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CT影像的深度学习模型在肺结核与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基于胸部CT影像,采用多种深度学习网络构建肺结核与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二分类模型,并评估这些模型在两种疾病间的鉴别诊断效能.方法:对2019年10月至2022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结核科确诊为肺结核和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的胸部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研究的数据被分为肺结核组(197例)和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组(212例).将数据集的80%分配至训练集,20%分配至测试集.采用深度学习网络(ResNeXt、ResNet、Transformer、SENet、ShuffleNet、Swin-transformer 和 DenseNet 算法)构建二分类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评价模型的分类性能.在测试集中,将最优人工智能模型与3位不同年资的呼吸科(结核亚专业)医生的诊断性能进行比较.结果:ResNeXt模型、ResNet 模型、Transformer 模型、SENet 模型、ShuffleNet 模型、Swin-transformer 模型、DenseNet 模型在训练集中的AUC值分别为 0.894、0.839、0.864、0.816、0.841、0.831、0.829;在测试集中的 AUC 值分别为 0.826、0.816、0.817、0.811、0.784、0.771、0.735.在测试集中,最优模型ResNeXt的诊断性能(AUC值为0.826)高于中年资医生(AUC值为0.679)和低年资医生(AUC值为0.6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035和2.242,P值均<0.05).结论:基于胸部CT影像的深度学习模型是一种快捷简便的无创诊断工具,在鉴别肺结核和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方面展现出了理想的诊断性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影像诊断方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前列腺癌多为成骨性骨转移,在X线上表现为结节、斑片状高密度影。由于骨X线平片诊断骨转移的敏感性低,难以及时发现骨转移灶,因此不作为骨转移的常规检查项目,但骨X线平片诊断骨转移的特异性高,可以根据骨X线平片显示的骨质破坏程度评估病理性骨折的风险,以此作为诊断骨折、骨质破坏的检查方法。前列腺癌骨转移CT表现为弥漫性或局部斑片、结节状密度增高(成骨性转移瘤),少数病灶可见骨质密度不均匀减低伴局部软组织肿块(溶骨性或混合性骨转移)。CT可以显示X线平片难以发现的较小骨质改变,诊断骨转移瘤的灵敏度较X线平片明显提高,特别对显示骨皮质破坏有明显优势,同时可以观察转移灶的范围、血供情况以及与邻近软组织的结构关系。对于骨扫描可疑的转移瘤,需要与肋骨及椎体良性骨折、椎体终板炎、许莫氏结节等良性病变鉴别时,CT有较大帮助。但CT对尚无明显骨质密度变化的骨转移瘤诊断困难,对脊髓浸润情况难以准确评价。前列腺癌骨转移的MRI影像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低或稍高信号,DWI高信号,T1WI+C轻度或明显强化,少数骨转移灶可伴有明显强化的软组织肿块。MRI诊断骨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高。MRI对于骨转移病灶的检出率较全身骨扫描和CT灵敏度更高,尤其是仅存在于骨髓的转移灶;MRI能够显示骨转移灶的部位、侵犯范围及周围软组织受累情况,尤其对于发现脊髓及神经侵犯很有价值,是评估脊柱转移瘤和脊髓受压情况的最佳检查方法;MRI尤其是全身MRI可用于判断骨转移病灶治疗后的疗效反应,且MRI无电离辐射伤害。但MRI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呼吸运动会影响MRI对肋骨病灶的检出,MRI对于四肢长骨,尤其是骨皮质转移的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肺泡灌洗液RASSF1A及SHOX2甲基化联合径向超声特征对肺结节性质鉴别诊断的意义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分析检测肺泡灌洗液中大鼠肉瘤(rat sarcoma, Ras)相关区域家族1A基因(Ras association family 1 isoform A, RASSF1A)和矮小同源盒基因2(short stature homeobox 2, SHOX2)甲基化联合径向超声特征对肺结节性质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选择2022年9月至2024年3月我院收治的肺结节患者90例,经组织病理学确诊恶性肺结节54例为观察组,良性肺结节36例为对照组,收集肺泡灌洗液进行细胞学检查及RASSF1A、SHOX2基因甲基化检测,比较两组甲基化阳性率,分析肺泡灌洗液甲基化检测对肺结节性质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从临床特征、径向超声特征及甲基化指标中筛选预测因子,构建恶性肺结节预测模型。结果:观察组RASSF1A阳性22例(40.74%)高于对照组1例(2.78%)(P<0.01)、SHOX2阳性25例(46.30%)高于对照组2例(5.56%)(P<0.01)、RASSF1A及SHOX2两者阳性14例(25.93%)高于对照组1例(2.78%)(P<0.05)、RASSF1A或SHOX2阳性33例(61.11%)高于对照组2例(5.56%)(P<0.01);RASSF1A或SHOX2阳性诊断恶性肺结节的灵敏度61.11%、特异性94.44%。RASSF1A或SHOX2阳性33例(61.11%)高于肺泡灌洗液细胞学阳性17例(31.48%)(P<0.05);RASSF1A或SHOX2阳性联合肺泡灌洗液细胞学阳性率72.22%;观察组径向超声特征中边缘连续比率81.40%、内部回声不均匀比率83.72%及低回声影比率72.09%高于对照组40.00%、40.00%、45.7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两基因甲基化、径向超声特征边缘连续及内部回声不均匀为预测恶性肺结节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为0.886。