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MRI表现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GA)的MRI表现.方法:收集结合双能量CT确诊的14例GA患者的资料并分析其MRI表现,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14例膝关节GA患者中,双能量CT显示尿酸结晶主要沉积于肌腱、韧带、滑膜以及关节软骨面,其中沉积于股四头肌肌腱6例,髌韧带4例,前后交叉韧带2例,其余2例主要累及膝关节周围滑膜;MRI显示痛风石在T1WI上显示同肌肉等信号,在PDWI上信号可以多样化,以混杂等信号至混杂高信号为主.结论:膝关节GA患者的发病位置及MRI信号特点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RI有利于显示痛风结晶及早期表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合成磁共振序列在轻度膝骨性关节炎磁共振扫描图像质量评价及弛豫定量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合成磁共振(MAGiC)序列在轻度膝骨性关节炎(KOA)磁共振扫描图像质量评价及弛豫定量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3年3月-2024年3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就诊的20例轻度KOA患者及20例健康志愿者,共80只膝关节.磁共振图像扫描序列包括常规序列T,WI、T2WI、PDWI、PDWI-FS及MAGiC序列.MAGIC序列图像导入后处理软件获得分解后的T1WI、T2WI、PDWI、PDWI-STIR图像及T1、T2、PD弛豫定量图谱.比较常规序列和MAGiC分解序列的图像质量及两组图像的软骨损伤检出率,同时在MAGiC序列弛豫定量图上测量对照组及轻度KOA组软骨的T1值、T2值、PD值.结果 常规序列组与MAGiC序列分解组T1WI、T2WI、PDWI图像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序列组PDWI-FS图像质量优于MAGiC序列分解组PDWI-STIR(P<0.05).常规序列组与MAGiC序列分解组轻度KOA患者软骨损伤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KOA组T1值、T2值和PD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AGiC序列分解结构图可有效检出轻度KOA患者的软骨损伤,其多参数弛豫定量可对KOA软骨损伤程度进行量化,对于早期KOA患者的诊断和病程进展监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治疗膝骨关节炎中西医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膝骨关节炎是最普遍的关节疾病,其特征是膝关节软骨退化、滑膜炎症以及关节周围和软骨下骨的变化.最新研究报道了几种关键的信号通路,它们是膝骨关节炎病理状态下细胞和分子的关键调节因子和激活因子.而Wnt/β-catenin正是这样独特的信号通路,该特定通路中分子的激动剂和拮抗剂可作为膝骨关节炎治疗的潜在候选者.此通路应严格调节,以维持软骨在过度激活或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下的稳态.Wnt信号级联的复杂性及其药物对其机制的影响仍未完全了解,这迫使我们需要进一步地研究并开发有效的治疗方法来治疗膝骨关节炎.根据目前对转基因小鼠体内、体外研究以及临床观察等,该文对Wnt/β-catenin通路中的相关分子通过转导所产生的级联反应提供独特见解;并且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是如何影响膝骨关节炎中的软骨细胞和滑膜组织,以及病理状态下中医与西医的治疗方式是如何靶向该途径来改善临床症状进行归纳与总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补肾活骨汤治疗肾虚血瘀型膝骨关节炎临床研究及药效学验证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通过肾虚血瘀型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的临床研究和KOA大鼠模型的药效学验证,评价中药复方补肾活骨汤治疗KOA的疗效,并初步探究该方的作用机制.方法 临床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纳入肾虚血瘀型KOA患者共92例,其中对照组42例,观察组50例.两组均予基础治疗及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肾活骨汤中药口服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4周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功能Lequesne评分差值、客观量化指标(包括关节压痛、关节肿胀、关节僵硬)及中医证候积分.药效学验证选择前交叉韧带切除术(ACLT)建立KOA大鼠模型,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组,补肾活骨汤高、中、低剂量组,中药组予不同剂量的补肾活骨汤连续灌胃给药2个月,采用HE染色、番红O/固绿染色和OARSI组织学评分确证补肾活骨汤治疗KOA大鼠的药效.结果 (1)VAS评分.两组患者VAS较本组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1);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更优(P<0.01).(2)Lequesne评分.治疗1周和治疗4周后,观察组Lequesne总分与治疗前总分的差值较对照组下降更多(P<0.01),且治疗后疼痛或不适程度评分与治疗前该项评分的差值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治疗后生活能力评分与治疗前该项评分的差值亦较对照组下降更多(P<0.01),两组患者行走能力与治疗前相比均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客观量化指标.两组患者关节压痛、关节肿胀、关节僵硬指标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1周后,观察组在改善关节肿胀方面较对照组更优(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关节压痛、关节肿胀、关节僵硬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4)中医证候积分.