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ones骨折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Jones骨折是发生在第5跖骨基底部的一种特殊骨折,位于跖骨近端骨骺和干骺端的移行区。由于Jones骨折的位置特殊,手术或非手术治疗较易发生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因此Jones骨折的治疗仍然充满挑战。本文针对近年来Jones骨折的损伤机制、易感因素、治疗和快速康复理念的最新研究结果进行综述,以期能够加深对此类骨折的认识和改善治疗结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镍钛记忆合金钉角固定器治疗Lisfranc骨折脱位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4天前
Lisfranc骨折脱位是指前足与中足连接处的骨折和脱位,治疗不当会导致足部畸形和疼痛,甚至足弓坍陷等功能障碍。目前手术固定方式包括跨关节钢板、骑缝钉、经关节斜行螺钉固定等,但没有一种内固定可做到既能有效固定又不破坏关节面。近年来,镍钛记忆合金内固定器因具有记忆加压作用在锁骨和髌骨骨折中的应用广泛,但在足部Lisfranc骨折脱位中的应用未见报道。针对足部小骨头及多关节的特点,本课题组研发了镍钛记忆合金钉角固定器,可对Lisfranc骨折脱位进行有效加压并固定,且不损伤关节面。为此,笔者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8年11月至2020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收治的7例Lisfranc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镍钛记忆合金钉角固定器治疗Lisfranc骨折脱位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成人骰骨相关解剖及其压缩骨折的治疗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成人骰骨解剖特点,总结骰骨闭合压缩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5例新鲜冰冻人体足标本进行解剖,分析骰骨及其周围解剖结构特点。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2016年5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收治的78例(78足)成人骰骨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0例,女8例;年龄19~64岁,平均38.8岁。受伤至入院时间2~72 h ,平均8.5 h。致伤原因:扭伤26例,车祸伤13例,高处坠落伤21例,重物压伤18例。按骰骨骨折分型标准分为Ⅰ型8足、Ⅱ型42足、Ⅲ型28足。5例(5足)患者拒绝手术治疗,采用膝下石膏托外固定保守治疗;73例(73足)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其中58例(58足)术中采用植骨修复遗留缺损。术后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情况,足部疼痛肿胀情况。术后1年依据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评分标准评足部功能。结果:骰骨解剖观察显示:骰骨内侧长、外侧短,主要为松质骨;骰骨主要与第4、5跖骨基底、第3楔骨、跟骨周围骨质相关节,其周围有坚强的韧带组织保护。78例(78足)骰骨压缩骨折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9年,平均33个月。5例(5足)保守治疗患者,伤后6~8周畸形愈合。73例手术治疗患者中,9例(9足)骨折复位不充分,术后6~8周畸形愈合;64足骨折复位充分,术后8~12周骨折愈合。患者随访期间均无微型钢板引起的腓骨肌腱激惹、断裂,无骨关节炎、足外侧柱短缩及骰骨处明显疼痛等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1年根据AOFAS标准评分75~97分,平均93.5分;依据评分评定足部功能:优64例(64足),良14例(14足)。结论:通过对新鲜人体足标本的解剖观察,了解其解剖形态特点,对骰骨压缩骨折的治疗具有临床指导意义。对于骰骨闭合压缩骨折,采用微型接骨板"桥"式支撑内固定的方法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陈旧性孤立型次趾跖骨头骨折的手术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陈旧性孤立型次趾跖骨头骨折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足踝外科收治的有症状的陈旧性孤立型次趾跖骨头骨折患者资料。男4例,女1例;受伤时年龄平均为26.2岁(19~36岁)。2例患者初诊时被漏诊。术前主要症状为跖趾关节背伸活动度受限,X线和CT提示远折端向背侧翻转移位。所有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比较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美国足踝外科协会-次趾跖趾关节-趾间关节(AOFAS-LMI)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跖趾关节被动背伸活动度,并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平均27.8个月(6~45个月)随访。所有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AOFAS-LMI评分平均为90.6分(82~100分),VAS疼痛评分中位数为0分(0~2分),跖趾关节被动背伸活动度中位数为40.0°(35°~45°),均较术前[70.6分(59~79分)、4分(2~5分)、10.0°(5.0°~10.0°)]改善。