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神经鞘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评估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分析视神经鞘超声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评估价值.方法 纳入80例缺血性脑卒中疑似患者,均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和视神经鞘超声检查,将脑血管造影作为疾病诊断金标准,对比两种方式单独使用与联合使用的疾病诊断效能,不同部位和不同程度大脑动脉狭窄检出率,另对比健康者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超声征象.结果 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与视神经鞘超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方式各项诊断效能分别为95.24%、92.11%、93.75%、93.02%和94.59%,明显高于单一诊断方式,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视神经鞘超声对大脑中动脉狭窄、前动脉狭窄、大脑后动脉狭窄、颈内动脉终末段狭窄、基底动脉狭窄和椎动脉狭窄的总检出率为95.83%,明显高于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神经鞘超声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对不同程度(轻度、中度、重度和完全闭塞)动脉狭窄总检出率为93.75%,高于经颅多普勒超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平均收缩期血流速度为(59.96±7.45)cm/s,平均血流速度为(38.54±3.12)cm/s,舒张期血流速度为(24.48±4.27)cm/s,明显低于正常人(136.18±14.32)cm/s、(85.21±5.68)cm/s和(60.72±3.96)cm/s,视神经鞘直径为(5.12±0.58)mm,颅内压为(22.72±3.45)mmHg,高于正常人(4.32±0.44)mm和(10.32±1.15)mmHg,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视神经鞘超声可准确诊断缺血性脑卒中,也可检出狭窄部位和狭窄程度,可通过超声参数对疾病进行鉴别诊断,有推广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搭桥术治疗症状性锁骨下动脉闭塞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采用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SA)搭桥术治疗有脑缺血症状的SA闭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于复合手术室行颈总动脉-SA搭桥术的11例SA闭塞患者,所有患者均有脑缺血症状。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术中超声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提示椎动脉盗血消失,吻合血管通畅。2例患者术中显露SA时,发生淋巴管破裂。无一例患者发生神经损伤及卒中。术后1年随访,所有患者SA盗血综合征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双上肢收缩压差由术前的(27.6±9.7)mmHg降至术后的(7.3±1.9)mmHg( P<0.01,1 mmHg=0.133 kPa),患侧与健侧收缩压比值由术前的0.55±0.11提高至0.86±0.30( P<0.01)。所有患者人工血管及吻合口无明显狭窄,患侧无肢体缺血及脑缺血表现。 结论:颈总动脉-SA治疗有脑缺血症状的SA闭塞患者手术并发症少、疗效确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使用Woven EndoBridge治疗颅内宽颈分叉部动脉瘤的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使用Woven EndoBridge(WEB)治疗宽颈分叉部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9月至2018年5月使用WEB治疗的11例颅内宽颈分叉部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54±11)岁(范围:31~66岁)。动脉瘤位于前交通动脉5例,基底动脉尖3例,大脑中动脉分叉部3例。记录患者术中及术后随访情况,采用WEB栓塞动脉瘤闭塞量表(WOS)评估动脉瘤栓塞程度。结果:11例患者术中WEB均释放良好,术中WOS A级3例,B级1例,C级7例,无术中急性并发症发生。1例患者因经济原因未行影像学随访,临床随访至术后3年,恢复良好;10例患者获得影像学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3年,无患者出现术后靶治疗区并发症。2例术中WOS A级、1例WOS B级的患者,术后随访时WOS均为A级;7例术中WOS C级患者中,4例随访时仍为C级,3例为D级。在获得随访的3例D级患者中,1例因动脉瘤复发形态不佳、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破裂出血可能性较大接受二次栓塞治疗,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式,术后即刻效果良好;余2例虽动脉瘤复发,但动脉瘤形态良好,血流动力学稳定,故继续临床随访,未予以二期手术治疗。11例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使用WEB装置治疗颅内未破裂宽颈分叉部动脉瘤的手术操作简单,手术前后无需抗凝、抗血小板治疗,临床效果较好,为颅内宽颈分叉部动脉瘤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视网膜静脉阻塞与血脂代谢、凝血功能指标及颈内动脉弹性功能参数的关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视网膜静脉阻塞与血脂代谢、凝血功能及颈内动脉弹性功能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濮阳市眼科医院2021年7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65例(65只眼)作为观察组,另随机连续收集60例(60只眼)体检为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脂代谢、凝血功能指标及颈内动脉弹性功能参数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5.41±1.09)mmol/L]、甘油三酯(TG)[(2.18±1.24)mmol/L]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13±0.65)mmol/L]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43±1.11)、(1.37±0.91)、(2.63±0.73)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4.98、4.14、4.05,均 P<0.001);观察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为(1.07±0.24)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2±0.26)mmol/L( t=5.59, P<0.001)。