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动负荷心肌超声造影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肌微循环异常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应用心肌超声造影(MCE)结合运动负荷试验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心肌血流灌注异常改变。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就诊于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临床诊断为非对称性HCM的患者27例作为HCM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9例为对照组,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静息及运动负荷状态下MCE检查,定量分析两组室间隔各节段的心肌血流灌注参数:平台峰值强度(A值)、曲线上升斜率(β值)及A×β值。根据舒张末期心肌厚度,将HCM组室间隔分为肥厚节段和非肥厚节段,与对照组室间隔的MCE参数进行对比,计算两组的心肌血流量储备值,并分析心肌血流量储备值与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及左心室重构指数(LVRI)的相关性。结果:无论静息还是负荷状态下,HCM组室间隔肥厚及非肥厚节段的A值、β值及A×β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负荷状态下,HCM组室间隔肥厚节段的A值、β值及A×β值均低于非肥厚节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HCM组心肌血流量储备与LVMI及LVRI呈负相关( r=-0.899、-0.676,均 P<0.001)。 结论:静息与运动负荷状态下,HCM患者的肥厚心肌及非肥厚心肌均存在微循环障碍,其心肌血流量储备与LVMI及LVRI均呈负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有氧运动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能量代谢及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有氧运动对心肌梗死致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脏能量代谢及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5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心衰对照组及心衰运动组。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术将心衰对照组及心衰运动组大鼠制成心肌梗死模型,术后4周时心衰运动组大鼠给予为期8周的跑台有氧运动。于运动干预结束后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各组大鼠心功能,采用递增负荷跑台实验测定大鼠运动能力,采用磁共振波谱法测定大鼠心肌磷酸肌酸(PCr)及三磷酸腺苷(ATP)含量,采用细胞呼吸测量仪评估大鼠心肌线粒体呼吸功能。结果:心衰对照组PCr含量、PCr/ATP比值、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和Ⅱ的耗氧量、左心室缩短分数(FS)、射血分数(EF)以及递增负荷实验最高跑速、力竭距离和力竭时间等均不及假手术组水平( P<0.05);心衰运动组ATP含量、复合体Ⅰ耗氧量、左心室FS和EF、递增负荷实验最高跑速、力竭距离和力竭时间均显著优于心衰对照组水平( P<0.05),PCr/ATP比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规律有氧运动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脏做功能力,表现为心功能及运动能力增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心肌ATP水平及改善线粒体复合体Ⅰ功能有关;另外PCr/ATP比值可能不适合作为评估运动训练对心脏有益影响的生物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运动负荷下心音心电同步监测技术连续无创评估左心室收缩功能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通过可穿戴心音心电同步监测技术连续无创评估运动负荷状态下左心室收缩功能,为实现长时间连续监测航天员在航天活动中心功能变化提供参考。方法:招募11名健康男性青年为研究对象。受试者在卧位功率自行车上进行递增负荷运动,50 W起步,每3 min递增25 W,最高达到125 W。选取受试者在静息状态下、运动过程中每级负荷1 min后以及运动结束后3 min的心音心电信号进行分析;运动前、后5 min受试者行经胸心脏超声检查。对心音心电信号指标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建立在运动过程中预测LVEF的回归模型。结果:不同运动负荷状态下,受试者心率、LVEF、电-机械活动时间(electromechanical activation time,EMAT)、左心室射血时间(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time,LVE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53.22、45.33、3.65、23.19, P<0.001、<0.001、=0.011、<0.001);与静息状态比较,受试者在运动负荷过程中心率和LVEF增加,EMAT和LVET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或0.05)。相关性分析显示,LVEF与EMAT、LVET呈负相关( r=-0.415、-0.758, P=0.002、<0.001),与第1心音的幅度呈正相关( r=0.606, P<0.001)。通过EMAT、LVET建立预测LVEF的模型,多元回归模型为LVEF=108.698-0.092×LVET-0.134×EMAT( r=0.87, P<0.001)。 结论:通过心音心电信号同步监测技术可在运动负荷下连续无创监测运动中的LVEF变化状态;LVET与LVEF的关系最为密切;LVEF有助于预测航天员在航天活动过程中心脏功能的变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运动负荷超声分层应变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价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联合二维斑点追踪左室分层应变技术在高血压患者亚临床心肌损害及储备功能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1月于四川省人民医院进行平板运动负荷试验的健康受检者51例(对照组),高血压患者55例(高血压组);根据欧洲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患者的纳入标准:血压≥140/90 mmHg或明确服用降压药物的患者,排除相关心血管疾病。