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输尿管结石合并尿源性脓毒症患者术后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的风险预测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输尿管结石合并尿源性脓毒症患者术后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的风险预警指标.方法 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20 年 10 月至 2023 年 10 月诊治的 288 例输尿管结石合并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住院时间、临床情况[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高血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快速SOFA(qSOFA)]、一般指标[白细胞计数(WBC)、体温、呼吸频率、心率]、肾积水程度.根据术后是否入住ICU将患者分为入住ICU组和未入住ICU组,比较是否入住ICU两组患者上述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输尿管结石合并脓毒症患者入住ICU的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各危险因素对患者入住ICU的预测效能.结果 最终入组 263 例患者,43 例(16.35%)患者入住ICU,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与未入住ICU组比较,入住ICU组住院时间明显延长(d:8.42±1.50 比 5.51±1.19),糖尿病患者比例、SIRS评分、SOFA评分、qSOFA评分、体温>39.4℃或<35.8℃患者比例、呼吸频率>20 次/min、心率>90 次/min、重度肾积水程度患者比例均明显升高[糖尿病:44.19%(19/43)比 27.27%(60/220),SIRS评分(分):3(2,4)比 2(1,3),SOFA评分(分):7(5,9)比 4(3,6),qSOFA评分(分):2(1,3)比 0(0,1),体温>39.4℃或<35.8℃:44.19%(19/43)比 25.91%(57/220),呼吸频率>20 次/min:37.21%(16/43)比 21.82%(48/220),心率>90 次/min:48.84%(21/43)比 29.55%(65/220),重度肾积水:72.09%(31/43)比 17.28%(38/220),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OFA评分、qSOFA评分、肾积水程度是入住ICU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OR)分别为 1.486、3.546、4.423,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 1.146~1.925、1.949~6.543、2.355~8.305,P值分别为 0.003、<0.001、<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SOFA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为 0.824,qSOFA的AUC与SOFA相似(0.802比 0.824),肾积水的特异度最高为 82.7%.将qSOFA与肾积水程度联合诊断,建立联合预测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进行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χ2=8.942,P=0.257>0.05,表明该联合指标的预测模型校准能力良好,ROC曲线显示联合指标的诊断效能提高,优于SOFA评分(AUC:0.889 比 0.824,P=0.047).结论 qSOFA和肾积水程度是输尿管结石合并尿源性脓毒症患者术后入住ICU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联合诊断可很好地对此类患者作出入住ICU的风险预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新型危重症评分量表对患者转入重症监护室及死亡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创建基于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的新型危重症评分量表,评价量表对患者转入重症监护室(ICU)及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该院HIS系统10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既往研究创建的logistic回归预测ICU转入率模型创建新型危重症评分量表.分别以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CHEⅡ)评分为参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新型危重症评分量表对患者转入ICU及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 患者ICU转入率为29.8%,死亡率为8.10%.转入ICU或死亡患者的新型危重症评分量表、MEWS和APCHEⅡ评分明显高于未转入ICU或死亡患者(P<0.05).新型危重症评分量表、MEWS和APCHEⅡ评分对转入ICU的预测价值均为高等(P<0.05),AUC分别为0.917、0.922、0.934,灵敏度分别为82.26%、84.22%、90.57%,特异度分别为80.36%、73.50%、83.45%,Youden指数分别为62.62%、57.72%、74.02%.新型危重症评分量表、MEWS和APCHEⅡ评分对死亡的预测价值均为高等(P<0.05),AUC分别为0.924、0.914、0.933,灵敏度分别为93.48%、86.38%、84.67%,特异度分别为73.46%、79.38%、88.69%,Youden指数分别为66.94%、65.76%、73.36%.结论 新型危重症评分量表对患者转入ICU及死亡的预测价值同传统量表基本一致,可作为新的ICU患者评价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在成人急诊脓毒症患者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在成人急诊脓毒症患者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50例成人脓毒症患者.通过电化学发光法检测ICU入院前24h内血清甲状腺功能五项.记录所有患者入院后28d内死亡率.