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焊工金属混合暴露与肺功能关联:基于多污染物统计模型
编辑人员丨2024/4/27
[背景]电焊工接触含多种金属的电焊烟尘引起肺功能下降,既往研究多集中于单一金属与肺功能间的关联,较少关注到金属混合暴露的肺功能健康损害.[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电焊工尿液和血液中多种金属浓度与肺功能指标间的关联,探讨影响肺功能的关键金属成分,为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上海市某造船厂电焊工和对照组工人进行问卷调查、肺功能检测,并收集尿液和血液样本.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检测尿液和血液中钒、铬、锰等 12种金属浓度.Spearman相关用于分析血液、尿液中金属间的关联性.应用多重线性回归、加权分位数之和回归(WQS)和贝叶斯核机器回归(BKMR)剖析金属混合暴露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第 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 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和一秒率(FEV1/FVC)间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 445名工人,焊工组 322人(72.36%),对照组 123人(27.64%),总人群平均年龄为(37.64±8.80)岁,87.19%为男性.电焊工尿镉(0.88 vs 0.58 μg·L-1)以及血铬(5.86 vs 5.06 μg·L-1)、锰(24.24 vs 21.38 μg·L-1)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pearman相关结果显示尿液和血液中金属元素间相关系数范围为-0.46~0.68.在校正混杂因素后,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提示电焊工尿钼与FVC、FEV1 间呈负相关;血钼与FVC、FVC%、FEV1、FEV1%以及血铜与FEV1/FVC间呈负相关.WQS结果表明电焊工血液、尿液金属混合浓度每增加 1个四分位数水平,FEV1、FVC分别平均下降 0.112 L、0.353 L,铜、锌、钒、锑等金属贡献较大.BKMR显示电焊工血液、尿液中金属浓度与FVC、FVC%、FEV1、FEV1%间呈下降趋势,单变量暴露反应-关系中血液、尿液钼浓度与FVC、FVC%、FEV1、FEV1 大致呈线性下降趋势;电焊工尿液中不同金属作用于FEV1%时,镉与锰、镍、钒间,钒与铁、钼、锌、铜间可能具有交互作用.[结论]多金属混合暴露引起电焊工肺功能下降,贡献较大的金属有钼、锑、铜和锌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某大型造修船厂电焊烟尘和二氧化锰水平检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大型造修船厂焊接工作场所中电焊烟尘和锰及其化合物的水平.方法 对某大型造修船基地的造船分厂和修船分厂进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并对电焊烟尘(总粉尘)、锰及其化合物进行检测.结果 造船分厂工人个体接触电焊烟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超标率为55.6%(30/54),二氧化锰CTWA超标率为57.4%(31/54);修船分厂工人接触电焊烟尘CTWA超标率为66.7%(24/36),二氧化锰CTWA超标率为52.8%(19/36).修船分厂工人接触的电焊烟尘CTWA高于造船分厂工人(中位数:9.24 vs 4.70 mg/m3,P<0.01);修船分厂与造船分厂二氧化锰CTW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位数:0.14 vs 0.16 mg/m3,P>0.05).造修船厂工作场所空气中电焊烟尘及二氧化锰短时间接触浓度超标率分别为53.3%(48/90)和27.8%(25/90).结论 造修船厂电焊烟尘(总粉尘)和二氧化锰超标情况较为严重.应改善修船作业环境,加强个人防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职业性噪声环境从业人员耳鸣状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职业性噪声暴露人群的耳鸣发生率与噪声暴露时间、年龄、性别、听力损失等因素的关系.方法 选择1 985例某造船厂中符合纳入标准的噪声暴露环境下工作1~30年的20~60岁工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 831例,女154例,平均年龄为36.3±8.25岁;平均噪声暴露工龄9.1±6.5年,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及0.25~8kHz纯音听阈(PTA)检查,根据耳鸣自评严重程度将受试者分为轻度耳鸣、中度耳鸣、重度耳鸣及无耳鸣组,分析耳鸣与噪声暴露时间、年龄、性别、听力损失等因素的关系.结果 1 985例中耳鸣发生率为20.55%(408/1 985),其中轻度耳鸣367例(89.95%),中度耳鸣39例(9.56%),重度耳鸣2例(0.49%);轻度耳鸣和中度耳鸣的发生率均随噪声暴露时间的延长呈阶梯式上升;在<55岁人群中轻度耳鸣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持续升高,>55岁年龄段人群中度耳鸣发生率较高;男性耳鸣发生率(389/1 831,21.25%)较女性(19/154,12.34%)高;各耳鸣组4和/或6kHz纯音气导听阈较无耳鸣组升高(P<0.01).结论 本组职业性噪声暴露者噪声暴露时间越长、年龄越大、男性发生耳鸣的概率更高;职业性噪声暴露主要引起轻度耳鸣,可伴4和/或6 kHz纯音气导听阈升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天津市某造船厂涂装车间吹吸式通风系统排风效果数值模拟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为改善涂装车间喷漆作业过程中甲苯等有毒物质浓度超标的现状,为涂装车间吹吸式通风系统的合理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8年9-12月以天津市某造船厂涂装车间喷漆作业为研究对象,运用FLUENT软件对涂装车间采用吹吸式通风时,不同排风口位置布置和不同送排风风量条件下的气流组织和甲苯的扩散规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 数值模拟得出,采用吹吸式通风方式时,在送排风量相同的条件下,送排风口布置为上吹下吸时,有毒物质的控制效果优于上吹侧吸的送排风口布置形式.