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重型和危重型竹叶青蛇咬伤的真实世界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抗蛇毒血清治疗重型和危重型竹叶青蛇咬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急诊科收治的48例重型和危重型竹叶青蛇咬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在给患者早期注射抗蛇毒血清、季德胜蛇药片内服加外涂以及伤口切开排毒等治疗基础上,根据是否应用低分子肝素钠抗凝治疗分为肝素治疗组和非肝素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分型、伤肢肿胀程度、凝血功能指标变化、皮肤黏膜或消化道出血情况、输血情况、咬伤局部症状、住院时间及预后。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临床分型、伤肢肿胀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 d时,肝素治疗组血小板计数(PLT)明显高于非肝素治疗组〔×10 9/L:210.0(160.0,252.0)比136.0(104.0,198.5), P<0.05〕;而两组凝血四项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 d时,肝素治疗组血浆凝血酶时间(TT)较3 d时明显缩短〔s:30.3(20.4,37.0)比34.7(24.0,73.4), P<0.05〕,且纤维蛋白原(FIB)明显高于非肝素治疗组〔g/L:0.60(0.31,1.07)比0.20(0.14,0.60), P<0.01〕。肝素治疗组治疗期间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非肝素治疗组〔21.7%(5/23)比64.0%(16/25), P<0.01〕;肝素与非肝素治疗组分别有11例和18例患者接受输血治疗及补充凝血酶原复合物。肝素与非肝素治疗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6.91±1.92比7.48±2.27,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随访1周至1个月,均无死亡及局部皮肤软组织坏死病例。 结论:对于重型和危重型竹叶青蛇咬伤患者,在注射抗蛇毒血清、季德胜蛇药片内服加外涂以及伤口切开排毒等基础上,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钠抗凝等综合治疗,有利于肢体肿胀及炎症消退,减少输血,促进凝血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广西梧州市952例毒蛇咬伤流行病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广西梧州市毒蛇咬伤流行病学特点,以指导毒蛇咬伤的预防与救治。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梧州市中医医院蛇伤科收治的1 091例毒蛇咬伤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毒蛇种类、患者性别与年龄、咬伤月份及具体时间、咬伤部位及局部症状等。结果:最终纳入临床明确诊断为某种毒蛇咬伤的952例患者的病历资料。952例毒蛇咬伤患者中,以烙铁头蛇(32.98%)、竹叶青蛇(27.84%)和眼镜蛇咬伤(26.26%)为主,其次是银环蛇(6.51%)、眼镜王蛇(3.15%)和五步蛇咬伤(1.58%),红脖颈槽蛇(0.73%)、金环蛇(0.42%)、蝰蛇(0.32%)和蝮蛇咬伤(0.21%)并不多见。952例毒蛇咬伤患者中,男性是女性的2倍〔647例(占67.96%)比305例(占32.04%),男女比例为2.12∶1〕;患者年龄0.8~87.0岁,以40~59岁患者居多(42.44%),其次为≥60岁患者(27.31%)。毒蛇咬伤主要发生在4~11月份(93.59%),以10月份为高峰期(16.39%);咬伤时间以下午(12:00 —17:59,30.88%)和晚上(18:00 —23:59,33.30%)为主,其次是上午(06:00 —11:59,24.69%),凌晨(00:00 —05:59)不多见(11.13%);其中烙铁头蛇和银环蛇咬伤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18:00 —23:59,竹叶青蛇咬伤集中在06:00 —11:59,眼镜蛇和眼镜王蛇咬伤集中在12:00 —17:59。咬伤部位主要集中在四肢(98.53%),以右侧肢体居多(53.57%);其中烙铁头蛇主要咬伤下肢,眼镜蛇和眼镜王蛇主要咬伤上肢。烙铁头蛇与竹叶青蛇咬伤后的局部症状相似,主要表现为疼痛、肿胀、压痛、伤口周围皮肤温度偏高、渗血渗液等;眼镜蛇咬伤后局部症状表现为疼痛、肿胀、瘀黑、压痛、渗血渗液、发红等;金环蛇和银环蛇咬伤以麻木、轻微疼痛为主,其他局部特征不明显。结论:广西梧州市毒蛇咬伤患者以中老年男性为主,毒蛇种类以烙铁头蛇、竹叶青蛇和眼镜蛇为主,大多发生在4~11月份,时间集中在12:00 —23:59,以四肢咬伤居多,局部症状主要为疼痛、肿胀、压痛、肤温高、瘀黑等。应结合梧州地区毒蛇咬伤流行病学特点,构筑蛇伤防治体系,加强蛇伤防治知识教育宣传,提高人民群众蛇伤防范意识,并辅助临床诊断与治疗,从而有效降低毒蛇咬伤的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全息经络铜砭刮痧治疗蝮蛇咬伤后肢体肿痛的效果及相关指标的变化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全息经络铜砭刮痧用于蝮蛇咬伤后肢体肿痛中的效果及相关临床检测指标的变化。方法:选择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中医院2023年5—10月收治的蝮蛇咬伤后肢体肿痛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例对照临床研究方法,按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各37例;研究组采取全息经络铜砭刮痧,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文化程度、就诊时间、严重程度、咬伤部位等)、肢体肿胀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实验室检测指标、不良反应等。