应用斑点追踪软件分析两组静息和运动负荷峰值状态常规参数,包括左室质量指数、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左室射血分数等。根据采集的标准图像分别在静息和负荷峰值状态对两组左室(三腔、两腔、四腔、整体)长轴应变和左室短轴(乳头肌水平)心内膜、中膜、外膜的圆周应变进行分析比较,同时对各应变参数在静息和负荷状态的差异特征即收缩功能储备进行评价。结果:高血压组常规超声参数在负荷峰值期与静息比较仅E/A、e/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其余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其中E/e值在峰值期明显升高[(12.1±0.38)],提示高血压患者的运动峰值舒张储备功能受损。两组长轴及圆周分层应变值自心内膜至外膜均呈现逐渐降低趋势,静息期长轴和圆周心内膜应变在高血压组均降低,负荷峰值期在两组间差异更明显,整体长轴心内膜应变静息期对照组(24.4±1.5)%、高血压组(20.4±2.3)%、峰值期对照组(30.8±2.8)%、高血压组(22.8±2.9)%(均 P<0.05)。组内不同状态比较,峰值期高血压组部分分层应变与静息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对照组的峰值应变均显著升高,提示高血压患者的左室收缩储备功能较对照组降低。 结论:左室分层应变可有效评价高血压患者的心肌功能,在运动负荷峰值状态参数差异更明显,运动负荷超声联合左室分层应变技术可作为检测高血压患者心肌功能损害的新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PCI后高危患者的常规功能测试或标准治疗:一项随机临床试验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由于目前的临床试验数据极少,学者们尚无法制定出一套针对心肌血运重建后的特定随访监测方案。比如包括常规功能测试在内的后续策略是否能改善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高危患者的临床结果尚不确定。为此,有学者进行了一项随机临床试验。研究人员将1 706名接受过PCI的具有高风险解剖或临床特征的患者随机分组,分别在PCI后1年进行常规功能测试(核负荷试验、运动心电图或负荷超声心动图)的随访策略或仅接受标准治疗。主要结局是2年时全因死亡、心肌梗死或因不稳定型心绞痛住院的复合结局发生率;关键的次要结局包括侵入性冠状动脉造影和重复血运重建。结果:患者平均年龄64.7岁,21.0%有左主干病变,43.5%有分叉病变,69.8%有多支病变,70.1%有弥漫长病变,38.7%有糖尿病,96.4%使用了药物洗脱支架。2年时,功能测试组849例患者中的46例(Kaplan-Meier生存曲线估计,5.5%)和标准治疗组857例患者中的51例(Kaplan-Meier生存曲线估计,6.0%)发生了主要结果事件〔风险比为0.90,95%可信区间(95% CI)为0.61~1.35, P=0.62〕;主要结果的组成部分没有组间差异。2年时,功能测试组12.3%的患者和标准治疗组9.3%的患者接受了侵入性冠状动脉造影(差异为2.99%,95% CI为-0.01~5.99),两组分别有8.1%和5.8%的患者接受了重复血运重建(差异为2.23%,95% CI为-0.22~4.68)。研究人员据此得出结论:在接受PCI的高危患者中,与单独的标准治疗相比,常规功能测试的随访策略并没有改善患者2年的临床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高危冠状动脉异常主动脉起源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高危冠状动脉异常主动脉起源(AAOCA)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3年7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外科接受外科手术的24例高危AAOCA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8例,女性6例,手术时年龄[ M(IQR)]13(26)岁(范围:0.3~57.0岁)。超声心动图和心脏CT检查确诊AAOCA,均走行于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且合并狭窄。右冠状动脉起自左冠状窦15例,左冠状动脉起自右冠状窦6例,单一冠状动脉畸形3例。3例患者无明显相关症状,其中2例运动负荷试验阳性;21例患者有反复运动后胸闷、胸痛、晕厥等病史,其中3例患者出现运动后晕厥进行了心肺复苏。首次超声心动图提示冠状动脉异常的发现率为37.5%(9/24)。 结果:24例患者均完成手术治疗,包括异常冠状动脉去顶手术23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其中5例患者同期完成其他心内畸形矫治手术。单纯AAOCA手术患者术中心肺转流时间(111.6±60.6)min(范围:62~213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57.6±25.3)min(范围:35~129 min)。术后院内30 d无死亡,无手术相关合并症。1例术前体外膜肺氧合持续辅助急诊手术患者术后出现肢端缺血坏死、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随访2.2(3.3)年(范围:1个月至7.2年),1例既往诊断冠心病行介入治疗患者术后症状明显减轻,其他出院患者无任何相关症状。结论:高危AAOCA的超声心动图初诊确诊率仍然较低,但心血管意外风险很高。对于运动相关的胸痛等症状应注意排查AAOCA,尤其是青少年。运动负荷试验可以有助于评估无症状AAOCA的心血管风险。外科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民航飞行员冠心病影响因素及初筛方法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综述民航飞行员冠心病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初筛的检查手段,以期达到对民航飞行员冠心病高危人群早发现、早干预的目的,保障飞行安全。资料来源与选择:国内外该领域的相关文献。资料引用:引用相关文献30篇。资料综合:分析民航飞行员冠心病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和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综述颈动脉超声检查、运动负荷心电图试验在该病种的初筛效果;评价当前心血管危险评分的准确度。飞行员冠心病相对普通人群的早发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飞行员冠心病确诊时多数无相关临床症状,属隐匿型冠心病,为冠心病早期。②飞行员饮食标准高、工作压力大、运动量少,导致冠心病的发病年龄明显提前。