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市龙泉驿地区城市居民结直肠癌筛查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成都市龙泉驿地区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社区居民肠镜筛查结果,为评价和优化结直肠癌筛查策略提供参考.方法:连续选取2019年9月至2023年10月成都市龙泉驿地区按照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结直肠癌筛查流程判定为初筛阳性,并在我院完成全结肠镜诊断性检查且获取病理检查结果的城市社区人群1 59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肠镜诊断结果,分成病变组和正常组,病变组根据病理结果进一步分为结直肠癌组、癌前病变组和良性病变组,分析不同分组之间性别、年龄的差异.结果:本研究共纳入初筛阳性人群1591例,肠镜诊断正常组965例、病变组616例,病变检出率39.35%,其中,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47.27%vs 32.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187,P<0.001).随着年龄的增加,病变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x2趋势=32.432,P<0.001),按性别分层以后无论男女的年龄上升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变的检出率随时间(2019~2023年)呈上升趋势(x2趋势=75.757,P<0.001),按性别分层以后无论男女的时间上升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肠镜诊断病变组626例经病理学诊断发现:结直肠癌3例,检出率0.19%;癌前病变228例,检出率14.33%;良性病变395例,检出率24.83%.癌前病变检出率以60~69岁年龄组最多,良性病变检出率以≥70岁年龄组最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现阶段施行的城市癌症早诊早治社区居民结直肠癌筛查项目,能有效识别高风险群体、准确检出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是控制结直肠癌发病和死亡的重要二级预防措施,为公共健康策略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18—2019年河北省城市人群乳腺癌筛查结果的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2018—2019年,河北省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共筛查高危人群3 453例,年龄为(53.94±8.00)岁;共发现乳腺癌阳性患者和可疑阳性患者147和686例,阳性率和可疑阳性率分别为4.26%和19.87%;45~49岁年龄组可疑阳性率最高(28.32%),70岁以上年龄组阳性率为最高(7.32%)。乳腺钼靶X线联合乳腺超声检查阳性检出率为5.16%,高于单独行乳腺超声(2.46%)(χ2=30.28, P<0.001)和乳腺钼靶X线检查的阳性率(3.06%)(χ2=14.56, P<0.00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癌症筛查的影响及其方案调整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许多有组织性筛查的国家暂停了结直肠癌筛查服务,这可能会导致癌前病变和结直肠癌的诊断延迟,进展期腺瘤和结直肠癌发病率升高。然而随着疫情的控制,筛查项目的重启,其对结直肠癌发病率及其各分期分布的影响未知。本研究基于荷兰肿瘤登记系统收集的2018—2020年25家医院所有确诊的55~75岁(当地筛查起止年龄)结直肠癌患者信息,分析每月总体及各临床分期诊断数量。基于筛查暂停前的发病率推断2020年3—12月的预期发病率,并将其与实际发病率比较,分析结直肠癌筛查活动暂停与重启的影响。结果显示,2020年4—6月结直肠癌总发病率大幅下降,其中Ⅰ期的占比最高(48%),其次是Ⅱ期(23%)和Ⅲ期(23%),Ⅳ期仅占5%。同年5月,当地政府根据先进先出的原则分阶段重启筛查计划,并通过提高结肠镜检查工作量(1.2倍)等措施,实现结直肠癌诊断量的追赶。7月观察到结直肠癌诊断数量增加,10月的实际诊断数量已远超预期。该研究提示,疫情导致结直肠癌筛查项目暂停,对结直肠癌总发病率的影响主要在于短期内早期癌的下降,对结直肠癌分期和死亡率的长期影响可能较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BMRT-HPV用于子宫颈癌筛查的有效性评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核酸分型定量法HPV检测(BMRT-HPV)用于子宫颈癌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巢式抽样法,在2016年9月—2018年1月中国子宫颈癌筛查多中心研究(CHIMUST)项目5个筛查点的8 856例妇女中,选取其中医生取样或自取样标本中任一检测方法HPV阳性或HPV阴性但细胞学结果≥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者共1 495例行BMRT-HPV检测,同时按照1∶2比例抽取年龄和参加筛查时间相匹配的HPV与细胞学结果均为阴性的2 990例为对照。