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误诊为苔藓性皮肤淀粉样变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18岁女性患者,躯干部褐色斑丘疹伴痒痛3个月,初诊误诊为苔藓性皮肤淀粉样变.进一步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角化过度,乳头瘤样增生,真皮血管周围少量淋巴细胞浸润.结合临床表现、病史特点、组织病理改变,修正诊断为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给予阿维A胶囊10 mg每日1次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50 mg每日3次口服;0.1%维A酸乳膏每日2次外用;311nm窄谱中波紫外线隔日1次照射等综合治疗.10d后,皮损变薄,24 d后皮损大部分消退,随访半年无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具有波纹状皮损的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者男,18岁,腰腹部波纹状角化性纹理2年.皮肤科情况:腰腹部见黑褐色角化性条纹,呈波纹状垂直分布.此外,腋下及肘关节屈曲部散见大小不一的红色丘疹或斑块.腹部皮损病理示:表皮网篮状角化过度伴轻度乳头瘤样增生,真皮浅层血管周围散在单一核细胞浸润.诊断为波纹状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用二甲胺四环素治疗Gougerot和Carteaud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
编辑人员丨2023/8/6
本文报告1例新的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PCR),应用二甲胺四环素治疗痊愈。患者男,15岁,黑人。1986年11月就诊,主诉于1985年8月偶然发现背部色素沉着“斑”,尽管局部应用二硫化硒数月,后又用益康唑气雾剂数周,皮损仍在胸背部扩展。儿童期曾患支气管哮喘和鼻炎,无异位性皮炎和家族史。身高、体重和精神运动发育正常。检查见无痒感的网状色素沉着性皮疹,对称分布于脊背中部和胸骨前方,有少数丘疹,几无鳞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32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confluent and reticulated papillomatosis,CRP)的临床、组织病理表现及治疗反应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0年1月-2019年4月间诊治的32例CRP患者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表现及治疗效果.结果 32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22岁(13~62岁),其中男14例,女18例(56.25%),平均病程2.84年(20 d~20+年).皮损主要分布于躯干部位(乳间、上腹部、肩胛区及颈部),表现为多量密集的淡褐色扁平丘疹,皮损中间融合,周围呈网状.组织病理主要表现为角化过度,棘层肥厚,乳头瘤样增生.治疗效果:25例患者治疗方式不详(其中1例现已痊愈);2例患者给予口服异维A酸胶囊,外用阿达帕林凝胶联合抗真菌治疗,病情反复;剩余5例患者均给予口服米诺环素治疗,现已痊愈,随访无复发.结论 CRP多发生于青春期或青春后期,多见于女性.皮损主要位于躯干上部,也可累及其他少见部位,组织病理有时不典型.米诺环素治疗该病效果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2例并文献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confluent and reticulate papillomatosis,CRP)为一种临床上少见、不易诊断、容易误诊且病因不明的皮肤病. CRP 目前被认为是一种表皮异常角化性疾病,可能与内分泌失调、代谢性疾病、遗传因素、光敏性及机体对真菌或细菌的异常反应等因素有关[1-2].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合并肥胖症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5
患者男,17岁,腋窝部色素沉着4年,加重3个月.皮肤科情况:颈部、前胸、后背、腹部、双上肢、腹股沟区、胭窝色素沉着,角质层增厚.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轻度角化亢进,轻度乳头瘤样增生,角质层内可见成簇孢子,乳头间低谷的表皮轻度棘层增厚.诊断: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中药治愈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5
患者男,22岁,颈、胸、背红色或褐色斑丘疹、上附鳞屑,融合成片.诊断“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笔者使用热毒清饮(自拟方)、灭癣净颗粒(院内制剂)及消炎癣湿药膏(铍宝)治疗,效果显著,临床治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Terra firma-forme皮病:一种易被误诊的疾病
编辑人员丨2023/8/5
Terra firma-forme皮病(Terra firma-forme derma-tosis,TFFD)由Duncan等[1]在1987年首次描述,因此也被称为Duncan污秽病(Duncan's dirty disease).TFFD是一种特发性疾病,皮损特征为无症状性黑褐色污秽样斑片或斑块,用常规方法清洗无法去除,临床上极易被误诊为皮肤垢着病和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等.充分认识和了解该病的特征可以避免不适当的检查和不必要的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误诊为黑棘皮病二例
编辑人员丨2023/8/5
报道2例误诊为黑棘皮病的融合性网状乳头病患者,皮损组织病理均显示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肥厚,乳头瘤样增生,真皮浅层少量淋巴细胞浸润.给予米诺环素、维A酸软膏等药物对症治疗,皮损大部分消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