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发性白内障患者行Nd∶YAG激光术后视觉质量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究角膜/屈光分析仪OPD-Scan Ⅲ评估后发性白内障患者行Nd∶YAG激光术后视觉质量.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21-05/2023-04于我院行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治疗的后发性白内障患者98例98眼,采用角膜/屈光分析仪OPD-Scan Ⅲ获取患者高阶像差参数(彗差、球差和三叶草像差)和视觉质量参数[斯特列尔比(SR)和人眼调制传递函数(MTF)曲线中4 mm面积比(AR)],比较患者术前,术后1 wk,3 mo时视力、高阶像差和视觉质量.结果:纳入患者手术前后裸眼远视力(UDVA)、裸眼中视力(UIVA)、裸眼近视力(UNVA)、彗差、球差、三叶草、SR和AR比较均有差异(均P<0.001).术后1 wk,3 mo UDVA、UIVA、UNVA、彗差、球差、三叶草、SR和AR与术前比较均有差异(均P<0.05).术后3 mo UDVA、UIVA、UNVA、SR和AR与术后1 wk比较均有差异(均P<0.05),术后3 mo彗差、球差、三叶草与术后1 wk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术后3 mo球差、三叶草与SR均呈负相关(rs=-0.427,P=0.009;rs=-0.436,P=0.010),三叶草与AR 呈负相关(rs=-0.406,P=0.015).结论:后发性白内障患者Nd:YAG激光术后视力改善,使用角膜/屈光分析仪OPD-Scan Ⅲ系统反映患者视觉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中药苦杏仁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苦杏仁为我国传统药食同源中药,临床应用广泛且疗效显著.苦杏仁主要含有氰苷类、脂肪酸类、挥发油类、氨基酸类、黄酮类及微量元素类等成分,大量研究表明,苦杏仁具有止咳平喘、润肠通便、抗炎镇痛、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除了主要活性成分苦杏仁苷外,苦杏仁所含营养物质油脂类成分也具有特定的药用活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苦杏仁临床常以复方入药,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治疗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就中药苦杏仁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毒性、临床应用以及品质评价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综述.基于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的核心理念,从有效性、可测性、中药配伍环境、特有性、质量传递与溯源多方面来预测分析了中药苦杏仁的Q-Marker,研究发现与功效相关药理作用的活性成分主要为苦杏仁苷和苦杏仁油,结合可测性等综合结果初步预测苦杏仁苷、油酸、亚油酸可作为中药苦杏仁质量标志物的候选化合物,为中药苦杏仁质量控制研究现状提供参考,同时为建立和完善其质量评价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术后患者的瞳孔直径大小与视觉质量高阶像差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究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ICL)植入术后患者的瞳孔直径大小与视觉质量、高阶像差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5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103例行ICL植入术的高度近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按照患者瞳孔直径大小分为<4 mm组(暗视瞳孔直径)54例及≥6 mm组明视瞳孔直径49例.观察患者在明视、暗视环境下瞳孔直径大小变化.分析暗室环境下不同瞳孔直径大小患者视觉质量、高阶像差及对比敏感度变化.结果 相较于术前,术后明视环境下瞳孔直径增大,暗视环境下瞳孔直径减小,明暗差减小(P<0.05).与<4 mm组相比,≥6 mm组患者斯特列尔比及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均升高(P<0.05).与<4 mm组相比,≥6 mm组患者总高阶像差、三叶草差及球差升高(P<0.05);2组慧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4 mm组相比,≥6 mm组患者在空间频率为3 c/deg、6 c/deg、12 c/deg及18 c/deg时对比敏感度升高(P<0.05).结论 ICL植入术后患者明暗视瞳孔差减小,且瞳孔直径大小与视觉质量、高阶像差及对比敏感度具有相关性.瞳孔直径越大,高阶像差越大,对比敏感度越大,视觉质量越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稿约
编辑人员丨2天前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是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全国实验外科专业刊物,为外科学类核心期刊,自1998年1月起被确定为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两本会刊之一,主要介绍我国实验外科科研成果和研究现状,以从事外科各专业临床、科研、教学的中高级医师为读者对象.本刊为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服务广大外科工作者、促进外科学术交流和外科学发展为宗旨,以全面反映我国外科科研成果、传递外科前沿信息、积极推广现代外科先进技术、大力普及医学科技新知为己任.本刊的办刊方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本刊实行严格的同行专家审稿制度,依据稿件学术质量,公平、客观地取舍稿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细胞因子在肾移植术后免疫监测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肾移植是目前终末期肾脏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案,但排斥反应是肾移植术后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导致移植肾失功的重要原因.