观察组患者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10.07±1.32)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21.75±15.39)s]及凝血酶时间(TT)[(15.83±1.32)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1.07±1.08)、(30.45±5.14)、(12.96±1.66)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4.61、4.17、10.74,均 P<0.001);观察组纤维蛋白原(FIB)为(6.99±2.77)g/L,高于对照组的(3.30±1.69)g/L( t=9.90, P<0.001)。观察组中患者的颈内动脉紧张度为7.14±1.36、动脉扩张性[(2.43±0.24)kPa -1]以及顺应性[(0.38±0.11)mm 2·kPa -1],低于对照组的9.15±2.62、(2.65±0.48)kPa -1、(0.44±0.15)mm 2·kPa -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5.44、3.28、2.56,均 P<0.05)。观察组中患者的颈内动脉紧张度(7.14±1.36)、动脉扩张性[(2.43±0.24)kPa -1]以及顺应性[(0.38±0.11)mm 2·kPa -1]低于对照组[9.15±2.62、(2.65±0.48)kPa -1、(0.44±0.15)mm 2·kPa -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5.44、3.28、2.56,均 P<0.05);观察组患者压力-应变性系数为(127.38±14.14)kPa,高于对照组的(107.38±10.29)kP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8.98, P<0.001)。 结论:与健康人群相比,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的血脂代谢指标(TC、TG、LDL-C、HDL-C)、凝血功能指标(PT、APTT、TT、FIB)及颈内动脉弹性功能指标均异常,且各项指标与视网膜静脉阻塞病变密切联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双侧猎人弓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猎人弓综合征(bow hunter's syndrome, BHS)又称旋转型椎基底动脉闭塞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脑血管相关综合征,可发生于各年龄段,其常见诱因为单侧颈部旋转。BHS由Sorensen [1]于1978年报道1例因转头射箭出现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的病例时首次命名,其特征是颈部在生理范围内旋转或拉伸诱发的可逆性同侧或对侧椎动脉闭塞。BHS最常见的原因包括骨赘、纤维带形成、颈椎间盘突出、肿瘤 [2]或其他压迫颈椎的解剖学结构异常。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过程中由于头部位置改变导致的单侧或双侧椎动脉闭塞是诊断BHS的金标准 [3]。本文报道了一例通过动态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dTCD)和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 CTA)诊断的BHS病例,并从病因、机制、分型、症状、诊断、治疗等方面对BHS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补救性颈动脉穿刺机械取栓治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的临床分析(附8例报道)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补救性颈动脉穿刺机械取栓治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自2021年6月至2023年9月于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西安市第九医院、西安大兴医院、西电集团医院神经内科行补救性颈动脉穿刺机械取栓的8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分析患者的血管闭塞部位、发病至股动脉穿刺时间、补救性颈动脉穿刺原因、股动脉穿刺至补救性颈动脉穿刺时间、颈动脉穿刺成功至血管再通时间、术后即刻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术后24 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等资料。结果:8例患者中7例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1例大脑中动脉M2段闭塞;3例因Ⅲ型主动脉弓、1例因主动脉弓置换术后、1例因右侧颈总动脉成折角迂曲、2例因左侧颈总动脉起始处成折角迂曲、1例因双侧股动脉闭塞而无法建立经股动脉穿刺路径。8例患者均在局麻下穿刺颈动脉成功,其中7例术后即刻为mTICI分级3级、1例为mTICI分级2b级;颈动脉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平均约35 min,最短者为10 min,最长者为90 min。所有患者术后24 h NIHSS评分均较术前下降,均未发生颈动脉穿刺部位血肿、气道受压等并发症。6例患者术后90 d mRS评分为0~2分,2例患者的mRS评分为6分(死亡原因均为肺部感染)。结论:对于伴Ⅲ型主动脉弓、颈总动脉成折角迂曲、腹主动脉闭塞等致经股动脉穿刺建立机械取栓路径困难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快速改行补救性颈动脉穿刺机械取栓是一种可行且有效的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球囊扩张式覆膜支架在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回顾性分析2020年7至11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系统Lifestream 球囊扩张式覆膜支架应用于治疗血管疾病的9例病例,年龄39~80(64.3±12.7)岁,均为男性。共应用10枚Lifestream球囊扩张式覆膜支架,4枚应用于4例髂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1枚应用于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修复过程中髂支补救性重建;5枚应用于4例胸、腹主动脉患者腔内修复中内脏及弓上分支动脉重建,其中植入于肾动脉3枚、2枚分别作为烟囱支架用于左锁骨下动脉和左侧颈总动脉重建。4例髂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中,完全覆盖病变,无明显残余狭窄。1例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髂支压迫,经植入Lifestream后完全纠正。4例主动脉病例中,均完成分支动脉重建,其中1例主动脉弓假性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中应用者(烟囱)出现少量Ⅰ型内漏,随访1个月后内漏消失。应用Lifestream总体技术成功率及手术成功率为100%,围手术期无心肌梗死、脑梗死、死亡等重大并发症发生;中位随访时间10个月,所有靶血管通畅,无支架移位、断裂、支架内狭窄等支架相关并发症发生。