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磁共振多模态序列结合临床指标对复杂性肛瘘术后肛门排粪失禁复发预测研究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目的 通过对多模态MRI指标与临床指标结合分析,建立复杂性肛瘘术后肛门排粪失禁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我院肛肠科收治的71例复杂性肛瘘患者资料.统计术后三个月是否有肛门失禁症状,根据肛门失禁进行分组,结合患者多模态MRI数据指标及临床指标等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术后肛门失禁预测模型.结果 71例患者中,最终共纳入71人,其中男性65人,年龄21至63岁,平均年龄39.23±10.71岁,经括约肌型46例,括约肌上型25例.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RI肛瘘分型、MRI病变直径、肛门外括约肌(exteral anal sphincter,EAS)萎缩分级、EAS厚度、年龄是复杂性肛瘘术后并发肛门失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依此进行因素筛选从而构建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940(P<0.001),模型预测质量评分0.87分,有较高的预测效能.结论 MRI多模态成像指标结合临床风险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准确度良好,可以在治疗前方案的制订提供良好的影像学证据与参考,可以更好对肛门失禁情况进行提前预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多模态影像及血清学特征对Ⅱ型上皮性卵巢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目的 探讨多模态影像定量参数及 CA125 等血清学特征在Ⅱ型上皮性卵巢癌(EO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术前临床、影像学资料,按术后病理诊断将患者 96 例分为两种类型,Ⅰ型 41 例,Ⅱ型 55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腹盆腔CT增强检查及MRI检查,分别测量记录病灶实性成分平均ADC值、CT值(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计算CT值差、CT强化率,记录肿瘤标志物CA125、HE4,将ADC值、CT值、CT值差、CT强化率、CA125及HE4 分别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相关性分析,并绘制ROC曲线用于评价Ⅱ型上皮性卵巢癌诊断性能.结果 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CA125、HE4、年龄、静脉期CT强化率、延迟期CT值差、ADC值)纳入多因素回归模型中,得出ADC值(OR:1.49,95%CI 0.99~2.00),CA125(OR:1.10,95%CI 1.00~1.15)及HE4(OR:1.20,95%CI 0.99~1.26)是Ⅱ型EOC诊断的独立影响因素;CA125、HE4、ADC及三者联合诊断效能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72、0.75、0.85、0.88;ADC截断值为 1.005×10-3mm2/s,CA125 截断值为 381 U/ml,HE4 截断值 196 Pmol/l时,诊断Ⅱ型上皮性卵巢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 85.7%、74.9%、78.6%,61.5%,66.7%、82.6%,三者联合诊断Ⅱ型上皮性卵巢癌的敏感度、特异度为 81.5%、83.1%.结论 基于ADC值联合CA125、HE4 肿瘤标志物建立的Logistic模型能有效地诊断Ⅱ型上皮性卵巢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复杂网络分析技术在阿尔兹海默症患者脑结构和功能影像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对复杂网络分析技术在阿尔兹海默症(AD)脑影像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总结分析该技术在揭示AD患者脑结构和功能异常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探讨其在AD早期诊断和病程监测中的潜在价值,以及当前研究的局限性和挑战,并总结未来研究方向,包括新网络分析技术开发、多模态影像数据整合及机器学习技术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基于磁共振影像组学和语义特征对高级别胶质瘤和转移瘤的鉴别研究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目的本研究旨在结合传统MRI序列及增强检查,提取多模态高通量影像组学特征并联合语义特征,使用不同的机器学习分类器构建不同的模型并绘制列线图来鉴别高级别胶质瘤(high-grade glioma,HGG)和单发性脑转移瘤(solitary brain metastasis,SBM).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对101名患者的多参数MR图像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由两位资深医师标定肿瘤感兴趣区,然后对每个序列分别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后进行组合,共提取428组影像组学特征.