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片区雪豹栖息地廊道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雪豹(panthera uncia)是高山流石滩等山地生境生物多样性的旗舰物种,对维持高山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雪豹种群数量有所恢复,但多种因素导致的栖息地破碎化仍对雪豹的种群生存造成威胁.建立廊道可将分散的栖息地斑块连接起来,提高雪豹抵抗干扰的能力,并为雪豹的长期生存提供重要保障.本研究以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张掖分局保护片区及其15 km缓冲区为研究区域,基于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张掖分局保护片区雪豹分布点数据,选取气候、地形和土地利用等环境变量,运用MaxEnt模型对雪豹栖息地适宜度进行分析并划定生态源地,而后基于最小代价路径原理识别雪豹廊道.结果显示,研究区域内雪豹适宜栖息地面积为13 432.066 km2,分布在片区内的适宜栖息地面积为7 086.195 km2,占适宜栖息地总面积的52.756%.崎岖度、最干季度平均温度和季节降雨变异系数是影响雪豹栖息地选择的关键因子.通过分析,最终划定9个生态源地用于后续廊道识别规划.在研究区域内共识别10条潜在生态廊道,廊道最长为18.725 km,最短为0.368 km,平均廊道长度为5.676 km.其中3条廊道连接片区内雪豹适宜栖息地斑块,5条廊道连接该片区与青海片区雪豹栖息地.基于上述结果,我们建议在提升片区内雪豹适宜栖息地之间整体连接度的同时,与青海省共同开展跨界保护工作,以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保护与管理计划.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下的住院病案首页质控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通过对住院病案首页质控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改进,提升住院病案首页填报质量,保证住院病案首页数据统计的准确性.方法 对2022年1月1日-2022年3月31日出院的12 971份住院病案首页进行回顾性质控,通过PDCA质控循环管理后,再对2023年1月1日-2023年3月31日12 529份病案进行质控,追踪质控效果.将收集到的两组数据用SPSS 2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与分析,对两组的各项缺陷率进行比较,采用x2检验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通过质控并提出措施进行改进,住院病案首页的总体缺陷率由24.45%下降到10.51%,P<0.001.患者信息由10.43%下降到4.53%,其中地址不详由3.95%降到2.08%,职业不符由3.56%降到1.72%,出生地、籍贯错误由3.36%降到1.10%;与诊断相关内容由5.48%下降到3.20%,其中主要诊断选择错误缺陷率由2.51%下降到1.72%,病理信息遗漏由0.86%下降到0.31%,出院转归错误由0.73%下降到0.22%;手术操作相关内容由3.25%下降到0.93%,其中手术级别错误由1.26%下降到0.44%,主要手术操作错误由1.06%下降到0.28%,手术顺序错误由0.97%下降到0.22%,其他手术操作错误由0.48%下降到0.20%;其他相关内容由5.72%下降到2.76%,其中签名不完整由4.42%下降到2.69%,单病种管理缺陷率由1.60%下降到0.44%,临床路径管理错误由0.60%下降到0.22%.结论 改进质控体系后住院病案首页填报质量得到提升,但是仍需要完善质控措施,特别是需要建立各部门人员之间的协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分级诊疗背景下数字素养对我国中老年患者就医机构选择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数字素养对我国中老年患者就医机构选择的影响,为丰富分级诊疗激励路径提供参考.方法:基于2020 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纳入45 岁及以上中老年患者11151 人,采用分层logistic回归模型和倾向值匹配等方法分析中老年患者数字素养对其就医机构选择的影响.结果:我国中老年患者的基层就诊率为59.53%.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后,与较低数字素养的中老年患者相比,高数字素养的中老年患者更倾向于选择到医院就诊(β=-0.200,P<0.001).与患单种慢性病的中老年人相比,患有共病的中老年人更倾向于选择到医院就诊(β=-0.256,P<0.001).结论:中老年患者数字素养影响其就医机构选择,数字素养越高,其前往医院就诊的倾向越明显;中老年患者的慢性病患病情况越严重,越倾向于选择到医院就诊.未来的分级诊疗宣传应在区分中老年人不同数字素养和慢性病患病情况的基础上,针对性地设计宣传方案和制定分级诊疗政策,提升分级诊疗激励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疾病筛查的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探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疾病筛查的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为开展相关研究的学者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整合现代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和卫生经济学中的相关内容,探讨分别采用真实性指标(灵敏度、特异度)和预测值指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开展疾病筛查卫生经济学评价的差异,并结合文献中的案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真实性指标(灵敏度、特异度)属于诊断试验的固有指标,不受样本人群患病率的影响,更适合开展疾病筛查的卫生经济学评价,而且真实性指标易于获取,模型计算过程简洁、方便.案例研究结果显示,与风险评分法筛查2型糖尿病的增量成本效果比相比,空腹静脉血糖法为626,这表示风险评分法筛查组每多筛查出1例糖尿病患者需要多花626元.结论:建议采用真实性指标开展疾病筛查的卫生经济学评价,规范模型选择的路径方法,不断提高我国疾病筛查的卫生经济学评价方面的证据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3D打印技术在肝胆外科领域的应用及展望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和诊疗理念的提升,微创化、精准化、高效化已经成为肝胆外科手术的基本理念。3D打印技术顺应了精准手术的要求,它使肝胆外科手术医生能够直观、全方位地观察病灶,了解精细解剖,准确评估手术风险,从而选择最佳的手术路径,最终提高手术效率与患者预后。本文旨在讨论3D打印技术在肝胆外科领域的应用及其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四川地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特征及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四川地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临床特征,评价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对其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1月至2022年1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首次行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的ROP患儿156例306只眼纳入研究。根据抗VEGF药物的种类不同,将患儿分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IVR)组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IVC)组;根据患儿就诊路径不同,将IVC组分为院内组和转诊组。