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儿非肌性肌球蛋白重链9基因相关疾病1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本文报道1例非肌性肌球蛋白重链9基因相关疾病新生儿,患儿母亲孕前即发现血小板减少,治疗效果不佳,产前血小板波动于(9~71)×10 9/L,检测血小板功能正常,患儿生后血小板64×10 9/L,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母婴均存在MYH9基因第41号外显子c.5797C>T(p.Arg1933Ter)杂合变异,诊断明确,患儿无出血表现,未予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MYH9相关疾病六个家系临床特征和基因变异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非肌性肌球蛋白重链9相关疾病(MYH9-RD)家系患者的临床特征、基因变异和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0年9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诊断的MYH9-RD 6个家系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基因变异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通过 t检验比较血小板计数仪器法与手工法的结果。 结果:6例先证者中男4例、女2例,年龄4.0(0.5~7.6)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小板减低6例,鼻衄3例,皮肤淤点淤斑2例,外伤血肿1例,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转移酶升高1例。其中1例先证者无家族史,余5例均为家系患病。6个家系共12例患者,2个家系2例患者长期存在镜下肾源性血尿,1个家系2例患者有早发性白内障病史,3个家系5例患者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转移酶水平呈慢性轻度升高。12例患者共发现4种MYH9基因变异,分别为第17号外显子c.2104C>T(p.R702C)变异,第31号外显子c.4270G>A(p.D1424N)变异,第39号外显子c.5521G>A(p.E1841K)变异,第41号外显子c.5797C>T(p.R1933X)变异。经家系验证分析,第一个变异是自发变异,其余变异均来自父亲或母亲。血常规示12例患者血小板数量均下降,仪器法计数结果明显低于手工计数法[(33±17)×10 9比(60±21)×10 9/L, t=-5.83, P<0.05],血涂片可见巨大血小板、血小板减少、粒细胞异常包涵体“三联征”。MYH9基因变异的位置在编码非肌性肌球蛋白重链ⅡA的N端具有ATP酶活性的动力区域“头部”(R702C)患者血小板数量严重减低(<20×10?/L),包涵体不明显;而C端“体尾部”位置变异患者包涵体明显可见,血小板数量相对较高(40×10?~80×10?/L)。 结论:MYH9-RD临床表型异质性明显,MYH9基因变异位置与血小板数量和包涵体特征有一定关系。对于病史较长、病因不明和常规治疗效果欠佳的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不管有无家族史,均应警惕MYH9-RD可能。血常规分析和血涂片形态学是筛查和诊断该病的首要步骤,实验室应重视形态学复检规则和规范报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伴血小板减少非肌性肌球蛋白重链9相关疾病2家系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总结儿童非肌性肌球蛋白重链9相关疾病(MYH9-RD)2家系的临床特征及基因变异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及2022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2个家系MYH9-RD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基因变异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并以“nonmuscle myosin heavy chain 9 related disease”“MYH9”“children”以及“非肌性肌球蛋白重链9相关疾病”“儿童”为关键词分别检索Pubmed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2月的相关文献,对MYH9-RD基因变异谱及临床资料分析总结。结果:先证者1,男,11岁,因鼻衄就诊,先证者长姐、次姐仅表现为月经量过多,先证者母亲磕碰后皮肤黏膜易出现瘀斑,先证者舅舅有肾脏损伤,先证者外祖母及外曾祖母有白内障病史,共7例表型异常。高通量测序显示先证者1 MYH9基因存在c.279C>G(p.N93K)错义突变,家系验证分析显示该变异遗传自患儿母亲。先证者1及家系成员共4例患者诊断为MYH9-RD。先证者2,女,1岁,因发热、咳嗽就诊,患儿父亲为体检发现MYH9-RD。高通量测序显示先证者2 MYH9基因存在c.4270G>A(p.D1424N)错义突变,家系验证分析显示该变异遗传自患儿父亲。