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良FC/ATG预处理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价改良FC/ATG预处理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20年6月在山西白求恩医院接受改良FC/ATG(氟达拉滨30 mg·m -2·d -1、环磷酰胺50 mg·kg -1·d -1、抗胸腺细胞球蛋白2.5 mg·kg -1·d -1,移植前5 d~移植前2 d)预处理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64例SAA的临床资料,其中HLA相合同胞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MSD-HSCT)29例,血缘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35例。 结果:1例受者在移植前死于脑出血,其余63例受者全部获得完全植入,中位随访时间14.5个月(1~95个月),总存活率为92.2%,明显高于国外含低剂量TBI预处理方案治疗SAA的总存活率67.2%,略高于国内采用含FC+马利兰/TBI预处理方案治疗SAA总存活率91.3%。Haplo-HSCT组和MSD-HSCT 3年总存活率分别为85.7%和93.5%( P=0.058),与"北京方案"(BU/CY+ATG)治疗SAA的Haplo-HSCT组和MSD-HSCT组的总存活率89%、91%相当。Haplo-HSCT组EB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MSD-HSCT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二者对受者生存时间无影响( P=0.403、 P=0.132);单因素分析显示受者生存时间与有无Ⅲ~Ⅳ°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及是否合并严重并发症显著相关( P=0.007、 P=0.001);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显示是否有严重并发症是影响受者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03)。 结论:与国内、国际其他预处理方案比较,改良FC/ATG预处理在MSD-HSCT或Haplo-HSCT治疗SAA的总存活率较高,安全且有效;是否有严重并发症和是否合并Ⅲ~Ⅳ°aGVHD是影响受者生存时间的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造血干细胞移植不同预处理方案治疗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的比较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LH)根据病因不同,可以分为原发性HLH(pHLH)和继发性HLH(sHLH)。pHLH通常是由遗传缺陷引起的,这些缺陷导致细胞毒性淋巴细胞功能受损或炎症小体功能失调。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治愈pHLH的重要手段,但既往移植前采用的清髓性预处理方案:马利兰(Bu)和环磷酰胺(Cy),常常伴有严重的药物毒性和高死亡率。既往研究发现,接受清髓性预处理方案的HLH患者,肝静脉闭塞病(VOD)的发生率为18%,早期死亡率为35%。有研究采用了减低剂量预处理方案:阿仑珠单抗、氟达拉滨(Flu)和马法兰(Mel),与化疗方案相关的毒性和早期死亡率非常低,但随之而来的是混合嵌合率和移植物植入失败率高。为了平衡两种不同预处理方案之间的差异,HLH的预处理方案进行了不断调整,但还没有研究对不同预处理方案的结果直接进行比较。该研究分析了不同强度预处理方案组对移植后结果的影响,以确定治疗HLH的一个或多个最佳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肝静脉闭塞病的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肝静脉闭塞病(HVOD)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4年6月到2017年3月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797例患者资料,患者均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前列地尔脂质微球体预防HVOD.结果 797例患者中59例发生HVOD,总发生率为7.4%,中位发生时间为移植后12 (3~49) d.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15岁、重型地中海贫血患者、异基因移植、预处理方案包含马利兰是影响HVOD发生的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重型地中海贫血患者和预处理方案包含马利兰是影响HVO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重型地中海贫血患者和预处理采用马利兰是发生HVOD的高危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FLAG序贯马利兰/环磷酰胺预处理方案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复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影响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采用FLAG(氟达拉滨联合大剂量阿糖胞苷及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序贯马利兰/环磷酰胺(Bu/Cy)预处理方案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难治/复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2012年2月至2017年6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1例应用FLAG序贯Bu/Cy预处理方案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难治/复发性AML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移植相关合并症及疗效情况.结果 预处理过程中21例患者均未出现肝静脉闭塞病及Ⅲ级以上出血性膀胱炎.76.2%(16/21)患者预处理过程中出现发热,发生败血症4例,除1例因感染中毒性休克在植入前死亡外,其余患者经抗感染治疗后均好转.20例患者获得中性粒细胞植活,中性粒细胞>0.5×109/L的中位时间是13(10~21)d;17例患者获得血小板植活,血小板计数>20×109/L的中位时间是18(9~25)d.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8例,累积发生率为39.5%,其中3例为Ⅲ~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移植后存活超过100 d的19例患者中,4例出现局限性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21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5(0.5~67)个月,移植相关死亡率为28.7%.4例患者在移植后3~8个月出现复发,1年累积复发率为21.4%.1年和3年的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0.7%和54.6%.Log-rank分析显示,移植前骨髓内原始细胞≥20%或存在髓外病变、血小板植入不良和Ⅲ~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显著降低患者移植后的总体生存率(P<0.05).结论 采用FLAG序贯Bu/Cy预处理方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具有可接受的移植相关风险,能够降低难治/复发性AML患者的复发率,提高其生存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Hippo信号通路主要分子与卵巢生殖干细胞相关因子在人和小鼠卵巢衰退过程中的表达相关
