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与前列腺癌患者生存数据的联合建模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的动态变化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为前列腺癌患者个性化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连续性收集2011-01-01-2017-12-31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前列腺癌的1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比卡鲁胺联合戈舍瑞林组(n=126)和氟他胺联合戈舍瑞林组(n=50).采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别拟合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生存数据,进而根据共享随机效应构建极大似然估计和贝叶斯估计法下的联合模型.通过赤池信息准则(AIC)、贝叶斯信息准则(BIC)以及对数似然函数(LLF)值评估2类联合模型的拟合优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和预测误差(PE)比较2类联合模型的预测性能.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不同治疗方案下患者基线数据的组间差异.结果 共纳入176例前列腺癌患者,年龄45~90岁,平均年龄(71.76±7.86)岁,随访1.30~36.77个月.极大似然估计下的联合模型结果显示,相比于患者血清PSA水平未增加时,当PSA水平随时间增至10倍后,患者死亡风险增加0.94倍(HR=1.94,95%CI:1.74~2.16,P<0.001);贝叶斯估计下的联合模型结果显示,相比于患者血清PSA水平未增加时,当PSA水平随时间增至10倍后,患者死亡风险增加1.18倍(HR=2.18,95%CI:1.77~2.73,P<0.001).此外,极大似然估计下的联合模型展现出更好的拟合优度(AIC=3 265.01,BIC=3 303.06,LLF=-1 620.51),而贝叶斯估计下联合模型的AUC值(0.70~0.88)更大、PE值(0.04~0.10)更小,提示其具有更强的预测性能.结论 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水平升高是其生存预后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密切监测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水平的动态变化,以便更准确地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多感官刺激对NICU早产儿经口喂养时间影响的网状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比较不同的多感官刺激方案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早产儿经口喂养时间的影响,为临床进一步实施多感官刺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与多感官刺激对NICU早产儿经口喂养干预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0月24日。经过文献筛选、资料提取,采用Cochrane随机对照试验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8.0软件进行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9项随机对照试验,涉及8种不同组合类型的多感官刺激方案,分别为触觉听觉联合刺激、嗅觉味觉联合刺激、触觉味觉联合刺激、听觉味觉联合刺激、触觉动觉联合刺激、触觉味觉嗅觉联合刺激、触听视前庭觉四联刺激、触听视前庭嗅味觉六联刺激。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味觉听觉联合刺激缩短NICU早产儿经口喂养过渡时间的效果最好( P<0.05),触觉味觉联合刺激缩短NICU早产儿完全经口喂养时间的效果最好( P<0.05)。 结论:多感官刺激方案能够不同程度地缩短NICU早产儿经口喂养时间,其中味觉干预是多感官刺激方案中较为重要的,而触觉和听觉的效果具有差异化。建议未来研究应关注味觉、触觉和听觉联合刺激方案对NICU早产儿经口喂养时间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多感官刺激干预的时长、频率等对干预效果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阿司匹林预防子痫前期:应用贝叶斯决策理论的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已有较强的证据表明,妊娠早期评估早产型子痫前期的发生风险,并对高风险孕妇给予阿司匹林治疗,可以降低早产型子痫前期的发生率。然而有研究表明,阿司匹林与母儿发生出血性并发症的风险升高有关。另外,关于应当建议所有孕妇服用阿司匹林,还是仅建议子痫前期风险增高的孕妇服用,存在争议。如果采用早产型子痫前期的预测和预防策略,那么应采用怎样的预测方法,以及干预的界值如何,也不明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脓毒血症患者急性肺损伤的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借助生物信息学分析脓毒血症患者急性肺损伤(ALI)的差异基因,为临床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首先下载基因芯片数据集GSE10474,并使用limma包对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接着利用贝叶斯算法筛选脓毒血症和ALI的差异靶点基因并对其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之后利用R的ClusterProfile包对所筛选出的差异基因进行功能注释(GO)和通路分析(KEGG),最后借助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对差异基因进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并构建及识别网络中的核心驱动基因。