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人烧伤患者创面操作性疼痛护理证据应用的现状及障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成人烧伤患者创面操作性疼痛护理证据应用的临床现状,分析障碍因素并拟定对策,为临床证据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按照澳大利亚Joanna Briggs Institute (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证据临床应用模式",纳入成人烧伤患者创面操作性疼痛最佳证据12条,制订14条审查指标,于2019年3—5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病房进行现状审查并进行障碍因素分析。结果:14条审查结果中,有9条依从率<60%;其中换药前/中/后进行疼痛评估、危重患者使用危重症疼痛观察工具(CPOT)、使用虚拟现实(VR)技术、使用音乐疗法或渐进性放松训、对烧伤患者进行心理评估依从率均为0;医护人员对创面操作性疼痛知识考核合格率仅为30.77%(8/26)。主要的障碍因素为护士疼痛评估意识不足、缺少部分疼痛评估工具、医护人员缺乏创面操作性疼痛知识、缺乏疼痛健康教育制度、缺少设备支持及管理监督等。结论:成人烧伤患者创面操作性疼痛护理最佳证据与现行的临床护理实践存在差距,护理人员应针对障碍因素拟定对策并确保对策的实施,保证证据顺利转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术后患者自控镇痛:北京协和医院30年临床管理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4/27
术后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从而导致住院时间延长,照护成本增加.合理应用患者自控镇痛装置可有效缓解围术期急性疼痛.北京协和医院于 1994 年引入患者自控镇痛技术,并于 2004 年成立了急性疼痛服务工作组,以麻醉医生为指导、手术室疼痛专科护士为基础,联合实施基于患者自控镇痛的全流程、规范化管理,并不断改进和创新工作方法,为术后疼痛管理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从临床工作重点、护理管理经验、疼痛治疗理念的推广与传播、新形势下急性疼痛服务模式的发展等方面对该项工作进行系统回顾与总结,以期为全面加强患者诊疗过程中的疼痛管理、提升患者围术期镇痛服务满意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虚拟现实系统在重症患者中应用的范围综述
编辑人员丨2023/8/26
目的 对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系统在重症患者中应用的相关研究进行范围审查,探讨其可接受性、耐受性和潜在有效性.方法 根据范围综述研究方法,检索 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时限为建库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总结系统内容、干预方法、应用效果及局限性等.结果 共纳入 20 篇文献.主要探讨VR系统对重症患者睡眠、心理、疼痛、认知和早期活动等的影响;单次干预时长约 5~30 min;患者对 VR 系统的接受度较高且满意度良好,不良反应轻微、可控;但临床实施方法不够完善,缺乏较为客观的特异性评估方式,且系统内容偏商业化,其专业性和针对性不强.结论 VR系统应用于重症患者中是可行的,且具有一定效果;未来研究应注重基于循证探索 VR 最佳干预策略,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体化干预方案,考虑跨学科合作定制适合重症患者的系统内容,并分析成本效益,以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26
-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虚拟无痛病房对开颅手术后患者疼痛管理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评价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虚拟无痛病房管理对开颅手术后患者疼痛管理的效果.方法 采用历史对照的研究设计,选取2019年5月至10月本院神经外科肿瘤六病区实施虚拟无痛病房管理后住院行开颅手术的117例患者为无痛病房组;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在同一科室住院行开颅手术、未行无痛病房管理的11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建立回归方程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数字评分量表(NRS)评分、护理满意度和焦虑发生率进行比较,并将年龄等作为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计算调整后无痛病房管理相对未行无痛病房管理的偏回归系数(B)、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结果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无痛病房管理后4 d内NRS评分显著降低(B=-2.700,95%CI-3.167~-2.232,P<0.001),护理满意度显著升高(B=0.542,95%CI 0.289~0.795,P<0.001),焦虑发生率显著下降(B=-2.119,OR=0.120,95%CI 0.053~0.271,P<0.001),但无痛病房管理对焦虑状态的改善可能不完全依赖疼痛评分的降低(B=-0.112,OR=0.894,95%CI 0.727~1.100,P>0.05).结论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虚拟无痛病房管理可提高开颅手术后患者镇痛的管理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重症患者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本文对虚拟现实技术概念、类型、在医疗护理领域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重点围绕虚拟现实技术对重症患者疼痛、认知障碍、焦虑、抑郁、睡眠质量、肢体功能等方面的应用效果进行介绍,并指出不足及展望,以期为该技术在我国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疼痛虚拟病房对术后镇痛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疼痛虚拟病房(VPU)成立前后对患者术后镇痛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 年在急性疼痛管理小组(APS)模式下和 2021 年在VPU模式下进行术后疼痛管理的手术患者21281 例,男 7726 例,女13555 例,年龄≥18 岁,ASAⅠ—Ⅳ级,术后使用患者自控镇痛(PCA).根据使用的管理模式不同分为两组:APS组(n=10494)和VPU组(n=10787).收集患者围术期资料,记录一般情况、手术时间、手术类型、术后疼痛发生情况、术后恶心呕吐、头晕的发生情况,计算术后中至重度疼痛年平均发生率和不同科室全年术后中至重度疼痛平均发生率.结果 与APS组比较,VPU组术后中至重度疼痛、恶心呕吐、头晕年平均发生率和不同科室术后中至重度疼痛年平均发生率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与APS模式比较,VPU模式可降低患者术后中至重度疼痛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