本研究显示Lifestream球囊扩张式覆膜支架适用于多种血管疾病,是安全和有效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双侧椎动脉重度狭窄/闭塞导致头晕患者的侧支循环代偿途径特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神经内科收治的47例经数字血管减影术(DSA)证实存在双侧椎动脉重度狭窄/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侧支循环代偿特点。其中男41例,女6例,年龄(62±7)岁。颅内外共存在8种代偿途径,颅内以后交通动脉为主(21例)、颅外以颈深动脉侧支为主(16例)。不同部位病变启动的代偿途径不同,对于此类患者进行DSA评估,有助于患者预后判断及个体化治疗方案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瘤颈捆扎治疗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持续内漏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总结瘤颈捆扎治疗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持续内漏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4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10例行瘤颈捆扎手术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手术指征为术后持续Ⅰ型内漏6例、Ⅱ型内漏3例、存在内张力1例,均合并动脉瘤增大或破裂。全麻下经腹入路套带控制肾下近端瘤颈后使用捆扎带进行加固。10例患者均获得手术成功,无内漏残留,无支架移植物闭塞。围手术期并发症包括1例伤口愈合延迟和1例不完全性肠梗阻,无围手术期死亡。中位随访时间13个月,未发现内漏复发。1例患者术后6个月因胸降主动脉瘤接受胸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无其他主动脉相关二次手术或主动脉相关死亡。结论:瘤颈捆扎治疗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持续内漏相对微创,可以有效消除内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灌注水平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首发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脑灌注水平的变化及与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开滦总医院神经内科治疗并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70例首发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分为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组36例,卒中后无认知障碍组34例。全部入选患者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MR imaging,MRI-DWI)确立诊断和明确病灶分布;应用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检测脑供血动脉狭窄情况;应用三维准连续动脉自旋标记(3D pseudo-continuous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pCASL)灌注成像技术,设置两个标记后延迟时间(post label delay,PLD)1.5、2.5 s检测脑血流量。结果:(1)两组间临床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2)卒中后认知障碍组病灶侧存在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y,ACA)、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1条或≥2条中重度狭窄/闭塞患者比例[91.67%(33/36)、33.33%(12/36)]高于卒中后无认知障碍组[23.53%(8/34)、8.82%(3/34)];卒中后认知障碍组病灶侧分别存在MCA、ICA中、重度狭窄/闭塞患者比例[69.44%(25/36)、44.44%(16/36)]高于卒中后无认知障碍组[14.71%(5/34)、11.76%(4/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33.455、6.239、21.394、9.150, P均<0.05)。⑶卒中后认知障碍组同时存在≥2个脑区梗死病灶患者比例[61.1%(22/36)]及额叶梗死病灶构成比[38.03%(27/71)]高于卒中后无认知障碍组[20.6%(7/34)与19.05%(8/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11.833、4.447, P均<0.05);PLD 2.5 s时,卒中后认知障碍组额叶梗死病灶CBF值[(31.516±8.333) mL/(100 g·min)]低于卒中后无认知障碍组[(45.442±8.281) mL/(100 g·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835, 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PLD 2.5 s额叶梗死病灶CBF值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 r=0.738, P<0.05)。⑷卒中后认知障碍组PLD 1.5、2.5 s病灶侧存在≥1个或≥2个低灌注脑区(额叶、颞叶、顶叶)患者比例[88.89%(32/36)、88.89%(32/36)、77.78%(28/36)、66.67%(24/36)]高于卒中后无认知障碍组[67.65%(23/34)、8.82%(3/34)、29.41%(10/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4.686、44.837、16.483、34.493, P均<0.05);PLD 1.5 s时,卒中后认知障碍组病灶侧低灌注脑区额叶、顶叶CBF值[(20.260±5.266) mL/(100 g·min)、(17.664±3.947) mL/(100 g·min)]低于卒中后无认知障碍组[(33.442±10.563) mL/(100 g·min)、(28.071±6.913) mL/(100 g·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392、6.225, P均<0.05);PLD 2.5 s时,卒中后认知障碍组病灶侧额叶、顶叶、颞叶低灌注代偿后CBF值[(37.732±8.355) mL/(100 g·min)、(32.942±6.459) mL/(100 g·min)、(39.282±7.443) mL/(100 g·min)]低于卒中后无认知障碍组[(57.189±9.965) mL/(100 g·min)、(52.415±7.017) mL/(100 g·min)、(49.258±8.912) mL/(100 g·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5.443、10.227、2.950, P均<0.05);相关性分析发现,PLD 1.5 s病灶侧低灌注脑区额叶、顶叶CBF值及PLD 2.5 s低灌注脑区额叶、顶叶、颞叶低灌注代偿后的CBF值均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 r值分别为0.693、0.675、0.823、0.799、0.545, P均<0.05)。 结论:首发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常合并病灶周围脑区广泛低灌注;首发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发生与梗死病灶及病灶周围脑区灌注水平降低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