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hotoshop软件设计指导的飞秒激光辅助DLK治疗圆锥角膜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观察Photoshop软件个性化设计指导的飞秒激光辅助深板层角膜移植术(DLK)治疗圆锥角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方法::前瞻性干预性非随机对照研究。连续收集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因圆锥角膜完成期拟行飞秒激光辅助DLK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术前应用Photoshop软件测量患者角膜直径,然后个性化设计角膜植床/植片的直径;而对照组植床/植片直径统一设定为7.9/8.2 mm。观察患者术后12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平均角膜曲率、等效球镜度、平均散光等指标。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共纳入72例(72眼)患者,其中研究组40例,植床/植片的直径分别为7.9/8.2 mm 6例、8.1/8.4 mm 18例、8.3/8.6 mm 16例;对照组32例,植床/植片直径均为7.9/8.2 mm。术后1周,研究组应用Photoshop软件实际测量的角膜植片直径为(8.4±0.1)mm,与术前个性化设计的植片直径进行对比,二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47, P=0.710)。术后12个月,研究组BCVA(LogMAR)为0.44±0.24,较对照组(0.58±0.30)视力更好( t=-2.19, P=0.030);研究组散光为(3.96±2.68)D,相比对照组的(6.30±4.71)D,其散光更小( t=-2.65, P<0.001)。所有患者中均未出现后弹力层破裂、缝线松动、缝线新生血管化、植片免疫排斥反应等并发症。 结论::应用Photoshop软件个性化设计角膜植床/植片直径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预测性,可以显著改善圆锥角膜患者DLK后的屈光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离体肝切除联合自体肝移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估的贝叶斯单臂荟萃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分析离体肝切除联合自体肝移植(ELR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知网、万方等数据库199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0日ELRA的相关研究。使用R(V4.1.2)等统计软件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法模拟后验分布进行贝叶斯单臂荟萃分析,分析术后30 d内死亡率、术后1年生存率、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R 0切除率等相关指标。 结果:最终纳入20篇文献436例患者。贝叶斯单臂荟萃分析显示:ELRA术后1年生存率为83.24%[95%最大后验概率( HPD):72.40%~92.05%],其中肝多房棘球蚴病和肝恶性肿瘤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分别为88.66%(95% HPD:81.52%~94.50%)和61.29%(95% HPD:38.53%~93.68%)。ELRA术后30 d内死亡率、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R 0切除率分别为6.96%(95% HPD:4.47%~10.15%)、27.91%(95% HPD:19.00%~38.30%)、99.84%(95% HPD:37.61%~100.00%)。在ELRA术后30 d内死亡原因中,肾功能衰竭是最多的死亡原因。 结论:ELRA适用于能够通过切除获益而又无法在体内完成肝切除的肝恶性肿瘤以及肝多房棘球蚴病,安全可行,肝多房棘球蚴病获益最大,而肝恶性肿瘤仅部分患者获益。ELRA应用于肝恶性肿瘤治疗,尚需从获益角度对其适应证进行探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免疫抑制住院患者流感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抗病毒治疗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分析免疫抑制住院患者流感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抗病毒药物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22年3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的273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23例为免疫抑制患者,150例为非免疫抑制患者。分析免疫抑制流感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抗病毒治疗情况。应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免疫抑制患者中,主要免疫抑制类型为恶性肿瘤化疗(61.8%,76/123)和造血干细胞移植(24.4%,30/123)。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热(93.5%,115/123)和咳嗽(41.5%,51/123)。22.8%(28/123)患者合并其他感染,43.9%(54/123)患者合并并发症。