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Ⅵ型分泌系统在鲍曼不动杆菌致病及耐药性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Ⅵ型分泌系统(type Ⅵ secretion system,T6SS)在鲍曼不动杆菌致病性和耐药性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分离自血流感染患者血液标本的45株鲍曼不动杆菌株,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测定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菌株T6SS主要效应蛋白编码基因溶血素调节蛋白的携带情况,对T6SS阳性鲍曼不动杆菌和T6SS阴性鲍曼不动杆菌分别进行生物膜形成能力检测、抗血清试验和体外竞争试验,收集并分析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转归情况。统计学分析采用 t检验、秩和检验和 χ2检验。 结果:45株鲍曼不动杆菌中24株T6SS阳性,阳性率为53.3%。T6SS阳性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庆大霉素、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妥布霉素和头胞吡肟的耐药率分别为95.8%、95.8%、66.7%、95.8%、79.2%、95.8%、79.2%和91.7%,高于T6SS阴性鲍曼不动杆菌的28.6%、28.6%、28.6%、28.6%、9.5%、23.8%、23.8%和2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22.12、22.12、6.51、22.12、21.83、24.72、13.79、18.97,均 P<0.05)。T6SS阳性鲍曼不动杆菌的生物膜形成能力、血清抗性和竞争能力均高于T6SS阴性鲍曼不动杆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4.99、 Z=-2.61、 Z=-2.27,均 P<0.05)。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来源鲍曼不动杆菌的T6SS阳性率为80.0%(16/20),高于非ICU来源菌株的32.0%(8/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10.29, P<0.05),但鲍曼不动杆菌是否携带T6SS对患者病死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74, P=0.188)。 结论:T6SS阳性鲍曼不动杆菌具有较高的致病性,且其高耐药率使得治疗较困难,亟需引起临床医师尤其是ICU医师的高度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在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TBS报告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7至9月间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广州华银医学检验中心、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集团)及长沙远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16 317例宫颈液基薄层细胞涂片临床样本及相关资料。利用南方医科大学与锟元方青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基于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的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TBS报告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对所有临床样本进行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以2014版的TBS为评价标准,分析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及细胞病理医师运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阅片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并比较两种阅片方式所用的时间。结果: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在不同制片方式、不同胞质染色及不同仪器扫描下预测宫颈上皮内病变的灵敏度为92.90%,其他病变(包括>45岁妇女子宫内膜细胞及感染性病变)灵敏度为83.55%,阴性样本特异度为87.02%;而细胞病理医师运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分别为99.34%,97.79%及99.10%,且比人工镜下阅片节省约6倍的阅片时间。结论: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TBS报告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度及强泛化性等优势,细胞病理医师运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阅片能显著提高阅片的准确率和工作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伐地那非浓度的可行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的测定大鼠血浆中伐地那非浓度的方法,并评估其可行性。方法:采集正常Sprague-Dawley大鼠血浆样本。