治疗1周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下降更多(P<0.05),且较对照组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关节畏寒、倦怠乏力症状(P<0.05),对照组倦怠乏力症状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能显著改善关节畏寒、腰膝酸软、倦怠乏力症状,且较对照组更优(P<0.05).(5)HE染色.给药2个月后,补肾活骨汤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软骨表面更光滑,软骨细胞数目明显增多,且排列更为整齐.(6)番红O/固绿染色.与模型组相比,补肾活骨汤高剂量组蛋白聚糖含量明显增加,随着中药剂量不断增加,大鼠OARSI组织学评分连续下降.结论 补肾活骨汤能有效地缓解KOA患者的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KOA患者的心理、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电针通过HIF-1α和SOX-9维持兔膝骨关节炎软骨稳态及抗炎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观察电针对兔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模型软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9(SRY-box transcription factor 9,SOX-9)、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3,MMP-13)、Ⅱ型胶原蛋白和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干预改善KOA软骨稳态以及抗炎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实验兔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0只.对模型组和电针组实验兔的右膝关节采用木瓜蛋白酶制造兔KOA模型.制模完成后,电针组给予电针犊鼻及内膝眼穴干预,每次30 min,每天1次,共14 d.模型组每天在固定器上固定15 min.对照组右膝关节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使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检测软骨组织的病理情况,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biotin nick end labeling assay,TUNEL)检测软骨细胞的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检测软骨中Ⅱ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软骨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检测HIF-1α、SOX-9、MMP-1和MMP-13的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R)检测HIF-1α、SOX-9、MMP-1和MMP-13的mRNA水平.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软骨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细胞核皱缩,基质染色呈浅色,潮线不完整,而电针组较模型组显著改善;改良Mankin's评分结果显示,模型组较对照组显著升高,电针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TUNEL结果显示,电针组软骨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模型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的Ⅱ型胶原蛋白表达明显升高;ELISA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的TNF-α、IL-1β表达明显降低;WB和q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HIF-1α和SOX-9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电针可能通过上调HIF-1α和SOX-9的表达,减少MMP-1、MMP-13、TNF-α、IL-1β的表达,增加Ⅱ型胶原蛋白的形成,从而发挥缓解软骨损伤、减少炎症反应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补肾强筋胶囊对膝骨关节炎大鼠膝关节软骨下骨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补肾强筋胶囊对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大鼠膝关节软骨下骨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6周龄雄性SPF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补肾强筋胶囊组,每组8只.模型组、补肾强筋胶囊组采用前交叉韧带离断法对右后膝进行KOA造模.造模4周后,补肾强筋胶囊组大鼠以补肾强筋胶囊药液灌胃,正常组、模型组大鼠以去离子水灌胃,每日1次,共灌胃4周.灌胃4周后,处死大鼠,取出右后肢膝关节,观察大鼠膝关节标本的大体结构.采用Micro-CT扫描仪对大鼠膝关节标本进行扫描,分析各组大鼠膝关节骨组织体积分数、骨小梁数目、骨小梁厚度和骨小梁分离度.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和番红O-固绿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膝关节软骨下骨组织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大鼠膝关节软骨下骨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 α,HIF-1 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大鼠膝关节软骨下骨中CD31、Endomucin的表达情况.