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联合煮沸熏蒸消毒肺病科病房空气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石香薷、桉叶、艾叶、苍术联合煮沸熏蒸消毒肺病科病房空气的效果。方法:分别采用石香薷、桉叶、艾叶、苍术联合煮沸熏蒸法(中药熏蒸组)与紫外线灯照射法(紫外线组),对肺病科4间病房进行空气消毒。分别于消毒前后检测空气细菌菌落数,比较消毒效果;应用调查量表了解患者对两组消毒方法的接受程度。结果:消毒后0、60、120、180、240 min时,中药熏蒸组空气细菌菌落数分别为(64.8±9.1)、(70.6±8.8)、(88.2±10.4)、(158.4±21.4)、(214.9±28.5)cfu/m 3,紫外线组分别为(61.1±12.6)、(95.5±7.1)、(134.5±18.6)、(352.9±54.7)、(563.8±41.2)cfu/m 3;消毒后0 min,两组空气细菌菌落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消毒后60、120、180、240 min,中药熏蒸组空气细菌菌落数均显著少于紫外线组;患者对中药熏蒸法消毒的接受度显著高于紫外线法消毒(82.0% vs 2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石香薷、桉叶、艾叶、苍术联合煮沸熏蒸消毒肺病科病房空气的效果与紫外线照射消毒相同,并可维持更长消毒时间,患者的接受程度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艾草R2R3-MYB转录因子家族成员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编辑人员丨2周前
MYB(v-myb avian myeloblastosis viral oncogene homolog)家族转录因子是高等植物转录因子中数目最多的一类基因家族成员,可分为 4 个亚家族,其中R2R3-MYB是最常见的亚家族类型.R2R3-MYB类转录因子广泛参与植物的器官发育和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的调控.为研究R2R3-MYB家族转录因子在艾叶黄酮合成和腺毛发育中发挥的作用,该研究基于艾的全基因组数据筛选、鉴定出 92 个R2R3-MYB转录因子,并利用生物信息学预测其潜在功能.结果表明,92 个转录因子的氨基酸长度为 168~547 aa,相对分子质量为 19.6~60.5 kDa,均为亲水性蛋白.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89 个AaMYB 蛋白定位结果为细胞核,3 个蛋白同时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依据拟南芥R2R3-MYB家族分类,92 个艾R2R3-MYB蛋白分为 26 个亚家族,同一亚族基因结构基本类似.顺式作用元件预测结果表明光响应元件、茉莉酸甲酯元件和脱落酸元件在R2R3-MYB基因启动子区域分布广泛.转录组表达分析结果显示,AaMYB60、AaMYB63 和AaMYB86 在叶片中的表达均高于茎和根中的表达,说明这 3 个转录因子主要在叶片中发挥作用.此外,利用系统进化分析筛选出 5 个参与艾叶黄酮生物合成或腺毛发育的候选R2R3-MYB转录因子.该研究可为后期艾的优良品种选育和种质创新等提供重要的基因资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宽叶山蒿叶和艾叶的微形态鉴别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对宽叶山蒿叶和艾叶进行研究,为其鉴别提供微形态资料.[方法]利用数码相机、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叶脉、叶表面和粉末特征进行研究.[结果](1)强光背景下,只有宽叶山蒿叶各级叶脉能清晰观察到.(2)腺毛只分布于宽叶山蒿叶的下表面,而艾叶上、下表面均有大量腺毛.(3)和艾叶相似,宽叶山蒿叶下表面也密被T形非腺毛,顶细胞有2种:一种顶细胞呈长梭形而弯曲,平均长度约1 450 μm(Ⅰ型);另一种顶细胞细长,扁平且扭曲,平均长度约2 800 μm(Ⅱ型).(4)宽叶山蒿叶肉组织中草酸钙簇晶较少,且最大只有10 μm.[结论]宽叶山蒿和艾的叶脉微形态特点及其叶上表面腺毛的有无特征可用于两者叶的快速鉴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肉桂油-艾叶油复配亚微乳制备及协同抗菌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探究肉桂油和艾叶油的单一抗菌活性及两者联合使用的抗菌活性,优化肉桂油-艾叶油复配亚微乳处方及工艺,并对其进行初步质量评价.方法 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肉桂油和艾叶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采用棋盘稀释法测定了两种挥发油复配联用的分级抑菌浓度(FIC);采用滤纸片法测定油不同混合比例下抑菌圈直径,以离心稳定常数、粒径和多分散系数(PDI)为评价指标,最终确定亚微乳的最优处方.结果 肉桂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0.5μL·mL-1,枯草芽孢杆菌及大肠埃希菌的MIC均为1 μL·mL-1,艾叶油对三种供试菌的MIC均为16μL·mL-1.肉桂油和艾叶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起相加作用,对大肠埃希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起协同作用.复配亚微乳最优处方为肉桂油-艾叶油-大豆磷脂-泊洛沙姆188(P188)-水2.5∶3∶0.2∶0.8∶93.5,制得的亚微乳为乳白色液体,平均粒径为(130.7±1.2)nm、PDI为0.145±0.02.结论 肉桂油-艾叶油复配亚微乳对金黄色葡萄球、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埃希菌均有抑制作用,且效果强于挥发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基于功效古今演变的艾叶研究进展与应用思考
编辑人员丨2024/4/27