采用Phenomenex Synergi Polar-RP 80 A色谱柱(2.0 mm×50 mm,4 μm),柱温30 ℃,流动相A为0.1%甲酸水溶液,流动相B为0.1%甲酸乙腈溶液,流速为0.4 ml/min;质谱采用API 4000Qtrap三重四极杆质谱仪的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监测,伐地那非和内标监测离子质荷比分别为489.3(Q1通道)/151.2(Q3通道)和466.4(Q1通道)/234.2(Q3通道);西沙必利为内标,检测大鼠血浆中添加的伐地那非浓度。然后评估该方法检测伐地那非浓度的专属性、线性及定量范围、精密度和准确度、基质效应、稳定性。结果:在选定的色谱和质谱条件下,伐地那非和内标的保留时间分别为2.62和2.80 min,峰形良好。该方法在0.2~200 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该方法检测伐地那非的批内精密度(%CV)和准确度(%DEV)分别在1.5%~9.7%和-6.8%~6.6%之间。批间精密度和准确度分别在3.1%~8.4%和-3.7%~4.6%之间。均在要求的范围内。本样品处理方法,伐地那非的提取回收率在88.2%~104.6%之间,符合提取回收率的考察要求。该样品处理方法,伐地那非各质控浓度经内标归一化的基质效应因子(MF)分别为1.04、0.85、1.04,变异系数(%CV)在1.7%~10.7%之间,符合基质效应的考察要求。伐地那非的短期稳定性、长期稳定性、4次冻融循环稳定性的偏差都在±15%以内,变异系数均在5%以内。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特异性好、准确性高,可用于检测大鼠血浆伐地那非浓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前臂开放性骨折并发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前臂开放性骨折并发感染的临床特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有力依据。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诊治前臂开放性骨折并发感染患者116例,男72例,女44例。按照Gustilo骨折分型:Ⅱ型12例,ⅢA型2例,ⅢB型19例,ⅢC型83例;机器绞伤77例,重物压砸伤27例,车祸伤12例;治疗过程中截肢组20例,保肢组96例。采集同一个感染部位的三个层面标本进行细菌培养,菌株鉴定和药物敏感性检测均采用自动化仪器和纸片扩散法。结果:临床特征:Ⅲ型骨折并发感染共104例,且以ⅢC型为主。男女发病率为1.6∶1,机器绞伤是引起感染的主要原因。病原菌分布:共分离出25种16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80.4%,革兰阳性球菌占19.6%。排名前五位分离菌占64.4%,依次是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药敏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偏高(>60%),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为63.6%;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敏感率均为100.0%;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10.0%~20.0%);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庆大霉素、利福平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截肢耐药性总体高于保肢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临床治疗显示:首选敏感性抗菌药物85.3%;首选耐药性抗菌药物11.2%,其中截肢组10.3%,保肢组0.9%。 结论:革兰阴性杆菌是前臂开放性骨折感染主要病原菌,碳青酶稀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日趋严重。对于大部分前臂开放性骨折患者,喹诺酮类药物经验性治疗效果较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有效提高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单中心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2017年1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恶性血液病患者967例的痰标本,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分析患者的诊断、临床特征、病原菌及药敏试验结果。采用WHONET 5.6和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961株,革兰阴性菌516株(53.7%),分离的主要菌株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118株(12.3%)、铜绿假单胞菌68株(7.1%)、鲍曼不动杆菌67株(7.0%)、嗜麦芽窄食单胞菌52株(5.4%)、大肠埃希菌43株(4.5%)、阴沟肠杆菌42株(4.4%);革兰阳性菌171株(17.8%),真菌274株(28.5%)。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为22.1%~31.3%。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和米诺环素敏感。3种肠杆菌对碳青霉烯类、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低(<10%)。未检出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的革兰阳性菌。