结果:①补肾强筋胶囊对KOA大鼠膝关节大体结构的影响.模型组膝关节软骨磨损严重,关节间隙明显狭窄,关节腔内结构破坏严重,周围组织粘连明显;与模型组相比,补肾强筋胶囊组膝关节软骨磨损较轻,关节间隙轻度狭窄.②补肾强筋胶囊对KOA大鼠膝关节软骨下骨质的影响.MicroCT检查结果显示,模型组膝关节软骨下骨小梁排列稀疏,周围可见明显骨赘;补肾强筋胶囊组膝关节软骨下骨小梁排列较模型组紧密.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和补肾强筋胶囊组膝关节软骨下骨组织体积分数小(P=0.001,P=0.012),骨小梁数目少(P=0.013,P=0.034),骨小梁厚度和骨小梁分离度大(P=0.000,P=0.001;P=0.000,P=0.005).与模型组相比,补肾强筋胶囊组膝关节软骨下骨组织体积分数大(P=0.001),骨小梁数目多(P=0.039),骨小梁厚度和骨小梁分离度小(P=0.022,P=0.039).苏木精-伊红染色和番红O-固绿染色显示,模型组和补肾强筋胶囊组膝关节软骨退变明显,软骨下骨小梁疏松,但补肾强筋胶囊组软骨下骨钙化程度较模型组低.③补肾强筋胶囊对KOA大鼠膝关节软骨下骨中H型血管形成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模型组和补肾强筋胶囊组膝关节软骨下骨中HIF-1α、VEGFA、CD31、Endomucin的表达量均高于正常组(P=0.010,P=0.002,P=0.041,P=0.017;P=0.045,P=0.025,P=0.032,P=0.011).补肾强筋胶囊组膝关节软骨下骨中HIF-1 α、VEGFA、CD31、Endomucin的表达量均低于模型组(P=0.026,P=0.006,P=0.036,P=0.029).结论:补肾强筋胶囊可抑制KOA大鼠膝关节软骨下骨中H型血管形成相关蛋白的表达,干预H型血管的形成,从而改善软骨下骨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骨痹汤对骨关节炎模型大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骨痹汤对骨关节炎模型大鼠血清相关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7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硫酸氨基葡萄糖组及骨痹汤高、中、低剂量组。除空白组和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采用改良Hulth法制备膝骨关节炎大鼠模型。于模型制备成功后第28天,骨痹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骨痹汤24、12、6 g/kg;硫酸氨基葡萄糖组灌胃3 g/L硫酸氨基葡萄糖片混悬液,1次/d。连续灌胃28 d。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1β水平,采用Real-PCR检测软骨组织中PI3K、Akt、mTOR基因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I3K、Akt、p-PI3K、p-Akt、mTOR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硫酸氨基葡萄糖组与骨痹汤中、高剂量组大鼠膝关节直径[(11.17±1.81)mm、(11.60±1.38)mm、(10.80±1.17)mm比(12.57±0.98)mm]降低( P<0.05);骨痹汤中、高剂量组血清TNF-α[(111.43±21.98)ng/L、(53.42±13.25)ng/L比(157.89±23.60)ng/L]、IL-1β[(67.50±18.44)ng/L、(48.22±9.63)ng/L比(96.11±14.85)ng/L]水平降低( P<0.05),软骨组织PI3K[(1.87±0.17)、(1.24±0.49)比(2.19±0.47)]、Akt[(1.50±0.51)、(1.10±0.32)比(2.68±0.63)]和mTOR[(1.32±0.54)、(1.10±0.33)比(2.94±0.55)]mRNA表达降低( P<0.05);骨痹汤低、中、高剂量组PI3K、Akt、p-PI3K、p-Akt蛋白表达降低( P<0.05),骨痹汤中剂量组mTOR蛋白表达降低( P<0.05)。 结论:骨痹汤可改善骨关节炎模型大鼠膝关节的红肿程度,降低其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其作用可能与PI3K/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改性柑橘果胶对兔关节软骨细胞糖酵解代谢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研究改性柑橘果胶(MCP)对兔关节软骨细胞的糖酵解代谢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兔膝关节软骨细胞至第3代后,分别用含0、500 μg/ml MCP的培养液(MCP0和MCP500)培养3 d,设MCP0为对照组;连续传代培养软骨细胞,每代软骨细胞分别以MCP0和MCP500培养3 d;以白细胞介素-1β(IL-1β)处理软骨细胞1 d后,再分别用MCP0和MCP500培养3 d。以2-脱氧-葡萄糖(2DG)处理软骨细胞1 d后,再分别用MCP0和MCP500培养3 d;于培养3 d后,通过CCK-8方法检测软骨细胞的相对增殖情况;利用葡萄糖和乳酸检测试剂盒测定软骨细胞的葡萄糖摄取量和乳酸生成量;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方法考察连续传代软骨细胞的Ⅱ型胶原α1(COL2A1)合成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软骨细胞的 COL2A1、蛋白聚糖( ACAN)、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9( SOX9)、缺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葡萄糖转运蛋白-1( Glut-1)、丙酮酸激酶M2( PKM2)、乳酸脱氢酶A( LDHA)和葡萄糖转运蛋白-3( Glut-3)的基因表达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CP处理提高了软骨细胞的葡萄糖摄取量和乳酸生成量,上调了 ACAN、 HIF-1α、 Glut-1和 PKM2的基因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连续传代过程中,MCP可以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维持软骨细胞的表型,上调 COL2A1、 ACAN、 SOX9、 HIF-1α、 Glut-1、P KM2和 LDHA的基因表达,提高软骨细胞COL2A1合成量和乳酸生成量;在经IL-β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MCP处理提高了软骨细胞的葡萄糖摄取量,上调了 COL2A1、 ACAN、 HIF-1α和 Glut-1的基因表达。