治疗后门诊随访至病变退行(血管退化或视网膜完全血管化)或再次入院治疗,随访时间至少6个月。若发现病情复发或进展,则再次收治入院并根据病变的严重程度,选择抗VEGF药物、视网膜激光光凝或手术治疗。总结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临床特征:性别、出生胎龄(GA)、出生体重(BW)、吸氧史等;病变情况:ROP分期、分区、是否有附加病变等;治疗情况:治疗时间、首次抗VEGF药物治疗时矫正胎龄等;预后:是否再治疗、再治疗时间、再治疗方式等;不良事件:角膜水肿、晶状体混浊、眼内炎、视网膜损伤等局部不良反应以及与治疗相关的全身不良反应。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χ2检验或秩和检验。 结果:156例ROP患儿306只眼中,男性74例(47.44%,74/156),女性82例(52.56%,82/156);均具有出生时吸氧史。患儿GA为(28.43±2.19)(23.86~36.57 )周,BW为(1 129±335)(510~2 600)g,首次抗VEGF药物治疗时矫正胎龄为(39.80±3.04 )(31.71~49.71)周。均诊断为1型ROP,包括急进型ROP (A-ROP)26只眼(8.50%,26/306),Ⅰ区病变39只眼(12.74%,39/306),Ⅱ区病变241只眼(78.76%,241/306 )。患儿确诊后于72 h内行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其中行IVR治疗68例134只眼(43.79%,134/306 ),行IVC治疗88例172只眼(56.21%,172/306)。IVC组患儿中,院内组34例67只眼(38.95%,67/172),转诊组54例105只眼(61.05%,105/172)。仅一次治疗后好转279只眼(91.18%,279/306 ),经2次治疗后好转15只眼(4.90%,15/306),经3次治疗后好转12只眼(3.92%,12/306)。IVR组一次治愈率低于IV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665, P=0.197)。在不同ROP类别中,IVC在A-ROP中表现出更好的治疗效果,其一次治愈率高于IV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797, P<0.05)。IVC组中院内组患儿GA、BW、首次抗VEGF药物治疗时矫正胎龄均低于转诊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485、-2.940、-3.796, P<0.05)。IVC组中院内组、转诊组一次治愈率分别为94.94%、92.38%,院内组一次治愈率略高于转诊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171, P=0.679)。所有患儿随访期间均未出现与药物或玻璃体腔注射相关的眼部及全身不良反应。 结论:四川地区ROP患儿GA、BW及首次治疗时矫正胎龄较发达国家偏大。IVR及IVC均可安全有效治疗ROP,两种药物在ROP总体的一次治愈效果中无明显差异,但IVC在A-ROP治疗中表现更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腰1椎体成形术前椎弓根参数测量的应用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比较术前胸12(T12)、腰1(L1)、腰2(L2)轴位椎弓根最外缘与正中线椎体前缘交界点连线的夹角(设为椎弓根入射角α)、轴位椎弓根最外缘与横突交界点(设为C点)连水平线至椎弓根内缘交界点(设为D点)的距离(CD),探讨其对L1椎体手术中指导穿刺、骨水泥注射的优势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1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滁州医院介入血管科确诊为L1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行椎体成形术(PVP)患者91例的临床资料,测量L1椎体及其邻近椎体轴位α、CD,记录术中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L1轴位α为(20.43±1.61)°,CD为(5.37±1.08)mm。L1椎体单侧入路、双侧入路骨水泥渗漏率分别为3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6.08, P < 0.05);L1椎体单侧入路与双侧入路骨水泥注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L1椎体双侧入路与单侧入路手术前后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 结论:L1椎体轴位α、CD相比于邻近椎体小,对于手术中选择穿刺路径、减少骨水泥注射渗漏有着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健康教育路径对HIFU治疗子宫肌瘤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子宫肌瘤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和2018年1~12月在该院行HIFU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各160例,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干预。比较两组的疾病认知度评分、治疗依从性、负性情绪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 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疾病认知度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SAS、SDS及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可提高子宫肌瘤患者的HIFU治疗依从性及疾病认知度,改善其心理状况及睡眠质量,使患者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感染性眼病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诊断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感染性眼病是发展中国家重要致盲原因之一,病原微生物检查是感染性眼病诊断的金标准。由于眼部组织取材困难、标本量少,实验室诊断阳性率偏低,严重影响疾病的诊断和预后。我国大多数医疗机构感染性眼病实验室诊断能力不足,缺乏眼部微生物检测的标准化方法。为此,北京医学会检验分会组织专家和相关课题组通过讨论和临床验证,总结出适合我国眼科临床实践的病原学诊断路径,形成感染性眼病实验室诊断专家共识。该共识从常见感染性眼病临床表现和送检指征入手,规范眼部标本采集、转运、质量评估的方法和流程;强调眼科医师应与微生物检验人员充分配合,正确选择适宜的微生物检测方法,提倡床旁接种,同时针对刮片细胞学检查、传统微生物培养、棘阿米巴培养以及核酸检测、宏基因组测序等技术提出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ICU护士职业生涯成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调查ICU护士职业生涯成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1年4—5月广东省广州市7家三级甲等医院的178名ICU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中文版职业生涯成功量表,通过问卷网平台进行调查。结果:共填写电子问卷178份,有效电子问卷167份。ICU护士职业生涯成功总分为(35.68±6.07)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CU护士的性别、是否有定期的专科技能培训、科室医护合作关系是护士职业生涯成功得分的影响因素( P<0.05)。 结论:ICU护士职业生涯成功水平有待提高,建议护理管理者应当明确护士职业发展路径,拓宽护士职业发展空间,提升其专业自主性水平和工作积极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