结果:干预前,两组肢体肿胀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干预后1 d、3 d、7 d,研究组肿胀程度[(52.41±4.07)mm、(33.07±3.25)mm、(10.45±2.13)mm]均低于对照组的(58.56±4.30)mm、(40.26±3.41)mm、(13.98±2.77)mm( t=6.32、9.28、6.15, P < 0.001、< 0.001、< 0.001)。干预前,两组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干预后1 d、3 d、7 d,研究组VAS评分[(3.41±1.18)分、(3.01±1.05)分、(2.74±0.72)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98±1.25)分、(3.52±1.10)分、(3.18±0.96)分( t=2.01、2.04、2.23, P=0.047、0.045、0.029)。干预前、干预后1 d,两组实验室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干预后3 d、7 d研究组肌酸激酶(CK)[(231.25±25.96)IU/L、(190.67±21.03)IU/L]、肌酐(Scr)[(74.34±7.91)μmol/L、(70.08±7.54)μmol/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16.61±2.06)IU/L、(12.02±1.74)IU/L]、C反应蛋白(CRP)[(6.54±1.18)mg/L、(4.10±0.96)mg/L]均较对照组的(260.48±28.51)IU/L、(215.34±24.25)IU/L、(79.10±8.23)μmol/L、(74.33±7.91)μmol/L、(19.33±2.31)IU/L、(15.68±1.95)IU/L、(7.30±1.52)mg/L、(5.92±1.23)mg/L降低( t=4.61、4.67、2.53、2.36、5.34、8.51、2.40、7.09,均 P < 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全息经络铜砭刮痧能够快速减轻患者肢体肿胀程度,同时缓解疼痛,改善肌肉损伤情况,安全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蝮蛇咬伤患者外周血SOD、MDA、NLR的变化及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竹叶青蛇咬伤中毒治愈一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竹叶青蛇咬伤在我国北方地区较为罕见,本文对1例北方地区竹叶青蛇咬伤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方法及病情的转归进行分析。患者以局部肿胀和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入院后立即进行伤口清创和负压吸引,给予抗蝮蛇蛇毒血清、抗五步蛇蛇毒血清、抗感染、保护脏器、补液、利尿等治疗后,康复出院,随诊患者状况良好。提示北方地区区域性中毒救治中心应当储备各类抗蛇毒血清,同时应加强对蛇咬伤规范救治知识的普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蛇伤汤结合蛇伤膏外敷治疗蝮蛇咬伤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 观察蛇伤汤结合蛇伤膏外敷治疗蝮蛇咬伤(火毒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蝮蛇咬伤(火毒证)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加中医刺络拔罐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蛇伤汤内服和蛇伤膏外敷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炎症指标,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心肌酶谱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中性粒细胞、hs-CRP、LDH、CK、CK-MB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炎症指标和心肌酶降低更为显著(P<0.05).结论 蛇伤汤内服结合蛇伤膏外敷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全身炎症反应,减轻蝮蛇毒素对人体心肌细胞的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蓝光照射治疗蝮蛇咬伤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 分析探讨蓝光照射治疗蝮蛇咬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22 年 3 月至 2023 年 5 月宜春市中医院收治的 80 例蝮蛇咬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0 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在预防破伤风、中和蛇毒、中药糊剂外敷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预防破伤风、中和蛇毒、中药糊剂外敷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头孢唑林钠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患肢肿胀及疼痛程度、炎症因子水平与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t=1.858,P=0.067).