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肠双腔造口术后腹部切口严重感染全层裂开患者的护理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总结1例重症中年女性2个月内3次手术,行小肠部分切除,空肠双腔造口,术后发生腹部切口严重感染伴全层裂开合并多重耐药菌患者的处理经验.护理要点:针对重症复杂疑难腹壁切口全层裂开,肠管暴露,大量渗液患者,需整体评估患者全身状况,采用综合的治疗方案,有效管理收集并利用肠液回输,有效改善机体营养,整体护理,局部选择正确合适的新型敷料抗菌及保护肠管并结合改良负压冲洗引流装置,可有效控制伤口感染、管理渗液,促进伤口愈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封闭负压引流在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IL-6、5-HT、NPY水平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究封闭负压引流(VSD)在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IL-6、5-HT、NPY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3年7月期间邯郸市口腔医院收治的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121例,并根据引流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采用切口引流,n=60例)与观察组(予以VSD,n=61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情况、白介素-6(IL-6)、5-羟色胺(5-HT)、神经肽Y(NPY)水平、疼痛程度以及术后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98.36%)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瘢痕长度、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张口受限缓解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6、5-HT、NPY水平、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感染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VSD治疗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佳,可有效改善炎症反应、疼痛程度以及美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自制腹腔引流管持续内冲洗负压引流治疗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护理体会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近年,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已成为治疗胰头癌、胆总管中下段癌、十二指肠乳头癌及壶腹周围癌新的标准术式[1].术后胰瘘(postoperative pan-creatic fistula,POPF)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最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在3%~45%[2],因胰液对周围组织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可导致腹腔感染、出血等,严重时可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2].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植入术后并发扩张囊部分外露的成功修复:病例报道2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2023年9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2例烧伤后瘢痕患者,Ⅰ期植入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术后并发扩张球囊部分外露,其中一例外露面积约为5 cm×5 cm,容积约为50 mL,占注水总量的20%;另一例外露面积约为3 cm×2 cm,容积约为20 mL,占注水总量的5%.分析扩张器球囊外露原因,给予换药,同时扩张器内注水并加压包扎,挽救外露的扩张球囊.最终成功注水270 mL和360 mL,约占皮肤软组织扩张器额定容量的67%和90%.术后2例患者瘢痕修复效果良好,扩张皮瓣未见坏死,无运动及感觉功能障碍,患者满意.分析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植入后扩张球囊部分外露的原因如下:①瘢痕的扩张有限,周围条件不充分时,创口极易裂开;②电凝时间过长导致皮瓣局部全层坏死,易导致扩张器外露.总结此类并发症的治疗经验:防治感染,外加包扎与固定,减轻局部外露球囊的张力.此外,负压封闭引流可促进创面愈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主动负压帽状腱膜下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采用主动负压帽状腱膜下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78 例使用主动负压帽状腱膜下引流术治疗CSDH治疗效果.头颅CT检查示:单侧血肿59例,双侧血肿19例;等密度血肿45例,低密度血肿17例,混合密度血肿16例.头颅CT检查示:单侧血肿59例,双侧血肿19例;等密度血肿45例,低密度血肿17例,混合密度血肿16例.结果 78例患者中有4例因血肿残留或者复发,再次钻孔置管冲洗后痊愈.无颅内感染,无脑组织损伤及脑内血肿,无癫痫发生.结论 主动帽状腱膜下引流术治疗CSDH可以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住院费用低,可以避免脑组织损伤等严重的手术并发症,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螺旋断层治疗的全身皮肤照射体位固定新技术初步观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初步观察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螺旋断层治疗技术下进行全身皮肤照射(TSI)的可行性。方法:对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TSI治疗的3例蕈样霉菌病患者分别采用低温热塑高分子材料俯卧位固定、潜水衣结合负压真空袋仰卧位固定、低温热塑高分子材料结合真空袋仰卧位固定方法,观察固定效果并计算平均摆位误差、靶区适形指数(CI)、靶区均匀性指数(HI)和靶区D mean。 