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宫腹腔镜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效果影响因素分析及其预测效力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患者宫腹腔镜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效力.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4年1月本院100例CSP患者临床资料,均行宫腹腔镜手术治疗,依据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83例)、无效组(17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阴道超声指标、术前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等临床资料;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CSP患者宫腹腔镜治疗效果的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影响因素对宫腹腔镜治疗无效的预测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剖宫产产次、孕周、瘢痕妊娠类型、孕囊体积、子宫瘢痕处肌层厚度、瘢痕处血流分级、术前血清β-hCG水平与CSP患者宫腹腔镜治疗效果有关(P<0.05).logistic多因素显示,瘢痕妊娠类型为外生型(OR=4.300)、孕囊体积大(OR=1.674)、瘢痕处血流分级为Ⅲ级(OR=2.811)、子宫瘢痕处肌层厚度小(OR=0.070)、术前血清β-hCG水平高(OR=1.003)是CSP患者宫腹腔镜治疗效果不佳的影响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上述影响因素均对CSP患者宫腹腔镜治疗无效有一定预测效能,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7、0.760、0.727、0.872、0.938.结论:瘢痕妊娠类型、孕囊体积、瘢痕处血流分级、子宫瘢痕处肌层厚度、术前血清β-hCG水平均可影响CSP患者宫腹腔镜治疗效果,且均有一定预测效力,临床可据此早期识别危险人群,对应处理以改善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声辐射力弹性成像对不可切除肝细胞癌门静脉癌栓患者放射治疗效果的评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声辐射力弹性成像(ARFI)声触诊组织定量(VTQ)技术在不可切除肝细胞癌(HCC)伴门静脉癌栓(PVTT)放射治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3年1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及南京江北医院行放射治疗的不可切除HCC伴PVTT患者共73例。所有患者放射治疗前一周、结束后一个月均行常规超声、ARFI及增强CT检查。以PVTT分型降型率将患者分为降型组和非降型组。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病理、ARFI特征与降型率的相关性。依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纳入多因素Cox回归生存分析模型,得到与患者生存预后独立相关的因素。结果:放射治疗后PVTT降型率为35.62%(26/73),升型率为4.11%(3/73),稳定率为60.27%(44/7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放射治疗前后甲胎蛋白(APF)水平、肝硬化程度、HCC分化程度、放射治疗前后剪切波速度(SWV)以及SWV变化率在降型组与非降型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肝硬化程度(重度OR值:9.671,95%CI:1.420~65.887,P=0.020)、HCC分化程度(中分化OR值:0.158,95%CI:0.026~0.950,P=0.044;低/未分化OR值:3.216,95%CI:0.541~19.115,P=0.045)、放射治疗后AFP水平>14?ng/ml(OR值:11.890,95%CI:2.274~62.169,P=0.003)以及SWV变化率≤20%(OR值:15.675,95%CI:2.008~122.353,P=0.009)均与患者是否降型独立相关。多因素Cox回归生存分析模型结果显示,放射治疗后AFP水平>14?ng/ml(OR值:2.133,95%CI:1.188~3.830,P=0.011)、HCC分化程度(低/未分化OR值:4.041,95%CI:1.823~8.959,P=0.001)以及SWV变化率≤20%(OR值:2.649,95%CI:1.450~4.842,P=0.002)均与患者生存预后独立相关。结论:放射治疗后APF水平、HCC分化程度以及SWV变化率与不可切除HCC伴PVTT患者放射治疗后是否降型及生存率显著相关,是评价其疗效的重要指标。VTQ是评价HCC合并PVTT放射治疗疗效的有效手段,可为临床决策提供影像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内囊区局部脑血流量在少量基底节出血手术指征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为少量(15~30 mL)高血压性基底节出血(HBGH)手术指征的评估提供一种基于客观指标的方法.方法 分析198例少量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以入院时所测得的血肿同侧内囊区局部脑血流量(rCBF)数值为标准分为轻度灌注不足组[rCBF≥15 mL/100(g·min)]103例和重度灌注不足组[rCBF<15 mL/100(g?min)]95例,在两组中再根据患者是否手术,分别分为手术亚组和保守亚组.对比两组中手术与保守2亚组间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以及术后内囊区rCBF差异,评价rCBF在评估少量HBGH患者手术指征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轻度灌注不足组手术亚组与保守亚组的治疗有效、预后良好、术后内囊区rCBF数值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灌注不足组手术亚组与保守亚组的治疗有效、预后良好、术后内囊区rCBF数值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囊区rCBF可作为评估少量HBGH手术指征的客观指标,内囊区轻度灌注不足者,手术不能明显改善脑灌注和预后,故无手术指征.重度灌注不足者,手术可明显改善脑灌注和预后,故有手术指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经外侧裂入路与经颞叶皮质入路在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的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对比分析经颞叶皮质与经外侧裂入路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hypertensive basal ganglia hemorrhage,HBGH)的临床价值及对患者病情与预后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84例HBG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经外侧裂入路手术)与B组(经颞叶皮质入路手术),各42例.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参数、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评分、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水平、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 3(T cell immunoglobulin and mucin-containing molecule 3,TIM-3)水平、生活质量量表(Medical Outcomes Study 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血肿清除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TIM-3、FMA、rFA、MMSE、IFN-γ、SF-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A组TIM-3、IFN-γ水平低于B组,rFA数值与FMA、MMSE、SF-36评分高于B组(P<0.05).A组手术指标优于B组,血肿清除效果优良率高于B组(85.71%与66.67%),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9.52%与30.95%)(P<0.05).