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莫利用药引起顽固性低血糖一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患者 男,83岁,体质量80 kg.因左足第四、第五足趾变黑1年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外伤左足第四、第五足趾疼痛,未处理,逐渐出现左足第四、第五足趾变黑.既往史:高血压20余年,自服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每日一次,血压控制平稳;肾功能异常9年,服用开同和尿毒清颗粒;11年前因右颈动脉狭窄于我院行右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1年,半年前于我院行双侧膝下动脉球囊扩张术;1年前因胸主动脉夹层于我院行胸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冠心病3年,2年前于北京阜外医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目前应用波立维早1片、阿托伐他汀钙10 mg晚2片,单硝酸异山梨酯20 mg每日二次、每次一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特点及外科处理策略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一种因肾上腺过量分泌醛固酮而引起的内分泌疾病。临床特点常常表现为难治性的高血压及顽固性低钾血症。除药物治疗以外,外科手术治疗往往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本文主要阐述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常见临床表现、筛查及诊断方法,探讨手术处理单侧醛固酮腺瘤、单侧肾上腺皮质增生的临床策略和术后预后情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大剂量复方甘草片引起恶性心律失常1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既往有报道大剂量甘草引起继发性表象性盐皮质激素过多综合征的病例,但其引起严重低钾血症导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心室颤动却鲜有报道,应引起临床重视。该文报道1例青年女性,由于服用过量复方甘草片造成顽固性低钾血症、高血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介绍其抢救及综合治疗方案,以期为临床提供一定的经验及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一体化管理改善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1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报告1例63岁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该患者丧失自理能力,全身水肿,伴心力衰竭、重度贫血、营养不良、消化道出血及顽固性高血压。我们采用“多学科交叉协作”及“医患协作”等一体化的管理方法,通过精确控制容量负荷保护残余肾功能,兼顾基础疾病与并发症的治疗,将透析时与透析间期的临床参数相融合,以及将主观临床症状评分与客观指标分析相结合,最终达到了有效控制患者干体重、缓解并发症、改善营养及保护残余肾功能等目的。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CT引导经肋横突关节上缘穿刺椎间孔射频热凝治疗顽固性上胸段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观察CT引导下经肋横突关节上缘穿刺椎间孔行射频热凝治疗顽固性胸1~胸3脊神经支配区(上胸段)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疗效。方法: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疼痛科和嘉兴市第一医院疼痛科收治的31例顽固性上胸段PHN患者,于俯卧位CT拍摄定位像后用脊柱模式层厚3 mm对上胸段行轴位扫描,从所得图像中选取含椎间孔和肋横突关节的层面并设计穿刺路径,将射频穿刺针按设计的穿刺路径穿刺至相应椎间孔,高、低频电流刺激测试确认后行90 ℃、180 s射频热凝治疗。术前、术后3 h、1周、1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疼痛程度和精神状态进行评估。结果:31例患者射频热凝术后均未发生感染。疼痛区皮肤感觉减退,VAS评分术后3 h、1周、1个月分别为(2.74±0.69)、(2.68±0.70)、(2.45±0.51)分,低于术前的(5.94±0.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18.80、18.80和16.44,均 P<0.01);术前VAS均≥5分,术后随访1个月均≤3分。SDS评分术后1周、1个月分别为(47.7±4.4)和(48.1±4.8)分,低于治疗前的(58.6±12.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6.75和5.86,均 P<0.01);术前中、重度抑郁者13例,术后1个月轻度抑郁者5例,无中、重度抑郁者。术中鼻导管吸氧下均未出现低氧血症;19例术中出现高血压经乌拉地尔(12.5~50.0 mg)治疗后血压<基础血压的20%并<180/100 mmHg(1 mmHg=0.133 kPa),无气胸及围术期心、脑血管意外发生。 结论:CT引导下经肋横突关节上缘穿刺椎间孔射频热凝治疗可有效改善顽固性上胸段PHN,安全性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三维标测下经血管腔内交感神经消融术联合肾交感神经消融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并2型糖尿病1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顽固性高血压会导致严重的心脑血管事件,目前仍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该文报道1例顽固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青年患者,三维指导下行经血管腔内交感神经消融术联合肾交感神经消融术治疗,效果良好。该病例为肾交感神经消融术及经血管腔内交感神经消融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提供了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CYP11B1基因突变致11β-羟化酶缺陷症1家系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本研究报道1例CYP11B1基因新突变致11β-羟化酶缺陷症(11β-OHD)的患者家系,对其临床及其遗传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16日在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内分泌科就诊的1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确诊为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进一步收集先证者临床资料,采集患者、父母及其姐姐的外周血样进行CYP11B1(NM_000497)基因测序,提示患者存在外显子1:c.199delG,p.Glu67Lysfs*9和外显子5:c.905_907 delATGinsTT,p.Asp302Valfs*23复合杂合突变,均为致病变异。