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CT图像后处理技术及3D打印技术鉴定肋骨骨折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1 案 例1.1 简要案情及病史摘要薛某,女,60岁,某年5月14日发生交通事故受伤,伤后以"车祸致面部裂伤、胸部疼痛1h"为主诉入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017至2021年河北省监测哨点医院伤害病例流行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了解河北省哨点医院伤害病例流行特征,为制定相应的伤害防控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并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河北省3个国家伤害监测点9家哨点医院门急诊首次就诊的伤害病例资料.结果 2017至2021年河北省监测哨点医院报告伤害病例共248 001例,男女性别比为1.49:1,伤害发生年龄以25~64岁年龄组(58.46%)为主.伤害发生原因前5位分别是跌倒/坠落(48.52%)、机动车车祸(13.05%)、钝器伤(12.50%)、刀/锐器伤(11.33%)、非机动车车祸(6.43%).跌倒/坠落是所有年龄组最主要的伤害原因.伤害发生时间具有一定规律性.结论 跌倒/坠落、机动车车祸、钝器伤、刀/锐器伤和非机动车车祸是河北省年居民伤害主要原因,青壮年是高发人群.应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原因采取针对性的伤害防控措施,减少伤害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屈膝踏足逆行再植法在 趾旋转撕脱离断再植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总结屈膝踏足逆行再植法在 趾旋转撕脱离断再植术的优点和缺点及应用体会。 方法:2016年1月-2021年6月,采用屈膝踏足逆行再植法对11例旋转撕脱性离断 趾行断趾再植术,其中男10例,女1例。年龄18~50岁,平均32岁。致伤原因:机器皮带绞伤5例,碾压伤4例,车祸伤2例。受伤部位:左 趾4例,右 趾7例,均为完全离断,均伴有屈伸肌腱近端抽出。术后患者均获随访,其中门诊随访7例,电话随访2例,微信随访2例。 结果:术后9例 趾完全成活,2例 趾坏死。断趾再植成活率为81.8%(9/11),手术时间2~3 h,平均2.5 h。X线片复查示,术后8~12周成活 趾骨折及关节融合均一期愈合。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10.5个月。成活 趾外形饱满,趾甲生长良好。末次随访时 趾端静态TPD为8~12 mm,平均10 mm。患足行走及跑步无影响。 结论:采用屈膝踏足逆行再植法行 趾旋转撕脱性离断再植术具有视野暴露良好、镜下操作方便、可缩短手术时间、再植成活率高的优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骨盆骨折合并骶髂关节前脱位的临床治疗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合并骶髂关节前脱位的临床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19例骨盆骨折合并骶髂关节前脱位患者资料,男12例,女7例;年龄9~67岁,平均28.0岁;车祸伤11例,高空坠落伤6例,挤压伤2例;根据Tile分型,C1型8例,C2型2例,C3型9例;6例改良肢体严重创伤评分(mangled extremity severity score, MESS)≥7分,其中2例行髋关节离断术,4例行半侧骨盆离断术;13例患者行保肢手术,其中3例行外固定架手术,10例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根据Matta影像学骨盆标准评价复位质量,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估疼痛情况,根据Majeed评分评估骨盆功能。结果:手术时间为2~4 h,平均3.2 h;术中出血量400~1 200 ml,平均768.4 ml。18例存活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1.6个月。6例截肢患者中1例因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于术后1周死亡,患者术后总体生存率为94.7%(18/19),截肢率31.6%(6/19)。18例存活患者骨盆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4.2个月,无一例发生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18例存活患者末次随访时,VAS评分(2.4±1.9)分(范围0~6分),其中无痛3例,轻度疼痛9例,中度疼痛6例。13例保肢患者末次随访时,Matta影像学评价,优6例、良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76.9%(10/13);Majeed功能评分(81.8±11.9)分(范围53~95分),其中优6例、良5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4.6%(11/13)。保肢治疗中4例患者腰骶神经损伤致髋关节活动功能受限,单侧下肢感觉、运动减弱,经神经松解及营养支持治疗,感觉、运动功能明显改善。结论:骨盆骨折合并骶髂关节前脱位的病死率及致残率高,应早期判断肢体损伤情况,及早介入手术,以挽救患者生命为重,必要时选择髋关节离断术或半骨盆离断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股前外侧分叶-嵌合穿支皮瓣在四肢复杂创伤修复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d-LCFA)为蒂的股前外侧分叶-嵌合穿支皮瓣在四肢复杂创伤修复中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8月至2017年12月,采用以d-LCFA为蒂的股前外侧分叶-嵌合穿支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11例,其中车祸伤4例,机器绞伤2例,摔伤2例,犁田机绞压伤1例,重物砸伤1例,轮辐伤1例。