在经2DG处理后,MCP处理提高了软骨细胞的葡萄糖摄取量,上调 SOX9、 HIF-1α、 PKM2和 Glut-3的基因表达。 结论:MCP能够增强软骨细胞的葡萄糖摄取能力,提高软骨细胞糖酵解代谢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个性化截骨工具辅助下运动学对线全膝关节置换的早期临床结果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个性化截骨工具(PSI)辅助下运动学对线全膝关节置换(KA-TKA)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收治的行PSI辅助下单侧KA-TKA的14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6例,女性8例,年龄66.6岁(范围:56~79岁),左膝9例,右膝5例。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软组织松解情况,术中有无增加内翻或外翻截骨及截骨量。测量术中截骨块数据并与所用假体对应位置进行对比。分别测量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的髋-膝-踝角(HKA)、机械股骨远端外侧角(mLDFA)和胫骨近端内侧角(MPTA),记录膝关节功能评分(KS-F)、膝关节临床评分(KS-C)、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手术前后测量指标和评分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 t检验或Wilcoxon非参数检验。 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为(81.8±16.9)min(范围:60~115 min)。2例患者手动增加内翻截骨2 mm,1例患者行髌外侧支持带松解,所有病例均未行内外侧软组织松解。术中测量股骨侧截骨误差<2 mm,内外髁远端、内外后髁分别相对多截0.50、0.21、0.93、0.71 mm;胫骨侧截骨误差<1.5 mm,内外侧平台分别相对少截0.43 mm和0.32 mm。HKA由术前的(8.8±5.6)°纠正到术后的(1.6±4.3)°( t=20.723, P=0.000),KS-C由术前的(28.2±13.5)分升至术后的(78.1±8.0)分( t=-16.570, P=0.000),KS-F由术前的(41.0±15.3)分升至术后的(85.0±10.9)分( t=-14.675, P=0.000),WOMAC骨关节炎指数由术前的53.5(25.75)[ M( QR)]分升至术后的5.5(5.25)分( Z=-3.297, P=0.001)。术后mLDFA和MPTA较术前均无差异。随访期间无髌股关节并发症发生。 结论:PSI辅助TKA截骨具有较高的精准度,KA-TKA技术注重保持膝关节原有的解剖形态,只矫正软骨磨损导致的下肢力线改变,对软组织干扰少,易于获得满意的膝关节松弛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壮骨活血汤对骨性关节炎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壮骨活血汤对骨性关节炎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SD大鼠建立骨性关节炎模型,分成模型组、壮骨活血汤低剂量组[75 mg/(kg·d)]、壮骨活血汤中剂量组[150 mg/(kg·d)]、壮骨活血汤高剂量组[300 mg/(kg·d)]和塞来昔布组[40 mg/(kg·d)],选择正常SD大鼠为对照组,每组大鼠均为12只。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6、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大鼠关节软骨组织并计算Mankins评分;蛋白印迹法检测大鼠关节软骨组织中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2(CXCL12)和C-X-C趋化因子受体4型(CXCR4)蛋白表达。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 t检验。 结果:壮骨活血汤低剂量组、壮骨活血汤中剂量组、壮骨活血汤高剂量组和塞来昔布组SD大鼠给药完成后膝关节直径减少量高于模型组SD大鼠[(0.11±0.08)、(0.30±0.05)、(0.49±0.13)、(0.58±0.10) mm比(0.06±0.07)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59.168, P<0.05)。壮骨活血汤低剂量组、壮骨活血汤中剂量组、壮骨活血汤高剂量组和塞来昔布组SD大鼠IL-6[(46.83±4.13)、(34.79±3.68)、(22.64±2.05)、(19.25±1.84) pg/ml比(79.57±6.59) pg/ml]、IL-1β[(53.41±3.28)、(40.94±4.61)、(26.03±2.46)、(21.26±1.61) pg/ml比(84.95±6.53) pg/ml]、TNF-α[(83.82±5.37)、(66.28±6.38)、(52.59±5.15)、(43.71±3.49) pg/ml比(102.54±9.18) pg/ml]、Mankins评分[(4.75±0.51)、(3.97±0.48)、(2.14±0.16)、(1.25±0.24)分比(6.32±0.43)分]、CXCL12(0.87±0.10、0.48±0.11、0.26±0.08、0.23±0.06比1.12±0.14)和CXCR4蛋白表达(0.75±0.08、0.54±0.09、0.28±0.06、0.24±0.05比1.05±0.13)均低于模型组SD大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72.135、92.376、102.254、39.872、71.233、52.281, P<0.05)。 结论:壮骨活血汤可抑制骨性关节炎大鼠CXCL12/CXCR4生物轴表达,减轻炎性反应并保护软骨组织结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