在排风量和送风量的比为1.5的条件下,送风风速为0.1 m/s和0.2 m/s时,待涂装工件两侧喷漆操作位甲苯质量分数在2.5×10-5~4.0×10-5之间;送风风速≥0.3 m/s时,甲苯的质量分数均<2.0×10-5,平均值为125×10-5.结论 当涂装车间采用上吹下吸的吹吸式通风方式,且在排风量和送风量的比为1.5的条件下,送风风速为0.3 m/s时,最经济节能,同时有毒物质的控制效果较好,能够有效的降低喷漆作业人员接触有毒物质的浓度,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某造船厂员工下背/腰部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分析某造船厂员工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MSDs)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择广东某大型造船厂496名员工为研究对象,采用《肌肉骨骼疾患调查问卷》调查其过去1年中身体各部位WMSDs患病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常见部位WMSDs的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对象的WMSDs总患病率为70.2%(348/496).各部位WMSDs患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下背/腰部(43.1%)、颈部(29.4%)、肩部(29.0%)、手/腕部(25.4%)、膝部(22.4%)、臀/腿部(14.3%)、踝/足部(12.1%)、上背部(11.3%)和肘部(9.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搬运重物每次>5.0 kg、以不舒服姿势工作、每天重复同样工作、下肢及足踝重复相同动作的员工罹患下背/腰部WMSDs的风险均增加(P<0.05);每天工作≤8 h或>10h的员工罹患腰部WMSDs的风险均高于每天工作8~10 h者(P<0.05).结论 造船厂员工WMSDs患病率较高,尤以下背/腰最为常见;其影响因素主要为工作组织和不良工效学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某造船厂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大连造船厂204名电焊工的尘肺发展情况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电焊作业尘肺发病情况的调查研究——附三例尸检报告
编辑人员丨2023/8/5
本文对大连造船厂电焊作业尘肺进行了调查,在743名电焊工中,发现电焊工尘肺79例,患病率为10.63%;551名装配工中有12例,患病率为2.19%。主要临床症状为胸闷、胸痛、气短和咳喘等。肺通气功能降低。X线形态的主要特征是网织与结节阴影共同存在,晚期可见形状不一,分布无一定规律的团块状阴影。脱离电焊作业后,未见X线阴影有明显 “自净”现象。根据三例电焊工尘肺尸检病理观察,作者确认:电焊烟尘不仅能引起肺脏的纤维组织增生和结节形成,而且结节可以进一步密集融合成团块状的三期病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焊接工人抗6-TG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突变率的检测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为了探讨焊接烟尘的致突变效应,应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抗TG r试验对上海沪东造船厂的30名焊工进行了检测。结果接触组的突变体数V=8.11×10 -3±5.13×10 -3,显著高于对照组(V=3.07×10 -3±2.92×10 -3),经秩和检验,P<0.001,故焊接烟尘可诱导体内体细胞基因hprt位点产生突变。另外突变体数随着年龄和吸烟量的增加而增加,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广州市某造船厂工人颈部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调查广州市某造船厂工人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WMSDs)患病情况,探讨影响颈部WMSDs的主要因素.方法 以广州市某造船厂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北欧肌肉骨骼疾患问卷(修改版)》调查其WMSDs患病情况,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颈部WMSDs的影响因素.结果 148名造船厂工作人员的WMSDs总患病率为45.9%,其中患病率最高的部位是颈部(31.1%),其他依次为肩部(27.0%)、下背部(21.6%)、上背部(16.2%)、腿部(14.9%)、膝部(14.9%)、肘部(14.9%)、踝部(13.5%)和手部(13.5%).各工种中打磨工和电焊工颈部WMSDs患病率较高,分别为50.0%和4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颈部WMSDs的独立危险因素是每天从事同样的工作(OR = 9.65,95%CI:1.77~52.61)和上肢用力(OR = 2.43,95%CI:1.06~5.60),休息时间充足是颈部WMSDs的保护因素(OR = 0.38,95%CI:0.16~0.92).结论 造船厂工人WMSDs患病率较高.其中颈部较为常见,其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不良工作姿势及不合理的劳动组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