0.01),LFB染色平均光密度值降低(P<0.01),大鼠缺血侧EDU/Olig2双标阳性细胞数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BP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第7、14 d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P<0.05),LFB染色平均光密度值明显升高(P<0.05),大鼠缺血侧EDU/Olig2双标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0.01),MBP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高剂量组作用最显著(P<0.01).结论 芪仙通络方可改善脑梗死大鼠髓鞘再生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促进缺血侧OPCs迁移、分化及MBP蛋白表达有关,且具有浓度依赖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