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促进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骨修复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在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的作用。方法:30只新西兰白兔(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动物实验中心)通过脂多糖(LPS)联合甲基泼尼松龙(MPS)诱导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将数字随机法分为模型组、髓芯减压组及hUCMSCs组。在C臂引导下下通过髓芯减压术将hUCMSCs注射至兔股骨头内。通过Micro-CT、微血管造影及组织学评估兔股骨头骨坏死、微血管数。对正态分布数据采用 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然后采用Tukey检验。 结果:hUCMSCs组BV/TV、Tb.N和Tb.T明显高于模型组( F=221.4、251.0、586.5, P<0.01);Tb.Sp明显减少( F=137.7, P<0.01)。模型组、髓芯减压组及hUCMSCs组中微血管体积分别为(1.12±0.07)、(1.46±0.04)、(2.18±0.09) mm 3;微血管数分别为(16.00±1.64)、(20.00±1.10)、(35.20±3.11)个。hUCMSCs组中微血管体积及微血管数较模型组中显著增加( F=300.6、104.7, P<0.01)。模型组、髓芯减压组及hUCMSCs组中空骨陷窝发生率分别为(60.42±4.65)%、(49.75±3.73)%、(30.13±4.61)%,hUCMSCs组中空骨陷窝发生率较模型组中显著减少( F=95.3, P<0.01)。模型组、髓芯减压组及hUCMSCs组中微血管数分别为(2.00±0.82)、(2.63±0.92)、(4.50±0.72)个,hUCMSCs组中微血管数较模型组中显著增多( F=16.3, P<0.01)。 结论:hUCMSCs通过促进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中血管生成,减少骨坏死的发生并促进骨修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机器人辅助髓芯减压联合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骨科机器人辅助髓芯减压联合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1年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关节外科就诊的49例(84髋)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ARCO)Ⅱ期股骨头坏死接受髓芯减压联合植骨术的患者资料,其中采用常规髓芯减压植骨术(常规手术组)30例(54髋),男19例、女11例,年龄(44.3±5.4)岁(范围21~59岁);采用骨科机器人导航系统辅助手术(机器人辅助组)的患者19例(30髋),男12例、女7例,年龄(41.4±7.2)岁(范围20~58岁)。所有患者入院时术者告知患者常规手术及机器人手术方案,由患者自主选择,所有操作由同一组医生完成。统计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单侧手术时间、单侧X线透视次数、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ore,VAS)、末次随访时的股骨头塌陷率。结果:共41例患者(70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4.6±4.8)个月(范围3~21个月),其中常规手术组24例(42髋)、机器人辅助组17例(28髋)。至末次随访时,共13例(13髋)出现了股骨头表面塌陷,其中常规手术组11例、机器人辅助组2例,两组股骨头塌陷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45)。常规手术组单侧髋关节手术时间为(21.3±5.4) min,大于机器人辅助组的(16.8±3.3)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94, P<0.001)。常规手术组单侧髋关节X线透视次数为(14.4±3.8)次,大于机器人辅助组的(9.6±2.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08, P<0.001)。常规手术组术前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为(68.4±4.5)分,末次随访时升高至(85.1±3.8)分;机器人辅助组术前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为(67.2±3.9)分,末次随访时升高至(86.5±4.4)分。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改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09, P=0.283);常规手术组术前髋关节VAS为(4.8±1.7)分,末次随访时降低至(1.7±0.8)分;机器人辅助组术前髋关节VAS为(5.1±1.5)分,末次随访时降低至(0.9±0.3)分。两组末次随访时VAS较术前降低,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92, P<0.001)。 结论:髓芯减压联合植骨治疗ARCOⅡ期股骨头坏死疗效确切。与常规手术相比,骨科机器人辅助手术可以获得更满意的短期疗效和保头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中日友好医院分型的股骨头坏死保髋手术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中日友好医院(China-Japan Friendship Hospital,CJFH)分型的保髋手术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2012年6月至2016年9月接受保髋手术治疗的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325例432髋。依据CJFH分型行髓芯减压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141髋(髓芯减压组)和头颈部开窗减压病灶清除植骨术291髋(开窗减压组)。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评估临床疗效,摄X线片观察坏死修复、股骨头塌陷及关节退变。临床失败定义为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较术前评级降低和(或)影像学上股骨头塌陷进展(ARCO分期增加)。终点事件为疼痛明显加重、Harris评分为差(<70分)和(或)股骨头进行性塌陷。采用Cox比例回归模型分析临床失败的危险因素。结果:髓芯减压组67髋临床失败(47.5%,67/141),其中CJFH分型C+M型3髋(13.0%,3/23)、L1型24髋(38.1%,24/63)、L2型14髋(82.4%,14/17)、L3型26髋(68.4%,26/38)。开窗减压组106髋临床失败(36.4%,106/291),C+M型1髋(33.3%,1/3)、L1型41髋(31.3%,41/131)、L2型22髋(84.6%,22/26)、L3型42髋(32.1%,42/131)。