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ncRNA MIR210HG在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功能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研究子痫前期(PE)产妇胎盘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的差异表达及其中之一MIR210HG对绒毛膜滋养层细胞系HTR8/SVneo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并对MIR210HG进行功能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PE产妇39例(PE组)和同期正常妊娠产妇39例(对照组)。(1)采用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分析两组产妇胎盘组织中差异表达的lncRNA;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方法检测两组产妇胎盘组织中差异表达的lncRNA之一MIR210HG的表达水平,并分析MIR210HG表达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和新生儿出生体重的相关性。(2)构建小分子干扰RNA(siRNA),转染HTR8/SVneo细胞以敲低MIR210HG的表达,实验分为两组,即MIR210HG敲低(KD)组(HTR8/SVneo细胞转染siRNA敲低了MIR210HG的表达)和阴性对照(NC)组(HTR8/SVneo细胞转染NC siRNA),采用活细胞计数(CCK-8)法、穿膜小室(transwell小室)体外实验检测两组HTR8/SVneo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变化。(3)采用RNA相互作用百科全书(ENCORI)数据库预测与MIR210HG相互作用的RNA,并采用基因本体(GO)功能注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和BioCarta通路富集方法对MIR210HG的功能进行分析。结果:(1)RNA-seq技术共检测出显著差异表达的lncRNA 26个,其中表达上调21个、下调5个。MIR210HG在PE组产妇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30 ±1.90、1.10 ±0.20; t=4.425, P<0.01);MIR210HG的表达水平与收缩压( r2=0.234, P<0.05)和舒张压( r2=0.190, P<0.05)均呈线性正相关关系,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线性负相关关系( r2=0.157, P<0.05)。(2)与NC组相比,KD组HTR8/SVneo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均显著增强( P均<0.05)。(3)ENCORI数据库分析共预测出可能与MIR210HG相互作用的RNA 38个。GO功能注释分析显示,MIR210HG可能参与免疫应答分子中介物产生的调控等27条通路的功能;KEGG通路富集显示,MIR210HG可能参与同种异体移植物排斥等8条通路的功能;BioCarta通路富集显示,MIR210HG可能参与翻译起始因子通路等8条通路的功能。 结论:lncRNA MIR210HG在PE产妇的胎盘组织中表达上调,降低MIR210HG的表达水平可促进HTR8/SVneo细胞的增殖和迁移,MIR210HG可能是滋养层细胞生物学行为的调节因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Masquelet技术联合组织瓣移植治疗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中早期感染性骨软组织复合缺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Masquelet技术联合组织瓣移植治疗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中早期感染性骨软组织复合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10月-2020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骨科对12例13侧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中、早期感染性骨软组织缺损患者,采取保留内固定的两阶段治疗。Ⅰ期彻底清除感染病灶,拆除失效螺钉,尽可能保留内植物,将可吸收硫酸钙抗生素链珠植入骨折远、近端髓腔,载抗生素骨水泥填充骨缺损并包裹内植物,同期采用组织瓣覆盖创面,创面缺损面积3.5 cm×5.0 cm~7.5 cm×14.5 cm,组织瓣切取面积为4.0 cm×5.5 cm~8.0 cm×15.0 cm。供区8侧直接拉拢缝合,5侧因无法完全闭合,拉拢缝合之后剩余创面行植皮覆盖。在感染指标和临床体征控制良好的前提下,于Ⅰ期术后6~9周Ⅱ期取出骨水泥,在利用Masquelet技术形成的诱导膜周围充分植入自体松质骨粒或复合同种异体骨,对于骨折不稳定者植入辅助钢板。出院后定期来院门诊复诊,之后采用门诊或微信方式随访,观察皮瓣的质地、颜色和骨愈合情况,末次随访时患肢功能参照Johner-Wruhs评定标准进行评定。结果:Ⅰ期术后12例13侧皮瓣均顺利成活,无血管危象发生,伤口Ⅰ期愈合,仅2例2侧感染复发,经再次清创、取出内固定改换为外固定。