艾叶是生活和临床中最为常见的中药之一,具有适应性广、治疗效果优等特点.古代医籍文献中将艾叶功效归纳为散寒止痛、温经止血2大类,临床常治疗下焦虚寒及妇人血证等疾病.近年来,研究发现艾叶具有抗菌抗病毒、凝血止血、抗肿瘤、止咳平喘、镇痛抗炎、保肝利胆、调节血糖血脂等作用,可用于治疗妊娠呕吐、高脂血症、糖尿病、肿瘤等多种疾病.运用VOSviewer可视化软件构建知识图谱,并从艾叶的性味功效、组方配伍规律、临床应用和现代药理作用5个方面分析,展示艾叶在药用、食疗、外用、药理作用等方面的古今演变,将艾叶的古代传统功效与现代药理研究结合起来,为艾叶的现代研究和创新转化提供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基于《辅行诀》所载"汤液经法图"的辛味毒性中药炮制辅料的药味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用"汤液经法图"五味补泻用药理论分析2020年版《中国药典》辛味毒性中药炮制辅料的药味规律,为中药炮制理论提供新思路.方法 选取2020年版《中国药典》辛味毒性中药,通过药智网和蒲标网检索各省市历代炮制规范中所采用的辅料,对辅料的五味属性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汤液经法图"五味补泻用药理论进行分析验证.结果 从"汤液经法图"五味补泻用药理论角度看,辛味药补肝、酸味药泻肝;甘味药补脾、辛味药泻脾.由于补泻关系相反的两种药味具有相互制约的能力,故辛味毒性中药可用甘味、酸味辅料来炮制.2020年版《中国药典》辛味毒性中药共有48种,21种辛味毒性中药采用辅料炮制,炮制辅料总共53种,其中14种辛味的毒性中药炮制辅料药味以甘味、酸味为主(出现频次最高),包括附子、半夏、艾叶、吴茱萸等,与"汤液经法图"五味补泻用药理论相符.结论 从"汤液经法图"五味补泻用药理论角度看,辛味毒性中药可采用甘味、酸味辅料进行炮制,可为中药炮制理论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HS-SPME-GC-MS联用技术分析宽叶山蒿叶与艾叶的挥发性成分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比较宽叶山蒿叶和艾叶中的挥发性成分,为宽叶山蒿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提取叶中的挥发油;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分析宽叶山蒿叶和艾叶的挥发性成分,对其共有峰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宽叶山蒿叶中挥发油得率在 0.16%~0.23%,平均得油率仅为 4 种艾叶的 12.03%~25.33%.2 种叶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 59 种和 64 种组分,共有组分 10 种,部分共有组分21 种.宽叶山蒿叶中相对含量较高的为石竹烯、氧化石竹烯和大根香叶烯D;艾叶中为桉油精、石竹烯和氧化石竹烯.聚类分析将宽叶山蒿叶的湖北蕲春种源 1(S1)和蕲艾(S8)聚为一类,其余 3 种宽叶山蒿叶和 3 种艾叶分别聚为一类.结论:宽叶山蒿叶和艾叶挥发性成分种类和含量差异明显:艾叶中桉油精相对含量显著高于宽叶山蒿叶,宽叶山蒿叶中石竹烯、氧化石竹烯和大根香叶烯D的相对含量显著高于艾叶.宽叶山蒿叶中烯类物质相对含量高于艾叶,艾叶中醇类物质相对含量高于宽叶山蒿叶;宽叶山蒿叶中含有呋喃类成分,但艾叶中未检测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基于HS-GC-MS及网络药理学技术解析艾叶不同炮制方法减毒的物质基础及分子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基于艾叶、清炒艾叶、醋炙艾叶中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性,探究艾叶炮制减毒的物质基础和分子机制.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HS-GC-MS)法鉴定艾叶及炮制品中的挥发性成分;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生品与炮制品的差异成分,解析其可能的减毒物质基础.借助网络药理学技术挖掘差异成分与肝毒性相关的靶点和通路,探究艾叶炮制减毒的分子机制.结果:实验共鉴定出 41 个化学成分,清炒后含量降低的差异成分有 17 个,醋炙后含量降低的差异成分有 16 个.网络药理学结果表明艾叶经清炒、醋炙后分别有 10、12 个成分通过作用于137、50 个交集基因,并调控多条信号通路达到降低肝毒性的目的.结论:该研究初步阐释了艾叶不同炮制方法对挥发性成分的影响及减轻肝毒性的潜在分子机制,可为阐明艾叶炮制减毒的科学内涵提供实验依据和数据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2022年国家药品抽检中药饮片专项质量分析、标准修订和监管建议
编辑人员丨2024/3/16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全国开展中药饮片专项抽检,目的在于促进野生中药材资源的保护和种植的规范性,防控和化解中药饮片质量风险、强化中药饮片安全管理、保障中药饮片临床安全有效.2022 年,国家药品抽检饮片专项包含艾叶、川牛膝、大黄、紫草、茜草、菊花、桃仁、金银花、片姜黄9 个品种,抽样合计 1679批,其中合格 1623 批,整体合格率为 96.66%.借助这 9 个品种抽检数据的统计分析,结合探索性研究,对各品种法定标准和主要质量问题等进行总结与分析,提出未来标准修订和监管的建议,为全面推进中药饮片质量提升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艾灸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3/16
本文总结了影响艾灸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疗效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艾叶产地及储存时间、灸时、壮数、灸温等.各影响因素中,艾叶属性以3年蕲春艾为佳,悬灸灸时以40 min左右为宜,热敏灸则以灸感消失为准,灸法及壮数以温针灸2壮效果最佳,但其中最佳艾灸时长仍待更多高质量研究明确结论.其他影响因素如悬灸方式、屈膝角度、治疗顺序、光因素与烟因素、灸法、疾病分期和类型等相关研究则较少,且各研究缺少中远期疗效对比、不同中医分型患者疗效对比、不同频次疗程疗效比较等研究内容,今后需要设计更多相关高质量临床试验完善循证方案,优化临床操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