结论 经外侧裂入路血肿清除的效果与安全性优于经颞叶皮质入路,能够促进患者神经与运动能力恢复,降低颅内再出血等并发症发生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体腔热灌注化疗与贝伐珠单抗联合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疗效评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体腔热灌注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大兴区人民医院与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收治的子宫内膜癌(EC)患者8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研究组(45例),对照组采用体腔热灌注化疗,研究组采用贝伐珠单抗联合体腔热灌注化疗.对比两组的化疗效果,化疗前后的血清恶性生物学指标、原癌基因表达、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预后.结果 研究组化疗后有效率与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两组的血清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泌乳素(PR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均下降(P<0.05),研究组化疗后上述血清恶性生物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化疗后的原癌基因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髓细胞增生原癌基因(c-myc)、Kirsten大鼠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K-ras)mRNA表达量均下降(P<0.05),研究组化疗后c-erbB2、c-myc、K-ras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36个月,对照组与研究组的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47.70%、68.20%,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10个月和16个月,总生存率分别为20.5%、42.20%,总生存时间分别为18个月和23个月,两组的无进展生存率(Log-Rank x2=7.404,P=0.007)和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x2=8.432,P=0.004).结论 对EC患者应用贝伐珠单抗联合体腔热灌注化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血清恶性生物学指标和原癌基因的水平,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且安全性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以"知信行"为基础的康复训练对帕金森患者预后的改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以"知信行"为基础的康复训练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预后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PD患者79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PD药物治疗结合康复训练;研究组40例,在对照组护理措施基础上,实施以"知信行"为基础的康复训练.评价指标为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训练前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各指标显著改善,且研究组相对于对照组,效果更显著,对比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知信行"为基础的康复训练可提高PD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暴露反应预防治疗强迫症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系统评价暴露反应预防(exposure and response prevention,ERP)对强迫症(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OCD)的干预效果。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EBSCO、Cochrane Library、Embase、Science Direct、万方数据、中国知网及维普全文数据库,搜集ERP治疗OCD相关的随机对照研究。纳入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研究,以耶鲁-布朗强迫量表作为主要结局指标,焦虑、抑郁情绪量表作为次要结局指标,同时对纳入文献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及数据提取。采用Review Manager 5.3和Stata 16.0软件对所提取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7篇文献,共计1 239例患者,其中ERP组599例,对照组64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改善患者强迫症状,ERP组显著优于空白对照(MD=-6.55,95% CI:-8.75~-4.35, P<0.001),也显著优于氯丙咪嗪(MD=-5.88,95% CI:-8.20~-3.56, P<0.001),但与CBT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21,95% CI:-1.62~2.04, P=0.82),且在干预后的随访期内ERP和CBT的疗效无差异(MD=0.41,95% CI:-2.45~3.27, P=0.78)。对改善患者抑郁情绪,ERP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抑郁情绪(SMD=-0.45,95% CI:-0.74~-0.17, P=0.002),但与CB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05,95% CI:-0.27~0.16, P=0.62)。对改善患者焦虑情绪,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17,95% CI:-0.56~0.23, P=0.41)。 结论:ERP在改善OCD患者的强迫症状、抑郁情绪方面具有较好的可行性,但对于改善焦虑情绪,随访期内保持长期疗效未得到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任务导向性运动训练对老年衰弱住院患者的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制订适合老年衰弱住院患者的任务导向性运动训练(TOE)方案,评价其对患者上下肢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北京医院2019年8—12月收治的老年衰弱患者60例,随机分为任务导向性运动组(TOE组)和常规组各30例。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TOE组进行翻身取物和多向移步,常规组进行有氧训练和抗阻训练,两组均完成10次训练。