结果 死亡组血清TSH水平显著低于存活组,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降钙素原(PCT)、肌酐(Cr)、尿素氮(BUN)水平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经Spearman秩相关分析,急诊入院时血清TSH水平与SOFA评分和PCT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清TSH是成人急诊脓毒症患者28d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入院时血清TSH预测急诊脓毒症患者28d死亡的AUC为0.870(95%CI 0.806~0.934),截断值为2.35mIU/L,特异性为80.4%,灵敏度为87.2%,其预测价值优于SOFA评分、PCT、Cr和BUN.Kaplan-Meier曲线分析中,与高血清TSH患者(≥2.35mIU/L)相比,低血清TSH患者(<2.35mIU/L)总生存率更低,中位生存时间更短(P<0.001).此外,死亡组患者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8、IL-1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经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血清TSH与IL-1β、IL-6、IL-18、IL-11和ICAM-1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入院时低血清TSH水平与成人急诊脓毒症患者死亡风险增加相关,血清TSH有希望作为成人急诊脓毒症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早期预警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国家预警评分系统联合白蛋白预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不良预后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估国家预警评分系统(national early warning score,NEWS)联合白蛋白预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不良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入住宣武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共524例,按住院期间的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及无预后不良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及生化指标,采用单因素、多因素统计分析,筛选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合ROC曲线计算敏感性、特异性.结果:524例患者中有278例发生预后不良,与无预后不良组患者相比,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较小,白蛋白水平较低,NEWS更高,NYHA分级较高(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NEWS越高,心力衰竭患者发生不良预后的风险越大,具有统计学意义(OR=1.34,95%CI:1.21~1.50,P<0.001);白蛋白水平越低,心力衰竭患者发生不良预后的风险越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94,95%CI:0.88~1.00,P=0.038),NYHA分级越高,心力衰竭患者发生不良预后的风险越大,具有统计学意义(OR=13.01,95%CI:8.39~20.19,P<0.001).绘制ROC曲线,预测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NEWS为0.77,白蛋白为0.61,NEWS联合白蛋白为0.79,联合指标的曲线下面积优于单独NEWS评分(Z=2.112,P=0.035).结论:NEWS联合白蛋白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不良预后中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转运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diatric early warning system score,PEWS)是对患儿的体温、血压、心率、呼吸、意识、血氧饱和度及各项生理指标等进行监测,给予评分,以协助医护人员早期识别患儿病情变化的评分系统,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此外,PEWS有助于急诊和重症患儿转运,其应用能大幅度降低院内及院外转运风险,优化医护人员配置,促进病情严重患儿的早期识别与治疗。但目前缺乏标准的PEWS评分系统和相关指南,加之基础理论研究有待深入,这些因素都影响了PEWS的定义、实施和有效测量的一致性。因此,该文对PEWS的发展及其在急诊转运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提升急诊患儿转运质量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儿童重症细菌感染死亡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构建儿童重症细菌感染死亡风险模型并同儿科早期预警评分(pediatric early warning score, PEWS)、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ediatric critical illness score, PCIS)和小儿死亡风险评分Ⅲ(pediatric risk of mortalityⅢ, PRISM Ⅲ)进行比较。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PICU2017年5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78名危重患儿。在获得父母/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后,收集患儿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基本信息,以及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等指标。在患儿进入PICU 24 h后进行评分,根据入院后28 d生存状态将患儿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构建死亡风险模型,并绘制列线图。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并通过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评估和比较死亡风险模型、PEWS、PCIS和PRISM Ⅲ预测死亡风险的价值。结果:178例危重患儿中11例因资料严重缺失、住院未超过24 h被排除。共167例患儿纳入分析,其中28 d存活组134例,死亡组33例。用瞳孔改变、意识状态、皮肤颜色、是否行机械通气、总胆固醇、凝血酶原时间构建了儿童重症细菌感染死亡风险预测模型。