结论:本区域单中心恶性血液病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不同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不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沉默 PRR13基因对结直肠癌细胞奥沙利铂耐药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 PRR13基因表达量与结直肠癌细胞对于奥沙利铂药物敏感性的影响以及在奥沙利铂药物作用下 PRR13基因表达高低对结直肠癌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方法:在美国模式菌种收集中心(ATCC)常用结直肠癌细胞系中筛选出2株结直肠癌细胞系(SW620,SW480),通过慢病毒载体进行细胞转染构建 PRR13沉默结直肠癌细胞模型,采用MTT法进行奥沙利铂药物敏感性实验,本研究将稳定转染包含沉默 PRR13基因序列shRNA慢病毒的结直肠细胞模型定义为沉默组,将稳定转染慢病毒空载体的结直肠细胞模型定义为对照组。 PRR13基因沉默后,奥沙利铂的半抑制浓度(IC 50)变化,然后使用双染法流式细胞仪凋亡实验,比较组间 PRR13表达量及与结直肠癌细胞凋亡率的关系。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Mean± 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 结果:相同细胞模型IC 50随时间的增加而显著降低,相同时间点,沉默组IC 50明显低于对照组;在相同浓度作用的同类细胞模型中,沉默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SW620沉默组(22.50%)比SW620对照组(11.35%),SW480沉默组(13.63%)比SW480对照组(4.59%)],沉默组活细胞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细胞模型[SW620沉默组(76.0%)比SW620对照组(87.2%),SW480沉默组(74.5%)比SW480对照组(89.3%)]。 结论:沉默 PRR13基因可以降低细胞对于奥沙利铂药物的敏感性,降低奥沙利铂药物耐药性,化学治疗效果更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16—2022年青海某医院血培养分离大肠杆菌的流行病特点及耐药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血培养分离大肠杆菌( E. coli)的耐药情况,评价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 MS)对 E. coli同源性分析能力,并建立与之匹配的蛋白指纹库,辅助临床经验用药,为院感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医院送检血培养 E. coli的耐药性及耐药变迁情况;收集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青海省人民医院血培养分离 E. coli 1841株;所有菌株均采用MALDI-TOF MS进行鉴定,应用VITEK2.0药敏分析仪对菌株进行药敏分析,并用MALDI-Biotyper软件进行质谱同源性分析及自建蛋白指纹库;利用WHONET5.6软件统计药敏结果,利用SPSS23.0软件分析指纹分型与药敏结果之间的关系,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 结果: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4 582份血培养阳性标本中共检出 E. coli 1 841株,检出率为40.17%;血培养分离 E. coli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对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左旋氧氟沙星和磺胺甲恶唑略有下降,对其余药物变化不大;经MALDI-Biotyper聚类分析,将血培养分离的 1 841株 E. coli分为两大簇五个亚型,其中Ⅰa 1型约占40%、Ⅰa 2型约占2.7%、Ⅰb型约占3.8、Ⅱa型约占46%、Ⅱb型约占7.5%。Ⅰa 1型 E. coli在普外科(50.45%)和急诊外科(50.92%)的检出率较高,Ⅰb型 E. coli在急诊内科检出率(10.05%)高于其他科室。不同分型之间的药敏结果相互比较,Ⅰa 1型 E. coli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21.3%高于其余四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7.74, P=0.000);Ⅱ型 E. coli对磺胺甲恶唑的耐药率(>60%)整体高于Ⅰ型(<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5.248, P=0.004);初步建立了 E. coli同源性蛋白指纹库并进行验证。将验证集中1 288株 E. coli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并与训练集的药敏结果进行比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本研究血培养分离 E. coli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阿米卡星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化较大;建立 E. coli同源性蛋白指纹库,发现不同指纹分型 E. coli的药敏数据有差异,依据药敏数据可以辅助临床用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乳酸乳球菌温敏水凝胶对糖尿病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影响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乳酸乳球菌温敏水凝胶对糖尿病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1)按照菌与培养基体积比为1∶100用M17GS液体培养基培养约5×10 8集落形成单位/mL乳酸乳球菌(浓度下同),分别于培养0(即刻)、2、4、6、8、10、12 h用酶标仪观测其生长情况。另取该菌菌落同前处理并于相同时间点收集培养基分离细菌培养上清液,用台式pH计测定pH值,并用L-乳酸检测分析试剂盒测定培养0(即刻)、2、4、8、12 h的L-乳酸浓度(样本数为3)。