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号钩端螺旋体vWF-A基因产物结合人胶原蛋白的作用与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确定问号钩端螺旋体vWF-A基因产物结合人胶原蛋白的作用与机制。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问号钩端螺旋体黄疸出血群赖型赖株vWF-A基因(LA_0012、LA_0697和LA_4207)产物结构与功能。构建上述基因vWF-A功能结构域片段原核表达系统,采用SDS-PAGE和Ni-NTA亲和层析法检查目的重组蛋白rLep0012、rLep0697和rLep4207表达情况和提纯效果。采用ELISA和表面等离子共振法(SPR)检测目的重组蛋白与人Ⅰ、Ⅲ、Ⅳ和Ⅵ型胶原蛋白(hCOL1/3/4/6)的结合能力。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问号钩端螺旋体赖株感染人和小鼠血管内皮细胞(HUVEC和EOMA)时vWF-A基因转录和表达水平变化。结果:vWF-A基因产物均为含vWF-A超家族结构域表面或跨膜蛋白,但LA_0697和LA_4207基因还含有金属离子依赖性黏附位点(MIDAS)。所构建的原核表达系统能有效表达目的重组蛋白,Ni-NTA亲和层析法提纯后SDS-PAGE检测均显示为单一蛋白条带。ELISA结果显示rLep0697与hCOL3/6、rLep4207与hCOL1/4呈强结合。SPR结果显示rLep0697快速结合hCOL3/6但快速解离( KD值=5.71×10 -8和5.89×10 -8 mol/L),rLep4207快速并稳定结合hCOL1/4( KD值=6.4×10 -9和3.2×10 -9 mol/L)。感染HUVEC和EOMA细胞时,上述vWF-A基因转录和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 P<0.05)。 结论:LA_0697和LA_4207基因产物可作为问号钩端螺旋体感染过程中的黏附因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兔骨髓源性单核细胞分化为血管内皮祖细胞的体外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差速贴壁法分离兔骨髓源性血管内皮祖细胞,并对分离细胞进行培养及鉴定.方法 通过细胞形态观察、免疫荧光染色、管腔形成实验以及低密度脂蛋白吞噬和植物凝集素贴附实验进行鉴定.结果 分离培养的细胞呈多角形生长,细胞能够形成放射样克隆集落,细胞表达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在基质胶呈管腔样生长,吞噬低密度脂蛋白并能够黏附植物凝集素.结论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差速贴壁法分离兔骨髓源性干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能分化成为血管内皮祖细胞.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丹芪益肾方对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夹瘀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尿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丹芪益肾方对气阴两虚夹瘀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凝血酶调节蛋白(TM),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内皮素(ET)及尿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和IGF-2水平的影响.方法:筛选收治的DN患者15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5例.两组患者参照《糖尿病肾病防治专家共识(2014年版)》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静脉滴注,1次/d.治疗组注射西药同对照组,并加服丹芪益肾方,1剂/d,常规水煎煮2次内服.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血糖和血脂水平、气阴两虚夹瘀证症状评分、肾功能及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患者血清凝血酶调节蛋白(TM),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内皮素(ET)及尿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和IGF-2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及气阴两虚夹瘀证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24 h尿总蛋白,24 h尿清蛋白及尿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8%,优于对照组有效率73.33% (P <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TM,vWF,ET水平及尿中IGF-1,IGF-2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丹芪益肾方配合还原型谷胱甘肽静脉滴注治疗糖尿病肾病,可促进气阴两虚夹瘀证症状及肾功能的改善,提高临床疗效,且可调节患者体内血清和肾功能指标水平,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M,vWF,ET,IGF-1和IGF-2释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瑞舒伐他汀联合尼可地尔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研究瑞舒伐他汀联合尼可地尔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临床效果及对血管内皮、TLR4/NF-κB信号通路、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4月—2019年6月收治的128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尼可地尔口服.2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指标及血脂水平.观察2组治疗前后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分析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内皮素-1、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P<0.01);2组治疗后一氧化氮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Toll样受体蛋白、NF-κB蛋白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2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2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期间2组不良发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联合尼可地尔可改善ACS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脂水平,下调TLR4/NF-κB信号通路,促进心功能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顾步汤加减改善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热毒伤阴、瘀阻脉络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对顾步汤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热毒伤阴、瘀阻脉络证的效果进行观察,并探讨其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以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筛选2015年1月至2019年5月间在本院收治就诊的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患者11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2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患者接受前列地尔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顾步汤加减治疗,2组连续治疗8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踝肱指数(ABI)、热毒伤阴和、瘀阻脉络证症状评分、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清血管内皮功能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内皮素(ET)水平以及血流动力学检测仪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红细胞比容(HCT)、纤维蛋白原(Fb)、全血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HbA1C以及热毒伤阴、瘀阻脉络证症状评分下降更明显,ABI增加更明显(P<0.01);治疗后观察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98%和7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清vWF、ET水平以及ESR、HCT、Fb、全血黏度下降更明显(P<0.01).结论:顾步汤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热毒伤阴、瘀阻脉络证疗效显著,且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疏肝清脂汤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疏肝清脂汤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2018年12月-2020年7月于该院就诊的患者进行筛选,参照纳、排标准,共纳入118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59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疏肝清脂汤,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改变情况,治疗前后患者血糖水平、踝肱指数(ABI)及血管内皮功能改善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下肢麻木,下肢痛如针刺、痛有定处,胁肋胀痛等症状均有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ABI、血糖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凝血酶调节蛋白(TM)、内皮素(ET)均明显下降(P<0.05),且组间比较,治疗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53%(54/59),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7.97%(46/59),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疏肝清脂汤具有疏肝行气、活血化瘀、化浊清脂之效,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改善临床症状,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临床疗效较好,值得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