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腐真菌对酸性橙7的脱色降解
编辑人员丨2024/3/30
偶氮染料广泛应用于纺织、造纸和包装等行业,因其具有三致性、结构稳定且难降解,已成为染料废水处理的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以白腐真菌作为脱色菌株,考察了不同白腐真菌对偶氮类染料酸性橙 7(acid orange 7,AO7)的脱色降解,探讨了AO7 染料的浓度、pH、温度以及脱色时间对染料脱色率的影响,同时应用紫外-可见光谱吸收法、红外光谱吸收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对AO7 的降解产物进行分析,并对其产物进行植物毒性实验,以推断AO7 可能的降解途径及其降解产物的毒性.结果表明:在pH 4.5、28℃条件下,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和杂色云芝(Trametes versicolor)的混合菌丝脱色降解 100 mg/L AO7,24 h脱色率可达 93.46%.推测 AO7 可能的生物降解途径:AO7 偶氮键断裂生成对氨基苯磺酸和 1-氨基-2-萘酚;接着对氨基苯磺酸脱去磺酸基,生成对苯二酚;同时 1-氨基-2-萘酚开环生成邻苯二甲酸和对羟基苯甲醛,之后进一步降解生成苯甲酸;最后对苯二酚和苯甲酸继续氧化成其他小分子中间体、H2O和CO2.植物毒性实验表明,P.eryngii和T.versicolor混合菌丝对AO7 脱毒效果较好.以上研究为探究白腐真菌在工业废水中降解偶氮类染料的应用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一株高效解磷肠膜明串珠菌的分离鉴定及解磷能力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背景]植物根际土壤含有多种溶磷微生物,但是具有溶磷能力的肠膜明串珠菌未见报道.[目的]从脐橙根际土壤分离高效解磷菌,研究其解磷应用.[方法]通过初筛和复筛从23株菌中筛选解磷能力较强的菌株,同时采用钼蓝比色法测定磷含量.通过测定发酵液中小分子有机酸含量、磷酸酯酶酶活及pH值的变化,探究菌株的解磷机理.[结果]经过筛选得到9株具有一定解磷能力的菌株.通过菌种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和生理生化实验确定其中一株菌为肠膜明串珠菌,命名为肠膜明串珠菌G7.培养基初始pH 6.0、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硫酸铵时G7的解磷能力较佳.G7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有机酸,而其酸性磷酸酯酶活性高于碱性磷酸酯酶.[结论]碳源、氮源以及初始pH值都能影响G7的解磷能力,其解磷能力主要缘于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小分子有机酸,关于G7的解磷机理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抑制自噬对根尖乳头干细胞成骨分化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抑制自噬对根尖乳头干细胞成骨分化水平的影响.方法 5、10 ng/m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别处理根尖乳头干细胞(SCAPs),对照组不做处理,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II表达水平,GFP-LC3质粒转染并检测细胞内GFP-LC3数目,吖啶橙染色检测酸性囊泡情况.TNF-α,TNF-α+3-MA分别处理SCAPs,检测LC3-II的表达水平,GFP-LC3质粒转染并检测GFP-LC3数目,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TNF-α、TNF-α+3-MA分别处理SCAPs,对照组不做处理,诱导成骨向分化,qRT-PCR检测分化第3、7、14天时成骨相关基因碱性磷酸酶(ALP)、骨涎蛋白(BSP)、骨钙素(OCN)的表达.结果 TNF-α可诱导SCAPs自噬活化:TNF-α组LC3-II/β-actin水平较对照组升高且具有浓度依赖性(P<0.05),TNF-α组GFP-LC3数目较对照组升高且具有浓度依赖性(P<0.05),TNF-α组酸性囊泡较对照组增多.3-MA可抑制TNF-α诱导的SCAPs自噬活化:TNF-α+3-MA组LC3-II/β-actin水平及细胞内GFP-LC3数目较TNF-α组显著降低(P<0.05),并下调细胞活力(P<0.05),上调细胞凋亡水平(P<0.05).抑制自噬导致SCAPs成骨分化的抑制:TNF-α+3-MA组ALP、BSP表达量在分化第3、7、14天均较TNF-α组降低(P<0.05),OCN的表达量在第3、7天较TNF-α组降低(P<0.05).