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屈膝踏足逆行再植法在 趾旋转撕脱离断再植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总结屈膝踏足逆行再植法在 趾旋转撕脱离断再植术的优点和缺点及应用体会。 方法:2016年1月-2021年6月,采用屈膝踏足逆行再植法对11例旋转撕脱性离断 趾行断趾再植术,其中男10例,女1例。年龄18~50岁,平均32岁。致伤原因:机器皮带绞伤5例,碾压伤4例,车祸伤2例。受伤部位:左 趾4例,右 趾7例,均为完全离断,均伴有屈伸肌腱近端抽出。术后患者均获随访,其中门诊随访7例,电话随访2例,微信随访2例。 结果:术后9例 趾完全成活,2例 趾坏死。断趾再植成活率为81.8%(9/11),手术时间2~3 h,平均2.5 h。X线片复查示,术后8~12周成活 趾骨折及关节融合均一期愈合。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10.5个月。成活 趾外形饱满,趾甲生长良好。末次随访时 趾端静态TPD为8~12 mm,平均10 mm。患足行走及跑步无影响。 结论:采用屈膝踏足逆行再植法行 趾旋转撕脱性离断再植术具有视野暴露良好、镜下操作方便、可缩短手术时间、再植成活率高的优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伴有掌侧软组织缺损的拇指旋转撕脱离断再植十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拇指桡背侧逆行筋膜瓣结合神经、血管、肌腱转位治疗伴有掌侧软组织缺损的拇指旋转撕脱离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4月-2019年6月,收治伴有掌侧软组织缺损的拇指旋转撕脱离断伤患者10例,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18~45岁,平均28岁。均为拇指旋转撕脱离断伤,离断平面:掌骨水平1例,掌指关节水平3例,近节指骨5例,指骨间关节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0.5~3.0 h,平均1.5 h。掌侧软组织缺损3.0 cm×1.0 cm~2.5 cm×0.8 cm,均应用神经、肌腱、血管一期移位再植,掌侧软组织缺损应用拇指桡背侧逆行筋膜瓣进行修复。术后患者门诊随访4例,电话随访6例。结果:10例再植指及皮瓣全部成活;其中3例皮瓣术后肿胀瘀血,远端有张力性水疱,结痂换药后成活。全部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8.4个月。再植指皮瓣血运良好,拇指对掌活动可,全部患者均恢复工作。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评价:优8例,良1例,可1例。结论:应用拇指桡背侧逆行筋膜瓣结合神经、血管、肌腱转位的方法治疗拇指旋转撕脱离断伤,可以有效地保留拇指的长度和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精准皮瓣外科理念下逆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膝关节前方创面的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介绍在精准皮瓣外科理念下用逆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膝关节前方创面的方法并探讨其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4年8月—2022年3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在精准皮瓣外科理念的指导下,用逆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7例患者膝关节前方创面,患者中男6例、女1例,年龄36~66岁,清创后创面面积7 cm×5 cm~15 cm×11 cm。所有病例均行术前CT血管造影(CTA)检查,按照精准皮瓣外科方法评估皮瓣供、受区,选择最佳的皮瓣血管蒂、穿支和旋转点,皮瓣面积为10 cm×6 cm~20 cm×9 cm。将所有皮瓣供区直接缝合。观察术中探查情况与术前CTA情况是否一致。术后观察皮瓣成活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观察皮瓣色泽、外形、质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的血液循环评价指标评估皮瓣血液循环状态,采用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系统评估膝关节功能。结果:所有皮瓣术中探查情况与术前CTA情况完全吻合。6例患者术后皮瓣完全成活;1例患者皮瓣末端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所有皮瓣过度充盈,1周后皮瓣色泽逐渐趋于正常。术后随访7~44个月,所有患者皮瓣色泽、外形、质地良好;1例患者胫骨近端出现局部骨髓炎。末次随访时,7例患者血液循环均为优;膝关节功能评分为69~91分,评定为优者3例、良者3例、中者1例。结论:逆行股前外侧皮瓣变异大,应用精准皮瓣外科的方法能在术前精准了解变异情况,从而指导皮瓣设计和切取,实现膝关节前方创面的精准修复,且修复效果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蔡锦芳教授访谈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蔡锦芳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显微外科专家,一直从事创伤及显微外科临床与研究。他立足临床第一线,结合临床搞科研,在显微外科领域做出多项重要贡献。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小儿断指再植与显微外科修复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先后3次突破了幼儿及婴儿断指再植最小年龄界限;1986年11月,主刀成功完成了世界第2例十指离断再植;1987年在国际上首创了"足跟再造";1989年首创了前足再造;1991年首创用"腹直肌前鞘显微移植重建跟腱",开辟了用吻合血管游离移植腱性组织代跟腱的先河;1991年又获世界第1例"圈状断掌合并多指多段断指"再植成功;1992年在世界上首先提出"指节再造"问题,并创用"前臂复合组织瓣逆行移植再造指节"等。