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清尿酸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探索血清尿酸与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基于社区的前瞻性研究,选自 2011 年上海五里桥和马陆社区正常人群的随访队列(≥50 岁),终点指标为 2016 年末次随访的认知功能评估结果.认知功能评估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us examination,MMSE)量表.研究人群的尿酸水平根据性别分别进行四分位分层,从低到高分为Q1~Q4.Logistic回归用于分析血清尿酸与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结果:纳入 312 名平均年龄为(68.36±6.45)岁,其中男性 124 名(39.7%).在 5 年随访中新发认知功能损害 43 例,患病率为 13.8%.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在校正了年龄、性别等相关危险因素后,与低尿酸水平人群(Q1)相比,较高尿酸水平人群(Q3)发生认知功能损害的风险更高,优势比(odds ratio,OR)为 2.53[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91~7.02].按照年龄分层(50~70 岁、70~90 岁)后未发现阳性结果.而按照性别分层后,发现男性中最高尿酸水平人群(Q4)比最低尿酸水平人群(Q1)发生认知功能损害的风险高(OR=18.60,95%CI:1.26~274.13);而女性中未发现相关阳性结果.结论:在 50 岁以上社区人群中,较高尿酸水平(尤其是男性)会增加认知功能损害的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穴位埋线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老年人高脂血症的随机对照试验
编辑人员丨2024/1/6
背景 2012年我国成年人血脂异常患病率达40.4%,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老年人又是血脂异常和慢性病的高危人群,前期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市马陆辖区老年人血脂异常患病率达 63%,故有效控制血脂异常的意义重大.目的 探索采用穴位埋线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干预马陆辖区老年人高脂血症的协同作用,为防治老年人高脂血症提供依据,指导临床实践.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随机对照试验,于2020-05-10-08-04 在上海市嘉定区马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招募老年高脂血症患者 119 例.采用随机简单数字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埋线组(n=59)和对照组(n=60).埋线组采用穴位埋线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埋线每2周1次,4 次 1 个疗程,同时口服 10 mg/d阿托伐他汀钙片;对照组仅口服 10 mg/d阿托伐他汀钙片,干预周期为 8 周.主要观察指标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率和血脂水平改善情况,并探索该治疗方案在不同人群中的效应.结果 主要结局指标:两组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率分别为 79.5%(35/44)、71.4%(30/42);两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治疗前后差值以及随访1个月时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次要结局指标:两组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脂蛋白a、空腹血糖和糖化白蛋白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MI治疗前后差值、治疗后、随访 1 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埋线组中医证候积分高于对照组(P<0.001).不良反应:埋线组谷氨酰转移异常升高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穴位埋线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可以调节老年人的血脂水平,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和减轻阿托伐他汀钙的不良反应方面有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6
-
达标激励对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效果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价基于达标激励的糖尿病综合管理模式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从上海嘉定3个社区(外冈、马陆、菊园)已建立健康档案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招募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共1359例,采用群随机分组,分成医生激励组(337例)、患者激励组(338例)、医患激励组(331例)和对照组(353例).建立全-专联合诊治团队,培训社区医护人员,配备必要临床药品,应用移动信息系统开展远程会诊.社区医生通过规范患者日常健康行为,设定血糖、血压等控制目标,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疾病管理.3个干预组分别接受不同方式的达标激励策略,对照组不接受任何达标激励策略.