为消除人为标定差异,进行组内相关系数一致性检验,并运用最大相关最小冗余算法选取最具相关性的特征,然后进一步通过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算法筛除冗余特征.本研究采用支持向量机、逻辑回归、随机森林及K近邻四种算法建立分类模型.结合放射科医生评估的七项语义特征,通过卡方检验和多因素分析去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语义特征.然后结合组学特征建立综合模型并绘制列线图.最终,评价各模型的诊断能力,以确定最优分类器.结果HGG及SBM患者建立的影像组学模型中LR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最高,训练集与测试集分别为0.90和0.90.语义特征建立的模型中随机森林模型性能最好,训练集和测试集AUC分别为0.82和0.87.语义特征联合影像组学评分后采用逻辑回归建立的模型性能最好,训练集和测试集AUC分别为0.91和0.92.结论本研究使用影像组学机器学习分类器并联合其他图像语义特征绘制列线图对HGG及SBM进行鉴别,这是一种非侵入性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性,为临床决策和实践提供了较大的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胶质瘤氨基酸PET/MR多模态影像的肿瘤体积及空间分布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脑胶质瘤是成人最常见的原发恶性脑肿瘤,基于结构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成像导航肿瘤手术切除是常规治疗方案.然而结构MR成像难以精准显示肿瘤的体积及空间分布,导致的肿瘤术后残留会缩短患者生存期.氨基酸正电子发射断层/磁共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magnetic resonance,PET/MR)多模态影像显示的胶质瘤体积及空间分布存在重叠及差异,本文通过综述氨基酸PET与MR的结构、血流灌注及分子成像显示的胶质瘤体积及空间分布差异,探讨了多模态影像的肿瘤空间分布异质性,比较不同模态影像显示肿瘤空间分布的准确性,辅助临床制订PET/MR导航胶质瘤手术的最佳多模态影像组合,实现肿瘤最大化安全切除,提高患者预后生存质量,并且为未来进一步研究胶质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介导PET/MR影像空间分布表征提供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子宫内膜癌淋巴脉管间隙浸润的MRI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是女性生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ymph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被认为是早期EC患者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术前对于LVSI进行准确评估有助于指导个体化手术方式的选择.常规MRI仅能通过形态学对LVSI进行评估,MRI功能序列可以通过定量参数评估LVSI状态.本文介绍了多模态MRI在LVSI评估中展现出的临床价值,旨在通过查阅分析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多模态MRI评估LVSI的研究进行综述,为今后通过多模态MRI评估局灶性或弥漫性LVSI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多模态MRI影像组学及深度学习在胶质瘤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弥漫性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脑原发恶性肿瘤,术前精准分级、分子分型预测等对于制订适当的治疗策略和预测生存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像组学使用高级特征分析从医学图像中提取数据并构建预测模型,捕捉病变微小的变化,从而提高临床诊断、评估预后和预测治疗反应的准确性.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可以从大量原始数据中自动学习和提取多层特征,而不是手工提取的浅层特征,由于DL已被充分证明能够准确地找到非常深入和抽象的特征,这使其成为医学图像分析领域中广泛研究的课题.随着计算能力的进步,基于DL的人工智能已经彻底改变了各个领域.本研究基于多模态MRI影像组学与DL在胶质瘤术前分级、分子分型、生存预测及治疗评价中的最新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胶质瘤患者提供精准诊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自身免疫性脑炎18F-FDG PET/MR表现的初步研究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目的 探索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E)患者18F-氟代脱氧葡萄糖(fludeoxyglucose,FDG)正电子发射/磁共振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magnetic resonance,PET/MR)表现,寻找提高疾病诊断效能的影像学标记物.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AE患者(AE组)和11例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s,HC)(HC组)的资料.