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群生命早期经历饥荒暴露与成年后代谢综合征风险的 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中国人群生命早期饥荒暴露与代谢综合征风险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维普网、万方、CBM、Web of science 、PubMed等数据库关于我国人群生命早期饥荒暴露与代谢综合征风险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到2022年10月。由2名研究人员分别对文献数据独立提取和系统评估,采用Stata 16.0软件进行 meta分析。 结果:共12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包括71 470例研究对象。 Meta分析结果显示,生命早期饥荒暴露可增加中国人群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 OR=1.28, 95% CI 1.16~1.40)。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与未暴露组相比,胎儿期饥荒暴露( OR=1.25, 95% CI 1.03~1.52)和儿童期饥荒暴露( OR=1.29, 95% CI 1.15~1.45)均增加代谢综合征的发病风险,仅在女性人群中发现这种显著相关性。 结论:生命早期经历饥荒暴露可能会增加中国人群成年后患代谢综合征的风险,这主要表现在女性群体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生命早期饥荒暴露与成年期高血压患病风险的关联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生命早期饥荒暴露与成年期高血压患病风险的关联。方法:利用宜昌市健康管理大数据中心就诊日期为2018—2019年的就诊资料,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以高血压为研究结局,以不同生命时期暴露于中国大饥荒进行分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生命早期饥荒暴露与成年期罹患高血压的关联,同时分析性别与饥荒暴露的交互作用。结果:142 016名研究对象年龄为(60.56±4.43)岁,其中男性占46.36%(65 845/142 016),女性占53.64%(76 171/142 016);非饥荒暴露组、胎儿期饥荒暴露组、儿童早期饥荒暴露组、儿童中期饥荒暴露组和儿童晚期饥荒暴露组的研究对象分别有42 575例(29.98%)、19 644例(13.83%)、28 405例(20.00%)、28 305例(19.93%)、23 087例(16.26%);高血压患病率为17.57%(24 947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与非饥荒暴露组相比,胎儿期、儿童早期、儿童中期和儿童晚期饥荒暴露组高血压患病风险较高, OR(95% CI)值分别为1.16(1.11~1.22)、1.27(1.21~1.33)、1.54(1.47~1.60)、1.84(1.76~1.92);性别与饥荒暴露分组具有交互作用( P<0.001),女性人群中的上述关联更强。 结论:生命早期饥荒暴露可能增加成年期罹患高血压的风险,且女性的风险更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宜昌市成人带状疱疹发病与其生命早期饥荒暴露相关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基于宜昌健康大数据平台,纳入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的850 608例就诊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出生日期将研究对象分为儿童早期饥荒暴露组、胎儿期饥荒暴露组和非饥荒暴露组,分析宜昌市成人带状疱疹(HZ)发病情况并分析生命早期饥荒暴露与成年HZ的相关性。2019年宜昌市城区成年HZ粗发病率6.83‰,女性(7.26‰)高于男性(6.40‰)。与非饥荒暴露组相比,胎儿期饥荒暴露与成年HZ发病相关( OR=1.21;95% CI:1.01~1.45, P=0.041)。按性别分层后,仅在女性中发现胎儿期饥荒暴露与成年HZ发病相关( OR=1.28;95% CI:1.02~1.61, P=0.034)。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河南省农村居民胎儿期饥荒暴露与成年期肥胖的关联及体力活动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探讨河南省农村居民胎儿期饥荒暴露与成年期肥胖的关联,并分析体力活动对这种关系的影响.方法:从"河南省农村队列研究"中选取9 069 人为研究对象,根据出生日期分为胎儿期饥荒暴露组和非饥荒暴露组.采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IPAQ)评估体力活动水平,计算总体力活动值.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胎儿期饥荒暴露与不同类型肥胖的关系,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胎儿期饥荒暴露与肥胖指标[BMI、腰围(WC)、腰高比(WHtR)、腰臀比(WHR)]的关系,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体力活动对胎儿期饥荒暴露与肥胖关系的影响.结果:胎儿期饥荒暴露与以 WC、WHR 和 WHtR 定义的肥胖均有关联,OR(95%CI)值分别为 1.23(1.07~1.40)、1.41(1.23~1.61)和1.26(1.09~1.45),而且在女性中的关联更强;胎儿期饥荒暴露与肥胖指标 WC、WHR和WHtR也存在类似的正关联关系.胎儿期饥荒暴露对肥胖及肥胖相关指标的不利影响随体力活动水平的升高而降低.结论:河南省农村居民胎儿期饥荒暴露增加成年期肥胖风险,适当的体力活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这一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胎儿期及儿童早期饥荒暴露与成年期高血压发病风险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目的 探讨胎儿期及儿童早期饥荒暴露与成年期高血压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为预防高血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知网、维普、万方和CBM数据库,检索时限截至2022年4月,应用Stata 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9篇文献(横断面研究13篇、队列研究6篇),包括220 687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胎儿期及儿童早期饥荒暴露与成年期高血压发病风险呈正相关(胎儿期:OR=1.28,95%CI:1.15~1.42;儿童早期:OR=1.39,95%CI:1.25~1.54).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亚洲地区胎儿期及儿童期饥荒暴露与成年期高血压发病风险相关性较其他地区更为显著(胎儿期:OR=1.23,95%CI:1.12~1.35;儿童早期:OR=1.40,95%CI:1.25~1.57).结论 胎儿期及儿童早期饥荒暴露与成年期高血压发病风险之间存在关联.预防胎儿期及儿童早期营养不良是预防成年期高血压的关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不同生命周期饥荒暴露与成年期中心性肥胖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12