髓芯减压组中不同年龄(χ 2=3.887, P=0.049)、不同术前CJFH分型(χ 2=40.943, P=0.000)的临床失败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40岁[ HR=2.325,95% CI(1.398,3.866), P=0.000]、术前Harris评分70~80分[ HR=2.163,95% CI(1.140,4.105), P=0.018]和<70分[ HR=2.597,95% CI(1.173,5.749), P=0.019]、术前CJFH分型L2型[ HR=35.052,95% CI(7.721,159.133), P=0.000)和L3型[ HR=13.242,95% CI(3.104,56.491), P=0.000]是临床失败的危险因素。开窗减压组中不同年龄(χ 2=8.437, P=0.004)、不同术前Harris评分(χ 2=19.737, P=0.000)、不同术前CJFH分型(χ 2=29.265, P=0.000)的临床失败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术前Harris评分<70分[ HR=5.102,95% CI (2.339,11.129), P=0.000]、术前CJFH分型L2型[ HR=32.761,95% CI(6.165,43.507), P=0.000]是临床失败的危险因素。 结论:股骨头坏死保髋手术治疗效果受年龄、术前Harris评分和CJFH分型的影响;术前临床症状越明显,受累股骨头负重关节面及外侧柱支撑结构未得到有效重建,保髋手术的预后越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桡骨远端髓芯减压结合腕关节镜探查诊治复杂慢性腕关节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在桡骨远端髓芯减压术前进行腕关节镜探查,镜下检视腕关节内是否存在引起疼痛的其他病因并及时修复,提升髓芯减压手术治疗腕关节疼痛的整体疗效。方法:自2019年7月至2022年12月,共有6例患者接受本治疗方案,6例术前MRI均提示患侧桡骨远端及舟、月骨存在骨髓水肿,1例合并ⅡB期月骨无菌性坏死,3例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6例患者先行关节镜检查,再行桡骨远端髓芯减压术,随访疗效,通过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估术后疼痛改善程度;术前术后腕关节背伸、掌屈、尺偏、桡偏活动度(ROM)对比评估腕关节功能改善程度;术前术后的腕关节X线/CT/MR进行影像学对比;随访术后是否出现骨窗不愈合、桡骨远端骨折、神经痛等并发症。结果:本研究对6例病程均超过6个月的中重度腕关节痛患者(术前VAS评分范围7~8分)进行桡骨远端髓芯减压术联合腕关节镜探查,关节镜下见TFCC 2A型损伤1例,2B型1例,均镜下行尺侧韧带修复;1B型损伤1例,行关节腔清理;2B型损伤2例,但因缺损过大未行修复;1例患者镜下并未发现明显病变。患者平均年龄为36岁(21~55岁),最短随访时间12个月(随访时间分别为18、16、12、12、14、12个月),最后一次随访5例患者术后疼痛明显缓解(术后VAS评分范围0~3分),1例患者缓解不明显(术后VAS评分为5分)。结论:利用腕关节镜对腕部原发病变进行探查和(或)修复,再行桡骨远端髓芯减压术,去除腕关节的原发病因同时打破"高压-疼痛"的恶性循环,可使多数患者腕部慢性疼痛缓解,为慢性腕关节疼痛患者提供一种治疗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股骨头坏死保头治疗现状及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股骨头血供受阻导致股骨头骨活性成分死亡,骨坏死发生一死骨吸收一新骨形成是其典型的病变过程。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绝大多数患者不得不最终选择的治疗方式。尽管ONFH治疗困难,但早期选择合适的保头治疗手段对于延缓THA治疗的时间仍很有必要。目前临床上股骨头坏死保头治疗的手术方式众多,但迄今为止尚无统一的标准。因此,本文就股骨头坏死的流行病学特点、相关危险因素、病理、分期、目前的保头治疗方式以及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重点介绍,以进一步增强临床医师对股骨头坏死的认识以及为患者选择更为合适的保头治疗方法提供参考。经文献检索,对我国非创伤性ONFH,男性患病显著高于女性,且以北方居民和城市居民多见,此外糖皮质激素摄入、高脂血症、大量吸烟、酗酒等往往增加了ONFH发生风险;组织学上看,股骨头血供受阻后出现骨成分坏死以及修复的现象;病理分期上,Ficat分期是目前最常用和最直接的分类方法;髓芯减压术、游离骨移植、带血管蒂骨移植、截骨术仍是目前主流的手术方式。患者的年龄、病因、分期等是影响ONFH预后的重要因素,因此术者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酌情选择最为合适的保头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髓芯减压同种异体骨植入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 探讨髓芯减压同种异体骨植入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自2017-03-2022-01收治的61例早中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其中31例行髓芯减压同种异体骨植入术(观察组),30例行髓芯减压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3、6、12个月疼痛VAS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保留股骨头失败率.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均至术后12个月.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3、6、12个月疼痛VAS评分均随着时间延长而降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随着时间延长而升高.观察组术后3、6、12个月疼痛VAS评分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12.90%,对照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10.00%,两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股骨头保留失败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股骨头保留失败均为逐渐进展的股骨头塌陷所致,均已行或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结论 髓芯减压同种异体骨植入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可有效缓解患者髋关节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并降低临床保头失败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经皮扩张式铰刀髓芯减压联合PRO-DENSE可再生骨植骨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 探究经皮扩张式铰刀髓芯减压联合PRO-DENSE可再生骨植骨术在股骨头坏死(ONFH)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 年1 月1 日—2022 年1 月1 日100 例ONFH,根据手术方法分为2 组各50 例.对照组行髓芯减压自体骨植骨术,观察组行经皮扩张式铰刀髓芯减压联合PRO-DENSE可再生骨植骨术.