先证者2及其父亲共2例患者诊断为MYH9-RD。共检索到文献99篇(国内32篇、国外67篇),MYH9-RD病例共计149个家系、197例散发患者(包括本组2个家系)。临床资料完整的病例共101例(62例散发、39例家系),男56例、女45例,平均年龄6.9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小板减低、皮肤瘀点瘀斑、鼻衄。大多数患者确诊后未予特殊治疗。检索到MYH9基因 c.279C>G突变致MYH9-RD的英文文献6篇,意大利报道的病例数最多(3例);MYH9基因 c.4270G>A突变致MYH9-RD的文献11篇,中国报道的病例数最多(9例)。结论:MYH9-RD家系内发病患者临床表现差异较大,MYH9基因c.279C>G及c.4270G>A突变是MYH9-RD的致病原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儿童MYH9相关疾病七例临床及遗传学特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总结分析儿童非肌性肌球蛋白重链9相关疾病(MYH9-RD)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特点,提高该类疾病的早期诊断。方法:通过基因和临床相关指标对2016年4月到2019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病中心“慢性、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住院患儿进行筛查,对最终确诊为MYH9-RD的7例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遗传学等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7例患儿中男3例、女4例;发病年龄1.25(0.41~6.16)岁;病程2.16(0.41~8.59)年;机测血小板计数[9(5~30)]×10 9/L,人工显微镜下7例患儿血小板体积均偏大,且同期血小板计数[70(30~100)]×10 9/L。4例伴皮肤出血点及鼻衄,3例无出血表现。7例均曾予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一线或二线免疫治疗,其中1例行脾栓塞术,上述治疗均无效,最终经二代测序证实MYH9基因均存在杂合错义突变,其中5例新发突变、2例家系突变。4例新发突变发生于N端球状头部,1例新发突变发生于尾部卷曲螺旋结构域,为p.D1424N突变。1例家系病例也为p.D1424N,另1例家系病例突变为p.A44D,为MYH9基因新的突变位点。2例p.R702突变中1例已经出现肾功能损伤,p.A44D突变病例患儿多名亲属存在耳聋。 结论:本组7例MYH9-RD患儿新发突变多见,均被误诊为ITP,但其出血表现轻、对免疫治疗无效。对可疑病例通过人工目测血小板体积及计数可早期识别,基因检测可证实。该类疾病需加强监测除血小板减少外的器官损伤发生发展,其中2例发生在p.R702的突变需警惕肾脏损伤,p.A44D新的突变位点需注意监测听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MYH9相关疾病临床表型及基因突变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MYH9相关疾病的临床表型及基因突变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2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66例MYH9相关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出血将患者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根据突变位点将患者分为非肌性肌球蛋白重链ⅡA头部区域(MD)突变组和尾部区域(TD)突变组。统计分析不同组别患者血小板数量、出血情况、肾功能、白内障及听力等基本临床表型特征以及MYH9基因突变情况。结果:66例MYH9相关疾病患者中,其中男28例,女38例,确诊年龄为1~63(26±2)岁,41%(27/66)为散发病例。所有患者均出现血小板减少伴有巨大血小板,血小板聚集功能(10/10)均正常。92%(54/59)患者中性粒细胞内可见蓝色的包涵体,30%(20/66)患者存在出血,45%(22/49)患者存在蛋白尿或肾小球肾病,20%(8/41)患者存在双侧听力受损,10%(4/42)患者存在双侧白内障。共发现18个基因突变位点,包括错义突变15个、剪切突变1个、终止突变2个,其中56%(29/52)患者存在p.Asp1424Asn、p.Arg1933*及p.Arg702His/Cys突变,p.Ser96Leu、Arg1165Cys及p.Glu1841Lys突变为重现型突变,p.Ala44Thr、p.Asp1447Ala及c.3838-2A>G突变为新发突变。出血组患者血小板数量为(19±3)×10 9/L,明显少于未出血组的(36±3)×10 9/L( P<0.001)。与TD突变组比较,MD突变组血小板数量更少,出血等级更高,肾脏受累程度、听力受损及白内障等临床表型症状更重(均 P<0.05)。 结论:p.Asp1424Asn、p.Arg1933*及p.Arg702His/Cys为MYH9相关疾病患者的热点突变。MD突变组血小板数量更少,出血等级更高,肾脏受累程度、听力受损及白内障等临床表型症状重于TD突变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遗传性非肌性肌球蛋白重链9基因相关疾病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12
