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超效率DEA-Malmquist指数模型的多院区公立医院肿瘤科运行效率评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多院区医院肿瘤科的运行效率,为科室合理配置资源,提升效率提供参考。方法:某三级甲等医院为实行一体化管理的多院区公立医院,本研究以其肿瘤科为研究对象,将该科位于不同院区的9个病区作为决策单元。自医院的病案管理系统、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管理系统和医院信息系统中提取肿瘤科2020—2022年的相关数据,运用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DEA)及Malmquist指数模型评价肿瘤科在不同时间段和不同决策单元的效率变化情况,并通过投影值分析识别未达到规模报酬固定病区的投入冗余率和产出不足率。选取医务人员总数和实际占用总床日数为投入指标,病床使用率、出院人次和病例组合指数为产出指标。结果:2020—2022年肿瘤科超效率值>1的病区分别有0、2、4个,总体效率逐步增高。2022年,S3、S4、S7和S9病区的超效率值分别为1.001、1.005、1.113和1.112,均达到规模报酬固定;其他5个病区的投入冗余率均为0,但存在产出不足,其中S5和S8病区的病床使用率应在现有基础上分别提高5%和4%,S1和S8病区的年出院人次应分别增加24%和1%,S2和S6病区的年度病例组合指数应分别增加21%和20%。2020—2021年,肿瘤科的Malmquist指数为0.959,2021—2022年则升至1.030,且各病区的Malmquist指数均>1。结论:通过实施多院区一体化管理,肿瘤科的运行效率得到了全面提升。采用超效率DEA-Malmquist指数模型评价科室运行效率具有实践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非导向SBM超效率模型的医院科室科研工作效率评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本研究建立超效率模型计算某综合医院科室的科研工作效率,与学科建设中科研工作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提出改进建议。方法:考虑到科研投入与产出指标的特点,采用DEA方法中的非导向SBM超效率模型,对该院2019年47个科室科研效率进行计算;采用两组独立样本的t检验来比较超效率值有效和无效科室之间的学科建设评分差异。结果:该院47个科室科研效率平均值为0.70,效率最高为科研科室、最低为内科科室;DEA有效科室有18个、无效科室29个;在DEA无效科室中,人力资源投入冗余平均1.13人,科研经费投入冗余平均85.48万元;与当年学科建设中科研工作评价结果对比,同一学科排名差异明显,采用t检验结果显示,DEA有效和无效科室之间的学科建设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该模型计算2021年数据,结果显示共21个科室DEA有效,有效率42.86%。结论:该院各科室科研效率差异较大,整体效率有待提高;应根据科研效率不足的原因分析有针对性的进行提升;学科建设评估体系因未考虑投入情况等不足,与超效率模型计算结果差异明显,建议优化评估体系,提高公平合理性;结果初步说明该模型能够对科室科研工作起到一定的正向引导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我国公立医院排行榜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在现有的主要医院排行榜基础上,结合医院投入信息,构建以效率为主要评价依据的排行榜。方法:采用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DEA)法,以2018年59所综合医院开放床位数和在职员工数为投入指标,分别以同年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的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的中国医院科技量值中的总分、各分项评价为产出指标,建立了5个模型,根据所得效率值进行医院排行。结果:复旦排行榜和科技量值原始总分与医院床位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8、0.09( P>0.05),与人员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4、0.39( P<0.01)。5个超效率DEA模型效率值与床位的相关系数依次为-0.37、-0.61、-0.71、-0.61、-0.61( P<0.01),与人员的相关系数依次为-0.17、-0.37、-0.60、-0.39、-0.39( P<0.01)。与原始排名相比,在超效率DEA模型效率值排名中,京沪地区医院平均排名上升6.38位,非京沪地区医院排名平均降低4.37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2);其他不同类型医院的排名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通过超效率DEA计算效率值,以医院床位数和人员数为投入指标,排行更加科学全面。研究结果可为合理引导患者有序就诊、引导医院走向健康发展模式提供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置效率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我国各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资源的投入产出状况及其配置效率,为优化我国基层医疗卫生资源在地区间的配置提供实证依据。方法:从《2021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中提取2020年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指标数据(床位数、人员数)和产出指标数据(诊疗人次数、家庭卫生服务人次数、入院人数),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的BCC(Banker, Charnes, Cooper)模型,利用Bootstrap-DEA方法纠偏,测算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基层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效率,并分析地区差异。结果:纠偏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配置综合技术效率值下降了0.102。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技术效率平均值为0.669,存在较严重的技术无效使用。东、中、西部地区的综合技术效率值分别为0.694、0.663、0.649,中部地区内部两极分化明显。对非DEA有效省份的效率改进进一步分析发现,2个DEA弱有效省份和16个DEA无效省份有若干个效率配置改进的参考省份;被参考频次超过10次的省份分别为浙江、重庆、四川、宁夏,而被其他省份列为第一参考的省份为宁夏、重庆、浙江和西藏。结论: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配置效率相对较低,且地区差异明显。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资源配置时需考虑不同投入、不同产出之间的平衡。非DEA有效省份可以通过DEA分析,寻找最合适的参考对象,在短期内进行参考改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效率视角下湖南省三级公立医院韧性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湖南省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在重大突发事件背景下的医院韧性水平和影响因素,为韧性医院建设以及提升医疗卫生应急能力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湖南省参加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50家综合医院作为研究样本,数据来源于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管理平台,利用2019—2021年面板数据进行分析。