所有创面均宽大(缺损大小为10.0 cm×9.0 cm~20.0 cm×18.0 cm)且合并不同程度的感染,清创后留有不同程度的死腔。设计股前外侧分叶-嵌合穿支皮瓣修复,股外侧肌瓣填充深部死腔,股前外侧分叶穿支皮瓣覆盖浅表宽大创面。分别于术后1、3、6、9、12个月随访,记录皮瓣的外形、颜色、质地以及伸膝功能和感染复发情况。结果:受区术后均未出现血肿和继发感染。术后8例皮瓣顺利成活,供区一期愈合;1例因术中穿支蒂机械牵拉损伤,术后皮瓣发生部分坏死,予以患肢同侧d-LCFA嵌合穿支皮瓣修复;1例皮瓣术后发生静脉危象,经手术探查后皮瓣完全成活;1例修复手部创面术后皮瓣出现部分坏死,予以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术后随访2~32个月,平均10.2个月,所有皮瓣颜色、质地良好,皮瓣供区仅留线形瘢痕,伸膝功能无影响。结论:股前外侧分叶-嵌合穿支皮瓣减少了对供区的损害,简化了血运重建操作,提升了受区修复质量,是修复四肢复杂软组织缺损的一种可行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成人后踝骨折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索后踝骨折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采集2014年1月至2022年12月间上海同济医院及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后踝骨折住院患者临床信息,并利用医学影像计算机存档与传输系统获取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统计分析患者性别、年龄、受伤时间、损伤机制、骨折类型、后踝骨折分型情况等,并对比分析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及不同年龄段后踝骨折的损伤机制及形态学差异。结果:共纳入后踝骨折患者472例,包括:上海同济医院210例,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262例,年龄(48.7±15.6)岁。患者年龄50~59岁间出现后踝骨折峰值。损伤机制主要以低能量损伤跌倒扭伤为主(411例,87.1%),其次为车祸外伤(52例,11.0%)、高处坠落伤(9例,1.9%)。不同骨折类型例数由高至低依次为:三踝骨折-旋后外旋型335例(71.0%)、双踝骨折60例(12.7%)、三踝骨折-旋前外旋型43例(9.1%)、后踝+胫骨干骨折19例(4.0%)、单纯后踝骨折15例(3.2%)。后踝骨折Haraguchi分型Ⅰ、Ⅱ和Ⅲ型对应例数分别为369例(78.2%)、49例(10.4%)和54例(11.4%)。后踝骨折同济分型发生例数最高者为ⅡA型249例(52.8%),其次为ⅡB型 120例(25.4%)、Ⅰ型 54例(11.4%)、ⅢB型 36例(7.6%)及ⅢA型 13例(2.8%)。2014至2022年不同年份、不同地域后踝骨折患者损伤机制、后踝骨折Haraguchi分型及后踝骨折同济分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后踝骨折患者损伤机制以低能量跌倒扭伤为主,好发骨折类型为三踝骨折-旋后外旋型、后踝骨折HaraguchiⅠ型及同济分型ⅡA型,且均于50~59岁呈明显发病高峰。近年后踝骨折临床特征未见明显变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有髋部外伤史患者的第四代陶瓷-陶瓷界面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长期疗效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有髋部外伤史患者采用第四代陶瓷-陶瓷界面(ceramic-on-ceramic,CoC)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行第四代CoC界面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有髋部外伤史且随访8年以上的患者128例(132髋),男87例、女41例,年龄(49.26±14.18)岁(范围17~76岁)。病因为创伤性髋关节炎50髋、股骨头坏死74髋、股骨颈骨折8髋。髋部外伤包括:髋臼侧骨折15髋(11.4%)、股骨侧骨折90髋(68.2%)、髋关节脱位5髋(3.8%)、其他或不明确骨折部位22髋(16.7%)。记录手术时间、末次随访时评估髋关节Harris评分、髋关节活动度、术后并发症和关节异响等情况,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估假体十年生存率。结果:手术时间(135.61±41.65)min(范围64~320 min)。随访时间(9.62±0.82)年(范围8.2~11.3年)。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44.07±19.71)分提高至末次随访的(94.03±4.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4.155, P<0.001);髋关节活动度由术前75.90°±28.05°提高至117.14°±1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3.176, P<0.001)。不同外伤病因(车祸伤、摔伤、扭伤、其他)及不同骨折部位(髋臼侧骨折、股骨侧骨折、髋关节脱位)组手术前后Harris评分、髋关节活动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出现假体周围骨折1髋(0.8%,1/132)、关节脱位2髋(1.5%,2/132),随访期间无假体周围感染或陶瓷界面碎裂发生;髋关节异响13髋(9.8%,13/132),包括摩擦音9髋(6.8%,9/132)和咔哒音4髋(3.0%,4/132),均未引起髋部疼痛及影响生活,未行处理。