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内脉冲点焊技术用于下颌全牙弓种植即刻固定修复的两年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口内脉冲点焊技术用于下颌全牙弓种植即刻固定修复的2年临床效果,探究其相关技术特点。方法:纳入2015年7月至2019年2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种植科行下颌全牙弓种植即刻固定修复患者15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11例,年龄(64.2±9.3)岁。所有患者均于下颌植入4枚种植体后,使用口内脉冲点焊技术,将专用钛杆坚固焊接于种植体基台套管上,形成钛合金修复体支架;通过个性化预成修复体重衬于该支架上,完成下颌全牙弓即刻修复体。累计15例下颌骨(共60枚种植体)完成基台水平的全牙弓种植即刻固定修复。疗效观察指标包括:焊接支架-基台就位密合状态影像学检查、种植体存留情况、种植体边缘骨吸收、生物学并发症、机械并发症、修复体组织面清洁状况、问卷调查患者满意度。随访时间范围为24~55个月,平均34.9个月。结果:15例焊接支架-基台就位顺利,临床及影像密合度良好,修复体连接固定顺利,至2年复查时60枚种植体中2枚种植体(2例患者)因骨结合丧失被取出,余58枚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为(0.7±0.2)mm。存留的58枚种植体观察期内牙龈出血指数<3,未见明显牙龈红肿和瘘管等炎症表现。种植体无折裂变形等机械并发症,15件即刻固定修复体中6件发生人工牙脱落或修复体折裂机械并发症。修复体组织面清洁度不良,软垢评分(3.4±0.4)分。结论:口内脉冲点焊技术用于下颌全牙弓种植即刻固定修复短期临床效果可预测,可较大程度地避免影响种植体间稳定连接的修复机械并发症,其即刻修复体有可能作为长期修复体使用,远期效果需继续随访观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生物活性玻璃在口腔种植体表面涂层领域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8/17
钛及钛合金广泛用于口腔种植体的生产,但因金属的生物惰性易被纤维组织包绕不易形成骨结合;骨组织再生需要一定的生理刺激,为了提高这种刺激的效果并加速种植体与骨组织的整合,可以在种植体表面沉积具有高度生物活性的涂层.生物活性玻璃(bioactive glasses,BG)能够附着在骨组织上并形成磷灰石层,形成的中间磷灰石层连接骨组织和BG材料,进一步启动生物矿化过程,促进组织愈合,并且没有明显的并发症或副作用.20世纪 60 年代 Hench 教授[1]开发出 BG,即 45S5 Bioglass?(wt.%:45%SiO2,24.5%CaO,24.5%Na2O,6.0%P2O5);20 世纪80年代以来,它一直被用于临床.本综述主要讨论了 BG的基本信息、在口腔种植体涂层领域应用的可能性,并分析了现有的主要涂层技术以及目前的挑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7
-
钛合金种植体在牙列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探讨钛合金种植体对牙列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88例牙列缺损患者依据不同种植体设计方案分为钛合金组和纯钛组各44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牙龈指数变化、修复满意度与咀嚼效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钛合金组修复后的牙龈指数明显低于纯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钛合金组的咀嚼率、满意度均显著高于纯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钛合金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纯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钛合金种植体修复方案对于牙列缺损患者的效果明显优于纯钛种植体,修复效果更佳,患者较为认可,修复满意度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两种不同材料种植体修复牙列缺损的力学性能及美学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观察钛合金种植体与纯钛种植体修复牙列缺损的力学性能及美学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9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60例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种植体不同修复方式分为观察组79例(108颗牙,采用钛合金种植体)和对照组81例(112颗牙,采用纯钛种植体).比较两组的种植有效率、咀嚼效率、牙齿总咬合力、牙周健康指数、并发症发生率及美学评分差异.结果:两组种植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咀嚼效率治疗后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咀嚼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牙齿总咬合力随时间延长逐渐升高,且观察组各时间段内总咬合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及龈沟出血指数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红白美学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纯钛种植体,钛合金种植体用于修复牙列缺损患者具有更强力学性能,可改善患者咀嚼和咬合能力,降低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率,提高美学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微弧氧化处理对医用金属生物活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1/6
背景:在众多金属植入物表面改性技术中,微弧氧化技术因操作方便、成本低且能有效调整表面涂层的微观结构和元素而得到广泛关注.目的:总结微弧氧化技术在不同材料表面制备氧化涂层的理化性能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有关于微弧氧化技术对医用金属生物活性影响的文献,英文检索词为"MAO、micro-arc oxidation、osseointegration、mechanical property、biological activity、angiogenesis、fibrogenesis",检索时间范围是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纳入82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微弧氧化技术是一种极具潜力的表面改性技术,可以极大提高种植体植入的成功率,也可以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具体原因如下:①微弧氧化技术在材料表面形成特殊多孔形貌,可以优化其耐磨性、耐腐蚀性等机械性能,降低镁合金的降解速率;②微弧氧化技术可以通过在材料多孔形貌中掺入锶、羟基磷灰石和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物质,辅助提高其成骨分化、血管生成、纤维生成等生物活性,改善钛和钛合金生物惰性的缺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6