与非免疫抑制流感患者相比,免疫抑制流感患者合并感染及并发症比例更高( χ2=9.365和7.496, P<0.01)。免疫抑制流感患者抗病毒药物联合应用较单药应用未缩短热退时间、病毒转阴时间、住院时间及减少死亡( U/χ2=312.5、356.0、749.5和0.185, P值均>0.05)。与未应用激素患者比较,免疫抑制流感患者应用激素未增加病死率( χ2=2.508, P=0.113)。 结论:免疫抑制流感患者流感常见症状可能缺乏,及早进行流感病毒病原学检测仍是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免疫抑制流感患者合并感染和并发症更多,且不能受益于抗病毒药物的联合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修复大鼠骨外露创面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治疗大鼠骨外露创面的疗效。方法:取10~12周龄,250~300 g的雄性SD大鼠24只,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每组8只。将所有SD大鼠前头盖骨区域1.5 cm×1.5 cm皮肤全层切除及并去除颅骨表面的骨膜。PRF组创面覆盖PRF;脂肪移植组创面覆盖等量脂肪颗粒;对照组创面覆盖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第4、7和11天对创面换药。使用Image J软件对骨外露面积进行量化评估。应用HE染色和马松三色染色评估创面新生血管和胶原沉积情况。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因子水平。组间比较采用随机资料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术后第4天时,PRF组大鼠骨外露比例为57.99%±11.29%;脂肪移植组骨外露比例为45.92%±9.55%;对照组骨外露比例为77.73%±5.57%。第7天时,PRF组大鼠骨外露比例为4.29%±2.28%;脂肪移植组骨外露比例为29.52%±6.33%;对照组骨外露比例为36.90%±8.43%。第11天时,仅PRF组的骨外露创面完全被肉芽组织覆盖,脂肪移植组及对照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骨外露,分别为10.15%±1.49%和21.69%±2.40%。PRF组在各时间点创面骨外露面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在第7天和第11天时,PRF组的骨外露比例显著低于脂肪移植组,但是在第4天时,脂肪移植组的骨外露比例却低于PRF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第11天时,HE染色结果显示PRF组的新生微血管密度为(10.37%±0.49%)显著高于脂肪移植组(4.86%±0.83%)和对照组(2.91%±0.31%)( P<0.05),马松三色染色结果显示PRF组的胶原纤维最丰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结果提示第11天时PRF组的生长因子水平均明显升高,与脂肪移植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PRF作为一种取材方便的治疗手段,对修复创面具有良好的疗效,可加快骨外露创面愈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索拉非尼通过调控Runt相关转录因子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通路抑制肝癌血管生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抗肝癌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肝癌人源肿瘤异体移植(PDX)模型进行索拉非尼药效筛选和验证;采用小动物B型超声和活体激光共聚焦观察PDX 血管生成;采用免疫组化观察PDX组织增殖、血管生成相关蛋白的表达;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观察PDX组织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基因表达;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用4例PDX进行索拉非尼药效筛选,PDX1对索拉非尼有明显应答,抑制率为68.07%;与对照组相比,索拉非尼明显抑制PDX1相对肿瘤体积(5.76±2.14比11.71±2.87, P<0.05);细胞分裂指数(39.50±7.72比67.10±9.14, P<0.05)以及Ki67表达明显降低(288.60±43.40比531.70±55.60, P<0.05);小动物超声可以检测到PDX1肿瘤有明显血流信号;活体激光共聚焦结果显示索拉非尼能明显减低PDX1肿瘤的总血管长度(1 573.00±236.21比2 675.03±162.00, P<0.05)和面积(11 145.33±1 931.97比20 105.37±885.93, 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索拉非尼显著下调CD34(27.55±3.76比45.47±5.57, P<0.05)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6.33±2.86比22.77±3.20, P<0.05)蛋白表达以及减少微血管密度(38.75±6.01比55.50±8.61, P<0.05);Real-time PCR结果显示索拉非尼明显上调RUNX3基因表达(2.14±0.71比1.00±0.36, P<0.05),索拉非尼组RUNX3基因表达量与VEGF阳性细胞比率呈负相关( R2=0.5097)。 