所有患者均能恢复至受伤前的活动水平。3例患者出现跖趾关节关节炎改变。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陈旧性孤立型次趾跖骨头骨折疗效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Lisfranc损伤足底入路的解剖学研究及初步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采用单一足底入路或联合足背入路治疗足背软组织条件差、跖侧撕脱性骨折或多柱复杂的Lisfranc损伤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初步应用疗效。方法:①收集新鲜成人足部标本6支,采用足底入路解剖标本,以明确足底入路的皮肤切口和放置钢板螺钉内固定的安全区域,并完成相应钢板、螺钉固定。②足底入路解剖研究明确后,对2020年9月至2021年11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足踝外科收治的3例足背皮肤挫伤严重坏死或跖骨基底撕脱性移位骨折的Lisfranc损伤患者采用足底入路治疗,其中男2例,女1例;年龄平均为51岁(34~68岁)。通过分析患者的复位效果、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中足评分、Maryland评分、Kofoed评分、骨折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以评估初步疗效。结果:①解剖显露范围:内侧可显露内侧柱(内至第1跖楔关节跖侧),外侧可显露中间柱(外至第3跖楔关节跖侧);可探查腓骨长肌肌腱、Lisfranc足底韧带及骨间韧带;模拟手术后X线片示钢板位置满意。②临床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14个月(平均11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为0~1分(平均0.5分),AOFAS评分为85~92分(平均89分),Maryland评分为93~96分(平均95分),Kofoed评分为92~95分(平均94分)。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在明确解剖研究后,采用单一足底入路或联合足背入路治疗足背软组织条件差、跖侧撕脱性骨折或合并多柱复杂Lisfranc损伤安全、有效,初步疗效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自行设计骨折复位克氏针导向钳在掌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自行设计骨折复位克氏针导向钳在掌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利用新鲜猪跖骨制作斜形、螺旋形、横形、纵形劈裂骨折,粉碎性骨折,掌骨头颈部骨折等6种常见掌骨骨折模型,应用自行设计骨折复位克氏针导向钳进行复位和克氏针固定,行X线检查各骨折端复位情况。自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我们共收治58例掌骨骨折需行骨折复位内固定的患者,术中应用自行设计的骨折复位克氏针导向钳,术后行X线检查骨折复位情况,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手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各掌骨骨折模型及58例掌骨骨折术后摄X线片示骨折端均复位良好,内固定牢靠。58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6~15个月,平均10.6个月,各骨折端均骨性愈合,未发生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手功能恢复情况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优56例,良2例,优良率100%。结论:自行设计的骨折复位克氏针导向钳辅助掌骨骨折复位及克氏针内固定效果良好,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的骨折线分布特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若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会造成如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足底压力分布异常等严重并发症,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其损伤机制尚未阐明。为此,笔者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2年8月至2019年8月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74例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患者的CT扫描数据及临床资料,利用Mimics 17.0软件将所有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患者的CT数据进行重建,再利用3-Matic软件在所有患者的第五跖骨立体图形中一一标识骨折线,绘制骨折线热图。探讨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中的骨折线三维立体分布特点,为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损伤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双血管蒂髂骨复合组织瓣修复四肢骨和软组织缺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双血管蒂的髂骨复合组织瓣在四肢骨与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2015年1月至2019年7月,共收治四肢骨和软组织缺损15例,男12例,女3例;年龄20~55岁,平均37.5岁;其中胫骨缺损5例,腓骨缺损2例,跖骨缺损6例,桡骨缺损2例。