结果:脓毒血症合并ALI组( n=13)和单纯脓毒血症组( n=21)数据经标准化处理前,其基线较为紊乱,而在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基线基本趋于一致。初步筛选出73个差异基因(45个上调基因和28个下调基因)。前10个差异基因中,上调基因为BTNL8、CDKN1A、TREM1、TAK1、H4FH,下调基因为CYBRD1、HOPX、UPB1、NME8、FAR2;且前10个差异基因在脓毒血症患者和脓毒血症合并ALI患者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O富集分析可见这些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反式高尔基网络膜、细胞膜腔侧以及IRE1介导的未折叠蛋白反应中。KEGG分析其通路信号有3条,即ZAP-70酪氨酸激酶、CD3和TCR Zeta链的磷酸化以及PD-1信号通路。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分析发现FCGR2B、HLA-DQB1、HLA-DRA、CD74、CD86、CD4、SEC31A与其他基因存在较强的互作关系。 结论:应用生物信息学可有效分析脓毒血症患者合并ALI的差异基因,为研究脓毒血症的发病机制提供一定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上海市2013-2020年肺结核病例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利用时空分布模型和集成嵌套拉普拉斯近似算法研究上海市肺结核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区域化肺结核疫情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下载的2013-2020年上海市户籍肺结核病例,采用层次贝叶斯模型对肺结核病例数据进行拟合,识别肺结核的时空变化特征,从时空角度,评估肺结核发病风险与人口、经济、卫生服务等因素的关系。结果:2013-2020年,上海市共报告肺结核病例29 281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5.224/10万。2013-2020年的发病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14年的报告发病率最高(27.991/10万)。上海市肺结核的发生具有空间聚集性,通过肺结核报告发病率的热点分析和风险分析发现,上海市肺结核的高风险区域为郊区,低风险区域为中心城区。肺结核的发病风险与地区人均生产总值( RR=0.48)、每万人医疗机构床位数( RR=0.56)、归一化植被指数( RR=0.50)、夜间灯光指数( RR=0.80)有关。 结论:在上海市中心城区肺结核防控工作的稳步推进下,需要格外关注郊区的防控。在后续的研究中,应进一步探索肺结核发病与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夜间灯光指数之间的联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妊娠期重金属混合暴露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关联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妊娠期重金属混合暴露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本研究选取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出生队列研究(NHBCS)中258对母婴作为研究对象,采集了胎盘中铝(Al)、钴(Co)、铬(Cr)、镍(Ni)、铅(Pb)、硒(Se)、砷(As)等七种重金属的浓度,同时收集新生儿出生体重及母亲和新生儿的相关协变量信息。采用加权分位数和回归(WQS)、分位数g计算(QGC)和贝叶斯核机器回归(BKMR)三种方法进行分析。调整了母亲孕龄、孕前BMI、吸烟状况、受教育程度、产次、胎龄及新生儿性别后,综合三种方法表明七种重金属混合暴露对出生体重的总效应呈负向关系。具体来看,WQS结果显示,Se对出生体重的效应最大,其次为Al;QGC结果显示,与女婴出生体重降低相关的重金属主要是Se,与男婴出生体重降低相关的主要是Al;BKMR结果显示,胎盘7种重金属混合暴露对男婴和女婴的出生体重都有负联合效应,按性别分层后,女婴中后验包含概率(PIP)最高的是Se(0.45),男婴中PIP最高是Al(0.64)。综上表明,妊娠期重金属混合暴露与新生儿出生体重降低相关,且存在性别差异,Se和Al分别与女婴和男婴的出生体重降低相关联。这一发现为预防不良妊娠结局和制定改善新生儿健康状况的卫生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定量有害结局路径的构建方法及在毒理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美国国家研究咨询委员会提出的"21世纪毒性测试——愿景与策略"对毒性评价和风险评估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愿景,推动了新一代毒性测试方法和新一代风险评估方法学的发展.有害结局路径(AOP)作为一种先进的方法,具有较大应用潜力,近年来逐渐成为毒理学家关注的重点和新兴研究热点.定量AOP(qAOP)是在AOP理论上发展的新策略,其将定性AOP作为初始概念模型,通过数理模型描述剂量-响应和(或)响应-响应关系,提供了一种可定量预测体内毒性和风险的策略.本文就qAOP的概念和进展进行综述,介绍了2种构建qAOP的常用方法,贝叶斯网络模型和回归模型,并以实际案例展示qAOP在毒理学中的不同应用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基于贝叶斯方法与季节性动力学模型的中国肺结核发病数预测与防控措施评估