结论:RASSF1A联合SHOX2甲基化检测肺泡灌洗液用于恶性肺结节诊断具有价值,RASSF1A及SHOX2甲基化联合径向超声特征对肺结节性质鉴别诊断有临床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脊髓室管膜瘤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脊髓室管膜瘤是中枢神经系统上皮性肿瘤,也属于最常见的脊髓髓内肿瘤之一,发生在所有年龄段.与颅内室管膜瘤相比,脊髓室管膜瘤的发生率较低,预后较好.这些肿瘤具有多种类型和亚型的广泛异质性.由于肿瘤的异质性,患者的预后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因此,本文从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方案及预后等方面对脊髓室管膜瘤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雪菊质量标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建立雪菊的质量检验方法,评价不同产地雪菊的抗氧化活性.方法:对12批雪菊进行性状及显微鉴别;参照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方法测定水分、总灰分、浸出物含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测定雪菊总黄酮含量;测定12批雪菊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及对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浓度的影响;采用层次分析-变异系数法结合优劣解距离法评价不同产地雪菊抗氧化活性.结果:12批雪菊性状稳定,水分、总灰分为(6.92±0.02)%~(9.71±0.12)%、(5.90±0.03)%~(7.46±0.21)%,水溶性和醇溶性浸出物分别为(38.63±0.30)%~(45.78±0.07)%、(40.77±0.14)%~(46.55±0.24)%,雪菊总黄酮含量为(168.44±1.27)~(289.42±0.25)mg/g;12批雪菊抗氧化活性排序为S1(新疆克里阳)>S8(云南丽江)>S6(青海都兰)>S2(新疆库尔勒)>S7(云南昆明)>S12(西藏拉萨)>S5(青海西宁)>S9(云南丽江)>S3(新疆克里阳)>S4(青海西宁)>S11(西藏林芝)>S10(西藏林芝).结论:初步拟定雪菊中水分、总灰分不超过12%、8%,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均不少于30%,雪菊总黄酮含量不低于160mg/g.S1(新疆克里阳)、S8(云南丽江)和S6(青海都兰)的雪菊抗氧化活性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藏药光茎茜草质量标准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建立光茎茜草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性状、显微鉴别、薄层色谱(TLC)进行定性鉴别,采用2020年版《中国药典》方法检测其水分、总灰分、浸出物含量,HPLC法测定其甲基异茜草素含量.结果 显微鉴别特征明显,横切面依次可见木栓层、皮层、韧皮部、木质部;粉末可见木栓细胞、薄壁细胞、草酸钙针晶、具缘纹孔;TLC特征斑点分离清晰;10批样品水分、总灰分、浸出物平均含量分别为6.3%、8.5%、17.5%;甲基异茜草素在0.619~30.9500 μg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3%,RSD为0.98%,平均含量为0.0546%.结论 初步制订的光茎茜草质量标准规定水分不得过10.0%,总灰分不得过12.0%,浸出物以40%乙醇为溶剂采用热浸法测定不得少于12.0%,甲基异茜草素含量按干燥品计不得少于 0.030%.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藏药川西小黄菊质量标准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提升藏药川西小黄菊的质量标准.方法 参照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以7批不同来源的川西小黄菊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性状、显微、薄层色谱鉴别及水分、总灰分、浸出物和含量测定研究.结果 川西小黄菊在性状、显微和薄层色谱鉴别方面均具有专属性特征;水分含量为9.18%~12.00%,总灰分含量为6.48%~7.98%,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为1.28%~1.62%,热浸法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为25.32%~34.05%,建议暂定药材中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含量分别不得过13.0%、8.0%、1.8%,热浸法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不得少于24.0%.川西小黄菊中总黄酮在18.892~113.352 mg·L-1(r=1.000)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n=6)为97.6%(RSD=2.4%),方法准确度良好;建议暂定川西小黄菊含总黄酮以芦丁(C27H30O16)计不得少于2.5%.结论 该研究结果可为川西小黄菊药材的质量控制和标准提高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气道内超声弹性成像鉴别肺癌患者肺门纵隔淋巴结良恶性的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探讨气道内超声弹性成像鉴别诊断肺癌患者肺门纵隔淋巴结良恶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于我院就诊的疑似肺癌患者87例(共147个淋巴结),经超声引导下支气管针吸活检证实良性56个,恶性91个.