患儿,女,13岁,2022年11月22日因"尿蛋白阳性6年余,血肌酐升高1年余."入院.症见:疲倦乏力,头晕无头痛,颜面及双下肢轻度浮肿,少许腰酸痛,解泡沫尿,纳眠一般,大便可.体格检查:体质量:42 kg,身高:155 cm,BMI:17.48 kg/m2,血压:130/79 mmHg,贫血貌,口唇、眼睑稍苍白,双下肺呼吸音减弱,可闻及少许湿罗音,心率90次/min,律齐,无杂音,腹部查体未见异常,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浮肿.月经史:11(5-7/28-30)末次月经2022年11 月 20 日,月经淋漓不尽.家族史:患儿父亲MYH9-RD、维持性血透病史.患儿还有一双胞胎哥哥,体健,其余家属无相关疾病病史,其余家属未行相关基因检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2
-
一个非肌性肌球蛋白重链9基因相关疾病家系的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鉴定一个非肌性肌球蛋白重链9基因(myosin heavy chain 9,MHY9)相关疾病家系的基因突变类型并分析其表型特点.方法 对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采集外周静脉血,分别进行血常规检查,包括血小板计数和外周血瑞氏染色分析观察粒细胞包涵体和巨大血小板.用PCR扩增先证者及家系成员和正常对照者MYH9基因的第2、17、27、31、39、41外显子,直接测序法分析PCR产物的核苷酸序列,确定其突变位点.结果 家系中的患者有典型的“血小板减少、巨大血小板、粒细胞包涵体”三联征,2例患者有肾炎、白内障.家系中所有患者在MYH9基因上的第39外显子第5521位核苷酸均存在杂合错义突变c.5521G>A (p.Glu1841Lys),正常对照及家系中正常成员未见此突变.结论 该家系存在MYH9基因c.5521G>A(p.Glu1841Lys)突变,导致MYH9相关疾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非肌性肌球蛋白重链9基因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非肌性肌球蛋白重链9(MYH9)基因相关疾病是由MYH9基因突变所引起的一组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临床表现以巨大血小板、血小板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包涵体为主,部分患者还可出现感音神经性耳聋、先天性白内障或间质性肾炎等症状.近年来国内外关于MYH9基因相关疾病的报道较多,但其发病机制、基因型与表型之间的关系等尚未明确.本文就MYH9基因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非肌性肌球蛋白重链9基因相关疾病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非肌性肌球蛋白重链9基因相关疾病(MYH9-RD)的基因突变及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同一家系2例MYH9-R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先证者(男,1岁5个月)及其父亲(30岁)均有巨大血小板、血小板减少和粒细胞内包涵体,先证者之父还存在神经性耳聋,均曾误诊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接受激素治疗无效.先证者及其父亲存在MYH9基因c.4270G>A杂合突变,导致氨基酸改变p.D1424N,为错义突变.国内已报道48个家系MYH9-RD,38个有基因测序结果,其中c.4270G>A(p.D1424N)为国内报道最多的MYH9基因突变类型.结论 结合细胞形态学及基因检测有利于MYH9-RD的早期诊断,c.4270G>A(p.D1424N)为国内最为常见的MYH9基因突变类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MYH9相关疾病基因型与表型相关性及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MYH9相关疾病(MYH9-RD)是由编码非肌性肌球蛋白重链ⅡA的MYH9基因突变引起的一种罕见的遗传性巨大血小板减少性疾病,典型表型为血小板减少、巨大血小板及中性粒细胞包涵体三联征,部分患者还可伴发肾炎、感音性耳聋、白内障及慢性肝酶异常等非血液系统症状.MYH9相关疾病的突变型多达137种,并与表型具有一定相关性:当突变位于非肌性肌球蛋白重链ⅡA的头部动力区,患者的出血倾向较严重,伴发非血液系统症状风险更高且进展更快;而携带非肌性肌球蛋白重链ⅡA杆、尾部结构域突变的患者,出血表现相对较轻,伴发非血液系统症状的风险相对较低.这种基因型与表型的相关性为临床早期诊断、风险预测及早期干预奠定了理论基础.文章对近年来MYH9-RD基因型与表型的相关性及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