编辑人员丨2023/8/6
本研究旨在探讨Hippo信号通路的主要分子与卵巢生殖干细胞(ovarian germline stem cell,OGSC)相关因子在人和小鼠衰老不同功能状态卵巢中表达的相关性.选择2月龄性成熟期(正常对照)、12月龄衰老期(生理性衰退)KM系小鼠卵巢,以及青年期(青春期后~35岁)、中年期(36~50岁)和绝经期(51~60岁)女性卵巢皮层样本;采用环磷酰胺/马利兰片(cyclophosphamide/busulfan,CY/BUS)腹腔注射方式构建小鼠病理性衰退卵巢模型,用HE染色法检测各级卵泡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Hippo信号分子与OGSC相关因子(MVH/OCT4)的定位和表达变化,用Western blot检测Hippo信号通路的主要分子和OGSC相关因子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显示,在生理性和病理性衰退模型小鼠卵巢中已无正常卵泡,仅有一些闭锁卵泡存在;和正常对照小鼠相比,生理性和病理性衰退模型小鼠卵巢皮层Hippo信号通路的主要分子(pYAPl)和MVH/OCT4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病理性衰退模型小鼠卵巢皮层pYAP l/YAP1比值升高.和青年期女性相比,中年期和绝经期女性卵巢表面上皮(ovarian surface epithelium,OSE)结构逐渐变得松散,皮层处细胞也逐渐减少;LATS2蛋白表达水平在青年期女性OSE最高,MST1蛋白表达水平在老年期女性OSE最低,而YAP1和pYAP1蛋白表达水平在中年期女性OSE最高;相比青年期女性,中年期和老年期OSE的pYAP1/YAPl比值显著降低,而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青年期女性OSE中MVH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中年期和老年期.以上结果表明,Hippo信号通路的主要分子与OGSC相关因子的蛋白表达之间有相关性,提示Hippo信号通路可能调控OGSC相关因子表达,从而参与卵巢功能的生理性衰退和病理性衰退过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单倍体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X-linked adrenoleukodystrophy,ALD)是一种严重的遗传性疾病,导致神经系统迅速恶化和过早死亡,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仍然是唯一能阻止该疾病神经症状的治疗方法.然而,许多患者缺乏合适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匹配相关供体,必须依赖替代供体作为干细胞来源,故本研究探讨采用单倍体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患儿.方法:2014年12月至2018年12月,8例无HLA完全相合供体的ALD儿童接受了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预处理方案主要用药为马利兰(9.6 mg/kg)、环磷酰胺(200 mg/kg)和氟达拉滨(90 mg/m2),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的药物包括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环孢菌素A、霉酚酸酯和短疗程甲氨蝶呤.结果:8例患儿均接受父亲来源的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患儿中位年龄为8岁(范围5 ~12岁),供者中位年龄为36(32 ~40)岁.干细胞来源采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动员的骨髓联合动员后的外周血采集物,总有核细胞中位数为10.89 (9.40~12.16)×108/kg,CD34+细胞中位数为7.06(0.74 ~7.80)×106/kg.中性粒细胞植入发生在移植后11d(范围8~13d),血小板植入中位时间为移植后10 d(范围8~12d),所有患儿在植入时均获得完全的供体细胞嵌合.4例患儿患有Ⅱ~Ⅳ级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1例患儿患有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均无重度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 GVHD)发生.所有患儿中发生2例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血症,2例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血症.总体来看,7例患儿无严重相关移植合并症发生且均生存,1例患儿移植后125 d癫痫后脑疝死亡.结论:初步观察表明,采用这种新方案的单倍体异基因干细胞移植能成功地实现ALD患者的完全供体嵌合;根据我们的经验,单倍体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是安全可行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马利兰合并靛玉红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编辑人员丨2023/8/6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治疗方法甚多,我科自1979~1988年诊治本病124例,其中慢性期121例,115例均采用间歇大剂量马利兰疗法诱导缓解,尔后用靛玉红作维持治疗,迄今上述病例已观察50个月以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靛玉红抗癌作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靛玉红(Indirubin)是我国首创的有效抗白血病药物。靛玉红抗癌作用的发现,给了我们一些新的启示:(1)靛玉红是提自青黛的有效成分,青黛又是当归芦荟丸拆方研究后确认的主要药味,后二者均对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简称慢粒)治疗有效。它们的应用完全是遵循中医理论中泻肝经实火治则而获得成功的。靛玉红抗白血病作用的发现是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拆方研究比较成功的一例,同时表明运用中医理论于肿瘤治疗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是一个值得开发的领域。(2)靛玉红系双吲哚类化合物:一个世纪前就为人所知,但长期以来,很少有人研究它,对于其生物学作用所知极少,国外文献资料几近空白。从化学结构上看,靛玉红不同于现知各类抗癌药物,这可能会给设计抗癌药物提供新的思路。(3)靛玉红治疗慢粒的效果可与目前临床首选药马利兰相比拟,但其最大的特点是很少产生骨髓抑制,这是目前所用抗癌药所少见的。由于这些原因,促使很多学科的工作者参加到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中来,几年来取得了不少进展。本文从实验室的研究方面对国内的文献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马利兰治疗重型β地中海贫血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二溴甘露醇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22例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我们用二溴甘露醇(DBM)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粒)22例,缓解率100%。用维持治疗其中数缓解期为18个月,中数生存期为38个月。DBM治疗慢粒的特点为显效快,缩脾满意,对马利兰治疗复发病例,用DBM治疗仍然有效,是慢粒病人可供选用的主要药物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