患者父亲和姐姐携带外显子1:c.199delG,p.Glu67Lysfs*9杂合突变,母亲携带外显子 5:c.905_907delATGinsTT,p.Asp302Valfs*23杂合突变。本研究首次报道了CYP11B1基因外显子1 c.199delG和外显子5 c.905_907 delATGinsTT新复合杂合突变,不仅丰富了11β-OHD突变数据库,也为深入理解该疾病的遗传机制提供信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发生有效血容量不足时血压波动特征及其与透析开始时血压的比较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血液透析超滤治疗过程中引发的有效血容量不足临床症状,对症状形成时的血压变化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9年2月在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肾内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46例,共进行39 658例次血液透析。发生可确定的血容量不足出现的临床症状病例3 527例次。分析透析早期(>0~≤60 min)、中期(>60~≤180 min)、后期(>180~≤240 min)各时间段发生血容量不足时的临床症状特点。对透析中的低血压、高血压、维持血压进行定义,统计临床症状出现时各种血压发生率。将临床症状出现时测得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 )与其透析开始时的MAP进行比较,对MAP的演变过程进行分类。对透析间期干体质量增加量即≥5%或<5%在透析超滤中引发临床症状的发病情况给予统计。分析透析中超滤过速、过量外的其他导致血容量不足临床症状的因素。结果:血容量不足出现的临床症状发生率为8.9%(3 527/39 658)。有效血容量不足引发的临床症状在透析的各时间段均有表现,有其发病特点。血压指标不能准确反映临床症状发生必有的相关联性。透析>0~≤60 min发生的有效血容量不足多与超滤量过多、过快有关,共发病493例次,其中低血压341例次,占69.1%(341/493);高血压79例次,占16.1%(79/493);维持血压73例次,占14.8%(73/493)。透析>60~≤180 min,临床症状发生率增加,与持续或过量超滤有关,共发病1 306例次,其中低血压1 003例次,占76.8%(1 003/1 306);高血压179例次,占13.7%(179/1 306);维持血压124次,占9.5%(124/1 306)。透析>180~≤240 min是临床症状的高发时间段,与持续的超滤并超出干体质量设置有关,共发病1 728例次,其中低血压1 408例次,占81.5%(1 408/1 728);高血压发生减少,但仍有顽固性高血压病例。血容量不足临床症状出现时,1 989例次表现为渐降型低血压,容易引起临床关注;763例次表现为骤降型低血压,临床症状出现前血压较稳定,出现时血压骤然下降;446例次临床症状出现时较透析前有明显升高,给临床症状的判断带来困难;329例次维持了透析前的血压。过度水潴留在全程透析临床症状均有发作,总次数显著增多。一般水潴留发生次数少,多发生于透析>180~≤240 min。血浆胶体和晶体渗透压影响血浆再充盈,透析超滤方式的改变以及透析温度对血压和血容量变化有影响。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因其发病特点和治疗的特殊性,透析超滤过程易发生有效血容量不足引起的相关临床症状。而临床症状的出现并不与血压变化同步,提高对血容量不足临床症状认识,做到早发现、早处置,有利于后续血液透析的安全治疗,较好的完成超滤目标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贝伐珠单抗治疗脑转移瘤瘤周水肿的短期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头部伽玛刀治疗中心收治的62例脑转移瘤伴难治性瘤周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62例患者中,32例给予贝伐珠单抗治疗瘤周水肿(治疗组),30例给予甘露醇及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水肿程度较治疗前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治疗后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 M( P25, P75):80(80,90)]较治疗前[ M( P25, P75):60(50,70)]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治疗后,治疗组比对照组的水肿指数低、水肿体积小、水肿程度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治疗组比对照组的肿瘤体积小、KPS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组中,出现顽固性高血压1例,鼻出血3例,牙龈出血2例,皮疹伴皮肤瘙痒1例;未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初步观察推断,贝伐珠单抗可缩小脑转移瘤瘤周水肿的体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袢利尿剂对终末期肾病无尿患者容量控制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为探讨袢利尿剂对终末期肾病(ESRD)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无尿患者减轻容量负荷的效果。方法:2016年9月至2018年8月福建省龙岩人民医院92例尿量在50~100 mL的MHD患者分成三组,对照组A(25例,不用利尿剂),实验组B(34例,使用呋塞米片60 mg/d),实验组C(33例,使用呋塞米片120 mg/d)。研究开始前三组患者基本情况:原发病、年龄、平均尿量、血压、心胸比、血浆脑型钠利尿肽(BNP)、血尿酸值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平均透析间期和透析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肾性贫血及骨病、高血压、控制饮食及水钠摄入等措施三组相同,观察治疗期为3个月,终点事件为死亡及尿量持续>500 mL/d×14 d,比较三组平均尿量、平均透析超滤量、血压控制情况、心胸比、BNP、血清尿酸等指标。 结果:无尿患者顽固性高血压患病率54.4%高于有尿患者27.5%( P<0.001)。120 mg/d呋塞米对无尿患者4周内的降压、12周内的利尿效果明显( P<0.05),但4周后降压、12周后利尿效果较差( P>0.05);60 mg/d呋塞米对无尿患者仅1周内的降压、8周内的利尿效果明显( P<0.05),其余时间效果较差( P>0.05)。使用呋塞米对无尿患者减低BNP有统计学意义( P<0.05),此结果独立于尿量的增加。120 mg/d呋塞米能降低心胸比例( P<0.05),但60 mg/d呋塞米则无效( P>0.05)。B组治疗后尿酸改变不明显(K=0.080, P>0.05),而C组治疗后血清尿酸有升高(K=2.739, P<0.05)。 结论:使用呋塞米对ESRD无尿患者能明显减轻容量负荷并因此减少心胸比、BNP等心衰指标数值,并随着剂量的增加能延长作用时间及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