均择期采用携带旋髂深血管及旋髂浅血管的双血管蒂的髂骨复合皮瓣进行移植修复,一期清创加骨皮瓣修复10例,一期清创加VSD处理、二期骨皮瓣修复5例。皮瓣切取面积21.0 cm×12.0 cm~7.0 cm×5.0 cm,髂骨块长4.0~8.0 cm。复合组织瓣均携带旋髂浅血管及旋髂深血管,旋髂浅动脉及旋髂深动脉分别与受区动脉端侧吻合,静脉端端吻合,供区均直接缝合。术后定期随访。结果:本组15例皮瓣完全成活,2例术后24 h内出现静脉危象,经及时探查后皮瓣成活。术后随访4个月~4年(平均14.5个月),8例皮瓣臃肿,二期进行了皮瓣整形;骨缺损平均4个月愈合,无二次骨折病例,无感染复发,患者满意。结论:携带旋髂深血管及旋髂浅血管的双血管蒂的髂骨复合组织瓣血运可靠,解剖变异小,供区隐蔽,是修复四肢骨与软组织缺损的一种理想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静态骑缝钉固定治疗外侧跖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静态骑缝钉治疗跖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骨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34例第2~5跖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17例患者采用静态骑缝钉治疗,17例采用逆行克氏针治疗。静态骑缝钉组:男性11例,女性6例,年龄34.6岁(范围:21~50岁),右侧10例,左侧7例。逆行克氏针组:男性12例,女性5例,年龄36.2岁(范围:23~53岁),右侧9例,左侧8例。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中前足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测量患侧跖趾关节的主动屈伸活动范围,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记录骨折愈合时间,统计术后并发症情况。采取独立样本 t检验、非参数检验或χ 2检验对组间各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2个月(范围:12~17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静态骑缝钉组和逆行克氏针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无差异[(11.2±2.1)周比(11.5±3.1)周, t=0.030, P=0.743]。末次随访时,静态骑缝钉组和逆行克氏针组的VAS[1.00(1.00)分比1.00(1.50)分 M( QR), Z=-0.443, P=0.658]和AOFAS中前足评分[(90.9±5.3)分比(88.6±6.1)分, t=1.174, P=0.249]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患侧跖趾关节主动背伸活动范围[(35.1±4.3)°比(31.2±6.4)°, t=2.055, P=0.048]及屈曲活动范围[(34.7±4.5)°比(30.2±5.3)°, t=2.681, P=0.011]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静态骑缝钉组1例开放性骨折患者出现局部皮肤坏死,3例患者负重行走后出现跖痛症。逆行克氏针组4例负重行走后出现跖痛症,2例出现轻度背伸挛缩及关节疼痛。无伤口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 结论:静态骑缝钉治疗第2~5跖骨颈骨折,手术微创,固定牢靠,有效减少肌腱、关节粘连等并发症,利于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疗效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Matti-Rüsse植骨联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第五跖骨近端3区Ⅲ型骨折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Matti-Rüsse 植骨联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第五跖骨近端3区Ⅲ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例系列报告。纳入北部战区总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手术治疗的10例第五跖骨近端骨干陈旧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男性,年龄18~24岁(平均18.9岁),均为军事训练伤所致Lawrence分区3区、Torg Ⅲ型骨折。所有患者采用Matti-Rüsse植骨联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及愈合时间、返回部队接受正常训练的时间、再骨折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评估手术效果。结果:1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并获术后随访12~25个月 ;术后9例患者骨折临床愈合时间6.0~7.0周(平均6.8周),1例术后10.0周延期愈合,影像学愈合时间为6.0~10.0周(平均7.2周);返回部队训练时间为7.0~11.0周,(平均9.8周)。10名患者中无再发骨折,取骨部位均无术后并发症,2例发生术后腓肠神经炎。 结论:Matti-Rüsse植骨联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第五跖骨近端3区Ⅲ型骨折是有效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