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S-SPME-GC-MS联用技术分析宽叶山蒿叶与艾叶的挥发性成分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比较宽叶山蒿叶和艾叶中的挥发性成分,为宽叶山蒿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提取叶中的挥发油;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分析宽叶山蒿叶和艾叶的挥发性成分,对其共有峰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宽叶山蒿叶中挥发油得率在 0.16%~0.23%,平均得油率仅为 4 种艾叶的 12.03%~25.33%.2 种叶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 59 种和 64 种组分,共有组分 10 种,部分共有组分21 种.宽叶山蒿叶中相对含量较高的为石竹烯、氧化石竹烯和大根香叶烯D;艾叶中为桉油精、石竹烯和氧化石竹烯.聚类分析将宽叶山蒿叶的湖北蕲春种源 1(S1)和蕲艾(S8)聚为一类,其余 3 种宽叶山蒿叶和 3 种艾叶分别聚为一类.结论:宽叶山蒿叶和艾叶挥发性成分种类和含量差异明显:艾叶中桉油精相对含量显著高于宽叶山蒿叶,宽叶山蒿叶中石竹烯、氧化石竹烯和大根香叶烯D的相对含量显著高于艾叶.宽叶山蒿叶中烯类物质相对含量高于艾叶,艾叶中醇类物质相对含量高于宽叶山蒿叶;宽叶山蒿叶中含有呋喃类成分,但艾叶中未检测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海南产温郁金悬浮细胞培养及其挥发性成分的积累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建立海南地区引种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的悬浮细胞系,并初步研究离体培养材料中挥发性成分的积累.方法:甄选诱导愈伤组织的外植体、培养基以及悬浮细胞起始愈伤组织等,建立稳定的悬浮细胞系;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测定温郁金悬浮细胞团等离体培养材料中莪术挥发油等挥发性成分.结果:嫩根诱导的愈伤组织是建立稳定悬浮细胞系的适宜起始材料;愈伤组织继代培养2次后增殖较明显,可形成颜色鲜黄、颗粒均一、疏松易碎的胚性愈伤组织;三种离体培养材料中,常见挥发性物质总量检出率依次为组培苗、悬浮细胞团、愈伤组织;莪术挥发油中常见化学成分牻牛儿酮、莪术烯、莪术二酮、榄香烯等总量的检出率依次为组培苗、愈伤组织、悬浮细胞团.结论:海南地区引种温郁金悬浮细胞系等离体培养材料均积累了一定量的莪术油等挥发性有效成分,为进一步筛选优化培养体系、促进培养物次生代谢物的积累提供了基础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23年1~6期主题索引
编辑人员丨2024/2/3
A安全上海市中心城区医院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应用现状和优化策略研究.朱得旭.(4):472-477.B百草枯吸入性百草枯中毒5例报告.乔亚琴,卢利霞,李初谊,等.(3):377-379.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AST、胆碱酯酶、肌酐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张敏,王玮琦,王颖.(5):614-617.C测定控制三氯甲烷干扰后用顶空-气质联用法测定尿中三氯乙酸.何宗剑,周武旺,李燕,等.(3):366-369.液液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尿中4种酰胺类化合物.张晶,王翔,赵忠林,等.(4):503-507.胶体钯-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血铟方法研究.邓玮淳,林潮鑫,颜旭霖,等.(4):512-515.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鹧鸪茶挥发性成分与其叶片形态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 检测鹧鸪茶挥发性成分的组成与叶片形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对4种不同叶形鹧鸪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并结合峰面积归一法确定各组分的含量.结果 4种不同叶片形态鹧鸪茶共鉴定出78种挥发性化合物,包括60种萜烯类、4种醛类、9种醇类、4种烷类和一种呋喃类.结论 不同叶形鹧鸪茶挥发性化合物的种类及含量存在差异;其中,卵圆形叶中石竹烯、β-波旁烯等抗肿瘤活性化合物的含量最高,其药理功能较好;研究结果为鹧鸪茶优良品质的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经典名方开心散不同粉碎方式下成分含量差异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目的]对开心散(KXS)粉碎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及粉末粒径进行考察,比较由不同粉碎方式处理后KXS中成分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法(HPLC-PDA)定量分析 5 种非挥发性成分,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定性定量分析挥发性成分.[结果]在现代机器粉碎过程中所测温度最高(55℃),粉末粒径最小(973.74 nm),传统碾碎较传统捣碎制得的散剂粒径更小,两种方式在温度方面差异不大;HPLC-PDA研究结果表明:5 种非挥发性成分中,传统碾碎制得的KXS含量最高,现代机器粉碎制得的KXS含量最低;HS-SPME/GC-MS技术从KXS中共鉴定出 56 种共有化合物,其中传统捣碎占比 93.19%,传统碾碎占比94.16%,现代机器粉碎占比 94.04%,可分为 8 类,其中醚类占比最高(80.38%),萜类种类最多(36 种).[结论]KXS经不同粉碎方式制得后,在成分含量上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传统碾碎制备的KXS可较大程度保留其成分.