结果:3种体位固定方式均起到良好固定效果,设计的放疗计划各参数均能达到临床要求。3例患者平均摆位误差在左右、头脚、腹背方向分别为(0.26±3.40)、(-2.63±4.63)、(6.13±4.86) mm,靶区CI为0.56±0.09、HI为1.186±0.059、D mean为(2586.56±63.28) cGy。 结论:低温热塑高分子材料或潜水衣都可以联合真空袋进行TSI治疗的体位固定。通过补偿膜剂量建成效应提高表皮剂量达临床要求,为螺旋断层治疗技术进行TSI提供了安全可靠的体位固定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儿童短管状骨及扁平骨骨髓炎的治疗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儿童短管状骨及扁平骨骨髓炎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济南市儿童医院)骨科创伤外科于2017年9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15例短管状骨及扁平骨骨髓炎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病变位于短管状骨12例、扁平骨3例;男9例,女6例;年龄1个月至9岁,平均年龄42.3个月。15例均采用负压辅助愈合系统(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治疗,收集患儿临床症状、体征、体温、炎症指标、影像学检查以及患肢功能等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疗效及预后。结果:本组15例中10例临床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功能受限,6例有发热,7例血白细胞计数、血沉、CRP升高。15例经切开清创、VAC负压引流后,炎症指标均降至正常。11例短管状骨和2例扁平骨骨髓炎恢复良好;1例髌骨骨髓炎患儿术后复发,经再次手术治愈,膝关节功能正常;1例趾骨骨髓炎患儿术后存在足趾短缩。结论:儿童短管状骨及扁平骨骨髓炎临床表现以局部症状为主,全身症状较少,炎症指标可无明显升高,诊断主要依靠MRI检查,VAC负压引流治疗有效,预后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高压氧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早期骨筋膜室综合征46例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早期骨筋膜室综合征(OCS)患者46例的临床效果,并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对病情变化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20年3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骨科收治的89例早期OC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 n=46)和对照组( n=43)。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予以VSD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HBO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记录2组患者肿胀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观察患肢切口部位肉芽组织新鲜度及感染情况,综合判断是Ⅰ期缝合还是Ⅱ期伤口植皮;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不同时间点血清IL-6、TNF-α表达水平,并预测OCS病情变化。 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7.8%)明显高于对照组(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Ⅱ期伤口植皮率(53.5%)明显低于对照组(21.7%),肉芽组织无感染率(80.4%)明显高于对照组(5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肿胀消退时间[(13.14±3.42)d]和住院时间[(16.55±3.52) 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消退时间[(22.39±4.48)d]和住院时间[(26.87±5.51)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7、14、21 d VAS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7、14 d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2组患者术后21 d血清TNF-α和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HBO联合VSD治疗早期OCS可以改善患肢血液循环,降低切口感染,促进切口愈合,减轻肢体疼痛,提高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预扩张皮瓣修复瘢痕切除后创面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报道预扩张皮瓣在瘢痕切除后创面修复的经验。2015年3月至2019年11月,郑州仁济医院显微整形修复外科用预扩张皮瓣进行瘢痕切除创面修复患者26例27处,其中男16例17处、女10例10处,年龄6~32岁,平均24岁。测量瘢痕需要切除面积,在瘢痕周围设计皮瓣并在皮瓣处放置合适的扩张器进行预扩张;扩张后切除瘢痕或病变组织,按照设计皮瓣修复创面,术后放置负压引流。26例患者中,预扩张皮瓣1例出现扩张器周围感染,经冲洗引流抗炎治疗后继续完成扩张,2例皮瓣转移后皮缘少许水疱,换药后愈合;其他皮瓣均血运良好无坏死、愈合后皮瓣质软、弹性好、外形满意,伤口均一期愈合。预扩张皮瓣操作简单、病程短、外观效果好、并发症少、瘢痕形成少且质地柔软、色泽良好,是修复瘢痕切除创面的理想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糖尿病足溃疡慢性伤口的形成机制及新型敷料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糖尿病足溃疡常迟延愈合,形成慢性伤口,生物膜相关感染难以有效控制,逐步导致截肢等不良结局,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传统抗菌、清创、负压吸引等治疗方式存在不足,生物材料科学的发展为糖尿病足溃疡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该文就糖尿病足溃疡慢性伤口的形成机制、生物膜的附着及新型敷料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