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范化癌痛管理策略联合EFT干预对癌痛患者心理弹性及APS-POQ-R评分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究规范化癌痛管理策略联合情绪释放疗法(EFT)干预对癌痛患者心理弹性及美国疼痛协会修订版病人疼痛结局问卷(APS-POQ-R)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航天中心医院收治的癌痛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EFT干预在该院推行时间,将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75例癌痛患者纳入对照组,给予规范化癌痛管理策略干预;将2021年2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75例癌痛患者纳入观察组,给予规范化癌痛管理策略联合EFT干预。比较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疼痛情况〔美国疼痛协会修订版病人疼痛结局问卷(APS-POQ-R)〕、心理弹性〔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希望水平〔Herth希望量表(HHI)〕及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疼痛控制满意度、CD-RISC、HHI、GQOL-74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 P<0.05);疼痛程度、疼痛信念、疼痛对活动影响、PSQI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 P<0.05)。 结论:规范化癌痛管理策略联合EFT干预能够减轻癌痛患者疼痛程度,增强其心理弹性,对提高其睡眠质量、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有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经桡动脉入路肝癌介入治疗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制订《经桡动脉入路肝癌介入治疗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为医务人员制订肝癌介入治疗围手术期规范化的管理路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评价并汇总肝癌介入治疗相关证据,形成共识初稿;邀请国内28家医院48位相关领域专家组成编审委员会,开展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及1轮线上专家论证会,对共识初稿进行讨论与修订,最终形成终定稿。结果:该共识从术前评估、术前准备、健康教育、术后交接与监测、导管与用药管理、穿刺部位管理、体位与活动管理、营养监测及饮食管理、疼痛管理与心理支持、并发症观察与处理10个方面达成一致性意见。结论:该共识形成了经桡动脉入路肝癌介入治疗综合管理的推荐意见,建立综合的围手术期管理模式,以供国内同行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规范化疼痛评估和管理对癌症晚期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规范化疼痛评估和管理对癌症晚期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癌症晚期患者80例,采用双盲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疼痛评估和管理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规范化疼痛评估和管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镇痛效果、睡眠障碍以及生活质量状况。结果:实施规范化疼痛评估和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镇痛效果有效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睡眠障碍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规范化疼痛评估和管理可显著缓解患者疼痛,增强镇痛效果,并有效降低患者睡眠障碍,提高生活质量,为患者获取良好护理结局具有重要意义,应用效果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癌痛患者疼痛知信行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调查癌痛患者疼痛知信行水平,分析影响因素。方法:于2021年11月20日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宁夏5个已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的医疗机构癌痛患者176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自行设计并经过信效度检验的癌痛患者疼痛知信行水平调查问卷开展调查。结果:本次调查的癌痛患者疼痛知识状况维度得分5.00(4.00,6.00)分,疼痛信念与感知状况维度得分3.00(-3.00,10.00)分,疼痛行为维度得分26.00(24.00,28.00)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经济负担、爆发痛是影响癌痛患者疼痛信念与感知状况的因素( t=-2.96、-3.00, P<0.05)。医疗保险类型、疼痛持续时间是影响疼痛行为状况的因素( t=-2.49、3.21, P<0.05)。 结论:癌痛患者疼痛知识处于低水平,疼痛负性信念与感知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疼痛行为处于中等水平。建议护理人员以出院计划服务为主线构建癌痛患者全程管理模式,住院期间关注爆发痛和心理状况,通过护理质量评价逐步提升健康教育质量。出院后关注延续性健康教育开展的实用性和长远性,推动癌痛患者的全程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癌痛健康教育路径表对癌痛患者居家期间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癌痛健康教育路径表对癌痛患者居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9年11月在四川省肿瘤医院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进行抗肿瘤及止痛治疗的140例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70例为对照组,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70例为试验组。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根据患者需求进行健康宣教,即患者需要什么宣教,疼痛护士就进行相应的指导和宣教,试验组患者由按照癌痛健康教育路径表实施宣教内容,对两组患者在出院后1 w、1个月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及疼痛控制情况。