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肌间沟臂丛神经不同变异类型的超声表现——基于高频探头的连续超声视频采集及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采用超声高频探头连续追踪肌间沟臂丛神经,探讨不同类型肌间沟臂丛神经的超声表现,并指导临床应用。方法:自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总共收集分析400例臂丛神经超声影像视频,采用"traceback"技术分别定位神经根,追踪其进入肌间沟至锁骨上臂丛神经水平,连续采集视频资料并分析。结果:根据颈 5、颈 6神经根与前斜角肌的关系分为3型:Ⅰ型(肌间沟型),颈 5神经根Ⅰ型占24.6%,颈 6神经根Ⅰ型占29.1%;Ⅱ型(前斜角肌纤维内型),颈 5神经根Ⅱ型占45.3%,颈 6神经根Ⅱ型占68.3%;Ⅲ型(前斜角肌外型),颈 5神经根Ⅲ型占30.1%,颈 6神经根Ⅲ型占2.6%。根据颈 7、颈 8神经根与中斜角肌的关系分为2型:Ⅰ型表示标准型,即神经根上方无中斜角肌,颈 7神经根Ⅰ型占74.9%,颈 8神经根Ⅰ型占35.3%;Ⅱ型表示神经根前方有中斜角肌覆盖,颈 7神经根Ⅱ型占25.1%,颈 8神经根Ⅱ型占57.9%。颈 8神经根未见到的占6.8%。 结论:采用超声高频探头连续追踪肌间沟臂丛神经可准确定位臂丛神经并识别变异类型,可指导临床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上干型胸廓出口综合征的辅助诊断及臂丛神经病变定位检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连续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对老年肩关节置换术后镇痛及肩关节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连续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对老年肩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及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 年8 月至2021 年12 月行老年肩关节置换术患者60 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域级,随机分为两组(n=30):静脉自控镇痛(对照组)和连续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镇痛组(试验组).两组于术后全身麻醉苏醒后,连接电子自控镇痛(PCA)泵,对照组配方为:舒芬太尼2 μg/k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背景输注速率2 ml/h,锁定时间15 min,PCA剂量2 ml;试验组药液配方:0.2%罗哌卡因,背景输注速率 5 ml/h,锁定时间 15 min,PCA剂量 5 ml,镇痛至术后 3d.术后24h起进行功能锻炼,2 次/d.记录术后8 h、12 h、24 h、2 d、3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术前及术后l、2、3 个月的肩关节功能HSS评分,记录两组PCA镇痛不全时用吗啡补救的剂量,及术后嗜睡、恶心/呕吐、嗜睡、尿潴留和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术后8 h、12 h、24 h、2 d、3 d VAS评分、需额外的吗啡消耗量均明显低于同一时间点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同时间点HSS评分均表现为术后3 个月>术后2 个月>术后1 个月>术前(均P<0.05),试验组术后1 个月、术后2 个月、术后3 个月HSS评分均明显高于同一时间点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可主动功能锻炼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连续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可有效缓解肩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症状,有利于患者尽早接受功能锻炼,进而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肋锁入路连续臂丛神经阻滞在儿童上肢骨折麻醉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肋锁入路连续臂丛神经阻滞在儿童上肢骨折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汉中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接受上肢骨折手术治疗的1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行肋锁入路连续臂丛神经阻滞,50例)和B组(行喙突入路连续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50例),比较两组患儿臂丛神经阻滞效果、注药后不同时间点运动感觉阻滞情况,以及静息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差异、麻醉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儿臂丛神经深度低于B组,阻滞操作时间短于B组,阻滞维持时间长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注药后5、10 min时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和肌皮神经感觉阻滞率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注药后10 min时尺神经和桡神经运动阻滞率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术后12、18、24、36 h时静息VAS评分均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0%,B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00%,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上肢骨折患儿实施肋锁入路连续臂丛神经阻滞能够发挥较好的麻醉阻滞效果,相比喙突入路连续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患儿感觉和运动阻滞更迅速,术后镇痛效果更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超声引导不同入路连续臂丛神经阻滞术在颈肩、上肢及手部手术镇痛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连续臂丛神经阻滞(CBPB)是颈肩、上肢及手部手术有效的麻醉与镇痛方法,随着超声可视化技术的发展,更多新的CBPB入路和方法得以应用.目前主要的超声引导CBPB入路包括肌间沟、锁骨上、肋锁间隙、锁骨下和腋路等,不同入路CBPB的阻滞效果及临床应用范围有所不同.超声引导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较适用于肩部及肱骨中上段手术的麻醉与镇痛,其中以后路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效果更为稳定.超声引导连续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因同侧膈肌麻痹发生率更低,在肩部手术中应用逐渐增多,但对肘关节及远端手术镇痛效果弱于连续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连续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可为肘关节及远端提供良好的麻醉与镇痛,稳定性及效果优于锁骨上、锁骨下和腋路.超声引导连续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因其解剖特点和局限性,临床应用逐渐减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