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覆盖地区学生餐剩饭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覆盖地区中小学学生餐剩饭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覆盖地区699个县中,分片选取1~3个国家试点县,共选取50个重点监测县。按照不同供餐模式,随机各抽取2所小学和2所初中作为重点监测学校。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三年级,每个年级抽取1~2个班。采用《学生调查表》收集所调查的26 778名学生的基本信息和剩菜剩饭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剩饭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覆盖地区学生的剩饭率为54.93%(14 709名),11.87%(1 743名)的学生每周有6~7 d剩饭,54.20%(7 957名)的学生剩饭只剩一点点。主食的剩饭率最高(29.78%),其次为蔬菜和肉类。剩饭的主要原因是不喜欢吃这种食物(33.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生( OR=1.19,95% CI:1.13~1.25)、初中生( OR=1.17,95% CI:1.11~1.25)、住宿生( OR=1.06,95% CI:1.00~1.12)、低经济水平( OR=1.06,95% CI:1.00~1.12)、父母均外出打工( OR=1.22,95% CI:1.13~1.30)、上健康教育课( OR=1.70,95% CI:1.40~2.06)、企业供餐( OR=1.89,95% CI:1.71~2.07)、学校食物没有家里的好( OR=1.89,95% CI:1.78~2.00)的情况下,学生餐剩饭率更高(均 P<0.05)。 结论: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覆盖地区中小学学生餐剩饭现象较普遍,且剩饭原因受多种因素影响。减少食物浪费需要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微生物群体感应系统与食品防腐保鲜
编辑人员丨2023/8/5
微生物群体感应(QS)是其群体密度变化时,通过信号分子的产生与接收对种内或种间菌体生理代谢状况进行调节的一种现象,其本质是微生物种内或种间的信息交流.当前,受微生物侵染腐败影响,世界范围内的食品损失巨大,有大量证据表明群体感应现象参与食品腐败过程,因此掌握微生物群体感应现象的基本规律对食品防腐保鲜与减少食物浪费有重要意义.基于此,笔者简要梳理了微生物群体感应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列举了食品腐败中部分常见的群体感应现象和部分群体感应抑制剂的研究,并提出合理性建议,以期为群体感应在食品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对急诊高热惊厥患儿急救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婴幼儿高热惊厥是儿科急诊工作中常见的一种急危重症. 该病在6岁以下的儿童的发生率最高,患儿通常会先出现体温的快速升高,并且在出现发热的12 h内,最晚不超过24 h出现局部或全身性肌肉的痉挛抽搐,可伴有暂时性的意识丧失,如果随着病情发展未及时进行医疗干预,患儿高热惊厥状态持续存在,组织痉挛造成机体的耗氧量增加,脑部的缺氧导致脑水肿、脑损伤,甚至出现癫痫样反应,对患儿的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威胁[1,2].由于患儿发病时意识通常处于模糊状态以及大脑的缺氧状态等原因,导致支配舌头的肌肉软瘫,出现舌后坠及舌咬伤. 如果患儿发病时无人看管或在进食后不久发病,则可能出现外伤骨折及胃内食物反流导致的吸入性肺炎.因此,对于急诊来院就诊的高热惊厥患者,医护人员必须进行及时快速而有效的医疗处置,防治症状的进一步恶化[3]. 常规的急诊护理路径在急诊就诊时需要各种繁琐的入院流程,在进行相关检查时经常需要缴费、排号检查,造成了有效时间的浪费, 因此可能错过患者疾病最佳治疗时间.本文通过对发生高热惊厥的婴幼儿急救采取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以探究其对临床效果、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居民膳食知识、膳食态度和膳食行为现状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分析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居民膳食知识、膳食态度和膳食行为现状.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聚集地区抽取3911名18~60岁居民开展人群膳食知识、膳食态度和膳食行为调查,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人群膳食知识、膳食态度和膳食行为现状.依据食物组消耗量、营养摄入量以及社会人口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评估膳食状况评分的正确性.结果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18~60岁居民膳食知识总体知晓率41.4%,城镇为46.2%、农村为39.4%.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成年人每日食盐不超过5 g的知晓率为42.9%,成年人平均每日烹调油不超过25~30 g的知晓率为36.3%,低体力活动成年人每日建议喝水量男性1700 mL、女性1500 mL的知晓率30.4%,成年人每日蔬菜摄入量300 g、水果200~350 g的知晓率为24.2%,成年人每日奶类及奶制品推荐摄入量300 g的知晓率为18.8%,平衡膳食、食物多样,建议平均每日摄入12种以上、每周25种以上食物的知晓率为19.2%.365名调查对象对"食物过度加工引起营养素流失"持有非常反对态度,态度持有率为9.3%;341名调查对象"选购食品看食品营养标签",行为保持"总是"的持有率为8.7%;1145名调查对象"珍惜食物、分餐不浪费",行为保持"总是"的持有率为29.3%.结论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18~60岁居民膳食知识总体知晓率不高,开展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居民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健康教育,科学普及营养健康知识,将为落实合理膳食行动提供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