结果 与基线相比,经过12个月和24个月的管理后,3个干预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HbA1C、总胆固醇、空腹血糖、HbA1C达标率、步行时间、中等运动强度时间和剧烈运动强度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HbA1C、总胆固醇、空腹血糖、HbA1C达标率和运动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医生激励组、患者激励组、医患激励组和对照组组间比较,体重指数、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HbA1C、总胆固醇、空腹血糖、三酰甘油均无统计学差异,但在步行时间、中等运动强度时间和剧烈运动强度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与基线相比,24个月后其有效控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9.0%、53.2%、51.8%、54.4%,P<0.05),同时,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基线HbA1C水平、是否服用降糖药物、是否使用胰岛素对该项目的干预效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移动互联网信息平台,依托全-专联合,通过规范患者日常健康行为,开展以达标激励的综合管理模式,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综合管理具有一定的效果,尤其表现在患者的运动时间及运动强度上.其中患者糖尿病病程、基线HbA1C水平、是否服用降糖药物、是否使用胰岛素是其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陆地生态系统中马陆的生态功能
编辑人员丨2023/8/6
马陆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物种多样性极高的大型土壤无脊椎动物类群.作为营腐生动物,马陆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通过大量取食及随后的肠道过程,马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陆地生态系统凋落物的破碎、转化和分解过程,从而驱动碳和关键养分元素的循环周转.然而,目前对马陆生态功能的研究还非常有限,远远落后于其他土壤动物类群(如蚯蚓等).本文初步总结了马陆的生态功能:(1)通过破碎、取食凋落物来加速凋落物的分解.马陆偏好取食半分解的凋落物,其同化效率受到凋落物来源、温度和凋落物中微生物含量的影响.(2)主要通过取食和排泄等活动影响养分循环.但对于马陆如何影响土壤碳循环,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马陆粪球的分解速率比凋落物更快,加速了碳的循环;二是马陆粪球更难分解,有助于碳的固存和稳定.马陆破碎凋落物后,凋落物释放氮素进入土壤.此外,马陆的活动也影响土壤磷的循环,提高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3)调控微生物特性,与蚯蚓也有互作关系.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总结,展望了未来马陆的主要研究方向,以期引起更多思考和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指标的探索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背景全科医生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任职方向多样,而现有的培训和评估体系却未对接社区各岗位能力要求.且现有对岗位胜任力的研究,由于对全科医生岗位细分程度不足而难以在机构内特定岗位人才选拔发挥实用价值.目的 探讨分析社区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指标,为机构全科医生人才选拔和培养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8年7—10月,以2010—2018年为搜索年限范围,对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卫生健康委员会等政府官网进行检索,了解政策层面对全科医生的职责要求.于2018-09-05和2018-10-29,邀请马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马陆社区卫生中心")管理层代表、全科医生代表以及其他岗位全科医生9人参与小组会议,回顾文献在政策层面对全科医生职责要求,结合马陆社区卫生中心全科医生工作实际情况,总结全科医生岗位职责的具体表现.于2018年7—10月,计算机系统检索PubMed、Medline(Ovi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与全科医生综合能力、胜任力研究有关的文献,检索时间范围为2008—2018年.于2018年11月,邀请上海市嘉定区5位荣获上海市十佳家庭医生提名奖荣誉称号的全科医生参与一对一的深度访谈,访谈主要内容为:要做好全科医生岗位职责范围内的各项工作,全科医生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素质或个人品质?经分析归纳形成全科医生岗位的胜任力指标.结果 目前社区全科医生岗位的职责主要分为业务类和保障类两大类,其中业务类又可细分为基本医疗类、公共卫生类和其他类.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体现在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人文执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教育学习能力、综合管理能力6个方面,具体涉及临床专业知识、临床诊疗技能、综合医疗服务能力、预防服务能力、信息应用能力、卫生监督协管、医学人文关怀、职业态度与素养、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教学科研能力、资源利用能力、团队管理能力14项能力评价指标.结论 全科医生岗位职责实践与政策要求的差异主要在于实践中增加了保障类职责,这源于机构运营的需要;而6个方面14项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指标提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需要从临床、沟通、管理等多方面遴选和培养全科人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动物伤害救治核心问题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动物伤害是急诊常见的临床问题,致病与否取决于人体抵抗力和病原致病力之间的较量.