目的 探索不同生命过程中饥荒暴露对成年期中心性肥胖的影响.方法 利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四川盆地大气重污染区域自然人群队列研究"1755名调查对象基线数据,按出生日期将研究对象分为胎儿/婴儿期暴露组(1959 年1 月1 日至1961 年12 月31 日,共 95 人)、儿童期暴露组(1949 年 1 月 1 日至 1958 年 12 月 31 日,共 533人)、青少年/成人期暴露组(1931 年1 月 1 日至 1948 年 12 月 31 日,共 256 人)、对照组(1975 年以后出生,共 871人).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生命过程中饥荒暴露与成年期中心性肥胖的关联.结果 校正混杂因素后,女性胎儿/婴儿期暴露组、儿童期暴露组、青少年/成人期暴露组成年期中心性肥胖风险增加(OR =3.283,95%CI:1.472~7.321,P<0.001;OR =3.557,95%CI:2.374~5.313,P<0.001;OR =5.785,95%CI:3.536~9.492,P<0.001),将患有冠心病、肿瘤、糖尿病、脑卒中或肥胖的调查对象排除后,进行敏感性分析,女性胎儿/婴儿期暴露组、儿童期暴露组、青少年/成人期暴露组成年期中心性肥胖风险强度增加,在男性中未发现关联.结论 女性胎儿/婴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成人期饥荒暴露会增加成年期中心性肥胖的风险.因此女性中心性肥胖的预防和控制更应该从生命的早期开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2
-
DNA甲基化介导产前不良因素暴露与成年期代谢性疾病危险因素间的关联
编辑人员丨2023/8/6
尽管人们认为表观遗传机制(如DNA甲基化的变化)是宫内不良因素暴露与成年期代谢健康间关联的基础,但人类研究的证据仍然很少.本研究采用Illumina公司开发的450 k芯片检测了422名产前暴露于荷兰饥荒者和其463名未暴露同胞全血中DNA甲基化水平,通过两步分析法探讨DNA甲基化是否介导产前饥荒暴露与代谢健康状况间的关联.即首先在342596个胞嘧啶-磷酸-鸟嘌呤二核苷酸(CpGs)中进行全基因组分析,探索可能介导产前饥荒暴露与BMI、血清甘油三酯(TG)和血糖水平的CpG位点,然后再进行常规的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DNA甲基化介导产前饥荒暴露与成年期BMI和TG间的关联,但不介导产前饥荒暴露与成年期血糖间的关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国出生人群糖尿病相关基因多态性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中国20世纪60年代初期出生人群糖尿病相关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情况.方法 从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的研究对象中选取1983名在1960-1961年(饥荒暴露)及1963年(对照)出生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770名,女性1213名.采用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1983人的最新报道的45个糖尿病相关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进行检测.并与千人基因组计划(The 1000 Genomes project)数据库中的美国犹他州的北欧和西欧后裔、居住在日本东京的人群、美国西南部的非洲后裔、居住在北京的中国汉族人群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中国1960-1961年及1963年出生人群的45个糖尿病相关SNP位点的基因中,rs17584499、rs10906115、rs10886471及rs11257655的风险等位基因频率存在性别差异,其中rs17584499(x2=4.270,P=0.039)和rs10906115 (x2=4.254,P=0.039)男性高于女性,rs10886471(x2=6.199,P=0.013)和rs11257655(x2=5.644,P=0.018)女性高于男性.不同人种之间风险等位基因频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与欧洲后裔和非洲后裔的差异更为明显,与日本的差异相对较少.结论 1960-1961年及1963年中国出生人群的糖尿病相关基因多态性分布在不同性别间少部分SNP位点出现不同,与其他人种比较时大部分SNP位点有明显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哈尔滨市人群饥荒暴露对中老年期慢性病患病风险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哈尔滨市人群的饥荒暴露对中老年期糖尿病、肥胖、高血压、冠心病和脑卒中等慢性病患病风险的影响.方法 以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hina Kadoorie Biobank,CKB)项目哈尔滨市的基线调查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应用logistic分析比较饥荒暴露人群与非饥荒暴露人群中老年期糖尿病、肥胖、高血压、冠心病和脑卒中等慢性病患病风险的差异.结果 调整影响因素后,饥荒暴露人群的肥胖(OR=1.204,95%CI:1.104~1.313,P<0.01)、高血压(OR=1.315,95%CI:1.210 ~ 1.429,P<0.01)和冠心病(OR=1.495,95%C1:1.369~1.632,P<0.01)的危险性高于非饥荒暴露人群.饥荒暴露年龄越小,中老年期各种慢性病发生风险越大.结论 饥荒暴露是肥胖、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保证生命全过程,尤其是生命早期和青少年期的营养充足对预防中老年期肥胖、高血压和冠心病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胎儿期饥荒暴露对壮族居民成年后发生糖尿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胎儿期饥荒暴露对壮族居民成年后发生糖尿病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广西南宁市壮族居民511例,将出生于1959~1962年的177例研究对象纳入胎儿期饥荒暴露组(暴露组),出生于1963~1967年的334例研究对象纳入未暴露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并行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脂检测.比较两组糖尿病者比例及相关指标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胎儿期饥荒暴露与成年后发生糖尿病的关系.结果 暴露组年龄、血糖、HbA1c、血压、LDL-C、TC、体质指数、腰围、中心性肥胖者比例均高于未暴露组(均P<0.05),而未暴露组的城市人口比例、初中及其以上学历者比例均高于暴露组(均P<0.05).但两组的糖尿病者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儿期饥荒暴露是壮族居民成年后发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P<0.05),胎儿期饥荒暴露者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是未暴露者的5.706倍.结论 胎儿期饥荒暴露增加了壮族居民成年后糖尿病的发生风险,胎儿期可能是影响成年后发生糖尿病的关键时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