Ⅱ期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12~26个月随访,平均18个月,13侧肢体骨折愈合良好,骨缺损愈合时间16~25(平均19.5)周,患肢功能参照Johner-Wruhs评定标准,优6侧、良5侧、中2侧。结论:采用Masquelet技术联合组织瓣移植技术,将可吸收硫酸钙抗生素缓释剂链珠作为载体,在保留内植物的前提下,分阶段治疗胫骨内固定术后中、早期感染性骨缺损、骨外露具有可行性和较高的优良率,初步探索出程序化治疗创伤性骨感染复合缺损的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脂肪来源干细胞在皮片和皮瓣移植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皮片移植和皮瓣移植是整形外科应用最广泛的修复重建方式,如何避免移植后皮片和皮瓣的坏死,提高皮片和皮瓣的存活质量一直是整形外科基础与临床研究中的基本问题之一,脂肪来源干细胞(ADSCs)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带来了新的思路。该文从ADSCs的分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ADSCs在皮片移植和皮瓣移植中的应用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同时提出了ADSCs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进行了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模式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研究现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供者自然杀伤(NK)细胞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最早重建的一类淋巴细胞亚群。移植后早期,供者NK细胞可以通过其表面的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与靶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HLA)Ⅰ类分子特异性偶联,识别并杀伤被感染的细胞和血液肿瘤细胞,发挥抗感染和抗血液肿瘤等作用。根据供者KIR与受者HLA配型组合的不同模式,可预测NK细胞的同种异体反应性和移植结果。笔者拟就目前临床工作中常用的KIR/HLA配型模式及其对移植结果影响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旨在为优化供者筛选、改善移植结果和治疗提供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眼部移植物抗宿主病免疫机制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眼部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的视力和生活质量。由于缺乏公认的客观诊断指标,多数眼部GVHD患者无法得到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泪液细胞因子检测是一种简单、安全、可定量的非侵入性检查法,根据眼部GVHD疾病特点筛选特异性细胞因子作为疾病诊断的生物标志物是辅助眼部GVHD早期诊断和疾病监测的可行办法,也是本领域诊断性研究的探索热点。本文对眼部GVHD的诊断现状进行总结,从免疫反应过程、相关细胞因子以及当前眼部GVHD患者细胞因子检测的成果及局限性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微小RNA——新的肾移植生物标志物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越来越多研究表明,微小RNA(miRNAs)在控制DNA和蛋白质生物合成及活性以及病理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miRNAs的稳定性、高敏感性、易检性等特征,使其具有运用于肾移植诊断和预后的巨大潜力。本文从miRNAs的产生及其特点出发,对其在肾移植中诸如缺血再灌注损伤,同种异体移植物排斥反应或慢性移植肾功能丧失的标志作用做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异体面部移植的现状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各种严重外伤、肿瘤以及先天畸形常常可导致患者面容毁损,而异体面部移植可以在一次手术中矫正所有严重畸形,并且能达到兼顾功能和美观的效果。截至2018年,全世界实施的部分或全面部移植手术达到44例,此项手术属于非挽救生命的手术,存在很多问题和争议。作者结合以往经验,对手术适应证选择、手术原则和细节、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免疫抑制方案、术后功能恢复、伦理学问题、社会经济学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GEO数据库筛选影响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肾功能的关键基因及生物学因素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生物信息学算法探讨影响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肾功能的关键基因及生物学因素。方法:通过GEO网站筛选GSE181757、GSE30718和GSE147089数据集进行数据挖掘。