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短回波时间T 2*成分分析技术在业余马拉松运动员跟腱形态及生化变化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超短回波时间(UTE)-T 2*成分分析技术在参加马拉松赛的业余马拉松运动员跟腱形态及生化变化动态监测中的价值。 方法:招募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广东省珠海市业余马拉松运动员29名,其中男25名,女4名,年龄24~50(40±6)岁。所有运动员于马拉松赛前1周、赛后48 h内及赛后1个月分别接受双侧跟腱MRI检查,采用常规T 1加权像、质子密度加权压脂序列和不同回波时间(TE)的UTE序列对跟腱的形态及信号进行评估,采用UTE-T 2*序列对跑步后跟腱生化的改变进行动态定量分析。UTE-T 2*序列获得单成分分析值(T 2* M)和双成分分析的短T 2*成分值(T 2* S)和长T 2*成分值(T 2* L)以及百分比值。在跟腱矢状位图像上测量跟腱整体的数值,并把跟腱等分为3个亚区分别测量(跟腱连接段、跟腱中间段、跟腱插入段),由2名放射科医师独立勾画感兴趣区。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法对2名放射科医生的定量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采用非参数的Friedman M检验比较不同时间点、不同亚区T 2* M、T 2* S、T 2* L和百分比值的差异;使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不同距离、不同跑姿、不同配速及不同训练量的赛后48 h与赛前T 2* S的变化差异(ΔT 2* S),其中ΔT 2* S为赛后48 h T 2* S值与赛前T 2* S值的差值。 结果:在短TE(TE≤0.6 ms)的序列上,跟腱腱病可表现为高信号区域出现散在点状低信号。2名放射科医师对跟腱的T 2* M、T 2* S、T 2* L和百分比值测量的一致性好,ICC值分别为0.96、0.94、0.83和0.94。跟腱的整体、跟腱连接段及跟腱中间段的T 2* S值在马拉松运动后48 h均轻度升高,运动1个月后减低[0.49(0.45,0.59)比0.54(0.49,0.59)比0.53(0.49,0.57),0.48(0.44,0.54)比0.53(0.47,0.58)比0.50(0.46,0.57),0.48(0.43,0.58)比0.54(0.47,0.59)比0.52(0.46,0.57);均 P<0.05],T 2* M、T 2* L和百分比值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不同的跑姿中,前中脚掌着地者跟腱整体ΔT 2* S高于后脚掌着地者[0.03(-0.05,0.07)比-0.03(-0.17,0.11), P = 0.001]。 结论:UTE-T 2*的双成分分析技术对运动前后的跟腱形态动态变化监测优于单成分分析,其T 2* S对跟腱内化学成分的细微变化更加敏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新型炎症指标在马拉松运动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分析业余马拉松运动员竞赛前后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高敏肌钙蛋白T、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同型半胱氨酸及新型炎症指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全身免疫炎症指数)的变化,评估急性运动导致的心肌损伤及新型炎症指标在马拉松运动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本文为分析性研究。选择北京医院招募的分别参加2022年北京马拉松和2023年天津马拉松的业余运动员和2023年1—6月于北京医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人群作为研究对象,依照纳入标准入选业余马拉松运动员65名(男性41名,女性24名),健康对照人群130名(男性82名,女性48名)。业余马拉松运动员分别在跑前1周、跑后即刻及跑后1周采集外周血,检测或计算上述指标。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及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比较业余马拉松人群与健康体检人群之间各指标水平的差异,同时比较业余马拉松运动员3个时间点各指标的变化及相关关系。结果显示健康体检人群和业余马拉松运动员跑前1周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为1.73(1.33,2.16)、1.67(1.21,2.16),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为122.75(96.69,155.89)、120.86(100.74,154.63),全身免疫炎症指数为398.62(274.50,538.69)、338.41(258.62,485.38)等;业余马拉松运动员在跑前1周、跑后即刻及跑后1周的乳酸脱氢酶为173.00(159.00,196.50)U/L、284.00(237.50,310.50)U/L、183.00(165.50,206.50)U/L,肌酸激酶为131.00(94.30,188.20)U/L、318.00(212.00,573.15)U/L、139.00(90.55,202.40)U/L,肌酸激酶同工酶为2.50(1.76,3.43)μg/L、6.24(4.87,10.30)μg/L、2.73(1.57,4.40)μg/L等。