ROC曲线分析表明,死亡风险模型预测重症细菌感染儿童死亡AUC是0.888( P<0.05),PEWS、PCIS和PRISM Ⅲ预测重症细菌感染儿童死亡的AUC分别为0.769( P<0.05)、0.575( P<0.05)和0.759( P<0.05)。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死亡风险模型和PEWS预测病死率与实际病死率的一致性最好( χ2=5.180, P=0.738; χ2=4.939, P=0.764),PCIS和PRISM Ⅲ预测病死率与实际病死率的拟合效果尚可( χ2=9.110, P=0333; χ2=8.943, P=0.347)。 结论:死亡风险模型对重症细菌感染患儿的预后价值较PEWS、PCIS和PRISM Ⅲ更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采用英国早期预警评分系统估测急诊抢救患者所需护理工时的评估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应用英国早期预警评分系统(national early warning score,NEWS)估测急诊抢救患者所需工时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该院2017年5月至2018年11月396例急诊抢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极高危组,采用NEWS评分系统对急诊抢救患者所需护理工时进行估测。结果:NEWS评分系统估测急诊抢救患者所需护理工时与直接护理工时评分结果呈正相关( P<0.01);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极高危组患者护理工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NEWS评分系统估测结果每增加1分,患者临床所需总护理工时需要相应的增加大约7.5 min,急诊抢救患者所需护理工时=138.094+7.529×NEWS评分结果。 结论:NEWS评分系统用于估测急诊抢救患者所需护理工时真确度较高,易于操作,对于临床更好的分配急诊工作,提高急诊抢救患者护理质量临床价值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尿源性脓毒症早期诊断指标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Sepsis-3定义在脓毒症诊断中的价值已被广泛接受和应用。白细胞(WBC)、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白蛋白等指标在尿源性脓毒症早期预警和诊断中应用最为广泛和方便,PCT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相对更高,WBC急剧下降对脓毒性休克具有很强的预警性,CRP的特异性相对低。IL-6、CD64、Presepsin、miRNA、PTX-3等是较新的更有价值的指标,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对检测技术要求较高,需要统一和规范的检测标准。多个生物标志物的组合以及与临床评分系统结合较单个生物标志物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红细胞分布宽度对体外膜肺氧合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索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对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四川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中心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间收治的ECMO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在重症监护室住院期间的预后,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APACHEII评分,ECMO治疗后72 h的RDW、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等临床指标。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影响ECMO患者预后的因素,并建立死亡预警模型评分,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以评估RDW及死亡预警评分对ECMO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ECMO患者71例,死亡组38例、存活组33例,死亡组患者在年龄、APACHE Ⅱ评分、ECMO上机72 h RDW、72 h APTT均高于存活组,住院时间低于存活组( P<0.05) ; 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APACHE Ⅱ评分( OR=1.117, P=0.047)、ECMO上机72 h RDW( OR=1.102, P=0.029)、72 h APTT( OR=1.049, P=0.029)为ECMO患者死亡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ECMO上机72 h RDW、72 h APTT,APACHE Ⅱ评分预测ECMO患者死亡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1、0.691、0.632 ( P<0.05),联合三者的预测模型曲线下面积为0.764,灵敏度0.526,特异性0.909;通过预测模型建立ECMO患者死亡预警评分,小于2分为死亡低风险,大于2分为死亡高风险,预警评分ROC曲线下面积为0.8,灵敏度0.607,特异性0.923。 结论:ECMO上机后72 h RDW对ECMO患者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联合ECMO上机后72 h RDW、72 h APTT、入院24 h APACHE Ⅱ评分建立ECMO患者死亡预警模型评分,对预测ECMO患者死亡的价值优于单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预警性护理干预在老年患者胃肠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预警性护理干预在老年患者胃肠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该院老年胃肠手术后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警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疼痛评分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术后24 h和72 h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预警性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老年患者胃肠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