目前,临床评估移植肾功能常规的免疫监测手段主要依赖于血肌酐检测和移植肾穿刺活检.但血肌酐检测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免疫排斥状态,而移植肾穿刺活检则具有创伤性,不适合长期应用.因此,临床亟需寻找一些操作简单且足够准确的免疫监测标志物,以便准确地识别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并指导临床治疗.细胞因子是一类能在细胞间传递信息,具有免疫调节和效应功能的低相对分子质量蛋白质或小分子多肽,是由活化的免疫细胞及某些基质细胞表达并分泌的活性物质,其主要生物学功能是介导和调节免疫应答及炎症反应.其中,与肾移植免疫排斥反应发生密切相关的细胞因子有IL-10/TNF-α、IL-33、IL-34、IL-6等.在这些细胞因子中,有些能够增强免疫应答,促进排斥反应发生;有些则能够抑制免疫细胞活化和增殖,维持免疫耐受.因此,这些细胞因子有望成为肾移植术后免疫监测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改进预积分技术的光线投射三维重建算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在传统的光线投射算法中,由于传递函数具有非线性,导致奈奎斯特采样定律常常无法被满足,影响生成模型的质量,因此,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预积分技术的光线投射算法.首先在传统光线投射算法中引入预积分分类技术,利用其面对任何非线性传递函数都可以规避最大奈奎斯特采样频率的优势提升三维重建模型的质量;然后利用设计的预积分加速算子,优化不透明度与颜色值的计算方法,简化预积分合成流程,缩短三维模型重建的时间.实验结果显示,利用本文算法对人工合成的三维圆锥进行重建,速度可提升22.5%,对真实的冠脉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进行重建,绘制速度可提升23.8%,并且生成三维圆锥图像的均方误差值小于传统光线投射算法,结构相似度值大于传统光线投射算法,证明本文算法既可以提高重建模型的质量,也可以提升重建速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周边离焦软性角膜接触镜在近视矫治中的光学质量及对比敏感度视力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选用周边离焦软性角膜接触镜研究其眼球成像特征,分析其对眼球光学质量及对比敏感度视力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自身前后对照临床研究。随机选取2019年5月—12月于杭州西湖之江眼科医院视光诊疗中心验配周边离焦软性角膜接触镜的近视患者29例(29眼),年龄19~38(25.9±5.2)岁,近视等效球镜度(SE)为(-3.80±1.34)D,角膜曲率为(42.77±1.14)D,最佳矫正视力(BCVA)不低于5.0。配镜当天采用日本尼德克像差仪(OPD-SCAN Ⅲ)检测周边离焦软性角膜接触镜与框架镜片矫正后的6 mm瞳孔直径下的波前像差;采用西班牙视量双通道客观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QAS-II检测周边离焦软性角膜接触镜与框架眼镜(本院提供的试镜架)测量受检者客观散射指数(OSI)和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 cutoff)。2种不同矫正方式下BCVA、三叶草差、MTF cutoff的比较采用配对 t检验;球差(SA)、彗差、全眼总高阶像差(tHOA)和OSI的比较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 结果::受检者配戴周边离焦软性角膜接触镜时全眼SA、彗差、三叶草差和tHOA均显著高于其配戴框架眼镜( Z=-4.68, P<0.001; Z=-4.68, P<0.001; t=-6.48, P<0.001; Z=-4.68, P<0.001)。采用2种不同的屈光矫正方式分别达到其BCVA的情况下,患者配戴周边离焦软性角膜接触镜时MTF cutoff显著低于配戴框架眼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10, P<0.001);OSI显著高于配戴框架眼镜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4.21, P<0.001)。 结论::配戴周边离焦软性角膜接触镜全眼屈光系统的光学像差提高,对比度敏感度视力下降,但BCVA不变。近视患者选择周边离焦软性角膜接触镜时宜权衡这一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临床研究散光矫正型与非散光矫正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觉质量比较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散光矫正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ART IOL)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并与非散光矫正型多焦点IOL(ReSTOR IOL)进行比较。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ART IOL植入术的患者39例50眼和联合ReSTOR IOL植入术的患者32例41眼,分别作为ART组和ReSTOR组。对比2个组患眼术后3个月时的裸眼远视力(UDVA)、裸眼中视力(UIVA)、裸眼近视力(UNVA)、最佳矫正远视力(CDVA)、显然验光、离焦曲线、对比敏感度(CS)、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二维斯特列尔比(SR)、客观散射指数、不同对比度下OQAS值(OV 100%、OV 20%、OV 9%)、总像差、总低阶像差、总高阶像差、球差、彗差和三叶草像差。结果:术后3个月,ART组和ReSTOR组的UDVA分别为(0.07±0.09)LogMAR和(0.09±0.12)LogMAR,CDVA分别为(-0.01±0.07)LogMAR和(-0.01±0.07)LogMAR,UIVA分别为(0.23±0.11)LogMAR和(0.22±0.13)LogMAR,UNVA分别为(0.11±0.15)LogMAR和(0.06±0.11)LogMAR。ReSTOR组的UNVA略优于A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085, P=0.040)。ART组和ReSTOR组的平均焦点深度分别为(4.12±0.79)D和(4.24±0.95)D。ART组术后残余散光为(0.32±0.31)D,较术前角膜散光的(1.27±0.40)D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3.209, P<0.001)。ART组在明视6、12和18 c/d,明视眩光12和18 c/d,以及暗视3、6和12 c/d空间频率时的CS值略低于ReSTO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但不具有临床意义。