(2)将泊洛沙姆温敏聚合物与M17GS液体培养基按照质量与体积比为0.2 g∶1 mL充分混匀,制备单纯温敏水凝胶。按照菌与水凝胶体积比1∶100在单纯温敏水凝胶中加入乳酸乳球菌,充分混匀后制备乳酸乳球菌温敏水凝胶,分别在4、37 ℃孵育以及成胶后再4 ℃孵育观察其形态;通过流变仪测定乳酸乳球菌温敏水凝胶在10~40 ℃的储能模量与损耗模量,同时观察成胶温度;将乳酸乳球菌温敏水凝胶冷冻干燥后,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表面及其中乳酸乳球菌的形态结构。(3)将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用终质量浓度分别为100、10 ng/mL内毒素/脂多糖与γ干扰素培养24 h刺激M1型极化,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不做其他处理)、乳酸乳球菌温敏水凝胶组和乳酸组。乳酸乳球菌温敏水凝胶组细胞加入1 mL乳酸乳球菌温敏水凝胶,乳酸组细胞加入终物质的量浓度为30 mmol/L乳酸,37 ℃培养24 h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RT-PCR)法检测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精氨酸酶1、CD206的mRNA表达量(样本数为3),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精氨酸酶1和CD206的蛋白定位与表达。(4)取15只8~10周龄雌性BALB/c小鼠,通过链脲佐菌素联合高糖高脂饲料的方法诱导为糖尿病小鼠模型后,在每只小鼠背部制作直径6 mm全层皮肤缺损创面,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不做其他处理)、单纯温敏水凝胶组和乳酸乳球菌温敏水凝胶组,每组5只。水凝胶处理2组小鼠伤后即刻分别滴加200 μL相应水凝胶至创面,每天更换水凝胶。水凝胶处理2组小鼠处理0(即刻)、3、6、9、12 d后,观察创面愈合情况,测量创面面积;处理12 d后,取创面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肉芽组织厚度,采用免疫荧光法观测CD206、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阳性细胞。空白对照组小鼠于前述相同时间点进行相应观测。(5)取9只8~10周龄雌性BALB/c小鼠同实验(4)方法诱导糖尿病小鼠模型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皮肤组(不做其他处理)、单纯创面组、乳酸乳球菌温敏水凝胶组,每组3只。单纯创面组与乳酸乳球菌温敏水凝胶组小鼠按照实验(4)方法制成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前一组小鼠伤后不做其他处理,后一组小鼠伤后即刻滴加200 μL乳酸乳球菌温敏水凝胶至创面。水凝胶处理组小鼠处理1 d后,取创面组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核因子κB mRNA表达量;眼球取血后,通过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和单核细胞计数,通过L-乳酸检测分析试剂盒测定血清L-乳酸浓度。于前述相同时间点,取正常皮肤组小鼠相应部位正常皮肤组织、单纯创面组小鼠创面组织及2组小鼠血液进行相应检测。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重复测量方差分析、Tukey和Dunnett检验。 结果:(1)乳酸乳球菌于培养约6 h生长达到平台期。乳酸乳球菌培养上清液中,pH值逐渐降低,至培养8 h下降至最低值4.9左右;L-乳酸浓度逐渐升高,至培养8 h达到最高值约70 mmol/L。(2)乳酸乳球菌温敏水凝胶在4 ℃为液体溶胶态,在37 ℃为固体凝胶态,成胶后于4 ℃孵育后再次变为液体溶胶态;成胶温度约为25 ℃,成胶后储能模量约为3 000 Pa、损耗模量约为1 000 Pa。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可见,乳酸乳球菌温敏水凝胶为疏松三维多孔结构,乳酸乳球菌为椭球形并被包裹在水凝胶内部。(3)培养24 h,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乳酸乳球菌温敏水凝胶组、乳酸组巨噬细胞中精氨酸酶1表达量显著升高( q=11.620、15.250, P<0.01)、CD206 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 q=16.770、19.030, P<0.01),定位于细胞膜的CD206蛋白和定位于细胞质的精氨酸酶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乳酸组巨噬细胞中精氨酸酶1、CD206 mRNA表达量与乳酸乳球菌温敏水凝胶组相近( q=3.629、2.259, P>0.05)。(4)处理3~12 d后,与空白对照组和单纯温敏水凝胶组比较,乳酸乳球菌温敏水凝胶组小鼠创面愈合速度更快,创面面积明显缩小,创缘炎症减轻。乳酸乳球菌温敏水凝胶组小鼠处理3、6、9、12 d后创面面积[(25.8±5.9)、(21.2±4.6)、(16.0±2.4)、(8.4±2.4)mm 2]较空白对照组[(31.8±5.3)、(28.0±3.4)、(22.6±3.7)、(17.0±1.0)mm 2]显著缩小( q=3.506、3.973、3.856、5.025, P<0.05或 P<0.01),处理3、6 d后创面面积较单纯温敏水凝胶组显著缩小( q=3.739、3.739, P<0.05)。处理12 d后,与空白对照组和单纯温敏水凝胶组比较,乳酸乳球菌温敏水凝胶组小鼠创面肉芽组织更厚,创面组织中iNOS阳性细胞明显减少且CD206阳性细胞明显增多。(5)处理1 d后,单纯创面组小鼠创面组织中IL-1β、TNF-α和核因子κB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皮肤组小鼠正常皮肤组织( q=9.253、4.819、6.020, P<0.01),与乳酸乳球菌温敏水凝胶组相近( q=2.850、2.735、2.556, P>0.05);单纯创面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与单核细胞计数显著高于正常皮肤组( q=3.523、5.373、5.279, P<0.05或 P<0.01),与乳酸乳球菌温敏水凝胶组相近( q=0.621、1.240、1.293, P>0.05);3组小鼠血清L-乳酸浓度均保持在正常范围内且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4.095, P>0.05)。 