所有研究对象均采集头颅18F-FDG PET/MR影像.首先,使用统计参数图12(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 12,SPM12)处理包得出AE组FDG摄取异常脑区.然后,使用后处理工作站多模态脑分析软件提取脑区体积/全脑体积(volume/total intracranial volume,volume/TIV)和平均标准化摄取率(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 ratio,SUVr)参数,比较AE组与HC组各个脑区volume/TIV和SUVr的组间差异,并分别选取volume/TIV和SUVr有显著差异的脑区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单一定量参数及定量参数两两联合的诊断效能.最后,进行DeLong检验选择最佳模型,绘制联合诊断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评估预测模型的准确性,置换检验用于评估统计量的显著性.结果 SPM12的分析显示,AE组脑干和小脑FDG摄取增高(P<0.001),而双侧额叶、顶叶、右侧枕叶FDG摄取减低(P<0.001).脑结构分析结果显示岛叶、扣带回、距状回volume/TIV减低(P<0.05),中扣带回、顶叶、楔叶、枕外侧回SUVr减低(P<0.05).ROC曲线分析发现左侧距状回的volume/TIV和左侧中扣带回的SUVr联合诊断效能(曲线下面积=0.964)最高.DeLong检验显示定量参数两两联合诊断效能与单一参数诊断效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准曲线显示诊断模型的校准度一般,但决策曲线显示在一定风险阈值范围内患者可获得比较高的净收益.置换检验显示AE组及HC组的左侧距状回的volume/TIV和左侧中扣带回的SUVr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E患者18F-FDG PET/MR存在某些特定脑区FDG代谢异常和脑体积改变,左侧距状回的volume/TIV和左侧中扣带回SUVr两个参数联合是潜在诊断AE的生物学标记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病理性近视眼黄斑新生血管及其相关黄斑萎缩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黄斑新生血管(MNV)在高度近视眼中的患病率高达10%,视力下降早期是由于MNV形成,远期的主要原因是出现MNV相关黄斑萎缩,最终导致病理性近视眼的中心视力丧失。本文介绍了MNV的自然病程、多模态影像诊断模式、治疗依据和方法,以期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病理性近视眼MNV及其相关黄斑萎缩提供参考。 (中华眼科杂志,2021,57:477-480)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鼻咽癌N 0-N 1期患者Ⅱa区临床靶区优化策略及对远期口干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目的:分析N 0-N 1期鼻咽癌患者颈部Ⅱa区可疑淋巴结临床靶区(CTV)减量照射的安全性和对下颌下腺及远期静息口干保护的临床意义,探讨多模态影像对可疑阳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4月江苏省肿瘤医院同一治疗组连续收治的T 0-4N 0-1M 0期初诊鼻咽癌患者,收集临床、放射治疗计划、多模态影像等相关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颈部Ⅱa区个体化调强放疗(IMRT)、CTV处方剂量50.4 Gy(命名为CTV50)的优化方案。患者治疗中接受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I-DW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PET-CT)及重复增强定位CT等检查,监测和评估可疑淋巴结影像学特征和治疗反应。用配对 t检验比较下颌下腺在降量照射后与标准治疗计划(CTV50∶CTV60)的剂量学差异。患者远期口干程度采用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RTOG)晚期放射损伤标准、江苏省肿瘤医院多维度放射性口干评估量表和简化版口腔干燥量表(SXI)进行评估,用秩和检验分析口干程度差异。 结果:共106例患者纳入研究,共149侧颈淋巴结阴性,其中73侧Ⅱa区可辨认淋巴结数≤3枚,76侧>3枚。106例患者中N 1期行对侧单颈Ⅱa区优化63例,行双颈Ⅱa区优化43例(N 0期及仅有咽后淋巴结转移的N 1期患者)。共发现109枚最大横断面上短径>5 mm的可疑淋巴结,其中105枚淋巴结门结构清晰,93例长短径之比≥1.5,76例PET-CT最大标准摄取值(SUV max)≥2.5。CTV优化区域内未发现淋巴结复发。优化后肿瘤靶区的大体肿瘤体积(GTV)平均剂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下颌下腺的D mean、V 39 Gy显著低于未优化的常规计划( P<0.01)。下颌下腺单侧和双侧优化患者的远期口干和静息口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N 0-N 1期鼻咽癌患者颈部Ⅱa区进行CTV50减量照射的优化方案是安全有效的,下颌下腺剂量学优势明显,患者静息状态下口干主观反应良好。对于未达诊断标准的可疑淋巴结需要综合增强CT、MRI-DWI及PET-CT等多模态成像进行个体化评估处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