两种检测方法操作简便,实用可靠,为KXS的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顶空气相色谱法分析干姜、细辛及其药对挥发性成分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目的:测定分析比较干姜、细辛及其药对的挥发性成分,为其后续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法,对干姜、细辛及其药对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分析,采用单因素考察法确定最优萃取条件,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结果:从干姜、细辛及药对中共鉴定出78种成分.其中从干姜中鉴定出38种成分,占挥发性总成分的95.13%;从细辛中鉴定出33种成分,占挥发性总成分的97.69%;从药对中鉴定出37种成分,占挥发性总成分的96.31%.3组数据的PCA综合得分差异较大,其中药对得分最高.结论:干姜、细辛及其药对,其挥发性成分及含量均有差异,且两药配伍后产生了新的挥发性成分,因此从挥发性成分变化方面为药对发挥协同增效作用的物质基础研究奠定基础,为其后续药效成分的进一步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基于HS-SPME-GC-MS测定5种蔷薇属植物花瓣挥发性成分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花瓣中挥发性成分对观赏植物的开发和利用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色谱联用技术,对5种蔷薇盛花期花瓣中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5种蔷薇植物花瓣中共鉴定出91种挥发性成分,包含萜烯类、醇类、酯类、醛类、烷类、酚类、酮类、醚类和酸类9个类型.其中,百叶蔷薇共检测到45种挥发性成分,无特有成分,百叶蔷薇品种摩洛哥共检测到52种挥发性成分,5种特有成分;格拉斯共检测到40种挥发性成分,2种特有成分;菲茨詹姆斯共检测到57种挥发性成分,8种特有成分;大马士革蔷薇共检测出63种挥发性成分,11种特有成分.2-苯乙醇、香叶醇、香茅醇、乙酸香叶酯等是5种蔷薇花瓣中主要的挥发性成分,大马士革蔷薇花瓣的挥发性物质含量最多,达3622.68 ng/g,其次是摩洛哥、菲茨詹姆斯、格拉斯和百叶蔷薇,挥发性物质含量分别为2507.0ng/g、2445.9ng/g、1394.54ng/g和883.38ng/g.基于5种蔷薇花瓣中挥发性成分含量进行聚类分析发现,大马士革蔷薇与菲茨詹姆斯聚类关系较近,萜烯类挥发性成分种类和含量在5种蔷薇中差异较大.本研究为蔷薇属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10℃下米象对糙米挥发性成分及前体物质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米象Sitophilus oryzae是我国主要的储粮害虫之一,对多种谷物及其加工品均可造成严重危害.本研究为探明10℃下米象对糙米挥发性成分及前体物质(脂肪酸、氨基酸)的影响,使用顶空式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对糙米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鉴定,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糙米脂肪酸进行分析、高效液相色谱仪(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对糙米氨基酸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随着米象侵染时间的延长,糙米中脂质氧化和蛋白质水解不断在发生,8种氨基酸、11种脂肪酸存在显著差异.不同侵染时间内米象侵染对糙米挥发性成分有显著影响,通过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PLS-DA)筛选出18种特征挥发性成分,其中1-十一醇、1-戊醇、二氢-5-十四烷基-2(3H)-呋喃酮、庚醛含量与侵染时间呈正相关,庚醇含量与之呈负相关.基于脂肪酸、氨基酸和特征挥发性成分含量的相关性分析得出,庚醇、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与油酸、亚油酸、丙氨酸、亮氨酸含量变化呈一定的相关性.以上结果表明在10℃条件下,米象仍存在缓慢的生命活动,促进了糙米氨基酸和脂肪酸的氧化降解,进而对挥发性成分的形成产生显著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野生华中樱"YS01"花瓣挥发性成分与香气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分析野生华中樱"YS01"花瓣挥发性物质种类、含量及香气特征.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鉴定"YS01"不同发育时期花瓣挥发性物质,并应用气味"ABC"分类法对挥发性物质的香气进行了量化和特征分析.结果:从"YS01"花瓣中鉴定出66种挥发性物质,其中苯丙素类/苯环型化合物32种,脂肪酸衍生物26种,萜烯类及其衍生物5种,杂环化合物3种,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及其总释放量随花朵开放而逐渐增加."YS01"花瓣挥发性物质覆盖26种香型,其中水果香、麻醉性香、香荚兰香、青香、辛香和食品香占主导地位.结论:"YS01"花瓣的香韵丰富,香气较为独特,主要香气物质是苯甲醛、对甲氧基苯甲醛、4-甲氧基苯甲酸甲酯、水杨酸甲酯、芳樟醇、反式-2-己烯醛和己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对滁菊配方颗粒的挥发性成分的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比较了滁菊以及滁菊配方颗粒的挥发性成分.方法 制备滁菊配方颗粒,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滁菊干花以及滁菊配方颗粒的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比对,并用面积归一法测定成分相对含量.结果滁菊干花中共鉴定出40种挥发性化合物,滁菊颗粒中共鉴定出59种挥发性化合物,鉴定了30个共有峰.结论 该方法简单、准确,为滁菊品种配方颗粒提供了一定的鉴别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