使用R语言的limma包进行数据预处理及差异基因分析。使用R语言的Clusterprofiler包进行GO、KEGG富集分析。蛋白互作网络是基于STRING数据库构建,并使用Cytoscape进行可视化。使用Cytoscape中的插件CytoHubba计算蛋白互作网络中排名前5的核心基因。采用CIBERSORT和Xcell反卷积算法被用来进行基于转录谱的免疫微环境量化。结果:基于GSE181757芯片数据,247个基因被鉴定和肾移植患者的远期肾功能相关。差异基因参与的生物学过程主要有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化学致癌、细胞色素P450-外源性物质代谢、细胞色素P450-药物代谢、视黄醇代谢和全身动脉血压的调节。基于STRING数据库的蛋白互作网络结果显示,MMP7、LCN2、LGALS3、ALB、CYP3A5被认为在调控肾移植患者的远期肾功能中起到核心作用。此外,GSE30718和GSE147089的结果提示,这5个核心基因可能通过介导急性肾损伤和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来影响移植肾的远期肾功能。浆细胞和活化的NK细胞在肾功能下降患者的组织中也显著增多。结论:通过芯片数据的深入挖掘,发现了肾移植患者肾功能下降的潜在生物学机制,为术后出现肾功能下降的肾移植患者提供了新的诊断与治疗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儿童活体左外叶肝移植肝中静脉汇入型S3肝静脉的重建策略及预后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儿童活体左外叶肝移植肝中静脉汇入型S3肝静脉的重建策略及技术选择,以降低使用解剖变异的移植物引发的血管并发症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015年1月至2021年6月840例儿童活体左外叶肝移植供受者资料,其中肝中静脉汇入型S3肝静脉供肝的受者作为观察组(32例),余808例作为对照组,变异总体发生率为3.81%。观察组根据变异的具体情况及可获得的间置血管的不同分成两组,采取个体化的重建策略,观察组根据变异的具体情况及可获得的间置血管的不同采取单口重建或双口重建策略。观察组32例根据血管重建方式不同分为单口重建组(Ⅰ组,S3间置静脉后与S2静脉成形为单一开口再与受者吻合,21例)和双口重建组(Ⅱ组,将供肝S2静脉与受者肝左、肝中共干吻合,S3直接或间置血管后与受者肝右静脉残端吻合,11例)。比较两组受者的具体临床特征及预后,肝静脉流出道梗阻( hepatic venous outflow obstruction,HVOO)的发生率、治疗方法及预后;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HVOO的发生率。结果:本研究观察组32例受者肝移植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23.8个月,HVOO发生率为15.6%;对照组808例儿童受者活体左外叶肝移植术后HVOO的发生率为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4)。Ⅰ组、Ⅱ组间术后2周S3肝静脉超声血流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9.15±16.37)cm/s比(20.05±8.52)cm/s, P=0.001],Ⅰ、Ⅱ组分别有7例和6例发生HVO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310)。观察组受者未出现无法解决的血管并发症,异体及自体间置血管搭桥远期通畅率满意,未出现由HVOO引发的移植物失功及儿童受者死亡。 结论:本中心关于肝中静脉汇入型S3肝静脉的重建策略及技术选择合理、安全、有效,总体治疗效果满意,多维重建方式的合理选择及各种技术的精准应用有利于改善儿童活体左外叶肝移植受者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不同细胞来源外泌体对眼表的作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外泌体是由细胞分泌的一种膜性囊泡,可广泛参与细胞间通讯、抗炎、免疫调节等。眼表相关的外泌体来源细胞有间充质干细胞(MSC)、调节性T细胞(Treg)、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和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不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通过递送不同的生物分子给受体细胞而发挥作用。MSC来源的外泌体通过抑制T细胞增生、转换巨噬细胞表型、调控辅助性T(Th)细胞分化、上调Treg表达等机制对眼表炎症与免疫相关疾病有积极作用,同时可减少新生血管和炎症反应,培育了一个可促进角膜损伤修复的微环境。Treg来源外泌体内含微小RNA(miRNA)(miR-503、miR-330和miR-9)和诱导型NO合成酶,可通过干扰细胞周期进程,诱导凋亡和其他T细胞分化为Treg表型,抑制T细胞的同种异体排斥反应从而诱导免疫耐受。imDC来源外泌体通过递送miR-682抑制角膜植片免疫排斥。MDSC来源外泌体在体内外促进Treg扩增,抑制活化T细胞的增生和细胞毒性反应,还表达miR-29a-3p和miR-93-5p,可抑制Th1和Th17细胞分化。鉴于上述外泌体的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本文就其对眼表炎症与免疫相关疾病如角膜损伤、黏多糖贮积症、干眼、干燥综合征和眼部移植物抗宿主病等的研究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