CHIMUST项目中对任一HPV阳性妇女回叫行阴道镜下子宫颈病灶四象限定点活检+随机活检+子宫颈管搔刮术方案子宫颈活检,以医生取样标本的基于实时PCR技术的Cobas 4800 HPV检测(Cobas-HPV)、基于第2代基因测序技术的HPV分型检测(SEQ-HPV)为对照,以子宫颈活检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BMRT-HPV检测的高危型HPV(HR-HPV)亚型与Cobas-HPV、SEQ-HPV检测的一致性,并比较3种HPV检测方法对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及以上级别病变(CIN Ⅱ +)、CIN Ⅲ及以上级别病变(CIN Ⅲ +)的筛查效率。 结果:(1)BMRT-HPV检测方法分别与Cobas-HPV、SEQ-HPV检测方法比较,检测HR-HPV亚型整体的一致性分别为94.8%、94.4%,Kappa值分别为0.827、0.814。(2)BMRT-HPV、Cobas-HPV、SEQ-HPV 3种方法对CINⅡ +筛查的敏感度分别为92.62%、94.26%、93.44%,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特异度分别为84.67%、83.25%、82.76%,BMRT-HPV检测对CINⅡ +筛查的特异度显著高于Cobas-HPV、SEQ-HPV检测( P<0.01)。3种HPV检测方法对CIN Ⅲ +筛查的敏感度均达到100.00%,BMRT-HPV检测对CIN Ⅲ +筛查的特异度也显著高于Cobas-HPV、SEQ-HPV检测(分别为83.40%、81.95%、81.50%, P<0.01)。检出1例CINⅡ +或CIN Ⅲ +所需要行阴道镜下子宫颈活检病理检查的患者数,BMRT-HPV检测显著少于Cobas-HPV和SEQ-HPV检测( P<0.01)。Cobas-HPV、SEQ-HPV、BMRT-HPV检测初筛阳性者分别以HPV 16和(或)18型(HPV 16/18型)阳性联合细胞学结果≥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即为方案一、二、三)进行二次分流,3种筛查方案对CIN Ⅱ +、CIN Ⅲ +筛查的敏感度分别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P>0.05),但方案三(即BMRT-HPV初筛阳性者)筛查CIN Ⅱ +、CIN Ⅲ +的特异度显著高于方案一(即Cobas-HPV初筛阳性者)和方案二(即SEQ-HPV初筛阳性者; P<0.05),而且阴道镜转诊率方案三也显著低于方案一、二( P<0.05)。 结论:BMRT-HPV检测筛查子宫颈癌具有与Cobas-HPV、SEQ-HPV检测相似的敏感度,但特异度更高,可作为子宫颈癌的初筛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上海地区胆道闭锁筛查报告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基于婴儿大便色卡的筛查方案在上海地区进行胆道闭锁筛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于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0月31日向在上海四家产科医院出生的新生儿家长发放新生儿大便色卡并宣教使用方法。新生儿回家后,家长若发现存在黄疸且大便颜色异常,可直接联系胆道闭锁筛查中心进行进一步检查。若未联系,产科医院会于新生儿42 d回访时回收色卡,并按照筛查方案向本筛查中心传报疑似病例,由筛查中心追踪至诊断或排除胆道闭锁。所有确诊胆道闭锁患儿均需经胆道造影和/或胆道探查明确诊断。以家长在42 d回访前联系胆道闭锁筛查中心并被识别或在42 d回访时被产科医院识别并传报为胆道闭锁患儿被成功筛查的标准。统计上海地区胆道闭锁发病情况,并通过计算本次筛查敏感度、特异性、手术日龄及早期手术率,分析其对胆道闭锁早期诊断及治疗的影响。结果:上海市四家胆道闭锁诊治中心数据汇总显示,本次研究期间上海地区总共出生41例胆道闭锁患儿,发病率为10.86/10万活婴(41/377 420,95% CI:7.80~17.74)。共有95例疑似患儿被筛查中心识别,11例患儿被确诊为胆道闭锁,其中9例在42 d回访前自行联系本中心;5例被漏筛。筛查项目的敏感度为11/16(68.6%)、特异性为99.93%(128 498/128 582)、阳性预测值为11.6%(11/95)、阴性预测值为99.99%(128 498/128 503)。成功筛查患儿(11例)与未进入筛查系统或漏筛患儿(29例)比较,手术日龄平均提前42.4 d(47.6±14.6 vs. 90.0±16.3, P<0.001),早期手术率(手术日龄<60 d)显著提升(90% vs. 0)。 结论:在上海地区利用大便色卡开展胆道闭锁筛查项目是可行的,可有效提高胆道闭锁患儿早期手术率,对改善患儿预后具有积极意义,有推广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国肝癌早筛策略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原发性肝细胞癌是全世界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一半的新发肝癌发生在中国。大量临床研究和实践证明早筛和早诊可有效降低肝癌的5年总病死率。因此探索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肝癌筛查策略极其迫切。全国多中心前瞻性肝癌极早期预警筛查项目(Prospective suRveillance for very Earl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reCar)专家组基于国内外主要相关指南、临床实践和PreCar项目研究最新进展,提出了中国早期肝癌筛查策略和具体流程,旨在为早期肝癌筛查和诊断提供实际方法,提高我国防控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组织管理及血片采集技术规范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能够早期发现一些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先天性、遗传性疾病,从而使疾病得到早期诊断与治疗,避免患儿各器官系统受到不可逆的损害。