65名业余马拉松运动员中,跑后即刻与跑前1周相比,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高敏肌钙蛋白T、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同型半胱氨酸及新型炎症指标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7.009, Z=-6.813, Z=-6.885, Z=-7.009, Z=-7.009, Z=-6.656;以上指标 P<0.05)。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均与高敏肌钙蛋白T的跑步前后变化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ρ=0.28, P=0.03; ρ=0.31, P=0.01; ρ=0.27, P=0.03);这3个指标也分别与以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高敏肌钙蛋白T、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同型半胱氨酸等心肌相关指标集合的跑步前后变化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 r=0.446, P=0.039; r=0.452, P=0.033; r=0.449, P=0.036)。另外,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肌酸激酶及肌酸激酶同工酶的跑步前后变化率也呈正相关( ρ=0.27, P=0.03; ρ=0.28, P=0.02)。综上,马拉松运动过程中可能引发急性心肌损伤。新型炎症指标变化与心肌酶、心梗标志物、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同型半胱氨酸变化相关显著,对于运动中心肌损伤预测可能具有一定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应用T 2* mapping评价不同落地模式对业余马拉松运动员跑步后膝关节软骨的急性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采用T 2* mapping技术评价不同落地模式对业余马拉松运动员跑步后膝关节软骨的急性影响。 方法:2021年11月至2022年2月在杭州市招募29名业余马拉松运动员,进行步态分析以确定其落地模式,分为前足落地模式(FFS)组(11例)和后足落地模式(RFS)组(18例)。于跑前和跑步30 min后对优势腿膝关节进行MR扫描,测量膝关节软骨各分区的体积、厚度及T 2*值,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比较组间跑步前基线资料的差异,采用配对样本 t检验比较组内跑步前后的差异。 结果:跑前FFS组与RFS组膝关节软骨体积及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RFS组股骨内侧后部T 2*值高于FFS组( t=-2.47, P=0.020)。与跑步前比较,FFS组中跑步后胫骨外侧后部软骨厚度减小( t=-2.96, P=0.016),RFS组中胫骨外侧后部及髌骨外侧中央软骨厚度减小( t=-3.25、-3.02, P=0.004、0.007)。FFS组中跑步后胫骨外侧后部软骨体积减小( t=-2.58, P=0.030),RFS组中髌骨外侧中央软骨体积减小( t=-2.74, P=0.013)。FFS组中跑步前后各区域软骨T 2*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RFS组中股骨内侧后部、股骨滑车中央、股骨滑车外侧、股骨外侧中央、胫骨外侧前部、胫骨内侧后部、胫骨内侧中央及胫骨内侧前部软骨T 2*值均减低( P<0.05)。 结论:FFS跑步后膝关节仅胫骨软骨部分亚区表现形态和生化成分的变化,RFS跑步后股骨软骨、髌骨软骨及胫骨软骨大部分区域软骨发生改变,RFS对膝关节软骨急性影响更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马拉松运动对膝关节软骨体积及T2弛豫时间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基于MRI探讨马拉松运动对膝关节软骨体积及T2弛豫时间(T2值)的影响。方法: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招募25名无长跑习惯的健康志愿者和32名长期进行长跑运动的非专业马拉松运动员,行膝关节MRI三维选择性水激发序列(three dimensional water-selective excitation,3D-WATS)和T2 mapping成像,同时提取膝关节5个区的软骨体积和42个亚区软骨T2值进行分析。比较健康志愿者与非专业马拉松运动员膝关节各区软骨体积及其与体表面积比值、各亚区软骨T2值,以及马拉松运动强度与不同区域软骨体积和T2值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志愿者相比,非专业马拉松运动员的各区软骨体积及体积与体表面积比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健康志愿者与非专业马拉松运动员的股骨内侧髁中央区中间层[(47.61±5.65) ms和(44.29±6.10) ms]、股骨内侧髁中央区深层[(36.82±9.05) ms和(31.67±7.59) ms]、股骨内侧髁前区深层[(38.37±4.68) ms和(34.09±4.19) ms]、股骨外侧髁中央区浅层[(52.17±11.11) ms和(45.51±7.76) ms]、股骨外侧髁中央区中