结论:索拉非尼可能通过调控RUNX3-VEGF通路抑制肝癌PDX血管生成进而抑制肝癌生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计算机辅助游离脂肪移植治疗儿童Poland综合征胸部软组织畸形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游离脂肪移植改善Poland综合征胸部软组织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Poland综合征患儿临床资料。将患儿分为计算机辅助组和对照组。对计算机辅助组进行术前胸部CT检查,将数据传至3D slicer软件,依据健侧胸部组织作为对照,计算出患侧的胸部软组织镜像,减去患侧现有组织,所得的三维图像即可直观显示缺损的软组织。把缺损部位分为6个小区域,先计算每个区域的体积,再计算出总缺损量,3D打印出模型。根据术前计算的总缺损量抽取自体脂肪组织,依据三维模型和对应的缺损量进行脂肪移植注射。对照组患儿由术者根据经验确定术中脂肪移植量进行脂肪移植注射。随访观察患儿术后胸部情况、局部及全身并发症,记录移植次数。术后6个月复诊,患儿及家长进行术后满意度评分,第三方整形外科医师通过对患儿正、侧位照片对比进行满意度评分,并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计算机辅助组纳入18例患儿,男8例,女10例,年龄为3~12岁,平均8.3岁。10例进行了1次移植,6例进行了2次移植,2例进行了3次移植,平均移植次数1.5次。对照组纳入18例患儿,男4例,女14例,年龄4~14岁,平均8.1岁,8例进行了1次移植,5例进行了2次移植,5例进行了3次移植,平均移植次数为1.8次。所有患儿术后随访1~2年,计算机辅助组的18例患儿外形基本对称,胸部凹陷畸形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上肢及胸部功能未受影响,所有患儿均无移植区域局部及全身并发症。对照组患儿胸部凹陷畸形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上肢及胸部功能未受影响,其中2例患儿术后6个月随访胸部有硬结,未做特殊处理,术后1年随访消失,余无明显局部及全身严重并发症。医方满意度:对照组中非常满意7例、满意8例、一般3例;计算机辅助组中非常满意12例,满意6例。患方满意度:对照组中非常满意7例、满意10例、一般1例;计算机辅助组中非常满意12例、满意6例。术后6个月,计算机辅助组和对照组的第三方医师满意度评分分别为(83.56±7.90)分、(75.67±13.6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13, P=0.041);计算机辅助组和对照组患儿及家长满意度评分分别为(84.39±7.77)分、(78.28±9.8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07, P=0.046)。 结论:计算机辅助游离脂肪移植治疗儿童Poland综合征的胸部软组织畸形,是根据患儿的自身特点制定出的个性化的手术方法,术后满意度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三维可视化技术结合穿支皮瓣修复手和足创伤后软组织缺损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结合穿支皮瓣修复手和足创伤后软组织缺损的应用方案,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期间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和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运动医学科接受三维可视化技术结合穿支皮瓣治疗的12例(13块皮瓣)创伤后手、足软组织缺损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7例,女5例;年龄45[36.5,55.8]岁;手部9例,足部3例;左侧3例,右侧9例;创面面积为8.0 cm×6.0 cm~18.0 cm×17.0 cm。受伤至手术时间13.5[8.3,20.8] d。术前进行供、受区CTA扫描,影像数据导入软件行三维可视化处理,设计并切取皮瓣13块,其中包括10块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ALTPF),3块含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链的腓动脉穿支带蒂皮瓣。切取皮瓣面积9.0 cm×6.0 cm~20.0 cm×15.0 cm。供区5块直接缝合,8块植皮。术后3个月内每月进行门诊随访,3个月后通过门诊或微信进行随访,记录患者的皮瓣修复结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功能恢复等信息。结果:本组13块皮瓣均通过三维可视化技术辅助完成了穿支皮瓣的切取移植。术前穿支血管定位准确,皮瓣设计合理,为手术操作提供了有效的指导。术后12块皮瓣完全成活,1块部分坏死,经植皮后愈合。全部患者术后均获得6个月及以上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8.1±1.7)个月。所有皮瓣色泽、质地均良好,4例皮瓣臃肿者行二期修薄后外观满意。末次随访时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中的断指再植血液循环评价指标评定,优11块,良2块;手部功能评价,9例中优2例,良4例,差3例;足部功能按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踝-后足评分,3例均为优。并发症有皮瓣下血肿1例,局部感染1例,骨折延迟愈合1例。结论:三维可视化技术结合穿支皮瓣,可以通过精准的术前设计和模拟手术切取,助力实现手、足创面的高质量修复,从而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3D-slicer软件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3D-slicer软件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36例泌尿系疾病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性20例,女性16例;中位年龄53.50(41.75,66.25)岁。