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五行音乐疗法结合呼吸松弛训练对喉癌术前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喉癌术前患者应用中医五行音乐疗法结合呼吸松弛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行择期手术的喉癌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行术前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五行音乐疗法结合呼吸松弛训练,观察两组干预前、干预5 d后负性情绪、生活质量、生命体征变化及术前睡眠障碍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前负性情绪、生活质量、生命体征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均有改善,观察组干预5 d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头颈癌生存质量表(QLQ-H&N35)评分及舒张压(DBP)、心率(HR)、收缩压(SBP)与同期对照组对比,明显较低( P<0.05),癌症病人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评分与同期对照组对比,显著较高( P<0.05);观察组睡眠障碍发生率为12.20%,与对照组31.71%对比,明显较低( P<0.05)。 结论:中医五行音乐疗法结合呼吸松弛训练可有效减轻喉癌患者术前负性情绪,改善生活质量,保持生命体征平稳,减少睡眠障碍,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音乐疗法在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音乐疗法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手段,对改善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文章就音乐疗法的概念、主要形式及其在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非药物干预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焦虑和疼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非药物干预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焦虑和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4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择期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访视及治疗组(对照组)和联合干预组(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术前访视及围手术期治疗和监护,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线上微信的术前访视、音乐干预及芳香疗法3种非药物方法联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访视时(T 0)、入手术室后(T 1)、术后4 h(T 2)时MAP、心率、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评分、VAS疼痛评分、IL-6水平,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前(T 3)总体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being Scale, GWB)评分。 结果:试验组T 1、T 2时MAP、心率、SAS评分、IL-6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T 2时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与T 0比较:对照组T 1、T 2时MAP、心率、IL-6水平均升高( P<0.05),T 1时SAS评分、VAS疼痛评分均升高( P<0.05);试验组T 1时心率和T 2时MAP、心率均升高( P<0.05),T 2时SAS评分降低( P<0.05),T 1、T 2时IL-6水平均升高( P<0.05);两组患者T 2时VAS疼痛评分均升高( P<0.05)。与T 1时比较:对照组T 2时MAP、心率降低( P<0.05),试验组T2时心率升高( P<0.05);两组患者T 2时VAS疼痛评分、IL-6水平均升高( P<0.05),SAS评分均降低( P<0.05)。试验组T 3时GWB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在常规术前访视的基础上,3种非药物方法联合干预可以显著缓解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焦虑及疼痛,降低应激水平,提升围手术期舒适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术前音乐放松想象训练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不良情绪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音乐放松想象训练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疼痛、不良情绪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该院外科收治的甲状腺手术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围手术期行常规心理干预,观察组围手期行音乐放松想象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不良情绪及预后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天疼痛评分(V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体位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术前音乐放松想象训练能有效减轻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不良情绪,从而降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治疗满意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人文教育视域下的医学院校音乐素质教育课程群构建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基于医学人文视角,从提升审美修养、提高综合素质、塑造良好精神品质、促进心理健康4个方面,探讨音乐素质教育的功能。梳理与完善医学院校音乐素质教育课程群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考核方案,得到高等教育与医学教育专家、高等音乐教育同行、医学本科生、医学研究生的好评,为医学院校音乐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沉浸式静观旅行系统在乳腺活检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沉浸式静观旅行系统在乳腺活检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设计。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2—7月在北京医院乳腺外科接受乳腺活检手术的9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分段随机化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试验组实施沉浸式静观旅行系统干预,对照组患者佩戴耳机聆听轻音乐并获得口头上的安慰和支持。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恐惧评分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状态焦虑量表、改良版乳腺活检患者恐惧问卷得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沉浸式静观旅行系统弥补了现有术中虚拟现实干预的部分不足,在缓解乳腺活检手术患者术中焦虑、恐惧和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方面的效果优于轻音乐疗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阶梯式康复训练结合音乐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阶梯式康复训练结合音乐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1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81例患者为对照组,2020年5月—2021年4月收治的95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阶梯式康复训练结合音乐疗法。术后1 d、14 d、1个月、3个月、6个月,比较两组抑郁、焦虑、疼痛及功能障碍指数量表评分。结果:术后1、3、6个月,观察组抑郁、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抑郁、焦虑评分比较存在组间、时间及交互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4 d、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疼痛、功能障碍指数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疼痛、功能障碍指数量表评分比较存在组间、时间及交互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阶梯式康复训练结合音乐疗法可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的负性情绪,减轻术后疼痛,提高康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心脏运动康复联合正念音乐训练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心脏运动康复联合正念音乐训练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2月—2021年1月于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PCI治疗的12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心脏运动康复联合正念音乐训练,采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比较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结果:干预1、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LVEF、SV、CO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1、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HAMA、HAMD、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心脏运动康复联合正念音乐训练用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有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和缓解不良心理应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危重症患者ICU获得性衰弱的早期识别及中医护理干预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本研究主要介绍危重症患者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获得性衰弱的早期识别的重要作用、早期识别工具及使用方法,结合音乐疗法、中药调理、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太极拳)、穴位疗法(针刺、按摩、敷贴)等诸多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对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并对未来ICU获得性衰弱(ICU-AW)的早期识别及护理进行展望,以期降低危重症患者的ICU-AW的发病率,提升其治疗效果,为良好的ICU-AW护理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影响成人语后聋人工耳蜗植入者音乐相关生活质量的因素探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成人语后聋人工耳蜗植入者日常生活中聆听音乐的感受以及音乐对其生活的重要性,探寻相关影响因素。方法:该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2021年1—8月使用《音乐相关生活质量量表》评估63例成人语后聋人工耳蜗植入者的音乐体验以及需求,其中男性27例,女性36例,年龄(40.7±12.3)岁(均数±标准差,下同),手术时年龄(36.8±13.1)岁,术前助听器无效时间(3.9±5.8)年。分析指标包括年龄、术前佩戴助听器无效的时间、术前对音乐喜好程度、术后人工耳蜗使用时间、目前助听方式和听觉康复效果,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分析上述6种因素是否对受试者聆听音乐构成影响。结果:量表中的各维度均只与单一因素相关,其中音乐体验部分的两个亚维度均与听觉康复效果相关;而重要性部分中,听觉康复效果是“参与重要性”维度的影响因素,术前对音乐的喜好程度则是“感知重要性”维度的影响因素。以上述因素分组比较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而以其他因素分组时,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结论:成人语后聋患者在植入人工耳蜗后有继续聆听音乐的需求和尝试,听觉康复效果和术前对音乐的喜好程度是影响植入者聆听音乐的两个重要因素。当听觉交流水平得到一定程度恢复后,需要及时关注植入者在音乐方面的聆听需求和训练,尤其对于术前喜好音乐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