间层[(49.09±5.08) ms和(45.63±5.04) ms]、股骨外侧髁前区中间层[(45.69±4.68) ms和(42.57±5.77) ms]、股骨外侧髁后区浅层[(55.42±18.41) ms和(47.99±8.39) ms]、胫骨内侧平台前区深层[(33.40±7.76) ms和(29.03±5.69) ms]、胫骨内侧平台后区深层[(31.28±5.02) ms和(27.92±5.99) ms]、髌股关节面髌骨区深层[(35.65±6.99) ms和(32.30±5.28) ms]软骨T2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非专业马拉松运动员中胫骨内侧平台软骨体积与步频呈负相关( r=-0.371, P=0.035),股骨外侧髁软骨体积与步频呈负相关( r=-0.365, P=0.043),胫骨外侧平台软骨体积与步频呈负相关( r=-0.550, P=0.001);胫骨内侧平台前区中间层软骨T2值与体重呈负相关( r=-0.277, P=0.039)、与体质指数呈负相关( r=-0.290, P=0.030),髌股关节面髌骨区浅层T2值与3个月内跑量呈负相关( r=-0.457, P=0.010),胫骨外侧平台后区浅层T2值与步幅呈负相关( r=-0.437, P=0.014),股骨外侧髁前区中间层软骨T2值与步频呈负相关( r=-0.380, P=0.035)。 结论:马拉松运动对膝关节软骨体积的影响较小,而对软骨T2值产生一定影响,导致软骨结构改变。步频越高软骨体积越小;体重或体质指数越大、3个月内跑量越大、步幅越大软骨T2值越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半程马拉松运动后业余运动员髌腱形态特征动态变化的MRI表现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半程马拉松运动后业余运动员髌腱形态特征动态变化的MRI表现。方法:招募19名男性业余马拉松运动员共38侧髌腱,年龄26~53(41.5±7.9)岁,跑龄3~18年,周跑量30~90 km,月跑量100~300 km,分别于半程马拉松跑前(基线,t 0)、跑后3 h内(t 1)、跑后3 d(t 2)对髌腱进行1.5 T MRI扫描。招募从未参加过马拉松、每周运动(包括但不限于跑步)时长<150 min的男性健康志愿者10名共20侧髌腱作为对照组,年龄26~54(39.4±9.1)岁。首先于脂肪抑制质子密度加权像(fs-PDWI)序列对髌腱信号做定性评估,观察是否存在髌腱炎;然后使用后处理工具ITK-SNAP对髌腱的形态参数[长度及近端、中部、远端横截面积(CSA)、体积]进行测量。形态参数进行标准化处理后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与对照组比较二者之间的差异。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半程马拉松跑前、跑后的髌腱形态参数变化。 结果:5名业余运动员出现无症状性髌腱炎,发生率为26.3%(5/19),另外14名业余运动员为正常髌腱。所有运动员在半程马拉松跑后均未观察到髌腱fs-PDWI序列信号发生改变。基线水平时,运动员组正常髌腱的近端CSA大于对照组[(4.20±0.62)mm 2/kg 3/4比(3.63±0.57)mm 2/kg 3/4]( P<0.05),长度及中部、远端CSA和体积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运动员组正常髌腱的长度及近端、远端CSA和体积在半程马拉松跑后3 h较基线时增大[(47.35±3.22)mm比(46.83±3.35)mm,(102.52±13.03)mm 2比(98.98±13.14)mm 2,(108.67±15.72)mm 2比(100.27±14.37)mm 2,(4 020.36±514.38)mm 3比(3 826.57±499.23)mm 3](均 P<0.05);以上指标在跑后3 d与基线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中部CSA在跑前跑后各时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男性业余马拉松运动员髌腱的近端CSA增大。一次半程马拉松后髌腱长度、区域性CSA及体积产生的变化是可逆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业余半程马拉松运动员足部损伤的MRI表现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招募2018年10月至2021年5月北京地区84例(168侧足)业余半程马拉松运动员,收集其年龄、性别及是否患有足痛等资料,其中男44例,女40例,年龄21~60(40.7±9.3)岁。对所有入组者行均行双足MRI检查,并使用足踝损伤程度量表(FASS分级表)对参与者进行足痛程度分级。分析业余半程马拉松运动员足部疼痛相关的MRI表现特点。研究结果发现北京地区业余半程马拉松运动员中有疼痛症状足者比例高(122/168),MRI表现以跟腱炎和跖筋膜炎为主,这两种表现约占全部病例的59.5%。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跑步运动相关的关节软骨MRI定量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的倡导,跑步越来越成为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之一,尤其是马拉松运动。同时人们对跑步运动损伤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特别是膝关节及踝关节。关节软骨作为关节组成部分,一旦发生损伤,会导致关节退变及一系列的关节病变。MRI作为一项无创性检查,能够反映软骨在形态学改变出现前的早期生化成分改变,对早期诊断软骨病变有着重要价值。