结论:乳酸乳球菌温敏水凝胶在糖尿病全层皮肤缺损小鼠创面局部使用安全,能够通过原位生产投递乳酸,促进巨噬细胞从M1型向M2型极化,重塑创面愈合微环境,促进创面的高效愈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北卡指数对青光眼的诊断性能评估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验证北卡罗来纳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指数算法(北卡指数)在中国青光眼人群中的诊断效率,并对其可重复性进行评估。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连续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长沙爱尔眼科医院,以及2021年11月至2023年3月广州爱尔眼科医院的临床数据库中所有符合纳入标准和图像质量要求的非青光眼受检者[共62例(114眼),分为非高度近视组68眼、高度近视组46眼]和青光眼患者[共62例(91眼),分为视野平均缺损(MD)<-8 dB组54眼、MD≥-8 dB组37眼(其中MD≥-4 dB组29眼)]的临床数据资料。非青光眼受检者均经过眼健康体检及青光眼排查;青光眼患者通过房角镜和视野等系列检查确诊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或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将所有研究对象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参数,包括4个象限和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垂直杯盘比(VCDR)、平均杯盘比和盘沿面积及6个分区、平均和最小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GCIPL)厚度,导入北卡指数算法模型进行运算,得出青光眼的预测概率。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ROC-AUC)评估诊断性能;采用DeLong检验比较北卡指数与各OCT参数间ROC-AUC的差异。另外,同一位OCT操作者使用OCT对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于长沙爱尔眼科医院门诊行眼健康体检的正常受检者32例(64眼) (作为正常组)进行重复扫描,运用类内相关系数( ICC)评估该仪器及北卡指数的可重复性。 结果::在区分非高度近视眼和青光眼方面,北卡指数的ROC-AUC值分别为0.92(MD≥-8 dB青光眼组)、0.95(MD≥-4 dB青光眼组),表现最佳的OCT参数单变量为:最小GCIPL厚度为0.62( Z=5.10, P<0.001)、0.60( Z=5.56, P<0.001);下方RNFL厚度为0.67( Z=4.48, P<0.001)、0.62( Z=5.18, P<0.001);VCDR为0.84( Z=1.91, P=0.057)和0.83( Z=2.70, P=0.007)。在区分高度近视眼和MD≥-4 dB的青光眼方面,北卡指数的ROC-AUC值为0.93,与VCDR和平均杯盘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OCT各参数的 ICC值范围为0.63~1.00。北卡指数的 ICC值为0.92,高于平均GCIPL厚度( ICC值为0.70, t=1.99, P=0.024),与平均RNFL厚度、VCDR和盘沿面积的可重复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与单一OCT参数相比,北卡指数在中国早期青光眼患者群体中表现出更好的诊断性能,并且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可以作为检测早期青光眼的重要工具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北京市空气中 7Be、 137Cs和 210Pb活度浓度变化情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2021年3月16日—2023年3月31日北京市空气中 7Be、 137Cs和 210Pb活度浓度的变化情况以及与温度、降水量、相对湿度、气压、PM10(仅限 137Cs)等气象参数的相关性。 方法:使用辐射自动监测站内的HRHA01-SFS1000/A超大流量空气采样器共采集了60个气溶胶样品,利用GMX-60型低本底反康高纯锗γ能谱仪测量气溶胶样品中 7Be、 137Cs和 210Pb的活度浓度,使用皮尔逊相关系数表征相关参数的相关性。 结果:7Be活度浓度春季、夏季、秋季与冬季各季度均值分别为4.31、3.53、3.09与2.45 mBq/m 3,范围为1.17~7.79 mBq/m 3,整体均值为(3.36±1.33)mBq/m 3; 137Cs活度浓度范围为0.39~8.49 μBq/m 3,均值为(0.59±1.47)μBq/m 3; 210Pb活度浓度春季、夏季、秋季与冬季各季度均值分别为0.53、0.44、0.72与0.75 mBq/m 3,范围为0.21~1.36 mBq/m 3,均值为(0.56±0.26)mBq/m 3。 7Be的活度浓度与温度、气压相关( r=0.38、-0.40)、 137Cs的活度浓度与降水相关( r=-0.41)、 210Pb的活度浓度与温度、气压相关( r=-0.31、0.37)。空气中 137Cs活度浓度变化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规律,一般在每年的春季(3~5月)出现峰值,与北京市春季沙尘较为频繁有关。空气中 210Pb的活度浓度受冬季煤炭燃烧供暖的影响,在11~3月期间会出现高峰值。 结论:北京市空气中 7Be、 137Cs、 210Pb活度浓度处于正常水平范围内,呈现出季节性的变化趋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