编辑人员丨2024/6/8
目的 考虑肺结核发病的季节周期性,构建动力学模型,拟合并预测中国肺结核月发病数,为相关部门优化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首先,基于季节性分解(seasonal-trend decomposition using loess,STL)模型和易感者-接种者-早期潜伏者-晚期潜伏者-感染者-治疗者(susceptible-vaccinated-early latent-late latent-infected-treated,SVELIT)模型,建立STL-SVELIT动力学模型.然后,利用2017-2021年的中国肺结核月发病数拟合模型,通过贝叶斯框架对参数进行估计,并计算模型的基本再生数(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R0).最后,预测中国肺结核发病的流行趋势.在措施评估方面,基于R0的敏感性分析来模拟肺结核的防控措施.具体来说,通过降低疾病传播系数β、早期和晚期潜伏人群向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进展速率θ1和θ2以及出现症状的比例p3,评价不同肺结核防控措施效果.结果 基于2017-2021年肺结核月发病数、利用STL-SVELIT模型STL-SVELIT模型拟合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ean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4.30%,预测2022年1月—2023年5月肺结核月发病数时MAPE=6.57%,具有良好的拟合效果和预测精度.估计R0=2.076,表明肺结核在中国仍然流行.模拟结果显示,参数β降低75.00%时,预测2035年中国肺结核发病率为29.1/10万;参数θ1、θ2同时降低75.00%时,预测2035年中国肺结核发病率为25.4/10万;参数β,θ1、θ2和p3同时降低75.00%时,预测2035年中国肺结核发病率为11.1/10万.结论 降低疾病传播系数和潜伏期进展速率对控制肺结核疫情有效,但需要综合多种措施才能实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到2035年的控制目标(发病率低于10.0/10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8
-
平原圩区水系结构与功能特征及其影响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6/1
明晰平原河网水系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机制对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昆山市南部防洪分区为例,选取水系指标分析圩区单元尺度下的水系网络结构与调蓄功能,并构建贝叶斯网络模型,综合考虑用地、自然、工程与政策管理等因子及其相互作用,定量探究水系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水系网络结构具有显著空间异质性,且水系调蓄功能与结构特征密切相关,较复杂的水系形态结构往往表现出较强的调蓄功能;(2)政策、工程、用地和自然条件等因子对水系调蓄功能的影响强度依次减弱;(3)识别水系功能优化目标下的关键变量与关键状态子集,可从社会-生态协同视角指导圩区单元的水系治理与优化.研究结果可为平原圩区水系网络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决策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基于临床病理特征的人工智能胃癌生存预测模型构建及效能验证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探讨联合临床病理特征和人工智能(Al)算法构建的胃癌生存预测模型的效能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丽水市人民医院就诊的200例胃癌患者的病理信息,筛选与生存结局高度相关的指标.采用10倍交叉验证法将200例患者以2:8的比例分为建模队列40例和验证队列160例.与生存结局高度相关的指标采用随机梯度提升(gbm)、广义线性模型(glmnet)、逻辑回归模型(plr)、径向基函数核支持向量机(svmRadial)、贝叶斯模型(naive_bayes)和随机森林模型(ranger)6种Al算法在建模队列中构建胃癌生存预测模型,并在验证队列中验证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200例患者中存活组109例,死亡组91例.肿瘤最大径、淋巴结转移、肿瘤位置、神经浸润和TNM分期在存活组和死亡组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与生存结局均相关(均P<0.05).ROC曲线显示单项指标预测患者生存的AUC均>0.500.综合比较6种算法的多维度考量指标发现,基于svmRadial算法下的5项病理特征组合生存预测模型综合效能最佳,AUC为0.817,灵敏度为0.762,特异度为0.833,准确度为0.795.在验证队列中svmRadial算法下的5项病理特征组合生存预测模型AUC为0.624.结论 AI技术能够有效提升5项病理特征联合检测的预测效能,从多维度综合分析患者情况,具有优异的辅助潜能,可为改善胃癌患者的预后管理提供研究思路和理论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