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针对平战时足部伤不断攀升的趋势,他把显微外科技术和生物力学、现代应用解剖学等结合起来,进行一系列探索与实践,2002年,以自主创新的理论与技术为核心,编著出版了国内外首部120万字大型专著——《显微足外科学》。经过拓展完善,使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严重足部战创伤等伤病从基础到临床,从诊断、分类治疗到康复成为成熟的系统理论和技术,创立一门新的分支学科——显微足外科学。中国显微外科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开拓,一直走在世界显微外科的前列。梳理、回顾老一辈显微外科大师的奋斗历程,能激励我们不断传承、创新,不断推出新的技术和研究成果,从而推动我国乃至世界显微外科的发展。蔡锦芳教授从事显微外科事业长达半个世纪,他始终秉持排除万难、勇于攀登的断肢再植精神,非常值得年轻一代显微外科医生学习和借鉴。本刊特对蔡锦芳教授进行了一次书面访谈,现将相关访谈内容整理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健侧卧奔跑位输尿管镜辅助腹腔镜输尿管成形术治疗手术后输尿管狭窄的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健侧卧奔跑位输尿管镜辅助腹腔镜输尿管成形术治疗手术后输尿管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赣州市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92例手术后输尿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1例,女61例;年龄(46.4±23.3)岁。其中53例曾因泌尿系结石接受碎石或取石手术,35例因妇科疾病行妇科腹腔镜手术,2例曾接受肠道手术,2例曾接受腹腔镜输尿管成形术。92例术前血肌酐(120.33±16.52)μmol/L,尿素氮(14.28± 2.47)mmol/L,肾盂扩张(3.23±2.47)cm。患者全麻后取健侧卧奔跑位,该体位下患者呈斜仰卧位,双下肢展开角度为60~80°。采用经腹腔入路,在输尿管镜辅助下游离并裁剪输尿管狭窄段,缝合输尿管后壁留置斑马导丝至肾盂内,顺导丝逆行推入F7双J管,最后吻合输尿管前壁,完成手术。记录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前、术后肾盂扩张及肾功能改变情况。结果:90例成功行输尿管端端吻合术,2例妇科手术后狭窄患者因狭窄段位置低,粘连重,狭窄段远端未能游离出可供有效缝合的正常输尿管黏膜,改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无中转开放及死亡病例。手术时间(106.52±23.45)min,引流管留置时间(3.23±1.58)d,住院时间(7.46±1.58)d。1例中度肾积水患者术后出现漏尿,2例下床活动后出现血尿症状,予卧床休息、通畅引流等对症治疗后均顺利出院。术后3个月拔除双J管,拔管后复查CT示肾盂扩张程度为(2.52±1.54)cm,血肌酐(89.64±15.21)μmol/L,尿素氮(9.42± 1.36)mmol/L,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随访6~12个月,未出现再狭窄患者。 结论:健侧卧奔跑位输尿管镜辅助腹腔镜输尿管成形术治疗手术后短段(狭窄段<3 cm)输尿管狭窄,具有狭窄段定位精准、输尿管游离方便、输尿管吻合确切、双J管放置简便的特点,且并发症发生率低、肾功能恢复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可在临床中探索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多指完全离断再植的经验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手部多指离断再植的治疗思路及手术技巧,总结再植经验。方法:2013年6月-2019年1月,共成功再植53例150指,显微镜下再植指体标记可用血管、神经,并初期清创后4℃保存,按第1~5指顺序再植。采用顺行法(114指)或逆行法(36指)对血管、神经、肌腱、骨进行精准修复,123指再植断指血管修整断端直接进行缝合;15指采用同侧腕前小静脉移植桥接;12指取腕前游离静脉皮瓣桥接。其中14指应用血管吻合器吻合血管。术后定期随访。结果:13指术后发生血管危象,8指抗痉挛治疗后缓解,4指手术探查后成活,1指坏死。随访8~21个月,再植149指全部成活,1指坏死。术后对149指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感觉恢复、血运、外观、恢复工作按等级进行评价,优118指,良23指,可8指,优良率94.6%。结论:手术前严格判断指再植条件,不拘泥于单纯一种再植方法,高效修复各组织结构,合理规划再植顺序与方法,是提高再植手术效率与修复质量的关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改良气膀胱腹腔镜Politano-Leadbetter术在儿童输尿管膀胱再植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改良气膀胱腹腔镜Politano-Leadbetter术在治疗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及原发性梗阻型巨输尿管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11月福建省立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22例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12例,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组)及梗阻型巨输尿管(10例,梗阻型巨输尿管组)患儿的临床资料。22例患儿均予改良气膀胱腹腔镜Politano-Leadbetter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手术前、后各项参数变化,采用配对样本 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22例患儿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放者。