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伴RR间期长短交替发生机制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reciprocating tachycardia,AVRT)伴RR间期长短交替的发生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AVRT患者317例临床资料, AVRT时给予异博定5 mg,缓慢静脉推注10 min,给药后观察是否有RR间期、AH间期、HV间期和VA间期变化,以及变化发生的时间。结果:给予异博定后有8例患者发生RR间期长短交替,并且均伴QRS波电交替,RR间期长短交替现象发生时均为相邻心搏的AH间期差值逐渐延长,无AH跳跃,HV间期和VA间期恒定,此现象发生于给药后6~17 min,心动过速平均周期比给药前延长16~42 ms;3例患者RR间期长短交替现象消失时均为相邻心搏的AH间期差值逐渐缩短,无AH跳跃,HV和VA间期恒定,直至AH间期相等,消失时间为给药后19~57 min;5例患者给药后AVRT终止。结论:由此推断其发生机制是由于心动过速时AH间期频率依赖性递减传导所致,这一心电现象不能被程序刺激诱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与起搏有关的短长短周期诱发的室性心动过速及处理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者男性,63岁,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植入后3个月内频繁放电,程控发现5次心室颤动事件,分析ICD记录图提示与起搏有关的长短周期现象诱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通过程控提升心室起搏心率,由45次/分升高为60次/分后未再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事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全麻对昼夜节律影响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自然界中的许多生物,其生理机能和生活习性均存在着随时间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生物节律(biological rhythm).生物节律按周期长短的不同可划分为亚日节律、近日节律和超日节律,其中近日节律即昼夜节律(circadian rhythm)是指生命活动以24 h左右为周期的变化,也是人体中普遍存在的一类生物节律,例如睡眠-觉醒节律、体温节律、血压节律及褪黑素分泌节律等都是由昼夜节律进行调控的,故昼夜节律对维持机体的生理功能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昼夜节律的紊乱会造成机体功能的破坏[1],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如睡眠障碍、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紊乱和肿瘤等.引起昼夜节律紊乱的因素有很多种,其中包括全麻的实施[2].目前已有大量文献证实,全麻的实施可能导致昼夜节律发生紊乱,破坏机体的昼夜平衡.现将全麻与昼夜节律相互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长QT综合征患者ICD术后电风暴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电风暴又称为交感风暴、心室电风暴(VES) ,实际上属于一种紧急状态,此状态中,患者心室电活动变化显著,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通常会引发心源性猝死,室性心律失常短时间内反复出现数次是其典型特征[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维拉帕米终止房室折返性室上速时出现周期长度长短交替现象的机理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银屑病基础研究的现状
编辑人员丨2023/8/6
当前研究银屑病的困难是没有满意的动物模型,在人体也只能通过同形现象诱发银屑病损害.至今尚不能确定银屑病的初发病变在表皮还是在真皮.目前对于控制表皮的增生和分化因素的研究,在阐明银屑病的发生学上有重要意义.表皮增生:用放射自显影法证明银屑病的表皮增生速度比正常人快7倍.有的资料表明银屑病的表皮细胞周期是37小时,正常是400小时.是否有Go亚细胞群存在于正常表皮中?如果有,则使上述数据的解释复杂化,因为这些数据是在假设所有的细胞都进行周期分裂的基础上计算出来的.如果在正常情况下只有一小部分基底细胞进行增殖,而大部分细胞处于Go状态,那么正常的细胞周期就可能与银屑病的相同.这将使我们把重点放在研究决定哪些及多少细胞在银屑病损害中增生的因素上,而不放在决定细胞周期长短的因素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变蒸学说的婴幼儿变蒸热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婴幼儿变蒸学说是中医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现象认识的一种学说,反映婴幼儿自出生至576日的生长发育过程.笔者在深入研究50余种儿科经典古籍以及部分综合性古医籍基础上,认为构成变蒸学说的主体框架由"变蒸热"及"规律性变蒸热"两部分构成."变蒸热"是指变蒸时期婴幼儿体温升高,临床表现为四肢发热或为微热或为壮热;而"规律性变蒸热"是指婴幼儿完成变蒸时经历的10余次发热."规律性发热"在古代文献中所指时间亦不完全一致,主要以32天为一个周期者居多.变蒸热的高低以及周期性长短与婴幼儿体质关系密切,因此提示对于变蒸热以及发热规律的研究需要结合婴幼儿体质进行,对变蒸热以及发热规律的探讨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变蒸学说奠定了重要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动态心电图显示房室结双径路心电现象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揭示房室结双径路传导的心电图改变.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动态心电图诊断房室结双径路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和特殊心电现象.结果 患者共11例,动态心电图均出现PR间期跳跃式延长,其中有4例表现为两种揭示房室结双径路存在的特征性心电现象:①房性早搏揭示房室结双径路7例.其中房性早搏的PR间期跳跃式延长诱发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6例(其中有2例同时存在单次慢-快型房室结折返,即房性早搏的PR间期跳跃式延长后出现心房回波);房早的PR间期跳跃式延长并持续数个心搏,慢径路下传蝉联现象1例(此例亦同时存在另一种心电现象:长短固定两种PR间期,快-慢径路间传导的自发性转换);②不典型文氏型房室阻滞(AVB),PR间期跳跃式过度延长和PR间期跳跃式过度延长后慢径路下传蝉联现象,下传受阻的P波终止于慢径路前传1例;③不典型文氏型AVB,以心房回波终止文氏周期1例;④二度2∶1房室阻滞,长短相间两种固定PR间期,下传受阻的P波后快-慢径路传导相互转换1例;⑤插人性室性早搏后PR间期跳跃式过度延长,慢径路下传蝉联现象形成房室传导的不典型反文氏1例.结论 PR间期跳跃式延长是房室结双径路存在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特征,认识上述特征性心电现象,有助于体表心电图诊断房室结双径路传导并减少误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维拉帕米终止房室折返性室上速时出现周期长度长短交替现象的机理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