比较 2 组手术观察指标、手术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手术前后神经源性炎症指标[神经生长因子(NGF)、前列腺素 E2(PGE2)]、血清生化指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A(VEGF-A)、Ⅰ型前胶原氨基酸前肽(PⅠNP)、骨钙素(BGP)]、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24.25±4.78)mL少于对照组(50.29±8.94)mL,住院时间(12.50±2.24)d短于对照组(15.12±3.37)d(P<0.01).观察组术后1、3 及7d血清NGF、PGE2 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3 及6 个月血清HIF-1α、VEGF-A、BGP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较对照组高,血清PⅠNP及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2 组手术优良率、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扩张式铰刀髓芯减压联合PRO-DENSE可再生骨植骨术是ONFH患者安全可靠的治疗方式,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促进术后早期恢复,加速骨代谢,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减轻患者疼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导航模板注射锂基生物玻璃水凝胶修复股骨头坏死的效应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1)探究锂基生物玻璃水凝胶,赋予介孔生物玻璃材料促成骨、促血管生成和抑制脂肪生成等多重生物医学功能.(2)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导航模板,精确定位股骨头坏死病灶区域和清除病灶,将锂基生物玻璃水凝胶精确注入,观察其修复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方法 利用明胶和甲基丙烯酸酐制备了甲基丙烯酰化明胶(gelatin methacryloyl,GelMA)及锂基生物玻璃水凝胶(GelMA and Li-mesoporous bioglass,GM/M-Li).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对材料进行表征分析;同时,通过细胞活/死染色、细胞增殖实验(cell counting kit-8,CCK-8)及细胞形态观察评估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另外,使用免疫荧光染色、碱性磷酸酯酶染色、茜素红染色、成血管实验、油红O染色评估材料的成骨分化能力、成血管能力和抑制脂肪生成的能力.体内成功建立了兔股骨头坏死模型,利用3D导航模板联合髓芯减压术将坏死骨去除后填充GM/M-Li水凝胶.通过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 eosin,HE)染色、油红O染色、免疫组化染色验证其成骨、成血管和抑制脂肪生成能力.结果 SEM结果显示GM/M-Li水凝胶材料为三维多孔的结构;TEM结果表明,M-Li材料为纳米级别;离子释放实验证明了 GM/M-Li水凝胶中的锂元素,同时具有缓释作用;细胞活/死染色、CCK-8证明了 GM/M-Li水凝胶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体外成骨、成血管、抑制脂肪生成实验证实,材料中锂离子的释放有利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小管形成,抑制了脂肪前体细胞的脂肪形成.体内HE染色和免疫荧光验证了 GM/M-Li水凝胶有效促进了骨组织、血管再生;通过油红O染色验证了 GM/M-Li水凝胶的抑制脂肪能力.结论 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导航模板,将GM/M-Li精确注入股骨头坏死病灶区域和清除病灶.因GM/M-Li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其可通过调节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方向分化,促进股骨头坏死中骨缺损的重建,同时促进了血管的生成,减少脂肪细胞的浸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可视髓芯减压结合PRP混合髂骨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探讨可视髓芯减压结合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混合髂骨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Ficat Ⅰ、Ⅱ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收治的32例(36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Ficat Ⅰ、Ⅱ期)患者资料,其中男25例(29髋),女7例(7髋);年龄26~62岁,平均(38.14±6.38)岁.均接受可视髓芯减压结合PRP混合髂骨植骨手术治疗,记录术前及末次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以及Ficat分期.结果 患者术后均随访≥12个月.术后12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cat分期显著改善.结论 可视髓芯减压结合PRP混合髂骨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髋关节功能及Ficat分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关节镜辅助下富血小板血浆联合髓芯减压术治疗膝关节骨髓水肿综合征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 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富血小板血浆联合髓芯减压术治疗膝关节骨髓水肿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纳入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3例膝关节骨髓水肿综合征患者,其中男9例,女4例;年龄48~57岁,平均(52.2±2.4)岁.术前通过膝关节负重位正侧位X线片及MRI明确诊断.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WOMAC)功能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ore,VAS)评价疗效,术后记录MRI股骨髁信号恢复正常所需的时间.结果 患者术后均获得1年以上随访.13例患者术中、术后未发生骨折、过敏反应、肺栓塞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骨髓水肿病灶已恢复正常.WOMAC评分术后1、3、12个月持续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术后1、3个月较术前持续降低(P<0.05),术后12个月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辅助下富血小板血浆联合髓芯减压术治疗膝关节骨髓水肿,可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是一种综合安全有效的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