术中出血量为(5.95±1.63)ml,单侧手术时间为(101.69±7.87)min,双侧手术时间为(136.00±7.83)min,留置导尿时间为(5.78±1.06)d,住院时间为(6.65±1.08)d。随访时间为(8.35±2.21)个月,范围在6~12个月。术后2个月内发生发热及尿路感染5例,均予抗感染保守治疗,拔除双J管后未再复发。术后2个月复查膀胱镜,输尿管口形态位置良好,3F输尿管导管经输尿管口逆行置管顺畅,证实输尿管经新输尿管裂孔进入膀胱处无折角;排泄性膀胱尿路造影检查均未见反流。术后6个月复查利尿肾图均未发现梗阻曲线。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组术后6个月输尿管最大直径、肾盂前后径分别为(8.08±1.78)mm和(16.25±2.83)mm,均较术前(10.08±2.11)mm和(21.08±2.71)mm明显减小;术后6个月肾皮质厚度为(6.96±1.81)mm,较术前(5.93±2.07)mm明显增厚;术后6个月分肾功能为(45.50±2.27)%较术前(42.50±3.03)%明显提高,上述参数前后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01)。梗阻型巨输尿管组术后6个月输尿管最大直径、肾盂前后径分别为(14.70±2.58)mm和(27.80±2.35)mm,均较术前(17.80±2.35)mm和(33.50±3.24)mm明显缩小;术后6个月肾皮质厚度为(7.67±2.48)mm,较术前(6.41±2.77)mm明显增厚;术后6个月分肾功能为(38.77±2.91)%较术前(36.04±3.55)%明显提高,上述参数前后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01)。 结论:改良气膀胱腹腔镜Politano-Leadbetter术简化了操作流程,避免了切开黏膜隧道下膀胱逼尿肌层,纵向走行的输尿管经新输尿管裂孔进入膀胱处无折角,术后无插管困难,在治疗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及原发性梗阻型巨输尿管中疗效确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对耳轮以远耳廓撕脱性离断的显微再植五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报道对耳轮以远耳廓撕脱性离断显微再植的临床经验。方法:自2018年12月至2021年10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手足外科共收治5例对耳轮以远的耳廓撕脱离断伤患者,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19~62岁。将耳廓彻底清创后,采用逆行再植法进行再植,动脉:均取足背静脉桥接耳后动脉;静脉:2例直接缝合,2例取足背静脉将离断耳廓的耳后动脉分支桥接于近端耳廓的耳后静脉,1例未缝合。其中2例断耳术后发生静脉危象,皮缘小切口放血治疗,2例动脉静脉化的断耳血运良好,术后均行抗凝、抗血管痉挛、抗感染治疗。术后定期采用电话、微信图片等方式进行随访。结果:再植5例均完全成活。术后随访3个月~2年,平均10个月,2例静脉危象耳廓轻度萎缩,所有耳廓均无明显色素沉着,1年后感觉恢复接近正常。结论:血管质量的预判及高质量的显微缝合是耳廓再植成活的必要条件。对于撕脱性离断耳廓再植,彻底清除损伤血管、行血管移植是预防血管危象的关键技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儿童输尿管开口异位伴膀胱颈尿道发育不良的诊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儿童输尿管开口异位伴膀胱颈尿道发育不良的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1993年9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6例输尿管开口异位伴膀胱颈尿道发育不良患儿的临床资料。均为女性,年龄2~15岁,中位年龄7岁。左侧3例,右侧1例,双侧2例。5例表现为排尿间隙点滴性尿失禁,1例表现为持续尿失禁而无正常排尿。术前通过B超、静脉肾盂造影、膀胱镜、逆行泌尿系造影等检查,发现异位输尿管开口位于阴道壁2例,位于膀胱颈4例;重复肾畸形伴输尿管开口异位2例,肾发育不良伴输尿管开口异位4例;术前膀胱镜检查同时发现尿道宽而短1例,膀胱颈宽大合并尿道宽而短4例。手术方式:例1~3行发育不良肾及输尿管切除术,例4行双侧输尿管膀胱再植术,例5行双侧输尿管膀胱再植联合膀胱颈成形术,例6行发育不良肾切除联合膀胱颈成形及尿道成形术。结果:术后1例失访;5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41.2个月(2~84个月)。术中未处理膀胱颈尿道发育不良畸形的4例患儿均因尿失禁无缓解再行手术治疗:例1术后2周行尿道成形及延长术,尿失禁部分缓解;例2术后3年膀胱镜检查示膀胱颈宽大畸形,行膀胱颈成形术,第1次术后5年行膀胱镜检查示尿道阴道瘘,遂行瘘修补术,尿失禁完全缓解;例3术后2年因反复尿路感染行输尿管残端切除术,第1次术后3年行膀胱颈成形、尿道成形术,第1次术后6年再行膀胱颈成形、尿道成形术,尿失禁部分缓解;例4术后1年行膀胱颈成形、尿道成形术,尿失禁部分缓解。2例联合手术患儿中,例5术后失访,例6术后尿失禁完全缓解。结论:合并膀胱颈尿道发育不良是手术治疗儿童输尿管开口异位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膀胱颈尿道发育不良的诊断主要依靠膀胱镜检查。膀胱颈成形、尿道成形术对于膀胱颈尿道发育不良所致尿失禁有较好的疗效。若手术条件允许,同期手术处理输尿管开口异位和膀胱颈尿道发育不良较分期手术预后更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左足5趾完全离断伤再植成活一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2019年5月12日,成功完成1例左足第1~5趾完全离断再植。术中采用逆行法再植,历时19 h,术后足趾全部成活。术后7个月随访,再植足趾趾端恢复保护性感觉,外观满意,行走无明显受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