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转换为利拉鲁肽联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达格列净促进2型糖尿病缓解1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回顾性分析1例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伴有肥胖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起始给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转换为利拉鲁肽联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维持治疗6个月后成功诱导T2DM缓解的诊疗过程。患者为36岁男性,因“发现血糖升高3 d”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诊断为T2DM,起始给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强化治疗10 d后,改为利拉鲁肽联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达格列净降糖治疗,治疗6个月后,血糖控制良好,体重较前下降21 kg,糖化血红蛋白5.3%,遂停用所有降糖药物,血糖长期维持达标,达到糖尿病临床缓解。利拉鲁肽可通过减少食欲和饥饿感、减少能量摄入、增加饱腹感、改变食物偏好、延缓胃排空等机制起到减重的作用,有助于促进肥胖的T2DM患者达到糖尿病临床缓解。对于超重或肥胖的T2DM患者,利拉鲁肽可作为优先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降糖药物对肠道菌群的构成及其营养代谢调节影响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肠道微生物群被认为是维持人类宿主健康状态的基石,因为它不仅有助于从摄入的食物中获取营养和能量,还可以通过产生的代谢物调节宿主的能量代谢,对多种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起到作用。近年来,糖尿病的治疗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步推进,安全有效的降糖药物不断涌现,国内已上市了包括磺脲类、双胍类、格列奈类、糖苷酶抑制剂、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和各种胰岛素类似物等在内的多种降糖药物。大量研究证明,肠道菌群可能为降糖药物控制血糖的作用靶点之一。该文针对目前降糖药物对肠道菌群的构成及其营养、能量代谢调节的影响进行综述,为未来新型降糖药物的机制研究及作用靶点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不同类型降糖药物对肺癌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人类癌症相关死亡的最主要原因。糖尿病可因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和炎症等因素导致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另外,糖尿病会增加心血管事件、术后并发症和感染的发生风险,进而对肺癌预后产生负面影响。目前常用的降糖药物包括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促泌剂、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各类降糖药物对肺癌的影响仍存在争议,本文就不同种类的降糖药物与肺癌的关系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及达标策略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糖化血红蛋白(HbA 1C)控制目标应遵循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化原则,即根据患者的年龄、病程、健康状况、药物不良反应风险等因素实施分层管理。本共识建议一般成人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HbA 1C控制目标为<7.0%,并对其他情况下的HbA 1C目标值作出推荐。本共识建议将二甲双胍作为T2DM患者单药治疗的首选,α-糖苷酶抑制剂(AGI)或胰岛素促泌剂作为单药治疗的备选。进行联合治疗时,建议根据患者是否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心力衰竭(HF)或慢性肾脏疾病(CKD)进行分层。如患者合并ASCVD,建议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联合有心血管获益证据的胰升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或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如患者合并CKD,建议联合用药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首选有肾脏获益证据的SGLT2i,在患者不能使用SGLT2i时可选择有肾脏获益证据的GLP-1RA。如患者合并HF,建议在条件允许时选择SGLT2i。如患者未合并ASCVD、HF或CKD时,可根据基线HbA 1C水平、低血糖风险、体重、经济状况、药物可及性等因素选择联合的药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心血管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心血管风险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心血管病与糖尿病共病现状十分严峻,而此类患者的心血管风险综合管理却严重不足且缺乏规范。近几年,多项大规模、随机对照、心血管结局临床试验证实两类新型降糖药物——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可显著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在此背景下,欧美相继发布了糖尿病伴心血管病相关指南,对糖尿病伴心血管高风险或合并心血管病患者的血糖管理进行了全面更新。鉴于此,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代谢性心血管疾病学组发起撰写该共识,旨在为我国心血管及内分泌医生提供有针对性的临床实践指导意见。该共识以降低心血管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的心血管风险为宗旨、以综合管理心血管危险因素为核心内容、以最新国际指南及循证医学证据为核心依据,致力于推动血糖管理新模式在我国心血管代谢领域临床实践中的规范应用、提高我国临床医生对心血管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心血管风险的综合管理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合并心肾疾病患者降糖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1天前