由于本项工作是多系统、多学科、多环节的公共卫生项目,因此需要制定行业规范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管理和业务人员提供参考依据。本共识旨在进一步提高我国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组织管理能力及血片采集质量,促进筛查相关技术的规范化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国胰腺癌高危人群早期筛查和监测共识意见(2021,南京)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胰腺癌恶性程度高,5年生存率低,主要原因在于早期诊断困难。目前国内尚无胰腺癌早期筛查的规范化流程,本共识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针对胰腺癌早期筛查的目标、高危人群、起始筛查年龄、随访间隔、筛查项目及手术时机等问题,共提出26条推荐意见,最终形成国内胰腺癌高危人群早期筛查和监测共识意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14—2018年河南省农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地区人群食管癌筛查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2014—2018年河南省农村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食管癌筛查结果。方法:根据农村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要求,在河南省农村食管癌高发地区的16个县/县级市,从2014年7月至2019年6月,以乡/村为单位进行整群抽样,纳入符合标准的40~69岁人群作为初筛人群,采用内镜碘染色及指示性活检方法开展人群食管癌筛查。对筛查确认的轻度、中度异型增生对象进行随访。计算筛查人群食管疾病分布,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初筛人群和随访人群重度增生及以上者的检出率差异及早诊率差异。结果:116 630名初筛人群年龄为(54.29±7.70)岁,男性占比41.20%(48 108人)。初筛人群中食管正常者、轻中度异型增生者、重度异型增生及以上病变者分别占92.91%(108 363人)、6.03%(7 035人)、1.06%(1 232人);食管癌检出率为1.06%(1 232/116 630),早诊率为85.80%(1 057/1 232)。6 154名随访人群食管正常者、轻中度异型增生者、重度异型增生及以上病变者分别占63.45%(3 905人)、33.13%(1 519人)、3.41%(210人);食管癌检出率为3.41%(210/6 154),早诊率为91.90%(193/210)。与初筛人群相比,随访人群的食管癌的检出风险增加, OR(95% CI)值为3.23(2.78,3.75),其中首次筛查诊断为轻度异型增生者及中度异型增生者检出风险较初筛人群增加, OR(95% CI)值分别为1.85(1.49,2.29)、8.13(6.69,9.88)。 结论:2014—2018年河南省农村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随访人群检出率高于初筛人群。提高随访率,重视需随访人群的筛查可进一步提高筛查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浙江省成年居民代谢综合征流行特征及三种不同诊断标准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掌握浙江省成年居民代谢综合征(MetS)的流行特征,比较不同诊断标准在浙江省成年居民中应用的差异及一致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利用2018年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项目中浙江省10个国家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点的数据,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通过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实验室检测等方法获得调查对象的人口学基本信息和慢性病患病等情况。对数据进行复杂加权后,分析和比较浙江省成年居民在不同诊断标准下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现状。结果:共纳入成年居民5 369人,男性2 411人,女性2 958人。采用JIS、CDS和IDF诊断标准MetS的患病率依次为33.62%、25.32%和24.25%。IDF标准和JIS标准诊断的一致率最高,为89.11%,Kappa值为0.768( P<0.001);IDF标准和CDS标准的诊断一致率次之,为84.53%,Kappa值为0.631( P<0.001),JIS标准和CDS标准的一致率最低,为83.17%,Kappa值为0.621( P<0.001)。CDS诊断标准下,MetS的患病率与性别、婚姻状况、吸烟、饮酒等行为因素有关。 结论:浙江省成年居民MetS的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IDF标准和JIS标准诊断MetS的一致性最高,应加强对MetS的筛查,尽早发现高危人群,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发病风险,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