关节假体十年生存率为100%;以再手术为终点,生存率为99.24%(95% CI:97.8%,100%)。 结论:采用第四代CoC界面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有髋部外伤史的患者长期疗效满意。术后髋关节异响发生率约为10%,但对髋关节功能和患者生活质量没有明显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儿童面部急性外伤临床分析及整形美容技术的应用探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儿童面部急性外伤的临床特点,探讨整形美容技术用于修复儿童面部急性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的面部急性外伤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接受整形美容治疗,并于术后3、6、12个月随访,采用瘢痕美容评估及评级量表(SCAR)评价瘢痕情况,调查患儿家长对瘢痕的满意度。分析患儿的面部急性外伤的临床特点。采用GraphPad Prism 8.0.0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 t检验,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探索影响患儿家长对瘢痕满意度的主要因素,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共纳入面部外伤患儿338例(364处),男223例,女115例,年龄1~14岁,平均4.5岁。其中磕伤307例,锐器割伤14例,车祸伤13例,狗咬伤3例,高处坠落伤1例,累及多个解剖区域,其中额部(174例)最多,所有创面均采用整形美容技术成功修复。术后3、6、12个月瘢痕SCAR评分分别为(2.9±1.0)分、(1.9±0.7)分、(1.8±0.8)分,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术后3个月分别与术后6、12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术后6个月与术后12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3、6、12个月家长满意度评分分别为(7.4±0.7)分、(7.9±0.7)分、(8.2±0.8)分,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术后12个月分别与术后3、6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术后3个月与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创口受累区域是否多发及预后瘢痕的宽度是影响患儿家长对瘢痕满意度的主要因素。 结论:儿童面部急性外伤多由钝物磕伤引起,额部好发。根据创面特点采用整形美容技术修复儿童面部急性外伤,可以实现伤口最佳愈合,改善瘢痕预后,有望进一步提高患者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尿道压力描记检查在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应用尿道压力描记检查探讨人工尿道括约肌(AUS)植入术前后最大尿道压(MUP)及最大尿道闭合压(MUCP)的变化情况及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年3至7月在多家医院接受AUS植入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术前、术中尿道压力描记检查结果、尿垫使用量、相关评分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出现情况,并比较其差异。研究终点是激活控制泵后1个月的控尿情况。结果:共5例患者纳入研究,且均为男性。其中2例因前列腺增生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2例因前列腺癌接受前列腺癌根治术,1例因车祸伤接受尿道会师术、尿道狭窄扩张术及膀胱造瘘术;所有患者就诊时均存在不同程度尿失禁。患者年龄61~84岁(平均72.6岁)。术前尿道压检测示5例患者的MUP分别为52、53、88、32、66 cmH 2O(1 cmH 2O=0.098 kPa),MUCP分别为17、52、62、27、40 cmH 2O。行AUS植入术,术中尿道压检测示失活状态下MUP分别为53、113、50、77、89 cmH 2O,MUCP分别为50、97、31、71、51 cmH 2O;激活状态下MUP分别为112、174、193、121、120 cmH 2O,MUCP分别为109、160、175、114、92 cmH 2O。术后6周所有患者均成功激活控制泵,激活控制泵后1个月电话随访,所有患者均达到社交控尿(0~1块尿垫/d)标准。截至随访时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 结论:通过测量AUS植入术中MUP及MUCP的具体数值,并与控尿效果对比,可以得到术中尿道压范围与控尿效果之间的关系,从而为AUS植入术疗效评估提供数据化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儿童车祸中安全带致Chance骨折合并小肠破裂一例及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有关汽车安全带在车祸中致儿童受伤的相关报道较为罕见,该损伤可致脊柱的屈曲-牵张损伤( Chance骨折) ,其机制在相应的英文文献中有所描述.本文旨在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骨科创伤中心收治的1 例典型儿童车祸中安全带损伤所致脊柱Chance骨折合并小肠破裂患者的病例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以期提高国内小儿骨科及小儿外科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