可通过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并判断斑块的病理性质,反映全身动脉特别是冠状动脉硬化的程度,从而早期评估冠心病的发病风险。运动负荷心电图试验是诊断心肌缺血和隐匿型冠心病最常用的无创性检查方法之一,适用于冠心病的初筛。结论:年龄是飞行员发生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40岁以上的飞行员进行运动负荷心电图试验和颈动脉超声检查有利于初步筛查已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冠心病患者。生化指标对于飞行员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有待依托大数据的进一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干细胞治疗联合有氧运动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左心室重塑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干细胞治疗联合有氧运动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左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方法将60只6周龄雄性Wistar大鼠制成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干细胞组、运动组及观察组,同时选取10只健康Wistar大鼠纳入假手术组。干细胞组和观察组大鼠于造模成功后经尾静脉输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运动组和观察组大鼠于造模4周后给予跑台运动干预(每天运动60 min,每周运动5 d,连续运动8周)。于造模4周后及末次训练结束时利用递增负荷运动实验评估大鼠运动能力,于末次训练结束时采用超声成像系统检测大鼠心脏结构及功能,取左心室组织进行Masson染色并计算胶原容积分数,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大鼠心肌脑钠肽(BNP)、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α-MHC mRNA表达量以及α-MHC/β-MHC比值。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力竭时间、力竭距离明显缩短,最快跑速、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缩短分数(LVFS)、α-MHC表达量及α-MHC/β-MHC比值显著降低( P<0.05),安静时心率、胶原容积分数、BNP和β-MHC表达量显著增加( P<0.05)。与模型组比较,干细胞组力竭时间、力竭距离、最快跑速、安静时心率、BNP、β-MHC、α-MHC和α-MHC/β-MHC比值均无显著变化( P>0.05),LVEF和LVFS均明显升高( P<0.05),胶原容积分数显著降低( P<0.05);观察组力竭时间、力竭距离、最快跑速、LVEF、LVFS、α-MHC表达量和α-MHC/β-MHC比值均明显增加( P<0.05),安静时心率、胶原容积分数、BNP和β-MHC表达量均明显降低( P<0.05)。与干细胞组比较,观察组力竭时间、力竭距离、最快跑速、α-MHC表达及α-MHC/β-MHC比值均明显增加( P<0.05),安静时心率、胶原容积分数、BNP及β-MHC表达均明显降低( P<0.05))。 结论:单纯有氧运动或干细胞治疗均可抑制心肌梗死大鼠左心室重塑并改善心功能,两种疗法联用具有协同作用,能进一步增强干细胞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左心房应变判断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舒张功能反应性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左房应变对平板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舒张功能负荷试验反应性的判断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5月至2019年2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64例进行平板运动负荷超声舒张功能评估的患者,以运动负荷前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舒张早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比值(E/e′)<14、运动后E/e′>14为舒张功能负荷试验反应阳性,运动后E/e′<14为反应阴性。比较两组间运动负荷试验一般资料、左室内径、左房容积指数、收缩及舒张功能,以及左房应变参数。选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的负荷前超声指标绘制ROC曲线,判断其对舒张功能负荷试验反应的预测价值。 结果:E/e′及左房应变各指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舒张功能负荷试验反应阴性组的运动负荷前E/e′低于阳性组(8.20±1.27对10.32±1.33, P<0.01),而各左房应变指标高于阳性组[储备功能(33.7±5.7) %对(26.5±5.5)%, P<0.01;通道功能(16.8±4.0)%对(11.8±3.4)%, P<0.01;泵功能(16.9±5.7) %对(14.7±5.5)%, P<0.05]。左房应变储备功能、通道功能及E/e′对舒张功能负荷试验反应性均具有判断价值,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 P<0.01)、0.62( P=0.04)、0.71( P<0.01)。 结论:静息状态左房应变能够判断舒张功能负荷试验反应性,有望在一定程度上替代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进行舒张功能评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心肺运动试验在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心肺运动试验提供了循环、呼吸、血液、骨骼肌、神经体液等涉及有氧代谢系统运动生理学的综合评估,强调心-肺-细胞耦联。近些年由于心肺运动试验主要变量对各类疾病预后有很好的评估能力,使其在心脏病学中的应用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尤其是在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领域。随着心肺运动试验与其他技术联合应用的不断发展,心肺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和有创性心肺运动试验都在HFpEF诊疗中显示出重要的价值。该文对心肺运动试验在HFpEF中的临床应用及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