其中亲属肾移植供者10例,肾肿瘤患者12例,肾积水患者6例,泌尿系结石患者8例,基于3D-slicer软件对36例患者泌尿系CT进行三维影像模型重构,并对目标组织进行形态学测量。结果:本研究构建的10例亲属肾移植供者泌尿系结构模型中,7例供肾为单支动脉,3例存在副肾动脉;12例肿瘤肾三维模型中,4例肾肿瘤位于肾上级(其中2例近腹侧,2例近背侧),5例肾肿瘤位于肾中部(其中2例近腹侧,3例近背侧),另3例位于肾下级近腹侧。肿瘤平均最大径为(27.3±9.63) mm,肿瘤平均体积为(15.89±5.93) cm 2。研究亦成功构建了6例肾积水患者和8例泌尿系结石(不合并肾积水)患者的泌尿系三维影像模型。不同患者泌尿系三维重建模型中清晰显示了肾脏实质组织、血管、肾盂、肾盏、输尿管的空间结构。临床医师可基于三维重建模型观察血管、输尿管的管径、空间位置及走形方向,评估肾囊肿、肿瘤、结石等占位的位置、形态、体积、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 结论:3D-slicer软件平台可辅助临床医师重建泌尿系三维空间构型,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不同形式游离桡侧副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口腔肿瘤术后缺损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不同形式游离桡侧副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口腔肿瘤术后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21年3月湖南省肿瘤医院应用游离桡侧副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的28例口腔肿瘤根治术同期口腔缺损修复的病例资料,男性患者22例,女性6例,年龄35~62岁。其中舌癌共24例,包括舌缘癌11例,舌腹癌9例,口底癌累及舌4例;另外4例为口颊癌。桡侧副动脉穿支皮瓣具体切取形式包括4种类型,①单穿支皮瓣6例,②双穿支皮瓣7例,③不显露穿支的皮瓣10例,④嵌合穿支肌皮瓣5例。受区血管选择甲状腺上动脉和甲状腺上静脉,第二支伴行静脉与颈内静脉端侧吻合。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8例皮瓣长(9.7±0.4)cm、宽(4.4±0.3)mm、厚(1.1±0.4)cm。血管蒂长度为(7.1±0.6)cm,范围为6.0~8.0 cm;桡侧副动脉管径为(1.1±0.3)cm,范围为0.8~1.3 mm。伴行静脉一支型有11例(39.3%),两支型有17例(60.7%),管径大小为(1.1±0.3)mm,范围为0.8~1.3 mm。28例皮瓣全部存活,供区、受区伤口均一期愈合,皮瓣外观满意,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上臂功能未见明显影响。随访12~43个月,皮瓣质地柔软,部分黏膜化,再造舌及重建口颊形态良好,吞咽、语言功能满意,在3例接近全舌切除的病例中吞咽、语言功能得以最大程度保留,但仍有较大影响。随访肿瘤局部未见复发,有1例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进一步进行淋巴清扫术和综合治疗,效果满意。结论:桡侧副动脉穿支皮瓣血管蒂解剖恒定,可以制备不同形式的皮瓣以提高手术安全性,同时做到供区损伤尽量减小,是口腔肿瘤术后中小面积缺损修复的理想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近五年国内外胆道闭锁研究文献的科学计量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通过对近五年国内外在胆道闭锁领域发表的文献进行科学计量学分析,梳理研究热点,为今后研究提供思路和指导。方法:中文文献来自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中的期刊数据库,英文文献来自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时间范围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18日。从年代分布、通信作者、国家/机构分布、期刊分布状况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合h指数、影响因子来评估论文的相对质量;通过CiteSpace进行国家/机构合作共现分析;在泛读基础上,统计文献的研究主题词频,进而结合CiteSpace进行共被引聚类分析,得到研究热点前沿。结果:检索到中文文献397篇,刊文数量最多是《中华小儿外科杂志》,天津市儿童医院发文量最多;詹江华是发表量最多的通信作者;主题词频较多为肝移植、Kasai手术、超声检查等。全球共检索胆道闭锁相关英文论著753篇,刊文数量最多的期刊是Pediatric Surgery International;美国总发表量最多,h指数最高;发表量最多的通信作者是郑珊;h指数最高的通信作者是Mark Davenport和Jorge A. Bezzera。其中来自中国的英文文献158篇,刊文数量最多的期刊是Journal of Pediatric Surgery;发文量最多为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蔡威论文的h指数最高;中国发表IF大于10分的文献仅有5篇,均与国外机构合作。主题词频较多的有Kasai手术、肝移植、纤维化等,软件分析得到11组研究前沿,如腹腔镜肝门空肠吻合术、Toll样受体、5年自体肝生存率等。结论:诊断、肝纤维化、Kasai手术等是目前胆道闭锁领域的研究热点。我国胆道闭锁研究发文量在世界上处于前列,但与国际水平相比,文章的质量仍有上升的空间。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增加研究的创新性,呼吁国际间交流合作,推动胆道闭锁领域研究的进步和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