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塑料来源、分布及其对植物、动物和人体危害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塑料产量的增加和塑料废物管理不善极大地增加了环境中微塑料(MPs)的数量.MPs指粒径小于5 mm的塑料碎片和颗粒.已有许多研究探讨了 MPs对环境和生物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人类和其他生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摄入或携带MPs,这些MPs可能对新陈代谢、功能和健康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此外,由于它们具有较大的表面积,MPs能够吸附各种污染物,包括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并严重影响动物和人类的健康.基于近年来对MPs进行的研究,本文综述了当前MPs来源与分布情况,并探讨了植物、动物和人体暴露途径、毒性作用与毒理机制,展望了未来MPs研究方向,为进一步评估MPs健康风险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治疗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免疫重建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免疫治疗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的免疫重建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北京陆道培医院接受CAR-T细胞桥接allo-HSCT治疗的所有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临床病历资料,年龄14(7,30)岁,其中男39例,女22例。CAR-T细胞免疫治疗 32例,非CAR-T细胞免疫治疗 29例。随访时间561(235,784)d。用多色流式检测患者移植前及移植后1、2、3、6、8、10、12个月外周血各淋巴细胞亚群即总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Treg细胞计数,以评估患者在移植后免疫重建表现。结果:移植前血清球蛋白:CAR-T组IgA水平0.18(0.06,0.49)g/L低于非CAR-T组1.03(0.63,1.56)g/L患者( U=103.5, P<0.001)。CAR-T组IgG水平5.54(4.04,7.09)g/L低于非CAR-T组6.78(5.27,9.26)g/L( U=1 298.5, P=0.017),CAR-T组IgM水平0.18(0.05,0.30)g/L低于非CAR-T组0.40(0.26,0.71)g/L( U=166.0, P<0.001)。CAR-T组移植前外周血免疫细胞总淋巴细胞计数833.00(335.00,1 727.50)个/μl,低于非CAR-T组患者1 052.00(545.75,1 812.50)个/μl( U=404.0, P<0.001)。移植前CAR-T组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686.00(233.00,1 307.00)个/μl,低于非CAR-T组患者860.00(391.00,1 419.75)个/μl( U=406.0, P<0.001)。CAR-T组辅助性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146.00(40.50,327.50)个/μl,低于非CAR-T组患者162.50(66.00,384.75)个/μl,( U=494.0, P=0.002)。CAR-T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343.00(56.50,924.00)个/μl,低于非CAR-T组患者478.00(143.50,992.25)个/μl( U=483.5, P=0.001)。CAR-T组B淋巴细胞绝对计数 22.00(6.00,186.00)个/μl,低于非CAR-T组患者33.00(8.00,220.00)个/μl( U=498.0, P=0.002)。而2组患者移植后监测时间点上述各免疫细胞亚群细胞绝对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比2组患者临床特征,CAR-T组患者移植前病史981.00(368.50,1 514.75)d比非CAR-T组323.00(167.50,450.50)d长( U=263.0, P=0.004),CAR-T组患者预处理方案中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TG)用量5.00(5.00,7.50)mg/kg比非CAR-T组患者7.00(5.00,7.50)mg/kg低( U=288.5, P=0.018),CAR-T组移植物CD34 +回输剂量5.91(4.23,6.02)×10 6/kg比非CAR-T组患者高 4.51(4.00,5.93)×10 6/kg( U=291.0, P=0.012),CAR-T组移植后环孢素应用时间167.00(119.25,299.50)d,比非CAR-T组患者197.00(102.50,450.50)d短( U=421.0, P=0.001)。 结论:对于移植前免疫功能偏低的CAR-T患者,可通过降低预处理ATG剂量、增加移植物CD34 +输注剂量、移植后尽早停用环孢素等方式,使其与非CAR-T患者达到相似的免疫重建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ALL后并发HHV-6B脑炎一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而人疱疹病毒6型(HHV-6)脑炎被认为是allo-HSCT的重要并发症,致死率高,受者预后差。本文报道1例成功诊治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o-HSCT后并发HHV-6感染的受者。allo-HSCT早期合并病毒感染的治疗较为复杂,需要综合受者个体因素,调整免疫抑制剂,在有效预防或控制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基础上减少免疫抑制药物剂量,同时加强抗病毒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对血液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患者和非G6PD缺乏症患者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过程中预处理毒性、移植并发症和生存的差异。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21年1月G6PD缺乏症患者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allo-HSCT的连续病例作为研究组。以1∶5的比例随机抽选同期接受allo-HSCT,且性别、年龄、疾病、移植方式匹配的非G6PD缺乏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共7例G6PD缺乏患者进入研究组,35例非G6PD缺乏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7例G6PD缺乏患者中男6例,女1例,中位年龄37(2~45)岁,均无明显G6PD缺乏症相关临床症状;血液系统原发病包括急性髓系白血病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2例。移植后28 d内研究组所有患者均获得粒细胞植入,对照组粒细胞植入率为94.3%;研究组、对照组粒细胞植入中位时间分别为13(11~17)d、12(10~23)d( P=0.601),血小板植入中位时间分别为21(6~64)d、14(7~70)d( P=0.113)。研究组、对照组继发性移植物功能不良(PGF)发生率分别为42.9%(3/7)、8.6%(3/35)( P=0.036),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发生率分别为71.4%(5/7)、31.4%(11/35)( P=0.049),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率分别为57.1%(4/7)、8.6%(3/35)( P=0.005),细菌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00.0%(7/7)、77.1%(27/35)( P=0.070),EB病毒(EBV)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4.3%(1/7)、14.3%(5/35)( P=1.000),真菌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4.3%(1/7)、25.7%(9/35)( P=0.497),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PTLD)发生率分别为0%(0/7)、5.7%(2/35)( P=0.387)。 