需提高人体抵抗力,降低病原致病力,很大程度上依靠疫苗注射.动物伤害所涉及的核心问题可分为共性问题及个性问题.共性问题包括:评估伤情,清创术,预防破伤风及抗过敏治疗.伤情评估需及早确定致伤动物种类,询问相关病史,完善体格检查以综合制订治疗方案;清创术的目的为预防伤口感染,促进伤口愈合.早期伤口冲洗,积极止血,应用抗生素及疫苗预防是关键;预防破伤风的关键是合理注射破伤风疫苗;抗过敏治疗需合理应用抗敏药物,积极治疗过敏性休克并对症治疗.个性问题包括:人咬伤后传染病预防(艾滋病毒及乙肝病毒暴露),猴咬伤(猴B病毒感染),猫狗咬伤(二氧化碳嗜纤维菌感染),哺乳动物咬伤(狂犬病病毒),蛇咬伤(蛇中毒),蜈蚣咬伤(毒素),海蜇蜇伤(毒素+过敏反应),水蛭致伤(水蛭素),马陆蜇伤(毒素)等.需要根据不同动物致伤机制,确定相应细菌、病毒、毒素或过敏反应等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综上,针对动物伤害:预防伤害为第一(做好预防工作),识别动物为第二(建立快速准确的诊断),尽早冲洗为第三(进行高效可行的治疗),提高救治水平是保障(消除治病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典型森林群落马陆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2023/8/5
马陆是陆地生态系统主要的腐食性大型节肢动物,是土壤生态系统重要的分解者,但我国对森林土壤马陆多样性的研究鲜见报道.采用样方法,对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典型植物群落(天然常绿阔叶林、人工常绿阔叶林和人工针阔叶混交林)马陆多样性、密度和生物量进行调查,分析马陆密度与土壤化学性质间的关系.共发现马陆2目4科7种,其中浙山蛩(Spirobolus walkeri)是优势种.马陆个体数和物种数在天然常绿阔叶林、人工常绿阔叶林和人工针阔叶混交林中依次递减.马陆具有明显的表聚现象,集中分布在0-5 cm土层.天然常绿阔叶林马陆密度和多样性大于人工常绿阔叶林和人工针阔叶混交林.人工针阔叶混交林马陆平均体长显著大于天然和人工常绿阔叶林,马陆生物量在人工常绿阔叶林中最高.幂函数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山蛩科体长-体重的回归关系.土壤含水量、总磷含量、C/N和C/P是影响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马陆分布的主要因素,马陆密度与土壤含水量、总磷含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与土壤C/N、C/P呈显著线性负相关.本研究表明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马陆分布与森林类型、土壤含水率、总磷含量等环境因子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贵州荔波玉屏洞穴陆生动物食物来源及营养级
编辑人员丨2023/8/5
洞穴是"极端地下生物多样性"的聚集地,为了揭示洞穴陆生动物的食物来源以及营养级关系,本文于2016年10月对贵州荔波玉屏镇的3个代表性洞穴内的陆生动物进行调查,应用13C和15N稳定同位素方法,分析了洞内陆生动物和基础碳源的δ13C、δ15N值变化特征,探究了各动物类群的营养级位置以及不同的基础碳源对动物的食物源的贡献率.结果 表明:洞穴植物的δ13C值范围为38.25‰±0.95‰至-29.44‰±0.49‰,土壤有机质δ13C值范围为-32.73‰±0.03‰至-24.68‰±0.41‰,大部分不在洞穴植物的δ13C变化范围内.洞穴动物δ13C、δ15N值范围分别为-34.22‰±0.39‰至-14.83‰±0.78‰、1.86‰±0.20‰至16.43‰±0.05‰,表现出较大的种(或类群)间差异.IsoSource软件估算结果表明,洞穴土壤有机质对78.3%动物类群的食物源的贡献率高于植物.荔波玉屏洞穴消费者的营养级范围为1.015.32,其中,巨蚓科、螺类、潮虫科、马陆、大蚊科、夜蛾科主要处于第2营养层次;蚰蜒科、蚁蛉科(幼虫)、蝙蝠处于第3营养层次;蜚蠊科处于第23营养层次;驼螽科、蠼螋科处于第2-4营养层次;蜘蛛处于第25营养层次,跨3个营养级.综上认为,洞穴土壤有机质是洞穴消费者的主要食物基础.大部分同一类群的动物在洞穴中所处的营养级位置较稳定,少部分同属于一个类群的动物在不同洞穴或同一洞穴不同光带所处的营养级位置有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15%高氯·残杀威悬浮剂等5种杀虫剂对马陆毒杀效果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了解几种常用卫生杀虫剂对马陆的毒杀效果,为马陆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药剂筛选试验测定5种不同杀虫机制的药剂对马陆的毒杀活性,测定了15%高氯·残杀威悬浮剂对马陆的半数致死量(LD50),并用现场模拟试验对其毒杀效果进行验证.采用Excel 2016和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比较不同药剂处理后马陆击倒差异.结果 药剂筛选测试结果显示,15%高氯·残杀威悬浮剂、12%高氯·毒死蜱乳油、10%高效氯氟氰菊酯可湿性粉剂、20%残杀威乳油和10%吡虫啉悬浮剂5种药剂稀释100倍对马陆的半数击倒时间(KT50)分别为 1.78、8.55、43.17、1.15、9.23min;KT90分别为2.63、20.02、68.83、2.03、22.80 min;施药2 h后死亡率分别为76.25%、56.25%、73.33%、56.67%、46.67%;24 h死亡率均为100%.5种药剂200倍稀释对马陆的KT50分别为2.08、23.26、56.00、1.49、52.78 min;KT90 分别为 3.15、33.35、85.68、2.98、79.55 min,施药 2h 后致死率为 65.00%、47.50%、68.33%、40.00%、36.67%,施药24 h后致死率均为100%.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15%高氯·残杀威悬浮剂对马陆的LD50为5.42 mg AI/m2.现场模拟试验条件下,15%高氯·残杀威悬浮剂在7.5、15.0、30.0 mg AI/m2剂量下对马陆24 h死亡率分别为98.33%、100%和100%.结论 常用5种杀虫剂中15%高氯·残杀威悬浮剂对马陆的毒杀效果较为优异,这对公共环境马陆防治用药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