应用二维超声观察淋巴结形态、最大径、回声类型、内部回声分布及边缘是否清晰;气道内超声弹性成像获取淋巴结弹性评分及应变率比值,比较良恶性淋巴结二维超声和气道内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结果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二维超声图像特征和定量参数,以及气道内超声弹性成像参数鉴别肺癌患者肺门纵隔淋巴结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 二维超声检查显示,良恶性淋巴结最大径、形态回声类型、内部回声分布及边缘是否清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气道内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显示,良恶性淋巴结弹性评分分别为(1.85±0.97)分和(3.36±0.91)分,应变率比值分别为20.62±17.12和87.67±49.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弹性评分和应变率比值鉴别肺癌患者肺门纵隔淋巴结良恶性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4和0.931,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高于二维超声图像特征和定量参数的AU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气道内超声弹性成像可有效鉴别肺癌患者肺门纵隔淋巴结良恶性,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床旁心肺超声对肺水肿或肺炎所致急性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床旁心肺超声对肺水肿或肺炎引起的急性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152例急性呼吸困难患者,以胸部CT为诊断金标准,其中68例为肺水肿所致急性呼吸困难,84例为肺炎所致急性呼吸困难,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检查和床旁心肺超声检查.统计常规检查、床旁心肺超声对肺水肿或肺炎所致急性呼吸困难的检测结果,采用Kappa检验分析常规检查、床旁心肺超声与胸部CT诊断的符合情况,比较常规检查与床旁心肺超声对肺水肿或肺炎引起急性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常规检查及床旁心肺超声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床旁心肺超声检查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检查(P<0.05).床旁心肺超声诊断肺水肿或肺炎所致急性呼吸困难的总符合率为84.21%,高于常规检查的75.00%(x2=3.971,P=0.046),经Kappa 一致性检验,Kappa=0.625、0.731.常规检查及床旁心肺超声鉴别诊断肺水肿或肺炎所致急性呼吸困难的AUC分别为0.709、0.805,联合检查鉴别诊断肺水肿或肺炎所致急性呼吸困难的AUC为0.923.[结论]床旁心肺超声对肺水肿或肺炎所致急性呼吸困难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其中常规检查联合床旁心肺超声对肺水肿或肺炎所致急性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价值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IL-1β rs1143634基因多态性、血清IL-1β水平与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分析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和IL-1β rs1143634基因多态性与 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在陕西省安康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诊断为疑似ASD的60例患儿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6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填写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2),根据CARS2评分将患者分为非典型自闭症/待分类的广泛性发育障碍(PDD-NOS)组、轻度ASD组和中/重度ASD组.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IL-β水平及IL-1β rs1143634基因多态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L-1β对ASD的诊断价值,对PDD-NOS及轻、中/重度ASD的鉴别诊断价值,以及对轻度ASD和中/重度ASD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病例组血清IL-1β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3~6岁及>6岁患儿血清I-1β水平高于对照组同年龄段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DD-NOS组有14例患儿,轻度ASD组有24例患儿,中/重度ASD组有22例患儿.中/重度ASD组血清IL-1β水平高于PDD-NOS组和轻度ASD组,且轻度ASD组血清IL-1β水平高于PDD-NO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1β诊断ASD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76,鉴别诊断PDD-NOS和轻、中/重度ASD的AUC为0.818,鉴别诊断轻度ASD和中/重度ASD的AUC为0.674.病例组C等位基因频率低于对照组,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D-NOS组、轻度ASD组、中/重度ASD组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TT基因型患儿血清I--1β水平高于CT基因型和CC基因型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IL-1β水平和IL-1β rs1143634基因多态性是诊断ASD的潜在生物标志物,而且可用于鉴别诊断疾病严重程度,但是需要更大样本的研究以证实该结论的可靠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