目前软骨的定量MRI技术主要包括T 1ρ、T 2 mapping、T 2* mapping等。笔者就跑步引起关节软骨改变的MRI定量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CT图像马拉松运动员步态周期中髋关节应力分布的有限元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探讨马拉松运动员与正常志愿者髋关节周围应力在步态周期中的基本分布情况。方法:于2022年11月采集1名男性马拉松运动员和1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髋关节CT图像数据,选取日常步态周期中7个时相(足跟着地、单足支撑早期、单足支撑中期、单足支撑晚期、足尖蹬伸期、摆动初期及摆动末期),基于CT灰度值按个体化材料属性赋值方案构建三维有限元模型,以步态周期中髋关节接触力的动态变化施加载荷,通过等效应力结果进行模型生物力学定性分析,在定性分析基础上分别提取模型髋臼前部、中部、后部和股骨头前部、后部、股骨颈部表面相同的10个节点作为等效应力参考点,进行模型生物力学定量分析。结果:在步态周期中,从髋关节等效应力分布图看,2名受试者关节面上的接触主要发生在髋臼后上部和股骨头后部,且在步行过程中随关节合力逐渐向外向后移动。从髋关节周围应力分布节点看,2名受试者各部位节点的应力变化与各时相髋关节内部的载荷情况均具有双峰性,从足跟着地开始髋关节内部应力值呈逐渐上升趋势,在单脚支撑中期达到最大应力,随后降低,在足尖蹬伸期略微上升,而后在摆动初期与末期应力值均呈逐渐下降趋势,直至进入下个步态周期。马拉松运动员在髋臼后部与股骨头后部的应力值均小于志愿者。结论:马拉松运动员与正常志愿者在步态运动中髋关节周围应力大小存在差异,但都呈现一致的应力分布及传递路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我国体育赛事医疗安全保障的优化策略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体育赛事医疗安全保障是指在体育赛事期间,为参与者(包括运动员、裁判员、工作人员、观众等)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和预防服务,以维护其生命健康和安全权益。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等国家战略的推动下,我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各类级别的体育赛事不断增加,然而,与之相随的是运动伤害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国际体育联合会赛事的医疗保健指南强调 [1],在体育赛事期间,医疗保障服务应包括赛前规划(如医疗风险评估、公共卫生要求、环境评估和考察)、赛事安全(如场馆医疗服务、紧急行动计划、紧急交通、安全和保卫)以及其他条件(如赛事健康研究、观众医疗服务等)。由于很多中小型赛事或户外运动受举办方的条件限制,体育赛事的医疗保障需求与实际保障情况不匹配,赛事安全事故时有发生。2021年5月,甘肃省白银市黄河石林山地百公里马拉松赛遭遇极端天气,造成21人死亡、多人受伤的重大事故,被称为"中国越野赛史上的至暗时刻"。因此,当前迫切需要优化我国赛事医疗安全保障策略,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运动伤害风险,进而确保体育赛事的安全举办和参与者的健康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剪切波弹性成像的业余马拉松运动员比赛前后髌腱弹性变化定量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应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定量分析业余马拉松运动员半程马拉松运动前后的髌腱弹性变化。方法:招募47名业余马拉松运动员为马拉松组,其中男31名,女16名,年龄20~44(31.8±5.7)岁,根据运动习惯分为优势侧(47侧)及非优势侧髌腱(47侧),于半程马拉松赛前、赛后2 h及赛后1周对双侧髌腱进行灰阶超声及SWE检查,获得双侧髌腱的弹性值。另招募30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其中男18名,女12名,年龄22~39(29.4±4.1)岁,获取双侧髌腱静息状态下弹性值。分析两组间弹性值变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赛后髌腱弹性值变化与跑龄、周跑量间的关系。结果:所有受试者测试期间均未出现明显膝关节疼痛及运动性损伤。赛前马拉松组优势侧髌腱弹性值高于非优势侧[(55.1±15.7)kPa比(43.8±15.9)kPa, P<0.05];赛前马拉松组优势侧、非优势侧弹性值均高于对照组[(55.1±15.7)kPa比(18.5±3.7)kPa,(43.8±15.9)kPa比(17.4±3.2)kPa](均P<0.05)。与赛前相比,赛后2 h马拉松组优势侧、非优势侧弹性值均增高[(80.2±23.2)kPa比(55.1±15.7)kPa,(76.5±26.6)kPa比(43.8±15.9)kPa](均 P<0.05);赛后1周弹性值基本恢复赛前水平(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跑龄、周跑量为导致赛后髌腱弹性值升高的相关因素[ OR值分别为1.511(95% CI:1.022~2.235)和1.226(95% CI:1.093~1.375);均 P<0.05]。 结论:业余马拉松运动员髌腱弹性值更高。SWE可以动态观察髌腱在运动中的变化,为运动员科学训练及避免运动损伤提供有益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