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骨科医师协会《前十字韧带损伤治疗循证临床实践指南(2022版)》解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前十字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导致患者膝关节不稳定、阻碍重返运动并引发创伤性关节炎,一直是临床诊治和运动医学研究的重点。美国骨科医师协会于2022年8月在《ACL损伤治疗循证临床实践指南(2014版)》基础上更新并发布了《ACL损伤治疗循证临床实践指南(2022版)》。新版指南涉及ACL损伤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并依据循证证据的等级,提出8条推荐与7条可选的诊治建议。与2014版指南相比,新版指南不再推荐异体移植物,将ACL损伤后的重建时间从原来的伤后5个月提前到伤后3个月,新增了ACL重建时可以联合前外侧韧带重建或前外侧关节外肌腱固定,对ACL修补不予推荐。该新版指南与中国《前交叉韧带损伤临床诊疗循证指南(2022版)》有许多相似之处,两个指南均推荐诊断时需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尽早重建、采用自体骨-髌腱-骨或腘绳肌腱移植物、可选择单束或双束重建。美国骨科医师协会的新版指南依据国外循证证据制定,对国内医生关注的人工韧带、骨隧道制作技术与康复方案并未给出明确的推荐建议。因此,国内医生诊治ACL损伤时,在遵循美国新版指南的基础上还需结合中国患者的特点、临床实践与国内相关指南,提高和完善国内ACL损伤的诊治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损伤前交叉韧带修复及促进移植物愈合的策略
编辑人员丨2024/1/6
背景:近些年,对于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治疗日益成熟,但是,临床上对于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手术时机、手术方式的选择、移植物的选择及促进移植物愈合的方法等问题还存在争议.目的:总结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手术时机、手术方式、移植物选择和促进移植物愈合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为前交叉韧带损伤寻找新的治疗方向.方法:从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SinoMed、ScienceDirect、Springer和Cochrane 图书馆数据库进行前交叉韧带损伤相关文献的检索,最终经过筛选纳入相关文献72篇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在手术时机方面:前交叉韧带早期重建与延迟重建相比,早期重建可减缓半月板的损伤、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功能恢复,然而手术时机的不同是否会加速软骨损伤,目前还无定论.②在手术方式方面: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是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常用手术方式;前交叉韧带动态内稳定修复术在短期和长期疗效中,都可以带来和传统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相似的结局.③在移植物的选择方面:自体腘绳肌肌腱是前交叉韧带移植物的首要选择;骨-髌腱-骨移植物和同种异体移植物作为次要选择.④在促进移植物愈合的策略方面:缝合带加强可以增加膝关节稳定性,保证移植物的愈合;干细胞通过抗炎作用、血管生成作用、抑制骨溶解和促进软骨细胞分化促进移植物的腱-骨愈合;保留前交叉韧带残端可以维持膝关节稳定、促进本体感觉恢复,为移植物的愈合提供先决条件;富血小板血浆促进移植物愈合的有效性有待商榷;而生物材料、基因治疗及干细胞治疗等促进肌腱愈合的方法还停留在分子和动物研究阶段,未来还需要进行临床转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6
-
移植物类型对前交叉韧带重建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1/6
背景:临床上常采用移植物重建前交叉韧带,而不同移植物类型又影响着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和康复方案的制定.目的:回顾分析不同移植物类型对前交叉韧带重建后患者肌力、关节稳定性、功能性活动及重返运动的影响.方法:在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进行检索,中文检索词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自体移植物,同种异体移植物,人工韧带,骨-髌腱-骨,股四头肌肌腱,腘绳肌肌腱,腓骨长肌肌腱,康复训练,重返运动";英文检索词为"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autografts,allografts,artificial ligaments,bone-patellatendon-bone,quadriceps tendon autograft,hamstring tendon autograft,peroneus longus tendon autograft,rehabilitation,exercise,protocol,return to sport".结果与结论:选用骨-髌腱-骨移植物的患者应加强股四头肌离心收缩练习,康复后期应关注股四头肌耐力和爆发力的恢复.与骨-髌腱-骨移植物和腘绳肌肌腱移植物相比,选用股四头肌肌腱移植物的患者在5-8个月内符合回归标准的患者明显更少,应制定较长时间的训练计划,训练周期尽量持续到3年以上.选用腘绳肌肌腱移植物应强化多角度下腘绳肌力量训练,尤其是屈膝60°以上的周期至少持续至术后18周.选用腓骨长肌肌腱移植物的患者后续应加强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以足底肌肉力量为主.选用同种异体移植物应注意移植物经低剂量辐射消毒后其抗张力性降低20%,因此应关注膝关节稳定性训练.选用人工韧带移植物的患者3-6周内可渐进性增强股四头肌和腘绳肌力量训练,重视早期本体感觉练习,对平衡、跳跃及灵活性进行针对性训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6
-