两组患者干预前评估基线资料,干预后评估患者的握力(作为上肢运动功能的评价指标)、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WHODAS)2.0的运动部分(作为下肢运动功能的评价指标)和改良Barthel指数(作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价指标)。结果:干预前TOE组和常规组握力分别为(20.21±6.39) kg、(17.61±10.59) kg,WHODAS 2.0运动部分评分分别为(16.07±6.64)分、(20.23±1.18)分;干预后TOE组握力和WHODAS 2.0运动部分评分分别为(22.13±5.97)kg、(12.86±5.17)分,与常规组(19.05±9.16)kg、(15.67±1.11)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005、-18.210, P=0.049、<0.001);干预后TOE组握力和WHODAS 2.0运动部分结果均较干预前提高( t=5.005、-5.291,均 P<0.001),但常规组干预前后握力和WHODAS 2.0运动部分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0.247、1.614, P=0.806、0.112)。干预后TOE组和常规组改良Barthel指数总分分别为(55.27±37.12)分、(57.27±33.39)分,较干预前(42.27±29.92)分、(40.54±20.55)分均有提高(均 P<0.05),干预后两组Barthel指数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042, P=0.303)。 结论:对老年衰弱住院患者,TOE方案简便易行、安全有效,不仅能够与常规运动方案达到同样的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目的,还能更快地提高上下肢运动功能表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儿童重症细菌感染死亡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构建儿童重症细菌感染死亡风险模型并同儿科早期预警评分(pediatric early warning score, PEWS)、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ediatric critical illness score, PCIS)和小儿死亡风险评分Ⅲ(pediatric risk of mortalityⅢ, PRISM Ⅲ)进行比较。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PICU2017年5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78名危重患儿。在获得父母/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后,收集患儿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基本信息,以及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等指标。在患儿进入PICU 24 h后进行评分,根据入院后28 d生存状态将患儿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构建死亡风险模型,并绘制列线图。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并通过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评估和比较死亡风险模型、PEWS、PCIS和PRISM Ⅲ预测死亡风险的价值。结果:178例危重患儿中11例因资料严重缺失、住院未超过24 h被排除。共167例患儿纳入分析,其中28 d存活组134例,死亡组33例。用瞳孔改变、意识状态、皮肤颜色、是否行机械通气、总胆固醇、凝血酶原时间构建了儿童重症细菌感染死亡风险预测模型。ROC曲线分析表明,死亡风险模型预测重症细菌感染儿童死亡AUC是0.888( P<0.05),PEWS、PCIS和PRISM Ⅲ预测重症细菌感染儿童死亡的AUC分别为0.769( P<0.05)、0.575( P<0.05)和0.759( P<0.05)。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死亡风险模型和PEWS预测病死率与实际病死率的一致性最好( χ2=5.180, P=0.738; χ2=4.939, P=0.764),PCIS和PRISM Ⅲ预测病死率与实际病死率的拟合效果尚可( χ2=9.110, P=0333; χ2=8.943, P=0.347)。 结论:死亡风险模型对重症细菌感染患儿的预后价值较PEWS、PCIS和PRISM Ⅲ更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质子泵抑制剂对晚期实体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效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估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晚期实体肿瘤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20年12月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接受ICI治疗的晚期实体肿瘤患者204例,根据在ICI治疗开始前后1个月内是否伴随使用PPI分为PPI组( n=73)与Non-PPI组( n=131)。探究PPI使用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PPI使用对患者总生存期(OS)及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影响。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PPI使用是否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指标。 结果:在晚期实体肿瘤ICI治疗过程中,PPI使用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类型、美国东部协作组评分、免疫治疗药物种类及治疗策略均无关(均 P>0.05)。Non-PPI组客观缓解率优于PPI组(45.0% vs. 24.7%, χ2=8.286, P=0.004);Non-PPI组疾病控制率优于PPI组(75.6% vs. 52.0%, χ2=11.755, P=0.001)。晚期实体肿瘤患者中PPI组患者中位OS(3.4个月 vs. 6.1个月)及中位PFS(2.8个月 vs. 4.0个月)均短于Non-PPI组( χ2=9.563, P=0.002; χ2=5.761, P=0.016)。单因素分析显示,在接受ICI治疗的晚期实体肿瘤患者中,PPI与OS显著相关( HR=1.85,95% CI为1.24~2.76, P=0.003);PPI( HR=1.65,95% CI为1.09~2.51, P=0.019)和年龄( HR=1.56,95% CI为1.05~2.32, P=0.029)均与PFS显著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PPI为影响患者OS( HR=1.90,95% CI为1.27~2.85, P=0.002)及PFS( HR=1.73,95% CI为1.12~2.65, P=0.013)的独立预后因素。亚组分析发现,在肺癌患者ICI治疗过程中PPI组( n=64)中位OS(3.2个月 vs. 6.2个月)及中位PFS(2.2个月 vs. 3.8个月)较Non-PPI组( n=34)短( χ2=16.187, P<0.001; χ2=5.106, P=0.020)。单因素分析显示,PPI与接受ICI治疗的肺癌患者OS( HR=2.97,95% CI为1.70~5.22, P<0.001)、PFS( HR=1.97,95% CI为1.09~3.55, P=0.025)均相关;多因素显示,PPI是影响接受ICI治疗的肺癌患者OS( HR=3.38,95% CI为1.87~6.11, P<0.001)及PFS( HR=2.31,95% CI为1.22~4.38, P=0.010)的独立预后因素。 结论:PPI的使用降低了ICI治疗晚期实体肿瘤的效果,尤其在肺癌中更显著。接受ICI治疗的晚期实体肿瘤患者应谨慎使用PPI。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