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模态影像三维重建结合面神经追踪技术在听神经瘤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多模态影像三维重建结合面神经追踪技术在听神经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宜宾医院神经外科自2018年11月至2022年6月初次手术治疗的45例单发听神经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利用多模态影像三维重建结合面神经追踪技术,重建头皮、颅骨、脑组织、动静脉系统、肿瘤及面神经,根据肿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进行术前规划。通过术中显微镜下所见和神经电生理监测结果共同评价面神经追踪的准确性。术后2周按House-Brackmann(H-B)标准评估患者面神经功能分级。术后3个月全部患者行MRI增强扫描,结合术中所见,判断肿瘤的切除程度。结果:45例患者均成功追踪出面神经走行,经过术中显微镜下观察及神经电生理监测显示,走行相符42例,不相符3例。以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结果作为金标准,多模态影像三维重建面神经的准确率为93.3%。术前多模态影像三维重建结合面神经追踪与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结果的一致性较高(Kappa=0.903, P<0.001)。术中面神经解剖保留率为91.1%(41/45),术后2周面神经功能良好率为86.7%(39/45)。肿瘤全切除/近全切除率为88.9%(40/45)。所有患者在围手术期间均无死亡,无脑脊液漏、术区血肿、脑梗死发生。 结论:应用多模态影像三维重建结合面神经追踪技术辅助听神经瘤切除术,有助于更好地保护血管和神经,提高肿瘤全切除率和面神经功能保留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弥散张量成像在听神经瘤术中面神经定位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术前弥散张量成像(DTI)在听神经瘤手术面神经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10月德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17例听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采用DTI重建追踪面神经的位置,以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DTI定位面神经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及曲线下面积(AUC);采用 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术前DTI重建面神经的结果与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面神经定位的一致性。 结果:17例患者术前行DTI重建均成功追踪面神经,术中采用神经电生理监测均成功定位面神经的实际位置,其中15例与术前DTI重建面神经的位置相符合,2例与DTI不相符合,包括1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显示面神经位于肿瘤腹侧前上部,而术前DTI显示面神经位于肿瘤上级,1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显示面神经位于肿瘤腹侧前下部,而术前DTI显示面神经位于肿瘤下级。术前DTI定位面神经的灵敏度为83.3%,特异度为80.0%,准确率为76.5%,AUC=0.900( P=0.011),与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定位面神经具有一定的一致性( Kappa=0.734, P<0.01)。 结论:术前DTI对听神经瘤手术中面神经的定位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有助于术中保护面神经,从而减少面神经的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弥散张量成像(DTI)联合内镜技术在听神经瘤切除术中的面神经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在听神经瘤手术中,术前采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纤维束追踪技术及术中内窥镜辅助的方法 ,以提高面神经功能的保存几率.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单侧听神经瘤患者22例,均行迷路进路听神经瘤切除手术,术前应用DTI技术重建了解面神经走行及其与肿瘤的关系,术中在内窥镜辅助下,在预判的区域使用面神经监测仪识别出面神经,并对之进行针对性地保护,术后影像学评估肿瘤切除程度及评估面神经功能.结果 22例患者的面神经均可通过DTI技术显示,术中验证面神经位置与术前定位吻合率100%.22例患者,按肿瘤最大直径分期:Ⅱ期9例,Ⅲ期11例,Ⅳ期2例;肿瘤全切除者18例(81.8%),近全切除者3例(13.6%),次全切除1例(4.6%).术后2周面神经功能评估:Ⅳ级1例,Ⅲ级2例,Ⅱ级5例,I级14例;术后3个月面神经功能评估:Ⅲ级1例,Ⅱ级2例,I级19例.结论 在听神经瘤手术中,采用术前DTI技术及术中内窥镜辅助的方法,可有效保护面神经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腮腺复发性肿瘤的手术方式及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腮腺复发性肿瘤的病理类型、再次手术的方式及术后并发症.方法 对2015~2018年我科腮腺复发性肿瘤14例患者的再次手术方式及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追踪临床随访情况.结果 14例患者术后复发时间半年到30年不等,7例为多形性腺瘤,其中1例恶变,其余病理包括血管性疾病、腺淋巴瘤、囊肿、木村病、腺癌等;12例为第2次手术,2例为第3次手术;10例患者行腮腺浅叶切除,4例患者行全腮腺切除,3例行放疗治疗;主要并发症为暂时性面瘫7例,持续性面瘫2例,涎瘘2例,Frey综合征1例.1例行3次手术患者复发肿瘤瘢痕组织与面神经分界不清,予以保留面神经,术后病理证实切缘为瘢痕纤维组织,未见肿瘤细胞.随访期间所有病例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腮腺复发性肿瘤以多形性腺瘤最常见,再次手术建议采用浅叶或全腮腺切除,避免区域性切除,减少复发.多次手术解剖困难,神经损伤几率增加,术中可使用神经监护仪,利于神经保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3DSlicer软件弥散张量成像纤维束追踪技术在听神经瘤手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评价3DSlicer软件进行弥散张量成像纤维束追踪在听神经瘤术中的应用价值,探索一种有效的辅助听神经瘤术中保护面神经功能的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3月至2020年8月河北医科大学神经外科收治的听神经瘤患者43例按患者志愿分为观察组(21例)与对照组(22例),观察组患者术前完善FIESTA、DTI等影像学检查,并利用3DSlicer软件重建肿瘤与面神经纤维并预判肿瘤与面神经的位置关系,术中联合神经电生理检测辅助听神经瘤手术切除,并记录术中面神经的实际位置;对照组仅利用神经电生理检测辅助定位面神经走行来指导手术完成.计算术前重建面神经位置与术中实际情况的符合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 w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标准)与听力保留率的差异.结果 利用3DSlicer软件弥散张量成像纤维束追踪技术为观察组21例听神经患者重建面神经成功20例,重建失败1例;20例患者中17例术前重建的面神经位置与其术中实际位置一致,符合率为85%;观察组患者术后1 w面神经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听力保留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3DSlicer软件弥散张量成像纤维束追踪技术可有效辅助听神经瘤术中面神经的精准定位,有利于术中寻找与保护面神经,提高听神经瘤患者术后面神经的功能保留率和听力保留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