自体骨-髌腱-骨移植与半腱肌腱联合股薄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对比膝关节镜下自体骨-髌腱(中1/3)-骨(B-PT-B)移植与自体半腱肌腱及股薄肌腱移植两种治疗方式在重建前交叉韧带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至2016年6月我科收治的前交叉韧带损伤病人89例,男60例、女29例,年龄为35~45岁,平均(42.21±2.32)岁,左膝66例,右膝23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①行膝关节镜下B-PT-B移植组(B-PT-B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为35~45岁;②行自体半腱肌腱与股薄肌腱移植组(肌腱组)49例,男32例、女17例,年龄为35~45岁.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记录并比较两组病人术前及术后3、6、9、12个月Lysholm评分,根据膝关节轴移试验与Lanchmann试验评定病人膝关节稳定性.结果 89例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3~20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3个月B-PT-B组Lysholm评分优良率优于肌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5,P=0.030).术后6、9个月,两组间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2个月B-PT-B组优良率低于肌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37,P=0.038).两组病人术后均一期痊愈,愈合时间为2~8个月,平均(4.53±1.30)个月.结论 采用自体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术式病人远期预后水平更佳,膝关节功能恢复更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股四头肌与骨-髌腱-骨自体移植对前交叉韧带重建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股四头肌与骨-髌腱-骨自体移植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建库至2019年5月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发表的比较股四头肌、骨-髌腱-骨自体移植物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及数据提取,采用Review Man-ager 5.3统计学软件对患膝与健膝前向移位差值、Lachman试验、 轴移试验、Lysholm评分、IKDC(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客观等级、膝前疼痛和移植失败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915例患者,其中股四头肌自体移植495例,骨-髌腱-骨自体移植42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股四头肌自体移植与骨-髌腱-骨自体移植在胫骨向前移位差值>3 mm[OR=1.53,95%CI(0.68,3.44),P=0.31],3~5 mm[OR=0.64,95%CI(0.31,1.35),P=0.24],>5 mm[OR=1.18,95%CI(0.33,4.22),P=0.80],Lachman试验阴性率[OR=0.88,95%CI(0.38,2.02),P=0.76],轴移试验阴性率[OR=0.63,95%CI(0.24,1.68),P=0.36]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Lyshlom评分[MD=-0.56,95%CI(-2.00,0.89),P=0.45],IKDC客观等级A或B级[OR=0.87,95%CI(0.47,1.60),P=0.66]及移植失败率[OR=0.76,95%CI(0.28,2.02),P=0.58]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减少膝前疼痛方面,股四头肌自体移植优于骨-髌腱-骨自体移植[OR=0.16,95%CI(0.09,0.29),P<0.00001].结论:股四头肌自体移植的临床和功能结果以及移植物存活率与骨-髌腱-骨自体移植相当,且股四头肌自体移植可以明显减少膝前疼痛.对于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股四头肌自体移植可作为前交叉韧带重建合适的移植替代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的康复护理
编辑人员丨2023/8/5
自1997年以来,对48例前交叉韧带断裂的患者施行了自体骨-髌腱-骨移植韧带重建术,重点加强了术后康复训练,其要点为手术当日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术后3天开始利用被动关节活动器进行功能锻炼;两周支架保护部分负重,8周后开始下蹲训练,1年后恢复竞技性体育活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MRI评价自体骨-髌韧带-骨与股四头肌腱行前交叉韧带重建后移植物成熟度及膝关节的功能
编辑人员丨2023/8/5
背景: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一般采用自体骨-髌韧带-骨、股四头肌腱或腘绳肌肌腱作为移植物,其中关节内移植物的成熟度是前交叉韧带重建后恢复患者运动的关键.目的:分析使用自体骨-髌韧带-骨与自体股四头肌腱行前交叉韧带重建后的移植物成熟度及患者膝关节功能差异.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在佛山市中医院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60例,其中男50例,女10例,年龄17-42岁,韧带重建使用自体骨-髌韧带-骨移植物者27例,使用自体股四头肌腱移植物者33例.韧带重建后3,6,12个月,比较两组移植物股骨端、中段、胫骨端3个区域的MRI信噪比;比较两组患者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膝关节评估量表(IKDC)评分、Lysholm主观评分及双侧膝关节KT-1000差值;对比两组患者韧带重建后12个月的膝关节步态差异.研究获得佛山市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2018003.结果 与结论:①韧带重建后3,6,12个月,两组间移植物股骨端、中段的MRI信噪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股四头肌腱组移植物胫骨端MRI信噪比高于骨-髌韧带-骨组(P>0.05);②韧带重建后3,6,12个月,两组间的IKDC评分Lysholm主观评分及双侧膝关节KT-1000差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韧带重建后12个月,两组患者膝关节步态分析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结果表明,使用自体骨-髌韧带-骨移植物行前交叉韧带重建后的移植物成熟度优于自体股四头肌腱,但成熟度不同并不影响患者韧带重建后的功能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