结果:试验组在功能维度的情绪功能、认知功能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在症状维度的疲倦、疼痛、呼吸困难、腹泻、经济困难等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在24 h内最剧烈的疼痛评分、平均疼痛评分、目前疼痛评分、疼痛对行走能力的影响及工作的影响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在交通便捷性的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癌痛健康教育路径表的应用为居家期间癌痛管理奠定了基础、有助于提高癌痛患者居家期间疼痛控制效果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六西格玛在降低癌痛患者口服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究六西格玛护理管理方法在降低癌痛口服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42例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的患者按照随机分号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癌痛患者护理管理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六西格玛护理管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上不良反应的发生人数情况,患者的疼痛度控制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整体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通过规范化的六西格玛护理管理方式后,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患者疼痛度的抑制情况方面以及对护理的整体满意度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在当前临床上针对癌痛患者口服阿片类药物所出现的一系列不良反应等,通过六西格玛护理管理方式能够达到较高的治疗护理效果,对于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显著意义和作用,可在临床上进行适当的推广和普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肝切除术后疼痛管理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肝切除术是目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最佳手段,但患者术后常面临各种疼痛问题,影响机体快速康复进程。本文就肝切除术后患者疼痛的发生情况、疼痛的影响因素、疼痛的测评工具以及干预策略进行综述,以期为肝切除术后患者进行规范化疼痛管理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人本位健康教育结合规范化管理对卵巢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人本位健康教育结合规范化管理对卵巢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该院妇科(肿瘤专科)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卵巢癌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将单纯接受人本位健康教育的患者33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另33例接受人本位健康教育结合规范化管理的患者纳入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自觉症状出现情况、生活质量、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自觉症状出现比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自觉症状出现比较护理前降低,其中实验组患者自觉症状出现比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躯体状况、社会及家庭、情感状况、功能状况及卵巢癌特异模块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实验组患者对卵巢癌发病机制、治疗、护理、预后健康知识掌握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对人本位健康教育结合规范管理,贯穿于患者的诊疗、康复的全过程,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恶性肿瘤相关急腹症多学科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恶性肿瘤相关急腹症是指由恶性肿瘤导致、或者各种抗肿瘤治疗手段引发的以急性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非围手术期腹部急性病变。往往病情急重、甚至威胁生命。患者一旦出现恶性肿瘤相关急腹症,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急性并发症的演变过程往往互为因果,故诊疗通常需要施行以外科为主的多学科诊治模式(MDT),及时地根据患者临床病理影像特征和医疗资源可及性,在肿瘤内、外科医生的主要参与下,与其他相关专业团队通力合作,根据不同的肿瘤学评估和治疗目标,通过分层管理,制定最适当的治疗策略。国内外对于恶性肿瘤相关急腹症诊治共识尚属空白。因此,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多学科综合治疗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华胃肠外科杂志》,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讨论制定了《恶性肿瘤相关急腹症多学科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本共识核心内容主要有三大部分,即多学科诊断与评估、多学科预防与治疗以及常见恶性肿瘤相关急腹症的治疗(各论)。诊断与评估部分主要包括肿瘤学、影像学诊断及外科围手术期评估;预防与治疗部分主要包括恶性肿瘤急腹症的预防、以手术为核心的处理原则、抗肿瘤治疗诱发急腹症以及特殊生物学类型肿瘤相关急腹症的预防及管理;最后部分则分别论述了消化道梗阻(手术、姑息、内镜或介入治疗)、消化道穿孔(围手术期处理和手术治疗)、消化道出血(内科、内镜、介入和外科治疗)、胆道系统急腹症(急性胆管炎、急性胆囊炎和胆囊穿孔的治疗)及肝癌破裂(一般治疗、经动脉栓塞止血、外科治疗)等常见恶性肿瘤相关急腹症的治疗。本共识的制定,目的是提高临床医生对恶性肿瘤相关急腹症患者多学科规范化诊治的认识并指导临床实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规范化疼痛评估及同伴教育在癌痛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规范化疼痛评估及同伴教育对癌痛患者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和疼痛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河南省肿瘤医院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癌症住院患者16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患者病房尾号单双数为依据分为观察组( n=82)和对照组( n=80)。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及传统疼痛评估,观察组接受规范化疼痛评估及同伴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疼痛控制效果。 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两组癌痛患者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癌痛患者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癌痛患者总体疼痛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3.721, P<0.01)。 结论:规范化疼痛评估及同伴教育应用于癌痛患者疼痛管理中可有效提高疼痛控制效果和自我效能感,改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