ART组的SR和OV 20%值分别为0.14±0.05和0.55±0.24,略低于ReSTOR组的0.17±0.06和0.66±0.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012, P=0.048; t=-2.557, P=0.043)。ART组在5 mm瞳孔直径下的总像差和彗差分别为0.88(0.59,1.13)μm和0.21(0.13,0.30)μm,高于ReSTOR组的0.58(0.47,0.74)μm和0.10(0.08,0.21)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2.073, P=0.038; Z=-2.101, P=0.036)。 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ART IOL植入可以在矫正术前角膜散光的同时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全程视力和主客观视觉质量,但暗光下或中低空间频率的解析能力略弱于ReSTOR IOL植入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补阳还五汤单味药-复方提取过程中挥发性成分传递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采用总量统计矩法分析补阳还五汤复方与单味药(中药饮片)挥发油指纹图谱,研究补阳还五汤中单味药-复方提取过程中质量的传递性和稳定性.方法 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获取补阳还五汤复方及组方药材挥发油,建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指纹图谱,计算分析复方与单味药总量统计矩各参数的传递规律,并分析复方和单味药挥发性成分的变化.结果 建立补阳还五汤GC-MS测定方法,获得组方药材和复方指纹图谱总量统计矩参数.复方挥发油图谱得到65个成分,其中45个化合物来自组方药材挥发油.药材至复方总体挥发性成分的传递性为88.74%,说明药材及复方在成分和含量上遵循Hard-Weinberg平衡,也验证了指纹图谱总量统计矩的加合性.结论 该方法为补阳还五汤质量控制提供了方法支撑,统计矩的加合性能阐述药材-复方的传递性,旨为经典名方质量控制方面提供一种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近视眼SMILE与SPT-TransPRK术后早期视觉质量比较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与智能脉冲技术辅助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SPT-TransPRK)术后早期视觉质量的差异和变化情况。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2—5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行角膜屈光手术者92例92眼,均为右眼入组,其中SMILE组40例40眼,SPT-TransPRK组52例52眼。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检查受检者视力,计算有效性,有效性=术后裸眼视力(UCVA)/术前最佳矫正视力;采用AR-1自动电脑验光仪测量屈光度;采用Sirius角膜地形图测量角膜高阶像差(HOA),包括总HOA、球差和彗差;采用OQASⅡ视觉质量分析系统测量客观散射指数(OSI),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 cut-off),斯特列尔比(SR),模拟对比度视力VA100、VA20和VA9(白天、黄昏、夜晚)。结果:术后3个月,SMILE组与SPT-TransPRK组UCVA、有效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Z=0.880, P=0.380; t=0.920, P=0.058),SPT-TransPRK组术后表现为低度远视。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SMILE组总HOA分别为(0.47±0.18)、(0.70±0.22)和(0.74±0.19)μm,SPT-TransPRK组分别为(0.40±0.14)、(0.98±0.35)和(0.94±0.22)μm;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SMILE组球差分别为(-0.20±0.09)、(-0.44±0.14)和(-0.44±0.15)μm,SPT-TransPRK组分别为(-0.20±0.10)、(-0.71±0.23)和(-0.75±0.20)μm。2个组术眼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总HOA和球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总HOA: F分组=13.851, P=0.001; F时间=29.960, P<0.001.球差: F分组=31.037, P<0.001; F时间=48.005, P<0.001),其中2个组术后角膜总HOA、球差均较术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后1个月和3个月,SMILE组术眼总HOA和球差均小于SPT-TransPR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2个组术后1个月、3个月角膜彗差较术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SMILE组术后1个月OSI高于术前,MTF cut-off、SR和VA9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后3个月OSI高于术前,SR和VA9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SPT-TransPRK组术后1个月OSI高于术前,MTF cut-off、SR、VA100、VA20和VA9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后3个月OSI、MTF cut-off、SR、VA100、VA20和VA9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2个组间术眼彗差、OSI、MTF cut-off、SR、VA100、VA20和VA9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SMILE和SPT-TransPRK均是矫正近视的有效方法,术后早期视觉质量相似,但相较SPT-TransPRK,SMILE引起更小的角膜总HOA与球差改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