2型糖尿病(T2DM)患者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和慢性肾脏病(CKD),且心肾疾病为T2DM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因此,应该对T2DM患者进行心血管风险评估,并筛查和防治心肾疾病。本共识中推荐,对于T2DM合并ASCVD或心血管风险极高危、心力衰竭(HF)或CKD患者,如果没有禁忌证或不耐受,二甲双胍应作为一线降糖药物并一直保留在治疗方案中;同时,不论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 1c)是否达标,T2DM合并ASCVD或心血管风险极高危的患者建议优先联合具有心血管获益证据的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或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T2DM合并HF患者建议优先联合SGLT2i;T2DM合并CKD患者建议优先联合SGLT2i,若不能使用SGLT2i,建议联合具有肾脏获益证据的GLP-1RA。此外,在T2DM合并ASCVD、HF或CKD的患者中,还需全面管理好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生活方式干预、降压、调脂、抗血小板治疗等,同时应特别注意防范低血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钠-葡萄糖共转运体2抑制剂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前已有多个研究证实新型口服降糖药物钠-葡萄糖共转运体2(SGLT2)抑制剂可在安全降糖的基础上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因心力衰竭(心衰)住院以及心血管、全因死亡风险。最近发表的DAPA-HF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患者是否存在糖尿病,达格列净均可显著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40%的慢性心衰患者心衰恶化及心血管死亡风险的复合终点。该研究结果使SGLT2抑制剂从降糖药物"跨界"到心衰治疗领域。该文就有关SGLT2抑制剂主要的临床研究的设计及结论进行了论述与比较,提出了SGLT2抑制剂可通过改善肾脏神经内分泌、降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来降低心血管终点事件的假说,并对SGLT2抑制剂改善心血管病临床结局的其他可能机制进行了阐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糖尿病药物治疗理念变迁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强化降糖只能改善糖尿病的微血管并发症,不能改变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结局。因此,国内外指南均以糖化血红蛋白(HbA 1c)达标制定糖尿病药物治疗路径。研究表明,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和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具有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心肾结局的作用,糖尿病治疗理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以控制血糖为目标的治疗路径转变为以改善心肾结局为目标的治疗策略。该文基于国内外糖尿病防治指南变迁,阐述不断更新的糖尿病治疗理念以及背后的循证医学证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司美格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4期患者1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报道1例应用司美格鲁肽治疗血糖控制不佳合并慢性重度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患者的诊疗经过。患者为49岁男性,诊断为2型糖尿病(T2DM)18年,病情复杂,有严重的肾功能不全,在口服降糖药物、应用胰岛素以及口服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效果均欠佳的情况下,应用司美格鲁肽治疗40 d,实现了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达标,并停用了口服降糖药及短效胰岛素,同时达到减轻体重、降脂、降压的效果,患者肾功能的进行性恶化被改变。该例患者的诊疗经过提示我们,对于T2DM患者,长效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的多重保护作用使其满足了肾衰一体化的治疗需求,对于重度肾功不全患者其是一种有效、安全、便捷的用药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在“以患者为中心”治疗理念新思考下探讨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的治疗地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以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化治疗始终是临床医师不懈追求的目标。降糖药物的选择早已从单一强调血糖控制逐渐过渡至同时关注患者合并症等多因素个体化治疗新时代。随着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等新型降糖药物的问世及其心肾获益证据和机制的明确,极大推动了中外糖尿病指南的变迁和治疗理念的更新,基于心肾获益的“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理念得到进一步升华。该文拟对新型口服降糖药SGLT2i的降糖疗效、心肾获益等相关研究及用药注意事项展开综述,并对其目前在指南中的治疗地位和未来进一步提升的可能性展开探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