结论:合并G6PD缺乏的血液病患者可耐受常规allo-HSCT预处理方案,粒细胞、血小板可顺利植入,但移植后需警惕病毒感染、出血性膀胱炎及继发性移植物功能不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砷、镉、铬肾毒性拮抗物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砷、镉、铬属于环境中类金属或金属肾毒性污染物。研究发现,营养素、生物活性大分子、草本植物及其提取物、临床药物及化合物对砷、镉、铬化合物导致的实验动物肾损伤具有明显的拮抗效应,能够有效逆转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减轻肾小管组织的氧化应激和组织病理损伤,改善血清和尿液中的肾损伤生物学标志水平。文中对近年来各类物质拮抗砷、镉、铬肾毒性实验效应及其分子机制进行阐述,为肾毒性拮抗剂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白血病眼部表现及治疗相关眼部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白血病是血液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许多患者可有眼部表现,部分患者可因视力损害或眼部病变首诊于眼科。白血病可通过直接浸润或由于贫血、血小板减少、血黏度增高、免疫抑制等间接因素累及眼前节、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脉络膜、眼眶等眼组织,特征性眼部表现包括Roths斑、绿色瘤等。不同类型白血病对眼部的损害概率和侵犯部位不尽相同,急性较慢性、髓细胞较淋巴细胞白血病出现眼部病变的概率高。近年来,白血病的治疗取得了较大进展,特别是抗白血病靶向药物、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广泛应用等,但白血病患者生存周期明显延长的同时,也可能引起或加重眼部病变,如酪氨酸酶抑制剂类药物可导致眶周水肿、阿糖胞苷具有角膜毒性、甲氨蝶呤引起眼外肌麻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干眼高发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重视白血病相关眼病的诊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就白血病的眼部表现及其治疗引起的眼部不良反应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脱矿牙本质基质保护策略及其在牙本质-树脂粘接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病理损伤和临床医源性操作均可导致牙本质脱矿,形成脱矿牙本质基质(demineralized dentin matrix,DDM)。牙本质脱矿激活内源性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和半胱氨酸组织蛋白酶(cysteine cathepsin,CC);同时DDM力学性能降低,因此在酶促降解和物理破坏下DDM易丧失结构完整性,降低DDM在牙本质-树脂粘接修复中的临床价值。采用交联剂和MMP/CC抑制剂是保护DDM结构完整性和实现其临床价值的有效策略。多种化学合成试剂和植物来源提取物能显著改善DDM力学性能,增强DDM酶解耐受性,但化学合成试剂的细胞毒性和植物提取物引起的牙齿着色可显著影响其临床适用性。在保护牙本质胶原的同时发挥抗菌性能是未来DDM保护剂研究的新方向。因此,本综述分别从胶原交联剂、胶原降解酶抑制剂和集两者功效于一体的化合物展开,探讨DDM保护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展望其在牙本质-树脂粘接中的应用前景,以期为DDM保护策略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血液肿瘤嵌合抗原受体自然杀伤细胞治疗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近年来,细胞治疗显现出巨大的研究潜力和临床价值。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细胞)治疗在血液肿瘤领域已取得重大进展,CD19 CAR-T治疗B-ALL完全缓解率高达90% [1]。但CAR-T治疗仍面临诸多挑战:①自体T细胞质量不足,异体T细胞引起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风险;②制备耗时;③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和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等不良反应;④复发;⑤价格高昂。CAR-自然杀伤(NK)细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CAR-T治疗的局限,是最具潜力的新一代CAR细胞治疗产品。2020年一项靶向CD19 CAR-NK治疗B系肿瘤的临床研究实现了73%的缓解率和64%的完全缓解率,并且无GVHD、CRS和ICANS发生,首次确定CAR-NK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本文我们主要对NK细胞生物学特点、CAR-NK作用机制、CAR-NK与CAR-T的比较、血液肿瘤CAR-NK研究现状、目前的优化措施进行了总结归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供者来源CAR-T细胞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索供者来源靶向CD19或联合靶向CD22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细胞)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22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及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血液科22例接受供者来源CAR-T细胞治疗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B-ALL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主要研究终点是总生存(OS),次要研究终点是无事件生存(EFS)、完全缓解(CR)率、3~4级不良事件。结果:CAR-T细胞输注后,18例(81.82%)患者获得CR且微小残留病(MRD)均为阴性。中位随访1037(95% CI 546~1509)d,中位OS期为287(95% CI 132~441)d,中位EFS期为212(95% CI 120~303)d,6个月OS率为67.90%(95% CI 48.30%~84.50%),6个月EFS率为58.70%(95% CI 37.92%~79.48%),1年OS率为41.10%(95% CI 19.15%~63.05%),1年EFS率为34.30%(95% CI 13.92%~54.68%)。3例(13.64%)患者发生≥3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未发生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2例患者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分别为Ⅱ度和Ⅳ度)。 结论:供者来源CAR-T细胞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B-ALL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尼古丁对健康的影响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尼古丁是一种存在于茄科植物中(包括烟草)的生物碱,其对健康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本文结合目前的研究证据从不同吸收方式的尼古丁、尼古丁成瘾、尼古丁替代疗法、尼古丁与癌症的关系、高剂量尼古丁的毒性以及尼古丁对胎儿和青春期发育的影响等几个方面统一概述尼古丁对健康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