采用超效率DEA-Malmquist模型分析样本医院的静态和动态效率,并基于效率指标构建医院韧性指数模型,运用熵权TOPSIS法进行综合评价,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ogistic逐步回归法分析医院韧性的影响因素。结果:2019—2021年湖南省三级公立综合医院技术效率值均数分别为0.861、0.749和0.810,2020年相比2019年全要素生产率下降12.3%,2021年相比2020年全要素生产率提升8.3%,2021年相比2019年全要素生产率下降5.7%。重大突发事件背景下,湖南省三级公立综合医院的医院韧性指数为0.557,超大规模医院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属(管)医院的医院韧性指数相对较高,分别为0.647和0.71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级职称医务人员数、微创手术占比、平均住院日是影响医院韧性的关键因素, OR值分别为1.005、1.261和0.406。 结论:湖南省三级公立综合医院的资源配置效率有待提升,重大突发事件背景下医院韧性的整体水平欠佳;建议从应急人才储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应用以及优化运营效率管理理念和机制等方面推进韧性医院建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国林业碳汇效率时空演化特征
编辑人员丨3周前
提高林业碳汇效率是缓解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客观评价我国林业碳汇效率及其时空演化特征,有助于加快国土空间绿化进程.采用三阶段超效率SBM-DEA模型对中国30个省(市、区)2008-2021年林业碳汇效率进行测度,并运用GML指数、Moran's I指数和空间马尔科夫链等方法对林业碳汇效率的变化规律及时空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中国林业碳汇效率总体水平不高,不同地区间差异明显;四大林区林业碳汇效率呈现"西南林区>东北林区>南方林区>北方林区"的空间分异格局;剔除外部环境和随机误差的影响后,低效率地区呈现出"追赶"高效率地区的趋势.(2)林业碳汇效率变化呈上升趋势,其中GML指数最高的地区为东北林区、最低的为北方林区;技术进步对林业碳汇效率提升的贡献较大,不同地区对综合效率的依赖程度不同.(3)林业碳汇效率具有空间非均衡性,高效率地区与低效率地区间呈现"包围状"分布,且该特征在时间上保持稳定;2015年后林业碳汇效率存在显著空间正相关性,空间分布存在聚集效应;考虑空间滞后项的空间马尔可夫链结果表明,邻域类型对林业碳汇效率状态转移影响显著,空间分布上具有较强的近邻效应,呈现"高高趋同,低低趋同,高带动低,低抑制高"的空间演化特征.研究对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东莞市养老机构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效率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4/4/13
目的 分析东莞市养老机构资源空间分布特征、效率及其影响因素,为优化东莞市养老机构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获取东莞市养老机构资源配置数据,基于GIS和三阶段DEA模型对养老机构资源进行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和效率评价.结果 东莞市养老机构资源与60岁以上老年人口空间耦合性较好;人住率最低为12.50%,最高达100.00%,"一床难求"与"一半空置"现象并存;第三阶段综合效率均值由0.679降至0.635,环境因素对东莞市资源配置效率影响较大;各片区养老机构效率差异大,城区片区综合效率为0.784,超过全市平均水平(0.635),东部工业园片区综合效率仅为0.439,未达全市平均水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老龄化水平对效率具有负向影响.结论 合理配置养老机构资源,优化区域发展规划,推动机构养老服务智慧升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提升东莞市养老机构服务水平提供更完善的参考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广州市某三甲医院住院服务绩效评价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13
目的:基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医院提质增效需求,评价和分析广州市某三甲医院住院服务绩效,为医院精细化管理和资源配置优化提供参考.方法:构建包含DRG指标的投入产出集合和基于投入松弛测量度的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模型,使用Helmsman方法纳入质量维度,并进行投影分析、效率分解与规模报酬分析.结果:科室运行效率、绩效均值分别为 0.43、0.46,绩效高效科室仅 6 个且有 13 个低效科室需改进质量.呼吸内科、心血管内一科在质量调整后产出评价下降.低效科室中 5 个科室需优先调整规模,15 个科室应重视提升技术水平.需改进质量的低效科室中 3 个科室纯技术效率值变动大于规模效率值变动,10 个科室纯技术效率值变动小于规模效率值变动.结论:样本医院总体住院服务绩效处于较低水平,不同科室绩效、质量水平及改进方向存在差异,呼吸内科、心血管内一科应作为质量改进重点关注科室.应用结合Helmsman方法的DRG-DEA方法可对住院服务绩效进行评价与改进分析.医院应对科室实施差异化管理,关注医疗质量所需技术与规模,结合现实情况与管理方法工具改进住院服务绩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2012-2021年中国省级医疗卫生机构资源配置效率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4/1/6
[目的]评价近10 年我国医疗卫生机构资源配置效率,分析其变化趋势,为提高我国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效率提供参考.[方法]使用数据包络分析中的BCC-DEA模型和超效率DEA模型进行静态分析,同时使用Malmquist指数模型进行动态分析.[结果]研究发现中国医疗卫生机构资源整体水平较低且存在较大的省域和区域间差异.10 年间我国医疗卫生机构资源配置效率变化主要分为 3 个阶段:2012-2015 年为平稳上升期,2016-2018 年为改革适应期,2019-2021 年为新冠流行期.[结论]我国医疗卫生机构资源整体未实现有效配置,且效率水平存在较大的区域间差异,受政策环境和突发事件影响严重,波动较为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6
-
兼顾效率与公平的中国卫生资源配置:问题发现及政策路径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卫生资源公平且有效率的配置方式,促进居民公平有效分享公共卫生资源.方法:基于我国31个省级区域2010~2014年的数据,通过超效率DEA模型测算各地区卫生资源配置效率,以各地医疗卫生机构获得的人均财政补贴收入来考察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情况,对卫生公平和效率进行静态差异分析和动态固化分析.结果:无论是地区之间还是内部,我国卫生资源公平的差异程度以及固化程度都比效率大,卫生资源存在不公平和不合理两大问题.结论:中央政府应加大卫生资源调节力度,精准扶持那些"低公平、高效率"的地区,并形成稳定的激励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