治疗第 3、6 天,观察组患者患肢肿胀、疼痛评分及治疗第 6 天白细胞计数(WBC)、C 反应蛋白(CRP)水平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治疗第 3 天:t=1.670、1.868,P=0.099、0.066;治疗第 6 天:t/Z=-1.835、1.932、1.783、0.924,P=0.070、0.057、0.077、0.358).治疗7d后,观察组患者中治愈30 例、显效9 例、有效 1 例,与对照组患者的治愈 32 例、显效 6 例、有效 2 例无明显差异(Z=-0.450,P=0.653).结论 蓝光照射能够改善蝮蛇咬伤后肢体肿胀和疼痛症状,减轻全身炎症反应,治疗效果与头孢唑林钠相当,可替代治疗蝮蛇咬伤的抗生素类药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高压氧辅助抗蛇毒血清对早期蝮蛇咬伤中毒患者患肢肿胀情况、心肌酶谱、炎症因子水平改变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 探究高压氧辅助抗蛇毒血清对早期蝮蛇咬伤中毒患者肿胀情况、心肌酶谱、炎症因子水平改变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1月在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治疗的早期蝮蛇咬伤中毒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2),对照组给予抗蛇毒血清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高压氧辅助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肿胀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肢肿胀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心肌酶谱[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患肢肿胀情况、VAS评分、CK、CK-MB、cTnI、CRP、IL-6及PC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7.56%)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22,P<0.05);观察组肿胀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58、7.618、11.170,P<0.05);观察组肢体周径小于对照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397、6.791,P<0.05);观察组血清CK、CK-MB及cTn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524、4.734、5.740,P<0.05);观察组血清CRP、IL-6及P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45、4.999、6.591,P<0.05).结论 高压氧辅助抗蛇毒血清可缓解早期蝮蛇咬伤中毒患者患肢肿胀情况,降低心肌损伤,抑制炎症反应,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蝮蛇咬伤中医治疗优化方案的疗效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4/4/6
目的 评价中医优化方案治疗蝮蛇咬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研究蝮蛇咬伤住院患者资料,根据中医治疗方案的不同,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分为对照组87例、试验组82例,对照组采用未优化中医方案,试验组采用优化中医方案,2组均配合以西医常规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伤肢肿胀疼痛程度、症状与体征积分、炎症指标、脏器功能指标、治愈率、治愈时间.结果 在伤肢肿胀疼痛程度及症状消失时间、症状与体征积分方面,试验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2组治疗后6 d,WBC、N%、CRP、ALT、AST、Cr、NGAL、CK-MB指标均降低(P<0.05),试验组CRP、ALT、AST、Cr、NGAL指标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但在降低CK-MB方面,2组效果相当,无明显差异(P>0.05);治愈率方面:试验组(97.56%,80/82)显著高于对照组(88.51%,77/87)(P<0.05),治愈时间方面:试验组较对照组用时更短(P<0.05).结论 中医优化方案能快速缓解蝮蛇咬伤肢体肿痛及全身症状、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改善重要脏器功能,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
即毒蛇咬伤致重度肝功能损害1例的药物救治
编辑人员丨2024/3/30
毒蛇咬伤是区域性多发性疾病,患者一旦被毒蛇咬伤发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如救治不及时,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而不同种类毒蛇咬伤之治疗措施亦有差别,对于毒蛇咬伤引起的重度肝肾功能损害患者,血液净化是既往各级医院普遍采用的治疗措施之一.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 1 例被短尾蝮蛇咬伤致重度肝功能损害患者,入院后对患者病情进行综合评估,结合患者症状及肝功能指标的动态变化,制定药物治疗方案予以救治,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患者痊愈出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