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不换与雪上一枝蒿不同比例配伍的减毒增效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金不换水提物(WVBF)配伍雪上一枝蒿总生物碱(CFA)的解毒作用及对药效的影响.方法:建立斑马鱼心血管模型,评价心血管毒性;上下法测小鼠不同比例CFA-WVBF的半数致死量(LD50);以热板法和扭体法比较CFA-WVBF 1∶2和1∶5配伍组对小鼠中枢和外周镇痛作用的影响.结果:在心血管毒性评价实验中,单药CFA除了200 mg·L-1组外,别的质量浓度组对斑马鱼心率都没有影响,不诱发斑马鱼心律不齐,CFA 66.6,200 mg·L-可诱发斑马鱼毒性表型(P<0.05).在不同配伍组心血管毒性评价实验中,除了CFA-WVBF 1:5配伍组,别的实验组都诱发明显的心血管毒性表型(P<0.05).CFA-WVBF 4个不同比例(5∶1,2∶1,1∶2,1∶5)的LD50依次增加,都高于单独CFA的LD50 (P <0.05).在中枢镇痛实验中,CFA-WVBF按1∶2和1∶5配伍组均可提高小鼠的舔足痛阈值,其中按CFA-WVBF 1:2混合给药组(20 mg·kg-1)的镇痛率比单独给予CFA(20 mg·kg-1)和阿司匹林组(200 mg·kg-1)的镇痛率要高(P<0.05),而在给药90 min时1∶2配伍组的镇痛率与CFA组接近,都高于阿司匹林组(P<0.05),说明CFA-WVBF 1∶2配伍组有减毒存效作用,按1∶5给药的镇痛率比单独给CFA明显增高,在30,60,90 min也逐渐增加(P<0.05),说明CFA-WVBF 1∶5配伍组有减毒增效和延效作用.在外周镇痛方面,各配伍给药组均能有效抑制冰乙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其中CFA-WVBF 1∶2配伍组的扭体抑制率低于单独给予CFA组(P<0.05);CFA-WVBF1∶5配伍组的扭体抑制率略高于CFA组(P<0.05).表明在外周镇痛方面,CFA-WVBF1∶2配伍组有减毒减效作用,CFA-WVBF 1∶5配伍组有较弱的减毒增效作用.结论:CFA-WVBF配伍可以减轻CFA诱发的斑马鱼心血管毒性和小鼠急性毒性,CFA-WVBF 1∶2,1∶5配伍组可以提高中枢镇痛效应,CFA-WVBF 1∶5配伍组还可以增加外周镇痛作用,因此CFA-WVBF 1∶5配伍组减毒增效作用最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黄秦艽根化学成分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黄秦艽Veratrilla baillonii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经正、反相硅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制备分离,并通过波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黄秦艽根的95%乙醇水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位分离鉴定了24个化合物,其中10个(口山)酮苷:1-羟基-2,3,4-三甲氧基(口山)酮-7-O-β-D-葡萄糖苷(1)、台湾肺形草(口山)酮苷(2)、1-羟基-2,7-二甲氧基(口山)酮-3-O-β-D-葡萄糖苷(3)、1-羟基-3,4-二甲氧基(口山)酮-7-O-β-D-葡萄糖苷(4)、蛇胆草(口山)酮苷B(5)、四数獐牙菜(口山)酮苷A(6)、滇黄芩苷B(7)、2,3,4,5-四甲氧基(口山)酮-1-O-龙胆二糖苷(8)、2,3,4,7-四甲氧基(口山)酮-1-O-β-D-木糖基-(1→6)-β-D-葡萄糖苷(9)、2,3,5-三甲氧基(口山)酮-1-O-β-D-木糖基-(1→6)-β-D-葡萄糖苷(10);8个(口山)酮:1,3-二羟基-4,7-二甲氧基(口山)酮(11)、1,7-二羟基-2,3,4-三甲氧基(口山)酮(12)、1,7-二羟基-3,4-二甲氧基(口山)酮(13)、1,7-二羟基-3-甲氧基(口山)酮(14)、1-羟基-2,3,4,5-四甲氧基(口山)酮(15)、1-羟基-2,3,4,7-四甲氧基(口山)酮(16)、1-羟基-2,3,5-三甲氧基(口山)酮(17)、1-羟基-2,3,7-三甲氧基(口山)酮(18);6个环烯醚萜苷:獐芽菜苷(19)、龙胆苦苷(20)、獐芽菜苦苷(21)、去乙酰德苦草苦苷(22)、amaronitidin(23)、当药苦酯苷(24).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2-甲氧基金不换苷;化合物2、3、5、6、8、10~12、14、22~24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金不换水提物对乌头碱所致H9c2心肌细胞毒性保护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金不换水提物对乌头碱所致大鼠心肌细胞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H9c2心肌细胞,分为DMSO溶酶空白对照组、乌头碱染毒组、金不换水提液各浓度组,MTT法测定大鼠心肌细胞存活率,试剂盒检测细胞上清液LDH释放量和SOD活性,实时荧光定量测定心肌细胞内相关酶的m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结果:金不换水提液从2.5 μg/mL开始显著性升高细胞的存活率,当金不换水提液浓度为20 μg/mL时,细胞存活率达峰值;金不换水提液能降低乌头碱所致心肌细胞LDH和ROS的释放量,并升高乌头碱作用下心肌细胞SOD活性;与乌头碱组比较,金不换水提液能显著降低心肌细胞SCN5A、NCX1 mRNA的表达.结论:金不换水提物对乌头碱所致大鼠心肌细胞毒性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改善细胞氧化应激状态和影响心肌细胞钙离子通道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药爵床抗血小板聚集的活性物质及作用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对爵床抗血小板聚集的活性物质以及作用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采用小鼠黑尾模型,筛选中药爵床抗血小板聚集的活性物质;采用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测定爵床活性物质对血小板的毒性;荧光显微镜观察爵床活性物质对血小板的抗黏附作用;比浊法测定活性物质对诱导剂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采用大鼠尾血栓模型研究活性物质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机制,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法分析活性物质对大鼠血小板整合素β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筛选出爵床抗血小板聚集活性部位C1(RPE)以及两个潜在活性化合物爵床脂定B(JDB)、金不换甲醚(CME).RPE、JDB和CME均表现出一定的抗二磷酸腺苷、凝血酶和胶原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作用.RPE高、中剂量组以及JDB在体内给药时,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效果,而CME作用不明显.与溶剂组相比,模型组整合素β3蛋白表达水平提高且有显著性差异;与模型组比较,RPE高、中、低剂量组β3蛋白的表达显著下降.结论 首次以动物模型筛选出爵床抗血小板聚集活性部位,并证明其在体内外的抗血小板药效,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下调了整合素β3蛋白的表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