结论 TNF-α可诱导SCAPs自噬水平的活化;自噬可能对TNF-α作用下的SCAPs起细胞保护作用,对抗细胞凋亡;自噬的抑制将下调TNF-α作用下SCAPs的成骨向分化水平,提示自噬在TNF-α作用下SCAPs的成骨分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蒲公英萜醇通过mTOR信号通路诱导乳腺癌细胞自噬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体外研究蒲公英萜醇对乳腺癌MCF-7细胞自噬的影响,并探讨相关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乳腺癌MCF-7细胞,通过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蒲公英萜醇(12.5,25,50,100,200 μmol· L-)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吖啶橙(AO),免疫荧光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蒲公英萜醇对乳腺癌MCF-7细胞自噬的影响;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蒲公英萜醇用药后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表达以及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的变化情况.结果:MTT比色法结果显示,蒲公英萜醇组可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能力;吖啶橙染色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蒲公英萜醇组MCF-7细胞内酸性溶酶体增加;透射电镜观察到用药组细胞内出现明显的自噬体结构;蒲公英萜醇用药后,荧光显微镜下可见MCF-7细胞中出现较多的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绿色荧光分布;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蒲公英萜醇可上调LC3-Ⅱ和酵母Atg6同系物(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LC3-Ⅱ/LC3-Ⅰ升高(P<0.05,P<0.01);加入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后与蒲公英萜醇组比较,3-MA+蒲公英萜组LC3-Ⅱ/LC3-Ⅰ降低(P<0.05).蒲公英萜醇用药后可显著下调细胞内p-mTOR和磷酸化的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p-4EBP1)蛋白表达水平(P <0.05,P<0.01).结论:蒲公英萜醇能够诱导MCF-7细胞发生自噬,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TOR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人参根提取物增强巨噬细胞RAW264.7的自噬水平并提高其增殖和吞噬能力
编辑人员丨2023/8/5
研究人参根提取物对巨噬细胞RAW264.7的增殖能力、吞噬能力和自噬水平的影响以及其相关性.用细胞计数试剂(CCK-8)检测不同浓度的人参根以及加入对巨噬细胞RAW264.7增殖的影响;采用中性红吞噬实验检测人参根提取物对巨噬细胞吞噬活性的影响;采用吖啶橙染色法(AO染色法)检测自噬体的形成;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B、ATG7的表达变化以及自噬通路相关蛋白AMPK、AKT、mTOR及ULK1磷酸化的变化.引入自噬诱导剂rapamycin和自噬抑制剂CQ探讨人参根提取物影响细胞自噬与细胞增殖、吞噬能力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组人参根提取物可促进巨噬细胞RAW264.7的增殖及吞噬作用;参根提取物能够增加巨噬细胞RAW264.7酸性自噬体的数量,提高LC3B、ATG7的表达、增加AMPK和ULK1的蛋白磷酸化水平,时降低AKT,mTOR的磷酸化水平.Rapamycin进一步增强巨噬细胞的增殖以及吞噬能力,而CQ则减弱了人参根提取物所引起的巨噬细胞的增殖以及吞噬能力提高.以上结果表明人参根提取物可能通过增强巨噬细胞RAW264.7的自噬水平,提高其增殖和吞噬能力,具有激活巨噬细胞增强机体免疫力的潜在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人参总皂苷在巨噬细胞RAW264.7中降低脂多糖诱导的炎症和氧化应激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通过脂多糖诱导巨噬细胞RAW264.7建立炎症和氧化应激模型,探讨人参总皂苷的抗炎和抗氧化效果以及对脂多糖诱导的巨噬细胞RAW264.7自噬水平的影响.