-
增材制造技术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1/6
背景:增材制造技术由于其快速成型及其数字化、个性化等特点,为个性化、精准化的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因此其医疗器械产品在骨科、口腔、术前规划、颅颌面部等临床应用中快速发展.目的:简要介绍国内外增材制造技术研究进展及其产品在临床应用领域中的商业化应用情况.方法:以"增材制造,医疗器械,临床应用,3D打印"为中文检索词,以"additive manufacturing(AM),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medical device,clinical application,3D printing"为英文检索词,分别检索万方数据、中国知网及PubMed、Elsevier、Springer Link数据库,以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及FDA网站.检索时间范围重点为2010年1月至2023年3月,同时纳入少数经典远期文献.结果与结论:增材制造技术以原材料形态(液体基、固体基、粉末基)为分类方式,目前已有的增材制造工艺有熔融沉积成型技术、立体光固化成型技术、粉末床熔融技术、定向能量沉积技术、黏结剂喷射打印3D技术、喷墨打印技术、分层实体制造技术等7种.已上市的增材制造产品有骨科产品、口腔科产品、术前规划导板/骨模型产品和颅颌面部产品,骨科产品有匹配式长段骨缺损修复体、椎间融合器、膝关节矫形器、椎体假体、胸腰椎融合匹配式假体系统、膝关节假体和髋关节假体;口腔科产品有增材制造用光固化临时冠桥树脂和BB Base 3D Printing Resin for Denture Base;术前规划导板/骨模型产品有骨模型、医用骨科手术导板、定制式牙科种植用导板、人体器官模型;颅颌面部产品有聚己内酯支架、患者专用颅骨植入物、OsteoFab患者专用面部设备、SpinFab VBR假体、TruMatch CMF钛合金3D打印假体系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6
-
骨质疏松状态下不同种植体表面涂层改性技术对种植体骨结合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钛及钛合金种植体广泛应用于牙列缺损和缺失的修复.骨质疏松患者由于种植体骨结合不良和初期稳定性不佳,存在较高的失败风险.因此,探究骨质疏松状态下如何促进种植体骨结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关于骨质疏松状态下不同种植体表面涂层改性的研究主要可分为无机材料、生物分子、金属材料、中药类涂层以及具有治疗效果的药物涂层五大类.各类涂层改性的作用机制和生物学效果不尽相同,本文将对骨质疏松状态下不同种植体表面涂层改性技术对种植体骨结合的影响进行分析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3D打印钛合金牙种植体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金属3D打印技术的出现为口腔钛种植体的制造提供了新的工艺选择.良好的机械性能是种植体正常行使功能的基础,也是临床医生选择种植体时考虑的重要因素.考虑到金属显微组织结构与其性能之间的重要联系,本文简要阐述了钛合金的显微组织特征,从拉伸性能、抗疲劳性能和硬度等力学指标介绍3D打印钛种植体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增材制造Ti-6Al-4V钛合金种植体在牙缺失种植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目的:探讨增材制造Ti-6Al-4V钛合金种植体在牙缺失种植修复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20年11月至2022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口腔科和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种植科治疗的后牙缺失患者86例(缺失牙数87颗)。其中研究组43例(缺失牙数44颗),采用自行研制的增材制造Ti-6Al-4V钛合金种植体行种植修复;对照组43例(缺失牙数43颗),采用B & B种植体(意大利)行种植修复。对两组种植修复术后6个月内种植成功率、种植体周骨组织变化、牙龈状态和咀嚼效能进行比较分析。使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7颗种植牙中,研究组44颗,种植术后植体无脱落,牙龈无红肿,修复后咀嚼功能正常,种植上部修复后2例出现边缘嵴崩瓷,种植成功率95.5%;对照组43颗,种植术后2颗植体脱落,1例基台螺丝反复松动而重新修复,种植成功率93%,两组种植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237,P>0.05);研究组种植义齿修复后无咬合干扰和食物嵌塞,咀嚼功能良好,总有效率100%;对照组1例因螺丝松动导致咀嚼功能不良,总有效率97.7%,两组间咀嚼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181,P>0.05);两组间各随访时间点种植体周围骨吸收值<0.6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1.974,P>0.05);两组种植牙修复后牙龈形态、牙龈色泽和牙龈乳头高度恢复满意度,按种植牙修复后牙龈形态恢复情况,≥1分为满意,<1分为不满意,研究组满意度为93.2%,对照组为95.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236,P>0.05)。结论:增材制造Ti-6Al-4V钛合金种植体在后牙缺失修复中成功率、咀嚼功能及美学效果等方面达到满意的近期临床疗效,能够满足临床应用,远期临床效果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镁合金外支架辅助自体牙异位移植
编辑人员丨2023/9/30
目的:探索微弧氧化处理的镁合金支架辅助自体牙异位移植的可行性.方法:拔除9只雌性比格犬(9~11 kg)的左下颌第二前磨牙、左下颌第三前磨牙和右下颌第二前磨牙,截冠得犬牙根,3Shape扫描形态制作微弧氧化镁合金支架并装配自体牙根,3个月后植入牙槽窝,同时植入1个钛合金种植体和自体牙根进行对照;植入后3、6、12个月分三批处死实验犬,每批3只.截取骨组织标本进行Micro-CT扫描、切片VG染色观察.结果:Micro-CT结果显示,镁合金支架组成骨效果在各时间点均优于钛合金组和自体牙组.VG染色结果可见,无论是在哪个时间点,镁合金支架组的骨接触率均高于钛合金种植体组,自体牙组最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自体牙移植和钛合金种植体相比,镁合金支架辅助的自体牙异位移植可以有效促进机体形成新骨,有利于提高移植牙的初期稳定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