方法:培养RAW264.7细胞,给予脂多糖刺激并加入不同浓度人参总皂苷,使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细胞内一氧化氮水平;ELISA法检测小鼠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分泌;DCFH-DA荧光探针法检测人参总皂苷处理后活性氧的变化;超氧化物阴离子荧光探针(dihydroethidium,DHE)检测细胞内超氧化物阴离子水平;吖啶橙染色法检测自噬体的形成;Western Blot法检测COX-2、NF-κB、Nrf2、HO-1、GCLC、GCLM、Beclin1、ATG7和LC3的蛋白表达.结果:与脂多糖模型组相比,随着TGS的浓度增加,细胞一氧化氮水平、TNF-α的分泌降低,细胞内活性氧和超氧阴离子的含量降低,巨噬细胞RAW264.7酸性自噬体的数量增加;Nrf2、HO-1、GCLC、GCLM、Bec-lin1、ATG7及LC3的蛋白表达提高,COX-2、NF-κB的蛋白表达降低.结论:在RAW264.7巨噬细胞中,人参总皂苷可通过NF-κB、Nrf2/ARE通路以及提高自噬水平来降低脂多糖引起的炎症反应和氧化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感染后咳嗽肺热阴虚证幼年大鼠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感染后咳嗽肺热阴虚证幼年大鼠模型的建立与验证.方法 40只幼年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泻白增液汤组、橘红痰咳液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烟熏+脂多糖滴鼻+辣椒素雾化制备感染后咳嗽幼年大鼠模型.实验第1~18天为造模阶段,实验第19~26天为以方测证阶段.实验第19天开始泻白增液汤组给予浓度为1.48g/ml的泻白增液汤水煎液10ml/kg灌胃,橘红痰咳液组给予橘红痰咳液5ml/kg灌胃,空白组、模型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10 ml/kg灌胃.各组均每日灌胃1次,持续7天.分别于实验第1、10、19天,比较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肛温、四肢爪心温度、心前区温度、体质量、粪便含水量、饮水量变化.实验第26天,比较四组大鼠肛温、四肢爪心温度、心前区温度、体质量、粪便含水量、饮水量变化.实验第27天进行咳嗽敏感性测定,记录大鼠咳嗽潜伏期和5 min内咳嗽次数;测定肺功能指标[包括呼气时间(TE)、增强呼气间歇(PENH)、呼气末暂停时间(EEP)、松弛时间(RT)];检测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分类计数及炎性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iβ)]水平;检测血清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并计算cAMP/cGMP值;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结果 实验第19天,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降低,粪便含水量减少,饮水量增加,大鼠肛温、四肢爪心温度、心前区温度升高(P<0.05或P<).01).实验第26天,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粪便含水量下降,肛温和四肢爪心温度升高,饮水量增加,大鼠咳嗽潜伏期、TE、EEP明显缩短,5 min内咳嗽次数、RT、PENH明显增加,肺泡灌洗液中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IL-1β、TNF-α水平升高,血清cAMP、cAMP/cGMP亦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泻白增液汤组大鼠体质量和粪便含水量增加,肛温和四肢爪心温度降低,饮水量减少,咳嗽潜伏期、TE、EEP均明显延长,RT、PENH降低,5min内咳嗽次数均减少,肺泡灌洗液中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IL-1β、TNF-α水平降低,血清cAMP、cAMP/cGMP均降低(P<0.05);橘红痰咳液组仅咳嗽潜伏期、TE、EEP均延长,5 min内咳嗽次数减少,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及TNF-α水平降低(P<O.05).HE染色结果显示,空白组大鼠肺及支气管组织基本正常;模型组肺组织多见血管充血、淤血,支气管及支气管周围炎性改变,较大面积的肺泡壁中度增厚,肺泡间距增宽;泻白增液汤组、橘红痰咳液组较模型组肺组织病理损伤均有不同程度减轻,两组之间对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采用联合烟熏+脂多糖滴鼻+辣椒素雾化制备的感染后咳嗽幼年大鼠模型,具备肺热阴虚证候特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